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人造发用纤维用压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2129发布日期:2020-12-29 09:5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生产人造发用纤维用压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发用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人造发用纤维用压曲机。



背景技术:

假发是一种美化和装饰人头部区域的非人类自然生长的发式构件,并且使用快捷、方便,从这种特殊需求出发,假发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假发是由人自然生长的头发或者动物鬃毛或者类似的纤维类材料制成,发丝比较柔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人们脱发现象较为严重,假发需求越来越大,尤其对于非洲国家的人民,假发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生活必需品,而他们的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假发类产品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市场缺口依然很大。

目前生产假发用的大多为纤维产品,人造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聚烯烃弹力丝等,人造纤维生产过程中,将成纤高聚物的熔体或浓溶液用纺丝泵连续、定量而均匀的从喷丝头的毛细孔中挤出,而成为液态细流,再在空气、水或特定的介质中固化成初生纤维的过程称为“纤维成形”,成型之后经过水冷、加热成型、拉伸等多个工艺实现对发用纤维的制作。根据需要生产的假发产品种类不同,有些发用纤维需要进行压曲工艺,压曲即将发用纤维丝进行压花的过程,使发用纤维有一定的弯曲度,在压曲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压曲机,压曲工艺需要先将发用纤维进行分丝处理,保证发用纤维进入压曲机时均匀分布,为了使压曲效果更为明显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再对发用纤维进行压曲,压曲过后再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传统的压曲工序将分丝、加热、压曲、冷却分为四个工位,占用大量的车间场地,需要多个人进行操作控制,浪费人力物力以及场地,生产效率低下,已经不适合现有的生产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生产人造发用纤维用压曲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生产设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人造发用纤维用压曲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生产人造发用纤维用压曲机,包括支架机构,所述的支架机构包括有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左右两端面,前挡板固定连接在底板前端面,后挡板固定连接在底板后端面,后挡板上开设有多个弧形通孔;支架机构的左侧板外侧面上部设置有控制器,支架机构后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支架机构中部设置有压曲机构,支架机构前部设置有冷却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有分丝杆、分丝杆支架、暖风机、加热箱、加热管、盖板、隔板,分丝杆支架固定连接在左侧板与右侧板后端面上部,分丝杆支架之间设置有分丝杆,加热箱固定连接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上部之间,加热箱底部设置有多个风机,加热箱中部设置有一排加热管,加热箱上部设置有隔板,盖板位于加热箱上方,且加热箱与盖板左端面之间为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曲机构包括有电机座、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主动压辊、从动压辊一、从动压辊二、主动压辊轴、轴承一、轴承二、滑块、螺纹杆、旋柄、调节板、支撑板、辊筒,主动压辊、从动压辊一以及从动压辊二外侧面均为纹路相同的条形曲槽,电机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电机贯穿右侧板,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左侧板与右侧板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支撑板之间前部设置有主动压辊,主动压辊轴与主动压辊固定连接,主动压辊轴与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一连接,主动压辊轴右端贯穿支撑板,主动压辊轴右端设置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支撑板之间后部设置有辊筒,调节板上前后两部分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后侧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从动压辊一,前侧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从动压辊二,从动压辊一与滑块之间通过轴承二连接,滑块上端面与螺纹杆之间为转动连接,螺纹杆贯穿调节板上端面,螺纹杆与调节板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旋柄;从动压辊二与调节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从动压辊一与调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有冷却箱、冷风机、通风板、滑杆、滑杆支架,冷却箱固定连接在左侧板与右侧板前部之间,冷却箱截面为梯形,冷却箱上部向前倾斜,冷却箱底部设置有多个冷风机,冷却箱上部设置有通风板,通风板上开设有通风孔;通风板前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支架,滑杆支架与通风板平行,滑杆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丝杆为圆柱形,且分丝杆外侧面均匀开设有一排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板内开设有矩形凹槽,盖板前后边框下端面中部开设有条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上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底部为弧形,滑块前后两端面开设有卡槽,滑槽底部为弧形,滑块通过卡槽卡接在滑槽内,滑块可沿滑槽移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发用纤维丝绕过分丝杆,将发用纤维均匀分布在分丝杆上开设的弧形凹槽内,可以使进入压曲机内的发用纤维均匀分布,避免发用纤维丝进入压曲机厚度不均匀影响压曲效果,打开盖板,将分丝后的发用纤维穿过隔板,再将盖板盖上,此时发用纤维从盖板上开设的条形凹槽穿过;转动旋柄,通过螺纹杆带动滑块沿着滑槽向上移动,以使得从动压辊一与从动压辊二向上移动,使从动压辊一、从动压辊二与主动压辊之间的距离增大,方便发用纤维穿过主动压辊与从动压辊一、从动压辊二之间。再从压曲机构内的辊筒下方绕过,再从主动压辊上方绕过。再转动旋柄,使从动压辊一与从动压辊二沿滑槽向下移动,使其压紧发用纤维。

