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77688发布日期:2021-04-30 12:5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棉麻混合纺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具体是一种环锭纺棉麻竹节花式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纺纱技术的进步,环锭纺不仅可纺制普通纱线,还可纺制竹节纱、段彩纱等多种花式纱。如图2所示,环锭纺纺制花式纱时,通常将两根粗纱同时喂入细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牵伸装置可同时对两根粗纱起牵伸作用,也可分别间歇对其起牵伸作用。所采用的具体措施是:细纱机的牵伸装置有四罗拉组成,两根粗纱分别由牵伸区后面两根罗拉分别喂入,细纱机的前罗拉和中罗拉是主要牵伸区。此方法虽然解决了环锭纺纺制花式纱的技术难题,但由于粗纱的牵伸主要靠前罗拉和中罗拉之间的牵伸作用完成的,两根粗纱共用一个牵伸区,牵伸区的隔距固定,因此对原料的长度、细度要求较高,需两种原料长度和细度相同或相近。

近年来,人们对穿着舒适和健康的不断追求,对外在质感和内在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然纤维尤其是麻类纤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麻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植物纤维之一,包括亚麻、苎麻、大麻等。如今随着纺制业的发展,麻纤维以其自身优势广泛应用于服装及家纺领域。我国麻类作物种类繁多,其中苎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亚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这为中国的麻纺纺织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现阶段我国的麻产品结构单一、开发及创新能力不足,成为阻碍麻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棉花原料紧张,市场空白很大程度依靠进口,从环保自然的角度出发,为缓解我国棉花紧缺的现状,并充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发展棉麻混纺纱成为一条十分可取的路径。棉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吸湿、散湿、透气性强、光泽性好等优点,穿着舒适不贴身,是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夏衣面料。

针对麻类纤维刚性大、硬挺、抗扭力矩大、纤维不易抱合、纤维长度整齐度差,较难纺纱的特点,现阶段纺制棉麻混纺纱,通常在棉纺设备上对对各道工序设备进行改造或工艺优化。例如梳理时,采用紧隔距、强梳理的工艺及设备配置;并条时采用重加压、强控制的工艺;粗纱时适当加大粗纱的捻系数;细纱时采用滑溜牵伸等形式,并严格控制纺纱的温湿度等条件,达到顺利纺纱的目的。

虽然现阶段针对棉麻混纺纱的开发手段及技术改进很多,但由于麻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大、且与棉纤维的长度相比具有一定差别。亚麻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5~20mm,苎麻纤维平均长度50~120mm,大麻纤维平均长度15~20mm,棉纤维平均长度25~33mm,因此纺棉麻混纺时,在并条工序就需将两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并在一起,其此对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各罗拉间的隔距,采用的牵伸形式等影响牵伸质量各方面的工艺指标需综合考量。尤其是细纱成纱工序,作为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最大,由于麻纤维与棉纤维共用一个牵伸区,纺纱时极易出现牵不开、硬头等现象,对成纱质量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方法纺制出的棉麻混纺纱风格单一、麻的性能不能充分得到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具体是一种环锭纺棉麻花式纱的方法。本发明纺纱方法所纺的棉麻竹节花式纱,纱线的线密度即纱线支数保持不变,但由于纤维的内外转移程度不一致,使得纱线的捻度产生变化,使得纱线的横截面直径产生变化,从而使纱线呈现出竹节纱的外观特点。本发明的环锭纺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将两根粗纱分别喂入细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牵伸装置由两个独立的牵伸区构成,其两个牵伸区独立控制,可同时或单独对两个不同的粗纱条起牵伸作用,且两个牵伸区牵伸隔距可调,因此极大的拓宽了环锭纺所纺细纱的种类,且解决了环锭纺纺纱时纤维长度相差太大时无法纺纱的难题,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将棉粗纱与麻粗纱分别牵伸后汇合集聚,然后加捻后卷绕得棉麻竹节花式纱;

