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0569发布日期:2021-10-24 08:5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整经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定的长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经过整经的经纱张力一致,可用于后续的浆纱及穿经工序。整经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纱线从筒子架上的纱筒引出后,经导杆、后筘、光电断头自停片、分绞筘、定幅筘、测长辊以及导辊逐条卷绕到滚筒上,倒轴时滚筒上的全部经纱随筒子轴的转动按双点划线由逆时针方向退出,再卷到织轴上。
3.在整经机工作之前,需将多个绕有经纱的纱筒固定在筒子架上的纱筒固定杆上即进行上料,而筒子架一般高度较高,多个纱筒固定杆竖直间隔排布,所以排布在上方的纱筒固定杆其位置较高,而由于工作人员身高的限制,工作人员需借助凳子或梯子以将纱筒固定在位置较高的纱筒固定杆上,未设置用于上料的机构,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旨在解决未设置用于上料的机构、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杆、设置于所述上料杆侧部的第一夹持片、开设于所述上料杆的滑移槽以及与所述滑移槽活动配合的滑移杆,所述滑移杆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片位置相对的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相对的内侧均设置有呈弧形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远离所述上料杆的一端,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夹持片的固定组件。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将绕有经纱的纱筒固定在位置较高的纱筒固定杆上时,使滑移杆沿滑移槽滑移,带动第二夹持片与第一夹持片的相隔距离发生变化,当两者的距离大于绕有经纱的纱筒的直径时,使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相对位于纱筒的外周处,使滑移杆沿滑移槽反向滑移,当纱筒位于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以及两个限位片所在的空间内时,使用固定组件将第二夹持片的位置固定,手握上料杆,即可对纱筒进行转运,当纱筒中心的中空部与纱筒固定杆位置相对时,使纱筒固定杆插至纱筒中心的中空部,之后使固定组件不再固定第二夹持片的位置,反向操作即可使纱筒与上料机构分离。其中,设置了上料杆、第一夹持片、滑移槽、滑移杆及第二夹持片,不需借助凳子或梯子等即可将纱筒固定在位置较高的纱筒固定杆上,操作十分方便,同时可节省上料时间,从而提高了上料的速率。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上料杆侧部的第一条形槽、设置于所述滑移杆侧部并穿过所述第一条形槽的固定件以及开设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与所述上料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条形槽与所述滑移
槽相连通,穿过第二条形槽设置有固定杆,所述上料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固定杆两端部的两个限位件。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动固定件,带动滑移杆在滑移槽内滑动,当滑至固定杆与限位件位置相对处,使固定杆沿第二条形槽滑动,使用限位件限制固定杆的两端部,即可使用固定组件将第二夹持件的位置固定。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包括穿过第二条形槽的穿过杆以及与所述穿过杆两端相连的卡入杆,所述穿过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入杆的直径,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与两个所述卡入杆活动贴合。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穿过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入杆的直径,所述固定杆保持持续穿过第二条形槽的状态,从而防止其从第二条形槽中滑落。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在所述上料杆轴心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c字形或倒l形,所述限位件由柔性材料制成。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与限位件位置相对时,使固定杆沿第二条形槽滑动(靠近滑移杆方向),当限位件在上料杆轴心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c字形时,使固定杆与限位件开口处位置相对,按压固定杆使固定杆的两端部卡入限位件内;当限位件在上料杆轴心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倒l形时,按压固定杆使其两端部从限位件的侧部进入之后回转卡入倒l形的限位件与上料杆外壁组成的限位空间内,操作简便。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相贴合的两侧均开设有呈半圆形的位置相对的导线口,当所述固定组件固定所述第二夹持片时,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相贴合且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呈锥形筒状。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前,找到纱筒上所缠绕的经纱的线头从导线口中拉出,之后纱筒被夹持至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以及限位片组成的空间内,虽然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对纱筒具有一定夹持力,纱筒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动,此时可将从导线口的线头拉至一定长度以利于后续穿入筒子架上的导纱器、张力调节器等,并且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贴合时,两半圆形的导向口可组成一个对纱线进行限位的导向孔,以使纱线从导向孔内拉出。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均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层,所述弹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相贴合的侧部。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层使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的贴合度更高,可防止细纱线滑至从两者贴合的缝隙而使导向口失去对纱线的限位作用。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杆侧部设置有夹线组件,所述夹线组件包括呈折线形的夹紧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夹紧件和所述上料杆侧壁之间的夹紧弹簧,所述夹紧件的折线处与所述上料杆相铰接,所述夹紧件远离所述夹紧弹簧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层。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线口拉出的线头拉至夹线组件处,按压夹紧弹簧,之后将线头置于防滑层与上料杆侧部之间,松开夹紧弹簧,则线头的位置被固定在防滑层与上料杆侧部之间,利于后续穿入筒子架上的导纱器、张力调节器等,防滑层可增大与纱线的摩擦力,使线头难以从夹线组件中滑出。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设置了上料杆、第一夹持片、滑移槽、滑移杆及第二夹持片,不需借助凳子或梯子
