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板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63942发布日期:2023-03-15 05: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板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纸板干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板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纸板通常由各种植物纤维为原料,也有掺加非植物纤维,在纸板机上抄造制成。有些特种纸板也掺用羊毛等动物纤维或石棉等矿物纤维;申请号为201711036644.6的发明公开一种纸板干燥装置,通过传输机将纸板运输到限位机构实现将纸板依次有序的通过进料平台进入到干燥箱内,由热风箱通过进风管将干燥热风传输到干燥箱内,然后由出气口排出,实现对纸板进行干燥,结构简单,干燥效率高,干燥质量好,纸板进入到干燥机构内,第三电机驱动第四活塞和第四活塞轴,带动第一限位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实现对纸板的四周进行限位固定,第四电机带动第五活塞和第五活塞轴,带动第二限位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实现对纸板中心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由热风箱加热产生的热风经过进风管由第一传输管进入到干燥腔室内,实现对干燥腔室内限位固定的纸板进行干燥,热风由第二传输管由出气口排出,实现了在干燥的过程中,纸板的四周和中心能够被限位固定,防止纸板热胀冷缩后变形,影响纸板的正常使用,可提高了干燥的质量。
3.1)纸板是通过热风空气来实现干燥操作,但其无法保障干燥空间内的热风气流可以均匀的对纸板表面及内部进行干燥,而过度干燥的纸板区域容易出现褶皱的情况;
4.2)纸板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对内部水分总量进行相对精准的把控,而传统的输送结构只能实现对纸板的输送操作,并无其他拓展性的功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纸板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板干燥装置,每个热风干燥单元都会负责向其两端的纸板输送单元输送热风气流,同时每个纸板输送单元也会接收来自两端的热风干燥单元的热风气流,这样热风气流会从两端向中心处合拢,可以保障热量的均匀分布,热风干燥单元在实现热风输送的同时,其每处节点的上方都可以进行排风操作,在实现均匀供热的同时,还可以及时的将内部的蒸汽排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板干燥装置,包括热风干燥单元、纸板输送单元和输送轴架,所述热风干燥单元设置在纸板输送单元之间,所述热风干燥单元包括中转台箱和顶窗风罩,且顶窗风罩与中转台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纸板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台箱和密封风罩,且输送台箱与密封风罩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热风干燥单元和纸板输送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底撑脚架,且底撑脚架与中转台箱和输送台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热风干燥单元和纸板输送单元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带轮,且传动带轮有多个,所述传动带轮与顶窗风罩和密封风罩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履带,且传动履带与传动带轮组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输送台箱的内部设置有风腔隔断,且风腔隔断与输送台箱设置为一
体式结构,所述风腔隔断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道风腔,且通道风腔贯穿延伸至输送台箱的外表面,所述通道风腔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叶板,且导流叶板中段的内部设置有电控连轴,所述导流叶板通过电控连轴与输送台箱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输送台箱与密封风罩之间设置有干燥内腔,且中转台箱与顶窗风罩之间设置有排风内腔,所述排风内腔与干燥内腔贯通连接。所述中转台箱的内部设置有双轴干燥风机,且双轴干燥风机与中转台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双轴干燥风机的下方设置有进风窗架,且顶窗风罩的上方设置有排风罩组件。