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由若干棉纱段、若干麻纱段和连接棉纱段与麻纱段的过渡段组成;一棉纱段、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的过渡段、一麻纱段和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的过渡段构成一个循环单元;在循环单元内,一棉纱段、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的过渡段、一麻纱段和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的过渡段的长度比为定值;

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之和不变;

所述过渡段:从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比例从100:0至0:100线性变化;从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比例从0:100至100:0线性变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所述棉粗纱的定量为5~10g/10m,所述麻粗纱的定量为5~10g/10m。为保证牵伸装置对棉粗纱和麻粗纱的牵伸质量稳定,棉粗纱的定量和麻粗纱的定量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棉粗纱的牵伸由牵伸机构ⅰ独立牵伸;麻粗纱的牵伸由牵伸机构ⅱ独立牵伸;所述牵伸机构ⅰ和所述牵伸机构ⅱ独立控制。棉粗纱和麻粗纱由各自独立控制的牵伸机构控制牵伸,两个牵伸区各自的罗拉隔距、皮辊皮圈的控制以及摇架的压力可以根据纺棉和纺麻不同的技术要求而设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所述汇合集聚是指所述棉粗纱经牵伸后的棉纤维须条和所述麻粗纱经牵伸后的麻纤维须条经由汇聚槽或汇聚喇叭口汇合引导后,由集聚罗拉和集聚皮辊握持输出。

如上所述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所述加捻是指经集聚罗拉和集聚皮辊握持住的棉麻纤维须条,由钢丝圈和锭子的加捻,所述锭子的转速不变;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的设定捻度不变,所述设定捻度为300~500捻/m。

如上所述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纱线支数不变,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纱线支数为10~40英支。纱线支数的保持是依靠棉粗纱和麻粗纱控制各自喂入后罗拉的速度来实现的,两个罗拉单独控制,但转动时,两个罗拉喂入纤维的总量之和是保持不变的。

如上所述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所述麻粗纱的原料为苎麻、亚麻或大麻。

如上所述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中棉纤维和麻纤维的比例不断交替变化,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的捻度随棉纤维和麻纤维比例不断交替变化而交替变化,所述花式纱中棉纤维占比大于麻纤维时,纱线中纤维集结合较为紧密,纤维内外转移充分,所述花式纱中麻纤维占比大于棉纤维时,纱线中纤维结合较为松散,纤维内外转移不充分。

如上所述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纱线的横截面直径随棉纤维和麻纤维比例不断交替变化而不断交替变化,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沿纵向表现出渐变竹节纱的特点,所述棉麻竹节花式纱棉纱段的横截面直径最小,麻纱段的横截面直径最大,由棉纱段到麻纱段的过渡段纱线横截面直径逐渐变大,由麻纱段到棉纱段的过渡段纱线横截面直径逐渐变小;所述棉纱段的横截面的直径为所述麻纱段的横截面直径的90~95%

发明原理:

本发明纺制的棉麻竹节花式纱,纱线的支数保持不变,但由于棉纤维和麻纤维在加捻时纤维内外转移的情况不同,不同纱段的捻度随棉纤维和麻纤维在纱线中的比例不断变化而变化,因此纱线的纵向外观在不同纱段也会有所区别,棉纱段纱线的捻度最高,纤维之间结合的程度最紧密,纱线的横截面直径最小;在棉麻过渡段,随着麻纤维比例的增加,纱线的捻度也会逐渐降低,纱线的横截面直径也在逐渐增大;在麻纱段,纱线的捻度会降至最低,纱线的横截面直径最大,因此使纱线表面外观呈现出竹节纱的风格特点。本发明纺纱方法所纺变比例棉麻混纺纱所纺织物手感更为柔软,织物立体性更加丰满,具有竹节纱织物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装饰等面料领域。