从压曲机构出来的发用纤维再经过冷却机构的通风板,经过通风板后的发用化纤在从滑杆上方绕过。通过控制器上的加热管控制开关使加热管进行工作,再通过控制器上的暖风机控制开关启动暖风机,暖风机将加热管上产生的温度经过隔板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吹向发用纤维,实现对发用纤维的加热。通过控制器上的电机控制开关控制电机进行转动,电机带动主动链轮转动,再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带动主动压辊进行转动,由于主动压辊与从动压辊一、从动压辊二相互接触,因此从动压辊一与从动压辊二也随之转动,发用纤维在从动压辊一与主动压辊的挤压下完成第一次压曲,在从动压辊二与主动压辊的挤压下完成第二次压曲。通过控制器上的冷风机控制开关控制冷风机进行工作,由冷风机吹出的风通过通风板上的通风孔向压曲过后的发用纤维进行风冷,即完成整个压曲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发用化纤的压曲工艺,本实用新型将压曲工艺的工序集中进行,一台机器即可实现对发用纤维的分丝、加热、一次压曲、二次压曲、冷却多个工艺过程,节约了车间占用面积,四个工序过程完全可以由一个人操作该实用新型进行实现,节约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冷却机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的压曲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零件列表

1.支架机构、101.底板、102.前挡板、103.右侧板、104.左侧板、105.后挡板;2.加热机构、201.分丝杆支架、202.分丝杆、203.盖板、204.加热箱、205.条形凹槽、206.暖风机、207.隔板、208.加热管;3.压曲机构、301.电机、302.主动链轮、303.链条、304.从动链轮、305.电机座、306.辊筒、307.支撑板、308.轴承一、309.主动压辊轴、310.螺纹杆、311.调节板、312.滑槽、313.轴承二、314.滑块、315.旋柄、316.从动压辊二、317.主动压辊、318.从动压辊一;4.冷却机构、401.通风板、402.滑杆支架、403.滑杆、404.冷却箱、405.冷风机;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生产人造发用纤维用压曲机,包括支架机构1,所述的支架机构1包括有左侧板104、右侧板103、底板101、前挡板102、后挡板105,左侧板104与右侧板103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01左右两端面,前挡板102固定连接在底板101前端面,后挡板105固定连接在底板101后端面,后挡板105上开设有多个弧形通孔;支架机构1的左侧板104外侧面上部设置有控制器5,控制器5上设置有暖风机206控制开关、加热管208控制开关、冷风机405控制开关、电机301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器5可以实现对暖风机206、冷风机405、电机301以及加热管208的控制,控制器5可自行定制,能够实现对其控制功能即可;支架机构1后部设置有加热机构2,支架机构1中部设置有压曲机构3,支架机构1前部设置有冷却机构4。

加热机构2包括有分丝杆202、分丝杆支架201、暖风机206、加热箱204、加热管208、盖板203、隔板207,分丝杆支架201固定连接在左侧板104与右侧板103后端面上部,分丝杆支架201之间设置有分丝杆202,分丝杆202为圆柱形,且分丝杆202外侧面均匀开设有一排弧形凹槽。加热箱204固定连接在左侧板104与右侧板103上部之间,加热箱204底部设置有多个暖风机206,暖风机206优先为meansoon品牌的mpcf-2t300b12离心风机;暖风机206将加热管208产生的热吹向发用纤维,加热箱204中部设置有一排加热管208,加热箱204上部设置有隔板207,隔板207上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盖板203位于加热箱204上方,盖板203内开设有矩形凹槽,盖板203前后边框下端面中部开设有条形凹槽205,且加热箱204与盖板203左端面之间为铰连接,使用时打开盖板203将发用纤维放置在隔板207上。