9.优选的,所述双轴干燥风机两端的外侧设置有出风闸口,且出风闸口与中转台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双轴干燥风机两端的表面设置有风窗扇叶组件,且风窗扇叶组件与双轴干燥风机通过螺钉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双轴干燥风机的底部设置有进风闸口,且进风闸口与双轴干燥风机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进风闸口贯穿中转台箱延伸至进风窗架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排风罩组件包括吸风斗和排风管道,且排风管道设置在吸风斗的顶部,所述排风管道与吸风斗通过法兰连接,且吸风斗与顶窗风罩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顶窗风罩顶部的表面设置有顶窗格栅,且顶窗格栅与顶窗风罩通过卡槽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吸风斗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框,且密封板框与吸风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密封板框的内侧设置有蒸汽滤芯,且蒸汽滤芯与密封板框通过卡槽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输送轴架包括长轴输送架和中转输送架,且长轴输送架和中转输送架均设置有三个,所述长轴输送架设置在纸板输送单元的内部,且中转输送架设置在热风干燥单元的内部,所述长轴输送架的底部设置有热流板窗,且热流板窗与输送台箱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热流板窗的外表面设置有开槽。
14.优选的,所述长轴输送架和中转输送架均包括固位支架和输送滑轮,其中,中转输送架还包括感应轮组,所述固位支架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传动轴槽,且传动带轮通过传动轴槽与输送滑轮连接,所述感应轮组包括感应滑轮和拓展框架,所述感应滑轮的外表面设置有触杆,感应滑轮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轴套,所述绝缘轴套与拓展框架通过螺钉连接,绝缘轴套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扇形磁轴。
15.优选的,所述感应滑轮的内部设置有电源中轴,电源中轴通过传动连杆与绝缘轴套转动连接,所述电源中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阻座筒,电阻座筒的内部设置有导体弹簧,所述触杆通过导体弹簧与电阻座筒电性连接,触杆与感应滑轮伸缩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热风干燥单元和纸板输送单元之间则进行交替布置,运行时,热风干燥单元负责将外部的环境空气经干燥加热后输送至纸板输送单元的内部,每个热风干燥单元都会负责向其两端的纸板输送单元输送热风气流,同时每个纸板输送单元也会接收来自两端的热风干燥单元的热风气流,这样热风气流会从两端向中心处合拢,可以保障热量的均匀分布,热风干燥单元在实现热风输送的同时,其每处节点的上方都可以进行排风操作,在实现均匀供热的同时,还可以及时的将内部的蒸汽排出;
18.2、本发明,每个纸板输送单元的两端都有对应的热风干燥单元,为了避免两端的热风干燥单元在对纸板输送单元进行热风气流输送的过程中出现对冲的情况,所以需要在热风输送台箱的内部设计一个风腔隔断,利用风腔隔断可以分隔出两个通道风腔区域,从
热风干燥单元处输出的热风气流在进入到通道风腔后会与风腔隔断接触,而后扩散至整个风腔隔断的内部;
19.3、本发明,通道风腔内部还安装有多个导流叶板,该导流叶板通过电控连轴可以同输送台箱进行转动连接,在干燥过程中可以对导流叶板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利用倾斜的导流叶板来协调通道风腔内部的热风气流方向,使其均匀扩散至干燥内腔中;
20.4、本发明,每个台箱的上方都安装有三组输送架结构,在这三组输送架结构中,位于两侧的固位支架表面设计有传动轴槽,该传动轴槽贯穿延伸至风罩的外侧,方便同外部的传动带轮结构进行连接,利用传动带轮带带动输送滑轮进行转动,固位支架的内侧则安装有多个输送滑轮,使用时将纸板置于输送滑轮的上方,通过输送滑轮的转动来实现纸板的输送操作,滑轮的设计可以降低与纸板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是热风气流充分的与纸板进行接触;
21.5、本发明,在中转输送架的中间区域是由感应轮组代替固位支架和输送滑轮,该感应轮组是由感应滑轮和拓展框架组成,感应滑轮的表面设置有四组可伸缩的触杆结构,在纸板运输的过程中,带有水分的纸板重量相对较大,此时纸板会将对应的触杆向下压,进而改变触杆与电阻座筒间隙距离,电源中轴则可以通过电阻座筒处的阻值变化来感知纸板的重量,当水分干燥完成后,水分蒸发,纸板质量变轻,触杆回弹,装置便可以提高纸板的传输速率,避免纸板表面过度烘烤。