本发明的纺纱方法所纺的棉麻竹节花式纱,纺纱时,不仅充分利用了棉纤维优异的可纺性能,使纺纱质量更稳定,纺纱时的断头现象相较于其他棉麻混纺纱方法减少40~50%;而且麻纤维的比例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内变化,使得纱线所纺织物的透气性、挺括性、悬垂性等性能都能具备麻织物的性能优点。此外,由于本发明纺制的棉麻竹节花式纱虽然纱线支数是不变的,但由于具备竹节纱的外观风格特点,且竹节的规律也是确定的,纱线所纺织物层次感更强,麻纤维的利用更为充分,所纺织物更加适用于装饰、服装等面料领域。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棉麻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具有两个独立的牵伸区,棉纤维和麻纤维分别通过不同的牵伸区牵伸,可保证麻纤维和棉纤维有较好的牵伸质量,所纺纱线质量稳定;

(2)利用本发明方法所纺的棉麻竹节花式纱所纺织物手感更为柔软,织物风格立体感更强,布面变化具有规律性,尤其适合服装等面料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棉麻花式纱的纺纱方法所采用的纺纱牵伸装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环锭纺纺花式纱的纺纱牵伸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棉麻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得到的纱线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将棉粗纱与麻粗纱分别牵伸后汇合集聚,然后加捻后卷绕得棉麻竹节花式纱;汇合集聚是指棉粗纱经牵伸后的棉纤维须条和麻粗纱经牵伸后的麻纤维须条经由汇聚槽或汇聚喇叭口汇合引导后,由集聚罗拉和集聚皮辊握持输出;加捻是指经集聚罗拉和集聚皮辊握持住的棉麻纤维须条,由钢丝圈和锭子的加捻,锭子的转速不变;棉麻竹节花式纱的设定捻度不变,设定捻度为300~500捻/m;

麻粗纱的原料为苎麻、亚麻或大麻;

棉粗纱的定量为5~10g/10m,麻粗纱的定量为5~10g/10m;

如图1所示,棉粗纱的牵伸由牵伸机构ⅰ独立牵伸;麻粗纱的牵伸由牵伸机构ⅱ独立牵伸;牵伸机构ⅰ和牵伸机构ⅱ独立控制;

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之和不变;从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比例从100:0至0:100线性变化;从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比例从0:100至100:0线性变化;

如图3所示,制得的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纱线支数不变,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纱线支数为10~40英支;棉麻竹节花式纱由若干棉纱段、若干麻纱段和连接棉纱段与麻纱段的过渡段组成;一棉纱段、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的过渡段、一麻纱段和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的过渡段构成一个循环单元;在循环单元内,一棉纱段、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的过渡段、一麻纱段和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的过渡段的长度比为定值;棉麻竹节花式纱中棉纤维和麻纤维的比例不断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的捻度随棉纤维和麻纤维比例不断交替变化而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纱线的横截面直径随棉纤维和麻纤维比例不断交替变化而不断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棉纱段的横截面直径最小,麻纱段的横截面直径最大,由棉纱段到麻纱段的过渡段纱线横截面直径逐渐变大,由麻纱段到棉纱段的过渡段纱线横截面直径逐渐变小;棉纱段的横截面的直径为麻纱段的横截面直径的90~95%。

实施例1

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将棉粗纱与麻粗纱分别牵伸后汇合集聚,然后加捻后卷绕得棉麻竹节花式纱;

棉粗纱的定量为5g/10m;麻粗纱的麻粗纱的原料为苎麻,定量为5g/10m;棉麻花式纱的设定捻度不变,设定捻度为300捻/m;

棉粗纱的牵伸由牵伸机构ⅰ独立牵伸;麻粗纱的牵伸由牵伸机构ⅱ独立牵伸;牵伸机构ⅰ和牵伸机构ⅱ独立控制;

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之和不变;从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比例从100:0至0:100线性变化;从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比例从0:100至100:0线性变化;纺纱时,当纺纯棉纱段时,喂入棉粗纱机的后罗拉速度达到最大,喂入麻粗纱的后罗拉速度为0,即此时仅喂入棉纤维不喂入麻纤维;棉麻过渡段,随着棉纤维比例的减小,麻纤维比例的增加,喂入棉粗纱的后罗拉速度逐渐减小,喂入麻粗纱的后罗拉速度逐渐增加。

