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元书纸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52455发布日期:2021-02-23 23:1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竹纸制备工艺和技术。属于竹子产业链中的新品纸种方面的造纸技术应用,尤其涉及到一种食品包装元书纸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竹子的主要成分有水分、灰分、抽提物、聚戊糖、果胶、木素、纤维素,灰分是物质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灰分过高对食品和人体都具有极高的危害。传统的手工造纸,依据最古老的方式,整个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以保证纸品可以长久保存和无污染。例如,通过碱液蒸煮,可使木素发生破坏降解,形成可溶性物质,从而达到排除。例如,通过微生物发酵工艺,可使果胶、糖分降解,形成可溶性物质,借助洗涤可排出。但是,这些传统方式的人工性较强,很多原料处理依靠体感、手感、眼观、经验,所以让最终用于生产的原料品质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食品包装元书纸制备工艺,在竹料发酵过程中恒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恒温发酵,可以有效控制发酵均衡和污染源清除,并不受环境带来的高温或者低温影响,保持在整体最佳的发酵状态,经过恒温发酵后的原料,再通过泉水的充分浸泡润涨,将灰分、抽提物、部分果胶等一一分离出来,避免灰分过高影响纸品质量,并减少污染物残留,减少对食品造成污染。
[0004]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食品包装元书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的步骤包括:s1:竹料在前期处理后,竹料堆放40天到2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用山泉水将竹料清洗干净;s2:洗净的竹料在发酵箱中发酵;所述发酵箱内部保持低温状态恒温发酵;s3:恒温发酵箱发酵结束后的竹料,经历清洗、舂料制成纸浆,造出食品包装元书纸。
[0005]
在竹子发酵过程中恒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发酵温度,可以有效控制发酵均衡和污染源清除,并不受环境带来的高温或者低温影响,保持在整体最佳的发酵状态。经过恒温发酵后的原料,再通过泉水的充分浸泡润涨,将灰分、抽提物、部分果胶等一一分离出来。
[0006]
在恒温发酵箱中,能把发酵温度控制在15℃-40℃以内,有效控制发酵过程中因真菌运动引起的温度升高,及时做自动降温处理并对相对低温、高温做预警,科学干预自然发酵过程中的弊端,达到发酵适宜和减少人工看管,使原料品质如一,避免灰分过高影响纸品质量并减少甚至避免用于食品包装时而污染食品。
[0007]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发酵温度控制在15℃-40℃以内,持续发酵40天-60天左右。
[0008]
所述发酵箱包括具有发酵腔体的箱体,设置箱体上的顶盖;所述发酵箱上设置电源开关;与电源开关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温度探头、半导体制冷器、蜂
鸣器以及蜂鸣器开关,所述温度探头的探温部位与所述发酵腔体配合,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用于对发酵腔体制冷,所述蜂鸣器用于产生蜂鸣警示声,所述蜂鸣器开关与所述蜂鸣器配合,用于对所述蜂鸣器打开或关闭。
[0009]
前期处理好的竹料放入发酵腔体中,关闭顶盖,所述发酵箱接通电源并打开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温度探头对发酵整个过程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t:30℃≤t≤40℃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启动并开始工作,逐步降低发酵温度;当温度低于20℃时,半导体制冷器自动关闭;当温度t≥40℃或t≤15℃时,所述蜂鸣器触发,持续提示使用者温度异常,从而进行人工干预并及时调整。
[0010]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竹料发酵过程中恒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恒温发酵,可以有效控制发酵均衡和污染源清除,并不受环境带来的高温或者低温影响,保持在整体最佳的发酵状态,经过恒温发酵后的原料,再通过泉水的充分浸泡润涨,将灰分、抽提物、部分果胶等一一分离出来,避免灰分过高影响纸品质量,并减少污染物残留,减少对食品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2]
实施例:食品包装元书纸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的步骤包括:s1:竹料在前期处理后,竹料堆放40天到2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用山泉水将竹料清洗干净;s2:洗净的竹料在发酵箱中发酵;所述发酵箱内部保持低温状态恒温发酵;s3:恒温发酵箱发酵结束后的竹料,经历清洗、舂料制成纸浆,造出食品包装元书纸。
[0013]
