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35442发布日期:2022-11-03 03:1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纱线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纺织品纱线及其相关的织物领域,素来以颜色丰富多彩和款式来吸引广大消费者。而变色纱线织物在经过紫外线光源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五颜六色。这种纱线织物在室内或避开紫外线的照射后,又恢复到了纱线的本色。如此炫彩多变的纱线及其织物,引领了时尚和潮流。
3.现有的变色纱线耐候性、耐磨性较差,且存在变色粉用量高,持久变色效果弱,导致生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价格及质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
6.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具体包括有以下材料,抗菌棉纶纤维20-30%,阳光变色材料原粉10-20%,光安定剂0.5-1%,色粉6-8%,透明纤维10-20%,纱线15-20%,分散剂1-3%,催化剂0.1-3%,增稠剂1-3%,柔软剂3-5%,渗透剂1-2%,其余为水。
7.优选的,所述纱线为棉、粘胶、涤纶、晴纶、尼龙、羊毛、蚕丝、亚麻、苎麻纱线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8.优选的,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9.s1:将色粉以及阳光变色材料原粉进行溶解,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浆料a;
10.s2:将得到的浆料a中加入分散剂、催化剂、增稠剂以及渗透剂,形成浆料b;
11.s3:将浆料b形成喷雾,均匀的喷到多条纱线表面,得到遇光变色纱线a;
12.s4:将光安定剂、柔软剂与水混合搅拌,并将遇光变色纱线a,浸泡在其中1-2h,并干燥;
13.s5:将每条干燥后的遇光变色纱线a表面缠绕上一层透明纤维,得到遇光变色纱线b;
14.s6:将多条遇光变色纱线b缠绕在抗菌棉纶纤维外侧一层,得到遇光变色纱线c;
15.s7:将遇光变色纱线c放入柔顺剂中浸泡1-2h,并烘干得到成品,并用收线机进行收集。
16.优选的,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其中心为抗菌棉纶纤维,所述抗菌棉纶纤维外侧缠绕有多条变色纱线,所述变色纱线外包层为透明纤维,所述变色纱线中心包层为光变色纱线a。
17.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的变色纱线,极具个性化设计,色彩鲜艳丰富,通过多种颜色的涤纶短纤中,自然形成炫彩的芯线,同时配合光变性的中心包层,使本发明在色彩上极具变化,透明纤维的外包层使本发明更具立体感,色牢度高,不易褪色,具有拉伸弹性,不易起球,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剖视图。
20.1-抗菌棉纶纤维,2-透明纤维,3-浆料b,4-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具体包括有以下材料,抗菌棉纶纤维20%,阳光变色材料原粉10%,光安定剂1%,色粉6%,透明纤维10%,纱线15%,分散剂3%,催化剂3%,增稠剂3%,柔软剂5%,渗透剂1%,其余为水。
2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纱线为棉、粘胶、涤纶、晴纶、尼龙、羊毛、蚕丝、亚麻、苎麻纱线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2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26.s1:将色粉以及阳光变色材料原粉进行溶解,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浆料a;
27.s2:将得到的浆料a中加入分散剂、催化剂、增稠剂以及渗透剂,形成浆料b;
28.s3:将浆料b形成喷雾,均匀的喷到多条纱线表面,得到遇光变色纱线a;
29.s4:将光安定剂、柔软剂与水混合搅拌,并将遇光变色纱线a,浸泡在其中1-2h,并干燥;
30.s5:将每条干燥后的遇光变色纱线a表面缠绕上一层透明纤维,得到遇光变色纱线b;
31.s6:将多条遇光变色纱线b缠绕在抗菌棉纶纤维外侧一层,得到遇光变色纱线c;
32.s7:将遇光变色纱线c放入柔顺剂中浸泡1-2h,并烘干得到成品,并用收线机进行收集。
33.实施例2
34.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具体包括有以下材料,抗菌棉纶纤维25%,