等即可将纱筒固定在位置较高的纱筒固定杆上,操作十分方便,同时可节省上料时间,从而提高了上料的速率。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实施例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实施例二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实施例二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9.图7是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中,1、上料杆;2、第一夹持片;3、滑移槽;4、滑移杆;5、第二夹持片;6、限位片;7、第一条形槽;8、固定件;9、第二条形槽;10、固定杆;11、限位件;12、穿过杆;13、卡入杆;14、导线口;15、弹性层;16、夹紧件;17、夹紧弹簧;18、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如图所示,包括上料杆1、设置于所述上料杆1侧部的第一夹持片2、开设于所述上料杆1的滑移槽3以及与所述滑移槽3活动配合的滑移杆4,所述滑移杆4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片2位置相对的第二夹持片5,所述第一夹持片2和所述第二夹持片5相对的内侧均设置有呈弧形的限位片6,所述限位片6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片2和所述第二夹持片5远离所述上料杆1的一端,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夹持片5的固定组件。
34.操作过程:当需将绕有经纱的纱筒固定在位置较高的纱筒固定杆10上时,使滑移杆4沿滑移槽3滑移,带动第二夹持片5与第一夹持片2的相隔距离发生变化,当两者的距离大于绕有经纱的纱筒的直径时,使第一夹持片2和第二夹持片5相对位于纱筒的外周处,使滑移杆4沿滑移槽3反向滑移,当纱筒位于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5以及两个限位片6所在的空间内时,使用固定组件将第二夹持片5的位置固定,手握上料杆1,即可对纱筒进行转运,当纱筒中心的中空部与纱筒固定杆10位置相对时,使纱筒固定杆10插至纱筒中心的中空部,之后使固定组件不再固定第二夹持片5的位置,反向操作即可使纱筒与上料机构分离。其中,设置了上料杆1、第一夹持片2、滑移槽3、滑移杆4及第二夹持片5,不需借助凳子或
梯子等即可将纱筒固定在位置较高的纱筒固定杆10上,操作十分方便,同时可节省上料时间,从而提高了上料的速率。
3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上料杆1侧部的第一条形槽7、设置于所述滑移杆4侧部并穿过所述第一条形槽7的固定件8以及开设于所述固定件8上的第二条形槽9,所述第一条形槽7与所述上料杆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条形槽7与所述滑移槽3相连通,穿过第二条形槽9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上料杆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固定杆10两端部的两个限位件11,拉动固定件8,带动滑移杆4在滑移槽3内滑动,当滑至固定杆10与限位件11位置相对处,使固定杆10沿第二条形槽9滑动,使用限位件11限制固定杆10的两端部,即可使用固定组件将第二夹持件的位置固定。
36.所述固定杆10包括穿过第二条形槽9的穿过杆12以及与所述穿过杆12两端相连的卡入杆13,所述穿过杆12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入杆13的直径,所述固定件8的相对两侧与两个所述卡入杆13活动贴合,由于穿过杆12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入杆13的直径,所述固定杆10保持持续穿过第二条形槽9的状态,从而防止其从第二条形槽9中滑落。
37.所述限位件11在所述上料杆1轴心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c字形,所述限位件11由柔性材料制成,当固定杆10与限位件11位置相对时,使固定杆10沿第二条形槽9滑动(靠近滑移杆4方向),使固定杆10与限位件11开口处位置相对,按压固定杆10使固定杆10的两端部卡入限位件11内,操作简便。
38.所述第一夹持片2和第二夹持片5相贴合的两侧均开设有呈半圆形的位置相对的导线口14,当所述固定组件固定所述第二夹持片5时,所述第一夹持片2和所述第二夹持片5相贴合且所述第一夹持片2和所述第二夹持片5呈锥形筒状,在夹持前,找到纱筒上所缠绕的经纱的线头从导线口14中拉出,之后纱筒被夹持至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5以及限位片6组成的空间内,虽然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对纱筒具有一定夹持力,纱筒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动,此时可将从导线口14的线头拉至一定长度以利于后续穿入筒子架上的导纱器、张力调节器等,并且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贴合时,两半圆形的导向口可组成一个对纱线进行限位的导向孔,以使纱线从导向孔内拉出。
39.所述第一夹持片2和所述第二夹持片5均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层15,所述弹性层15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片2和所述第二夹持片5相贴合的侧部,弹性层15使第一夹持片2和第二夹持片5的贴合度更高,可防止细纱线滑至从两者贴合的缝隙而使导向口失去对纱线的限位作用。
40.所述上料杆1侧部设置有夹线组件,所述夹线组件包括呈折线形的夹紧件16以及设置于所述夹紧件16和所述上料杆1侧壁之间的夹紧弹簧17,所述夹紧件16的折线处与所述上料杆1相铰接,所述夹紧件16远离所述夹紧弹簧17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层18,将导线口14拉出的线头拉至夹线组件处,按压夹紧弹簧17,之后将线头置于防滑层18与上料杆1侧部之间,松开夹紧弹簧17,则线头的位置被固定在防滑层18与上料杆1侧部之间,利于后续穿入筒子架上的导纱器、张力调节器等,防滑层18可增大与纱线的摩擦力,使线头难以从夹线组件中滑出。
41.实施例2
42.一种整经机的上料机构,如图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限位件11在所述上料杆1轴心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倒l形,当固定杆10与限位件11位置相对时,使固定
杆10沿第二条形槽9滑动(靠近滑移杆4方向),按压固定杆10使其两端部从限位件11的侧部进入之后回转卡入倒l形的限位件11与上料杆1外壁组成的限位空间内,操作简便。
43.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4.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