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主视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排风罩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双轴干燥风机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蒸汽滤芯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的长轴输送架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的感应轮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的感应滑轮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的感应滑轮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的电源中轴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热风干燥单元;2、纸板输送单元;3、底撑脚架;4、传动带轮;5、传动履带;6、双轴干燥风机;7、输送轴架;101、中转台箱;102、顶窗风罩;103、排风内腔;104、顶窗格栅;201、输送台箱;202、密封风罩;203、干燥内腔;204、风腔隔断;205、通道风腔;206、导流叶板;207、电控连轴;601、进风窗架;602、排风罩组件;603、出风闸口;604、风窗扇叶组件;605、进风闸口;6021、吸风斗;6022、排风管道;6023、密封板框;6024、蒸汽滤芯;701、长轴输送架;702、中转输送架;703、感应轮组;7011、固位支架;7012、输送滑轮;7013、传动轴槽;7014、热流板窗;7031、感应滑轮;7032、拓展框架;7033、触杆;7034、绝缘轴套;7035、扇形磁轴;7036、传动连杆;7037、电源中轴;7038、电阻座筒;7039、导体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纸板干燥装置,包括热风干燥单元1、纸板输送单元2和输送轴架7,热风干燥单元1设置在纸板输送单元2之间,热风干燥单元1包括中转台箱101和顶窗风罩102,且顶窗风罩102与中转台箱101通过螺钉连接,纸板输送单元2包括输送台箱201和密封风罩202,且输送台箱201与密封风罩202通过螺钉连接,热风干燥单元1和纸板输送单元2的底部设置有底撑脚架3,且底撑脚架3与中转台箱101和输送台箱201通过螺钉连接,热风干燥单元1和纸板输送单元2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带轮4,且传动带轮4有多个,传动带轮4与顶窗风罩102和密封风罩202转动连接,传动带轮4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履带5,且传动履带5与传动带轮4组合连接;
36.整个干燥设备是由热风干燥单元1、纸板输送单元2和输送轴架7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输送轴架7安装在热风干燥单元1和纸板输送单元2的内部,使用时将纸板置于输送轴架7的上方,利用输送轴架7来实现纸板的移动运输操作;
37.热风干燥单元1和纸板输送单元2之间则进行交替布置,运行时,热风干燥单元1负责将外部的环境空气经干燥加热后输送至纸板输送单元2的内部,每个热风干燥单元1都会负责向其两端的纸板输送单元2输送热风气流,同时每个纸板输送单元2也会接收来自两端的热风干燥单元1的热风气流,这样热风气流会从两端向中心处合拢,可以保障热量的均匀分布,热风干燥单元1在实现热风输送的同时,其每处节点的上方都可以进行排风操作,可以及时的将内部的蒸汽排出。
38.输送台箱201的内部设置有风腔隔断204,且风腔隔断204与输送台箱20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风腔隔断204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道风腔205,且通道风腔205贯穿延伸至输送台箱201的外表面,通道风腔205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叶板206,且导流叶板206中段的内部设置有电控连轴207,导流叶板206通过电控连轴207与输送台箱201转动连接,输送台箱201与密封风罩202之间设置有干燥内腔203,且中转台箱101与顶窗风罩102之间设置有排风内腔103,排风内腔103与干燥内腔203贯通连接,中转台箱101的内部设置有双轴干燥风机6,且双轴干燥风机6与中转台箱101通过螺钉连接,双轴干燥风机6的下方设置有进风窗架601,且顶窗风罩102的上方设置有排风罩组件602;
39.每个纸板输送单元2的两端都有对应的热风干燥单元1,为了避免两端的热风干燥单元1在对纸板输送单元2进行热风气流输送的过程中出现对冲的情况,所以需要在热风输送台箱201的内部设计一个风腔隔断204,利用风腔隔断204可以分隔出两个通道风腔205区域,从热风干燥单元1处输出的热风气流在进入到通道风腔205后会与风腔隔断204接触,而后扩散至整个风腔隔断204的内部;
40.通道风腔205内部还安装有多个导流叶板206,该导流叶板206通过电控连轴207可以同输送台箱201进行转动连接,在干燥过程中可以对导流叶板206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利用倾斜的导流叶板206来协调通道风腔205内部的热风气流方向,使其均匀扩散至干燥内
腔203中。
41.请参阅图3-5,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2.双轴干燥风机6两端的外侧设置有出风闸口603,且出风闸口603与中转台箱101通过螺钉连接,双轴干燥风机6两端的表面设置有风窗扇叶组件604,且风窗扇叶组件604与双轴干燥风机6通过螺钉连接,双轴干燥风机6的底部设置有进风闸口605,且进风闸口605与双轴干燥风机6通过法兰连接,进风闸口605贯穿中转台箱101延伸至进风窗架601的内部;