阳光变色材料原粉15%,光安定剂1%,色粉7%,透明纤维15%,纱线20%,分散剂3%,催化剂3%,增稠剂3%,柔软剂5%,渗透剂1%,其余为水。
3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纱线为棉、粘胶、涤纶、晴纶、尼龙、羊毛、蚕丝、亚麻、苎麻纱线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3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37.s1:将色粉以及阳光变色材料原粉进行溶解,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浆料a;
38.s2:将得到的浆料a中加入分散剂、催化剂、增稠剂以及渗透剂,形成浆料b;
39.s3:将浆料b形成喷雾,均匀的喷到多条纱线表面,得到遇光变色纱线a;
40.s4:将光安定剂、柔软剂与水混合搅拌,并将遇光变色纱线a,浸泡在其中1-2h,并干燥;
41.s5:将每条干燥后的遇光变色纱线a表面缠绕上一层透明纤维,得到遇光变色纱线b;
42.s6:将多条遇光变色纱线b缠绕在抗菌棉纶纤维外侧一层,得到遇光变色纱线c;
43.s7:将遇光变色纱线c放入柔顺剂中浸泡1-2h,并烘干得到成品,并用收线机进行收集。
44.实施例3
45.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具体包括有以下材料,抗菌棉纶纤维20%,阳光变色材料原粉10%,光安定剂0.5%,色粉7%,透明纤维10%,纱线15%,分散剂0.5%,催化剂3%,增稠剂3%,柔软剂5%,渗透剂1%,其余为水。
4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纱线为棉、粘胶、涤纶、晴纶、尼龙、羊毛、蚕丝、亚麻、苎麻纱线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4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48.s1:将色粉以及阳光变色材料原粉进行溶解,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浆料a;
49.s2:将得到的浆料a中加入分散剂、催化剂、增稠剂以及渗透剂,形成浆料b;
50.s3:将浆料b形成喷雾,均匀的喷到多条纱线表面,得到遇光变色纱线a;
51.s4:将光安定剂、柔软剂与水混合搅拌,并将遇光变色纱线a,浸泡在其中1-2h,并干燥;
52.s5:将每条干燥后的遇光变色纱线a表面缠绕上一层透明纤维,得到遇光变色纱线b;
53.s6:将多条遇光变色纱线b缠绕在抗菌棉纶纤维外侧一层,得到遇光变色纱线c;
54.s7:将遇光变色纱线c放入柔顺剂中浸泡1-2h,并烘干得到成品,并用收线机进行收集。
55.实施例4
56.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具体包括有以下材料,抗菌棉纶纤维20%,阳光变色材料原粉10%,光安定剂0.8%,色粉6%,透明纤维10%,纱线15%,分散剂2%,催
化剂3%,增稠剂3%,柔软剂5%,渗透剂1%,其余为水。
5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纱线为棉、粘胶、涤纶、晴纶、尼龙、羊毛、蚕丝、亚麻、苎麻纱线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5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59.s1:将色粉以及阳光变色材料原粉进行溶解,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浆料a;
60.s2:将得到的浆料a中加入分散剂、催化剂、增稠剂以及渗透剂,形成浆料b;
61.s3:将浆料b形成喷雾,均匀的喷到多条纱线表面,得到遇光变色纱线a;
62.s4:将光安定剂、柔软剂与水混合搅拌,并将遇光变色纱线a,浸泡在其中1-2h,并干燥;
63.s5:将每条干燥后的遇光变色纱线a表面缠绕上一层透明纤维,得到遇光变色纱线b;
64.s6:将多条遇光变色纱线b缠绕在抗菌棉纶纤维外侧一层,得到遇光变色纱线c;
65.s7:将遇光变色纱线c放入柔顺剂中浸泡1-2h,并烘干得到成品,并用收线机进行收集。
66.实施例5
67.如图1所示;
6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其中心为抗菌棉纶纤维,所述抗菌棉纶纤维外侧缠绕有多条变色纱线,所述变色纱线外包层为透明纤维,所述变色纱线中心包层为光变色纱线a。
6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7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