一种新型纺丝机热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9644发布日期:2020-06-02 20:0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纺丝机热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机热水槽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纺丝机热水槽结构。



背景技术:

热水槽是纺丝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供单联丝牵伸取向时所需足够的牵伸热能,一般保证水温达到九十五度即可,当多根单联丝进入热水槽内加温时,不仅容易发生缠绕的现象,并且工作人员不好取出所需的丝线,再是,从单联丝中脱出的水难以进行重复利用,进而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多根单联丝加温不好分离和水资源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纺丝机热水槽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纺丝机热水槽结构,包括水池、脱水板以及盖板,所述水池上方中间开有方槽,且所述水池上方右侧中部开设有与方槽内壁右侧上方相通的凹槽,所述脱水板嵌入凹槽内并将凹槽封闭,且所述盖板从上至下嵌入方槽内部上方并将其封闭;

所述水池上方左侧中部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槽口,且所述盖板下方通过粘合剂粘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左面下方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侧槽,且所述盖板右面上方开设有至少五个贯穿于密封条右侧边缘的竖槽,所述脱水板上方开有至少五个与其左面相通的条形槽,每个所述条形槽内侧底部均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上方等距固定有三根横跨其左右两侧的横杆,且每个所述条形槽内均嵌入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底部与横杆上表面接触并悬空于底槽上方;且每个所述底槽之间均设有开于脱水板内侧底部的横槽,每个所述底槽通过横槽相互连通,且位于脱水板最前方的条形槽右侧插接有与底槽相通的出水管。

进一步的,至少五个所述槽口与至少五个所述条形槽左右对应,至少五个所述侧槽与至少五个所述槽口一一对应,且至少五个所述竖槽与至少五个所述条形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方槽内壁后面靠右侧设有贯穿水池后面的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与方槽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方槽内壁右侧呈“三十”度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底部四角垂直固定有支腿,且位于水池右侧前后方的两根支腿之间水平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表面开设有圆槽。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表面中心开设有与密封条底部相通的通槽,且所述通槽内壁右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有推板,且所述推板长度与通槽内壁长度一致,所述盖板上表左右两侧中部、推板上表面左侧中部均开设有手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利用至少五个槽口,使用者可以在每个槽口内均穿入需要加温的单联丝,并通过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槽口可以将每根单联丝等距分离开来,避免缠绕在一起,将单联丝的端头一一穿过与槽口对应的条形槽,将侧槽与槽口一一对应,再将竖槽与条形槽一一对应即可,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保温作用同时也不耽误单联丝加温,通过海绵条的吸水性,单联丝表面的水分便会被海绵条吸走,进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流入底槽内的水将会通过横槽流入前面的条形槽中的底槽内,并通过出水管排出,这样不仅能够将脱出的水集中排出,并且使用者可以放置一个容器在圆槽内,再将容器的容器口对准出水管管口即可,这样便可以将排出的水集中收集起来,并进行加温处理进而实现重复利用,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水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水池;101-方槽;102-排水管;103-槽口;104-凹槽;105-支腿;106-支板;107-圆槽;2-脱水板;201-条形槽;202-海绵条;203-底槽;204-横杆;205-横槽;206-出水管;3-盖板;301-通槽;302-插槽;303-推板;304-手扣;305-密封条;306-侧槽;307-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纺丝机热水槽结构,包括水池1、脱水板2以及盖板3,水池1上方中间开有方槽101,且水池1上方右侧中部开设有与方槽101内壁右侧上方相通的凹槽104,脱水板2嵌入凹槽104内并将凹槽104封闭,且盖板3从上至下嵌入方槽101内部上方并将其封闭,通过方槽101使用者可以将热水加入方槽101内,并且利用盖板3将方槽101密封,实现保温效果,而利用脱水板2便于对进入水槽内的单联丝进行脱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池1上方左侧中部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槽口103,且盖板3下方通过粘合剂粘接有密封条305,密封条305左面下方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侧槽306,且盖板3右面上方开设有至少五个贯穿于密封条305右侧边缘的竖槽307,脱水板2上方开有至少五个与其左面相通的条形槽201,每个条形槽201内侧底部均开设有底槽203,底槽203上方等距固定有三根横跨其左右两侧的横杆204,且每个条形槽201内均嵌入有海绵条202,海绵条202底部与横杆204上表面接触并悬空于底槽203上方,至少五个槽口103与至少五个条形槽201左右对应,至少五个侧槽306与至少五个槽口103一一对应,且至少五个竖槽307与至少五个条形槽201一一对应,方槽101内壁右侧呈“三十”度倾斜面,使用者将脱水板2嵌入在凹槽104内,并将凹槽104封闭,然后利用至少五个槽口103,使用者可以在每个槽口103内均穿入需要加温的单联丝,并通过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槽口103可以将每根单联丝等距分离开来,避免缠绕在一起,由于脱水板2中的条形槽201与槽口103左右对应,所以使用者可以将单联丝的端头一一穿过与槽口103对应的条形槽201,接着,使用者将盖板3通过密封条305嵌入在方槽101内并将方槽101封闭,同时也将侧槽306与槽口103一一对应,再将竖槽307与条形槽201一一对应即可,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保温作用同时也不耽误单联丝加温,利用方槽101内壁右侧呈“三十”度的倾斜面,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将单联丝穿入条形槽201内,增加单联丝与条形槽201内海绵条202的接触面积,通过海绵条202的吸水性,当单联丝穿过海绵条202时,单联丝表面的水分便会被海绵条202吸走,进而达到脱水的目的,而海绵条202通过横杆204悬空在底槽203上方,所以海绵条202溢出的水将会向下滴落在底槽203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底槽203之间均设有开于脱水板2内侧底部的横槽205,每个底槽203通过横槽205相互连通,且位于脱水板2最前方的条形槽201右侧插接有与底槽203相通的出水管206,水池1底部四角垂直固定有支腿105,且位于水池1右侧前后方的两根支腿105之间水平固定有支板106,支板106上表面开设有圆槽107,由于每个底槽203之间均设有使其相互连通的横槽205,所以流入底槽203内的水将会通过横槽205流入前面的条形槽201中的底槽203内,并通过第一个底槽203内的出水管206,进入第一个条形槽201内底槽203中的水将会通过出水管206排出,这样不仅能够将脱出的水集中排出,并且通过支板106上的圆槽107,使用者可以放置一个容器在圆槽107内,再将容器的容器口对准出水管206管口即可,这样便可以将排出的水集中收集起来,并进行加温处理进而实现重复利用,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而通过四个支腿105能够起到支撑整个水池1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方槽101内壁后面靠右侧设有贯穿水池1后面的排水管102,且排水管102与方槽101相通,通过排水管102,方便使用者将方槽101内的水排出。

本实施例中,盖板3上表面中心开设有与密封条305底部相通的通槽301,且通槽301内壁右侧开设有插槽302,插槽302内插入有推板303,且推板303长度与通槽301内壁长度一致,盖板3上表左右两侧中部、推板303上表面左侧中部均开设有手扣304,使用者扣住手扣304可以将推板303在通槽301内进行左右推动并将其打开或者关闭,通槽301方便使用者需要对水池1内的水状况进行随时观察。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