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隔热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9784发布日期:2022-11-30 01:4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远红外线隔热纱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降低红外线的穿透率且能够释放远红外线,同时还可提升远红外线的能量的纱线。


背景技术:

2.户外活动时,热来源的一是来自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约占太阳光中的50%)照射,隔热纱能有效反射红外线,可保护皮肤及隔绝热源,避免皮肤受到伤害。随着人类对健康生活和工作要求的提高,隔热纱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隔热纱为一种功能型的纱线,用以构成布料,在使用布料的同时赋予其它功能,使其同时具有布料的柔软,又能具有隔热效果。
3.中国专利cn107263951a公开了一种隔热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含隔热层、第一保温层及第二保温层,隔热层顶部涂有纳米涂层包裹的防水层,隔热层采用金属线、麻线、绵羊毛线及棉线相互编织而成,金属线包括第一金属缝纫线和第二金属缝纫线,第一金属缝纫线和第二金属缝纫线的外表面采用隔热粉材料,以实现隔热功能。
4.然而由金属线制成的布料其柔韧性不好,而且金属价格较为昂贵,金属线表面涂覆的隔热粉会粘附不牢,容易因洗涤而逐渐掉落,使其逐渐失去隔热功能,再者,其功能也有限。
5.故,如何将上述缺失问题加以改进,乃为本案发明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现有所述,因此本发明在于解决及改善现有所存在的问题与缺失为目的。
7.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红外线隔热纱结构,其包含:一外部层以及一中间层。该外部层包含相互混合的一远红外线纤维与一发热纤维,并捻合成复数股纱线;以及该中间层具有一红外线反射纤维组成的纱线,并被该外部层所包覆。
8.其中较佳的,该远红外线纤维与该发热纤维为短纤维,以混纺方式形成该复数股纱线。
9.较佳的,该远红外线纤维与该发热纤维为长纤维,以并股方式形成该复数股纱线。
10.较佳的,该复数股纱线为并股纱线或混纺纱线。
11.较佳的,该外部层以包纱方式包覆该中间层。
12.较佳的,该远红外线纤维为于纤维中加入纳米级或微米级的陶瓷矿物粉末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钛、碳化物、氧化锆、磁性粒体其中任一的氧化物所制成。
13.较佳的,该发热纤维为于纤维中加入碳材或导电性材料等红外线吸收材料所制成。
14.较佳的,该红外线反射纤维为于纤维中加入一反射材料,该反射材料系选自于二氧化钛表面镀氧化物所组成的粉末。
15.借此,该外部层吸收外来的红外线并转换成远红外线与热能,且利用热能来提升远红外线的能量,而一部分未被吸收的红外线从该复数股纱线之间之间隙进入该中间层,而被该中间层反射回该外部层,由该外部层将反射的红外线转换成远红外线与热能,使远红外线的能量获得二次提升。本结构可将红外线吸收转换成远红外线,并可反射红外线而具有隔热效果及可降低红外线的穿透率,且同时可利用热能与反射的红外线来提升远红外线的能量而具有增强远红外线的能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远红外线隔热纱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17.图2是远红外线隔热纱结构的剖面侧视图。
18.图3是远红外线隔热纱结构的示意图。
19.图4是远红外线纤维与发热纤维为短纤维并以混纺方式形成复数股纱线的示意图。
20.图5是远红外线纤维与发热纤维为长纤维并以并股方式形成复数股纱线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外部层;11-远红外线纤维;12-发热纤维;13-复数股纱线;2-中间层;21-红外线反射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方便简洁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3.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红外线隔热纱结构,其包含:一外部层1以及一中间层2。
24.该外部层1包含相互混合的一远红外线纤维11与一发热纤维12,该外部层1系以混纺或并股方式将该远红外线纤维11与该发热纤维12相互缠绕,并捻合成复数股纱线(twisted yarn)13,由该复数股纱线13形成该外部层1。
25.该远红外线纤维11为于纤维中加入纳米级或微米级的陶瓷矿物粉末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钛、碳化物、氧化锆、磁性粒体等氧化物所制成。该远红外线纤维11用以将红外线转换成远红外线。该发热纤维12为于纤维中加入碳材或导电性材料等红外线吸收材料所制成。该发热纤维12用以将红外线转换成热能。
26.该远红外线纤维11与该发热纤维12可为短纤维或长纤维,依实际需求选择。短纤维可经由混纺制程,均匀混合两种功能纤维,制成复合纱线,长纤则通过并股制程将两种功能纤维交连在一起。
27.在具体实施上,当该远红外线纤维11与该发热纤维12为短纤维时,原料为松散的纤维团或棉,先混合梳理至单根纤维的状态,并使纤维伸直且相互平行地排列整齐,再合并多根纤维搓捻成粗纱,最后纺成细纱线,细纱线中均匀地包含两种纤维。的后可合并多根细纱线捻合成该复数股纱线13。该复数股纱线13也可以使用长纤维制程的远红外线纱线与发热纱线,经并股制程形成两种纱线交连一起的复合纱线。
28.请参阅图4所示,该复数股纱线13可为短纤维混纺的纱线。请参阅图5所示,该复数
股纱线13也可以使用长纤维制程的远红外线纱线与发热纱线,经并股制程合并捻合形成。
29.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中间层2具有一红外线反射纤维21组成的纱线,并被该外部层1所包覆,且该外部层1是以包纱方式包覆中间层2。该红外线反射纤维21为于纤维中加入一反射材料,该反射材料系选自二氧化钛表面镀氧化物所组成的粉末。该红外线反射纤维21用以反射红外线。
30.如此,本结构其外部的纱线包含两种纤维,即该远红外线纤维11与该发热纤维12,该远红外线纤维11将吸收到的红外线转换成远红外线,该发热纤维12将吸收到的红外线转换成热能,使该外部层1的温度升高,由于远红外线的能量与温度有关,所以可进一步提高远红外线的能量。
31.该远红外线纤维11与该发热纤维12较佳为短纤维,经相互混合与纺纱而制成纱线,可使该发热纤维12的温升作用很快传递到该远红外线纤维11。
32.并且,混合该远红外线纤维11与该发热纤维12这两种纤维来作为该外部层1,除了提高远红外线的能量之外,与单独使用该发热纤维12作为该外部层1相比,混合两种纤维的该外部层1可吸收更多的红外线而具有更佳的隔热效果。
33.本结构其中间的纱线,是可反射红外线的纱线,且可选用高反射率的该红外线反射纤维21,由于该外部层1为纱线(即该复数股纱线13),因此必定存在有间隙,所以红外线会经由该复数股纱线13之间之间隙进入该中间层2,该中间层2将红外线反射回该外部层1,反射的红外线再被该外部层1吸收,随之转换成远红外线,可再进一步提高远红外线的能量,同时因为反射红外线的因素,所以可降低红外线的穿透率,形成红外线的高遮蔽效果。
34.借此,该外部层1吸收外来的红外线并转换成远红外线与热能,且利用热能来提升远红外线的能量,而一部分未被吸收的红外线则从该复数股纱线13之间之间隙进入该中间层2,而被该中间层2反射回该外部层1,由该外部层1将反射的红外线转换成远红外线与热能,使远红外线的能量获得二次提升。本结构可将红外线吸收转换成远红外线,并可反射红外线而具有隔热效果及可降低红外线的穿透率,且同时可利用热能与反射的红外线来提升远红外线的能量而具有增强远红外线的能量的效果。
35.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