制得的棉麻竹节花式纱由若干棉纱段、若干麻纱段和连接棉纱段与麻纱段的过渡段组成;一棉纱段、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的过渡段、一麻纱段和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的过渡段构成一个循环单元;在循环单元内,一棉纱段、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的过渡段、一麻纱段和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的过渡段的长度比为定值,其对应的比值为1:1:1:1;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纱线支数不变,棉麻花式纱的纱线支数为10英支;棉麻竹节花式纱中棉纤维和麻纤维的比例不断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的捻度随棉纤维和麻纤维比例不断交替变化而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纱线的横截面直径随棉纤维和麻纤维比例不断交替变化而不断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棉纱段的横截面直径最小,麻纱段的横截面直径最大,由棉纱段到麻纱段的过渡段纱线横截面直径逐渐变大,由麻纱段到棉纱段的过渡段纱线横截面直径逐渐变小;棉纱段的横截面的直径为麻纱段的横截面直径的90%。

采用制得的棉麻竹节花式纱所制成的织物为平纹机织物,织物密度为100*100时,织物纯棉段的透气性为400l/m2/s,挺括性弯曲长度为10cm,悬垂系数为70%;棉麻过渡段及麻棉过渡段的透气性为500l/m2/s,挺括性弯曲长度为8.6cm,悬垂系数为80%;纯麻段的透气性为1000l/m2/s,挺括性弯曲长度为7cm,悬垂系数为95%。

实施例2

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将棉粗纱与麻粗纱分别牵伸后汇合集聚,然后加捻后卷绕得棉麻竹节花式纱;

棉粗纱的定量为10g/10m;麻粗纱的麻粗纱的原料为大麻,定量为10g/10m;棉麻花式纱的设定捻度不变,设定捻度为400捻/m;

棉粗纱的牵伸由牵伸机构ⅰ独立牵伸;麻粗纱的牵伸由牵伸机构ⅱ独立牵伸;牵伸机构ⅰ和牵伸机构ⅱ独立控制;

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之和不变;从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比例从100:0至0:100线性变化;从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棉粗纱与麻粗纱的喂入重量比例从0:100至100:0线性变化;纺纱时,当纺纯棉纱段时,喂入棉粗纱机的后罗拉速度达到最大,喂入麻粗纱的后罗拉速度为0,即此时仅喂入棉纤维不喂入麻纤维;棉麻过渡段,随着棉纤维比例的减小,麻纤维比例的增加,喂入棉粗纱的后罗拉速度逐渐减小,喂入麻粗纱的后罗拉速度逐渐增加。

制得的棉麻竹节花式纱由若干棉纱段、若干麻纱段和连接棉纱段与麻纱段的过渡段组成;一棉纱段、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的过渡段、一麻纱段和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的过渡段构成一个循环单元;在循环单元内,一棉纱段、棉纱段过渡到麻纱段的过渡段、一麻纱段和麻纱段过渡到棉纱段的过渡段的长度比为定值,其对应的比值为2:1:2:1;棉麻花式纱的纱线支数不变,棉麻花式纱的纱线支数为20英支;棉麻竹节花式纱中棉纤维和麻纤维的比例不断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的捻度随棉纤维和麻纤维比例不断交替变化而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纱线的横截面直径随棉纤维和麻纤维比例不断交替变化而不断交替变化,棉麻竹节花式纱棉纱段的横截面直径最小,麻纱段的横截面直径最大,由棉纱段到麻纱段的过渡段纱线横截面直径逐渐变大,由麻纱段到棉纱段的过渡段纱线横截面直径逐渐变小;棉纱段的横截面的直径为麻纱段的横截面直径的95%。

采用制得的棉麻竹节花式纱所制成的织物为1/2斜纹机织物,织物密度为150*140时,织物纯棉段的透气性为350l/m2/s,挺括性弯曲长度为8.5cm,悬垂系数为60%;棉麻过渡段及麻棉过渡段的透气性为400l/m2/s,挺括性弯曲长度为8cm,悬垂系数为73%;纯麻段的透气性为750l/m2/s,挺括性弯曲长度为6.5cm,悬垂系数为9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