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4977发布日期:2021-12-29 17:2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预浸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


背景技术:

2.目前,碳纤维布在土木建筑,桥梁、隧道、混凝土结构抗震、修复、加固、补强方面的应用得到大力推广,发展迅速。现有市场的碳纤维布很多都是用织机编织而成。纱架单元是织机的一个常见部件,用于安放多个纱筒。现有技术中,纱筒具有一个圆柱形空心管芯,碳纤维丝缠绕在空心管芯的外壁面上。在织机编织碳纤维布时,安放在纱架单元上的纱筒不断转动,从而将缠绕在其上的碳纤维丝不断牵引出。
3.由于现有的纱架体积庞大,占地面积也很大,大量的纱筒设置在纱架上,导致人们操作不便,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碳纤维丝的凌乱。因此,本方案探究如何在减小纱架体积的前提下,仍然能保证碳纤维丝的正常引出以及碳纤维布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解决了如何减小纱架体积的技术问题,使得纱筒的数量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仍然能够保证碳纤维丝的正常引出和碳纤维布的宽度、密度不受影响。
5.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包括竖直板、成弯折形轨迹设置在所述竖直板上的若干转轴、用于驱动若干所述转轴同步旋转的动力机构、与所述竖直板侧面连接的搭接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纱筒,从纱筒上引出的碳纤维丝穿过所述搭接架,若干所述转轴关于中心水平面呈对称状分布;
6.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搭接架均设置在支撑架上。
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竖直板上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主动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电机,若干所述从动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主动轮连接。
8.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两侧的转轴长度一致,且所述竖直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纱筒。
9.所述弯折形轨迹为圆弧形、s形、折线形中的任一种。
10.所述搭接架包括竖直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立杆、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立杆的若干搭接柱,所述立杆两侧的搭接柱长度相等,从所述纱筒上引出的碳纤维丝搭设在所述搭接柱上。
11.所述搭接柱的数量与所述纱筒的数量一致。
12.所述竖直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内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13.所述立杆上垂直穿设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还与所述竖直板的外侧面连接。
14.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座、竖直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立板、设置在所述支座底端的万向轮,所述立板与所述竖直板连接。
15.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6.(1)竖直板上设置有若干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纱筒,由于若干的纱筒呈折线型轨迹分布,在更小的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多的转轴和纱筒,在减小纱架体积的前提下,保证纱筒的数量不受影响,保证碳纤维预浸布的正常生产;
17.(2)设置有搭接架,使得碳纤维丝穿过搭接架上,搭接架起到对碳纤维丝支撑的作用效果,避免碳纤维丝在引出时出现凌乱的现象;
18.(3)设置有驱动机构,在同步带的作用下,能够使得若干的转轴同时旋转,提高了碳纤维丝引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纱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纱筒的布置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纱架的主视图。
22.其中,附图标记为:1、立板;2、竖直板;2

1、螺栓;2

2、螺纹孔;3、电机;4、支座;5、万向轮;6、转轴;7、纱筒;8、立杆;9、搭接柱;10、定位螺杆;11、同步带;12、从动轮;13、主动轮;14、碳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4.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包括竖直板2、成弯折形轨迹设置在竖直板2上的若干转轴6、用于驱动若干转轴6同步旋转的动力机构、与竖直板2侧面连接的搭接架,转轴6上设置有纱筒7,从纱筒7上引出的碳纤维丝14穿过搭接架,若干转轴6关于中心水平面呈对称状分布;
25.竖直板2和搭接架均设置在支撑架上。
26.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6上的从动轮12、设置在竖直板2上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上的主动轮13、与驱动轴连接的电机3,若干从动轮12通过同步带11与主动轮13连接。
27.转轴6穿过竖直板2,竖直板2两侧的转轴6长度一致,且竖直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纱筒7。
28.弯折形轨迹为圆弧形、s形、折线形中的任一种。
29.由于纱筒7的排列轨迹为弯折形,因此在较小的空间内,可以排列更多的纱筒7,在减小纱架的占地面积前提下,还能保证正常引线的进行。
30.由于碳纤维丝14是水平引出,因此对于弯折形轨迹而言,原则上,任意位置的水平线与弯折线只能有一个交点。
31.搭接架包括竖直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立杆8、从上到下依次穿过立杆8的若干搭接柱9,立杆8两侧的搭接柱9长度相等,从纱筒7上引出的碳纤维丝14搭设在搭接柱9上。
32.搭接柱9的数量与纱筒7的数量一致。
33.竖直板2上设置有减重孔,减重孔内侧设置有螺栓2

1,螺栓2

1与支撑架连接。
34.立杆8上垂直穿设有定位螺杆10,定位螺杆10还与竖直板2的外侧面连接,竖直板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孔2

2,定位螺杆10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孔2

2连接。
35.支撑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座4、竖直设置在支座4上的立板1、设置在支座4底端的万向轮5,立板1与竖直板2连接。
3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
37.将若干的纱筒7设置在竖直板2两侧的转轴6上,在同步带11的作用下,使得若干的转轴6同时旋转,并带动纱筒7旋转,促进碳纤维丝14的引出。
38.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板、成弯折形轨迹设置在所述竖直板上的若干转轴、用于驱动若干所述转轴同步旋转的动力机构、与所述竖直板侧面连接的搭接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纱筒,从纱筒上引出的碳纤维丝穿过所述搭接架,若干所述转轴关于中心水平面呈对称状分布;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搭接架均设置在支撑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竖直板上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主动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电机,若干所述从动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主动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两侧的转轴长度一致,且所述竖直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纱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形轨迹为圆弧形、s形、折线形中的任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架包括竖直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立杆、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立杆的若干搭接柱,所述立杆两侧的搭接柱长度相等,从所述纱筒上引出的碳纤维丝搭设在所述搭接柱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柱的数量与所述纱筒的数量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内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支撑架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上垂直穿设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还与所述竖直板的外侧面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座、竖直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立板、设置在所述支座底端的万向轮,所述立板与所述竖直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包括竖直板、成弯折形轨迹设置在竖直板上的若干转轴、用于驱动若干转轴同步旋转的动力机构、与竖直板侧面连接的搭接架,转轴上设置有纱筒,从纱筒上引出的碳纤维丝穿过搭接架,若干转轴关于中心水平面呈对称状分布;竖直板和搭接架均设置在支撑架上。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从动轮、设置在竖直板上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上的主动轮、与驱动轴连接的电机,若干从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主动轮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用纱架,能够减小纱架的体积,使得纱筒的数量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仍然能够保证碳纤维丝的正常引出和碳纤维布的宽度、密度不受影响。密度不受影响。密度不受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华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