压曲机构3包括有电机座305、电机301、主动链轮302、从动链轮304、链条303、主动压辊317、从动压辊一318、从动压辊二316、主动压辊轴309、轴承一308、轴承二313、滑块314、螺纹杆310、旋柄315、调节板311、支撑板307、辊筒306,主动压辊317、从动压辊一318以及从动压辊二316外侧面均为纹路相同的条形曲槽,发用纤维经过条形曲槽的挤压完成压曲的过程,电机座305固定连接在底板101上,电机301设置在电机座305上,电机301优选为塞雷42hs08电机301,电机301贯穿右侧板103,电机301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302,左侧板104与右侧板103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7,支撑板307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311,支撑板307之间前部设置有主动压辊317,主动压辊轴309与主动压辊317固定连接,主动压辊轴309与支撑板307之间通过轴承一308连接,主动压辊轴309右端贯穿支撑板307,主动压辊轴309右端设置有从动链轮304,从动链轮304与主动链轮302之间通过链条303连接;支撑板307之间后部设置有辊筒306,调节板311上前后两部分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槽312,滑槽312底部为弧形,上部为矩形,滑槽312内设置有滑块314,滑块314底部为弧形,滑块314前后两端面开设有卡槽,滑块314通过卡槽卡接在滑槽312内,滑块314可沿滑槽312移动。后侧的两个滑块314之间设置有从动压辊一318,前侧的两个滑块314之间设置有从动压辊二316,从动压辊一318与滑块314之间通过轴承二313连接,即从动压辊一318的辊轴与滑块314之间通过轴承二313连接,滑块314上端面与螺纹杆310之间为转动连接,螺纹杆310贯穿调节板311上端面,螺纹杆310与调节板311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杆31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旋柄315;从动压辊二316与调节板3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从动压辊一318与调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冷却机构4包括有冷却箱404、冷风机405、通风板401、滑杆403、滑杆支架402,冷却箱404固定连接在左侧板104与右侧板103前部之间,冷却箱404截面为梯形,冷却箱404上部向前倾斜,冷却箱404底部设置有多个冷风机405,冷风机405与暖风机206名字根据作用而起,“冷”“暖”并不代表其功能,冷风机405将气流吹向发用纤维,对温度较高的发用纤维进行冷却,冷风机405203优先为meansoon品牌的mpcf-2t300b12离心风机;冷却箱404上部设置有通风板401,通风板401上开设有通风孔;通风板401前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支架402,滑杆支架402与通风板401平行,滑杆支架402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403。

在使用时将发用纤维丝绕过分丝杆202,将发用纤维均匀分布在分丝杆202上开设的弧形凹槽内,可以使进入压曲机内的发用纤维均匀分布,避免发用纤维丝进入压曲机厚度不均匀影响压曲效果,打开盖板203,将分丝后的发用纤维穿过隔板207,再将盖板203盖上,此时发用纤维从盖板203上开设的条形凹槽205穿过;转动旋柄315,通过螺纹杆310带动滑块314沿着滑槽312向上移动,以使得从动压辊一318与从动压辊二316向上移动,使从动压辊一318、从动压辊二316与主动压辊317之间的距离增大,方便发用纤维穿过主动压辊317与从动压辊一318、从动压辊二316之间。再从压曲机构3内的辊筒306下方绕过,再从主动压辊317上方绕过。再转动旋柄315,使从动压辊一318与从动压辊二316沿滑槽312向下移动,使其压紧发用纤维。

从压曲机构3出来的发用纤维再经过冷却机构4的通风板401,经过通风板401后的发用化纤在从滑杆403上方绕过。通过控制器5上的加热管208控制开关使加热管208进行工作,再通过控制器5上的暖风机206控制开关启动暖风机206,暖风机206将加热管208上产生的温度经过隔板207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吹向发用纤维,实现对发用纤维的加热。通过控制器5上的电机301控制开关控制电机301进行转动,电机301带动主动链轮302转动,再通过链条303带动从动链轮304转动,从动链轮304带动主动压辊317进行转动,由于主动压辊317与从动压辊一318、从动压辊二316相互接触,因此从动压辊一318与从动压辊二316也随之转动,发用纤维在从动压辊一318与主动压辊317的挤压下完成第一次压曲,在从动压辊二316与主动压辊317的挤压下完成第二次压曲。通过控制器5上的冷风机405控制开关控制冷风机405进行工作,由冷风机405吹出的风通过通风板401上的通风孔向压曲过后的发用纤维进行风冷,即完成整个压曲工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