在竹子发酵过程中恒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发酵温度,可以有效控制发酵均衡和污染源清除,并不受环境带来的高温或者低温影响,保持在整体最佳的发酵状态。经过恒温发酵后的原料,再通过泉水的充分浸泡润涨,将灰分、抽提物、部分果胶等一一分离出来。
[0014]
在恒温发酵箱中,能把发酵温度控制在15℃-40℃以内,有效控制发酵过程中因真菌运动引起的温度升高,及时做自动降温处理并对相对低温、高温做预警,科学干预自然发酵过程中的弊端,达到发酵适宜和减少人工看管,使原料品质如一,避免灰分过高影响纸品质量并减少甚至避免用于食品包装时而污染食品。
[0015]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发酵温度控制在15℃-40℃以内,持续发酵40天-60天左右。
[0016]
所述发酵箱包括具有发酵腔体的箱体,设置箱体上的顶盖;所述发酵箱上设置电源开关;与电源开关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温度探头、半导体制冷器、蜂鸣器以及蜂鸣器开关,所述温度探头的探温部位与所述发酵腔体配合,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用于对发酵腔体制冷,所述蜂鸣器用于产生蜂鸣警示声,所述蜂鸣器开关与所述蜂鸣器配合,用于对所述蜂鸣器打开或关闭。
[0017]
前期处理好的竹料放入发酵腔体中,关闭顶盖,所述发酵箱接通电源并打开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温度探头对发酵整个过程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t:30℃≤t≤40℃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启动并开始工作,逐步降低发酵温度;当温度低于20℃时,半导体制冷器自动关闭;当温度t≥40℃或t≤15℃时,所述蜂鸣器触发,持续提示使用者温度异常,
从而进行人工干预并及时调整。
[0018]
在发酵箱中发酵期间,使用者需要调整发酵环境,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改变发酵箱的位置、覆盖保温材料、加水降温等方式。具体调整方案为:一、发酵箱的位置:原料发酵时间通常在盛夏,发酵场地没有特殊空间环境要求,外环境会因节气温度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变化或频繁变化,气温变化过程中,外部温度对箱体整体的温度影响,会引发发酵腔内设定温度区间产生上下浮动从而影响发酵腔内温度监测不准确,为保证发酵充分,可以在发酵腔超过发酵温度区间和反复升温的时候,移动发酵箱至通风、阴凉或靠近水源地,通过物理环境调整,避免白天阳光照射、夜晚空间密闭带来的外部温度加速升温。有条件的场地还可以借助外部辅助设备,例如利用电扇加强场地内空气循环,帮助箱体一定程度减弱外部环境的影响。二、覆盖保温材料:由于特殊天气,例如台风季,或地域本身早晚温度差异过大导致的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外部环境可能在短时间内急速下降,接近或低于15℃,此时需要使用人员加盖棉被、泡沫、保温薄膜等可覆盖箱体的保温材料,对低温线进行一定的稳定处理,以确保区间低温不触及警戒线,保证更好的发酵。三、加水降温。加水降温主要针对箱体本身的调整,在环境温湿度相对均衡,但却因某些天气变化,在短时间内频繁升温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适当加大水量来缓解升温时间,或加速降温时间,以便更好的控制发酵过程中真菌运动速度。这一方式的使用,可以依据温度变化的频繁度来灵活掌握加水量和加水时间,在温度回落后可以轻松操作,并及时回归常规温控监管。
[0019]
恒温发酵箱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熟练掌握使用手册,在正常环境内可以达到完全发酵。特殊情况或地域,在使用发酵箱之前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先进行测试,如果外在环境影响过大,可以根据具体发酵需求,科学调整温控路径,将控制温度调整到符合特殊场地的合理区间,并重新设置预警温度和时间。这样,同样的原料在不同环境下可以通过恒温发酵箱改善发酵腔环境,排除人员不足或经验不足导致的发酵不充分,最终达到发酵要求,同时避免因特殊外部环境温差过大影响发酵效果。
[0020]
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工艺来说,竹料发酵通过低温发酵,且发酵温度区间可控,其发酵过程更为科学,发酵后的原料品质统一,利用低温发酵,充分降低灰分含量,纸品洁净性增加。
[0021]
具体来说,竹子造纸原则上是提取竹子中的有效纤维,前提是需要把竹子不同种类的非纤维素去除分解干净彻底。竹料发酵的过程就是竹子分解非纤维素的关键步骤,以往都是以高温自然发酵或者高温尿素发酵的方法进行加工,而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并结合实践后对纸品品质的监测发现,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区域内,即15度-40度之间,可以有效的降低灰分含量,可以让原料的质量在污染清除、杂质洁净两方面极大提升。经国家授权权威机构检测后发现,通过低温发酵后的原料制成的纸品,有毒有害物质砷、铅含量均在极低数值内,可以做到脱色、荧光增白剂呈阴性,并在感官上色泽正常,异臭、霉斑或其他污染物都属阴性,完全符合食品包装用纸要求,安全、健康、无污染。同时,原料发酵过程中工艺考究,有害物质排除有效、充分,纯自然纤维交叉,充分遇水可化为纸浆,属于可降解、可再生纸品。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