43.双轴干燥风机6安装在中转台箱101的内部,当双轴干燥风机6运行时可以将外部的空气从进风闸口605和进风窗架601处抽入到风机内部,随后利用内部电加热结构对其进行加热,经加热后的热空气会通过出风闸口603排入到两端的通道风腔205中,处在通道风腔205内部的热风气流会借助顶窗格栅104进入到干燥内腔203中。
44.排风罩组件602包括吸风斗6021和排风管道6022,且排风管道6022设置在吸风斗6021的顶部,排风管道6022与吸风斗6021通过法兰连接,且吸风斗6021与顶窗风罩102通过螺钉连接,顶窗风罩102顶部的表面设置有顶窗格栅104,且顶窗格栅104与顶窗风罩102通过卡槽连接,吸风斗602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框6023,且密封板框6023与吸风斗6021通过螺钉连接,密封板框6023的内侧设置有蒸汽滤芯6024,且蒸汽滤芯6024与密封板框6023通过卡槽连接;
45.排风罩组件602是由吸风斗6021和排风管道6022组成,排风管道6022的另一端与排风设备相连,在纸板进行干燥的过程中,热风气流在与携带有水分的纸板接触后,受蒸发效应的影响,热风气流中会夹杂一些微量的水分,此时通过排风管道6022可以将携带有蒸汽的热封气流从顶窗格栅104处抽离,在抽离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吸风斗6021内部所设置的蒸汽滤芯6024对气流进行水分过滤,这样可以实现热风气流的二次运用。
46.请参阅图6,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7.长轴输送架701和中转输送架702均包括固位支架7011和输送滑轮7012,其中,中转输送架702还包括感应轮组703,固位支架7011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传动轴槽7013,且传动带轮4通过传动轴槽7013与输送滑轮7012连接,感应轮组703包括感应滑轮7031和拓展框架7032,感应滑轮7031的外表面设置有触杆7033,感应滑轮7031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轴套7034,绝缘轴套7034与拓展框架7032通过螺钉连接,绝缘轴套7034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扇形磁轴7035,感应滑轮7031的内部设置有电源中轴7037,电源中轴7037通过传动连杆7036与绝缘轴套7034转动连接,电源中轴7037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阻座筒7038,电阻座筒7038的内部设置有导体弹簧7039,触杆7033通过导体弹簧7039与电阻座筒7038电性连接,触杆7033与感应滑轮7031伸缩连;
48.长轴输送架701和中转输送架702之间长度不同,其组成结构基本相同,其中长轴输送架701安装在输送台箱201的上方,长轴输送架701与输送台箱201之间设置有一块热流板窗7014,输送台箱201内部的热风气流可以通过热流板窗7014进入到纸板所在的区域,并对其进行干燥操作;
49.每个台箱的上方都安装有三组输送架结构,在这三组输送架结构中,位于两侧的固位支架7011表面设计有传动轴槽7013,该传动轴槽7013贯穿延伸至风罩的外侧,方便同外部的传动带轮4结构进行连接,利用传动带轮4带动输送滑轮7012进行转动,固位支架7011的内侧则安装有多个输送滑轮7012,使用时将纸板置于输送滑轮7012的上方,通过输
送滑轮7012的转动来实现纸板的输送操作,滑轮的设计可以降低与纸板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是热风气流充分的与纸板进行接触;
50.在中转输送架702的中间区域是由感应轮组703代替固位支架7011和输送滑轮7012,该感应轮组703是由感应滑轮7031和拓展框架7032组成,感应滑轮7031的表面设置有四组可伸缩的触杆7033结构,在纸板运输的过程中,带有水分的纸板重量相对较大,此时纸板会将对应的触杆7033向下压,进而改变触杆7033与电阻座筒7038间隙距离,电源中轴7037则可以通过电阻座筒7038处的阻值变化来感知纸板的重量,当水分干燥完成后,水分蒸发,纸板质量变轻,触杆7033回弹,装置便可以提高纸板的传输速率,避免纸板表面过度烘烤;
51.感应轮组703在转动时,内部电源中轴7037两端的传动连杆7036会在绝缘轴套7034内部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传动连杆7036与绝缘轴套7034内部两侧的扇形磁轴7035形成切割磁感线,这样便可以实现电源中轴7037电能的供给操作,无需额外的线路增设。
52.工作原理,整个干燥设备是由热风干燥单元1、纸板输送单元2和输送轴架7三个部分组成,热风干燥单元1和纸板输送单元2之间则进行交替布置,运行时,热风干燥单元1负责将外部的环境空气经干燥加热后输送至纸板输送单元2的内部,每个热风干燥单元1都会负责向其两端的纸板输送单元2输送热风气流,同时每个纸板输送单元2也会接收来自两端的热风干燥单元1的热风气流,这样热风气流会从两端向中心处合拢,可以保障热量的均匀分布,热风干燥单元1在实现热风输送的同时,其每处节点的上方都可以进行排风操作,可以及时的将内部的蒸汽排出,输送轴架7则安装在热风干燥单元1和纸板输送单元2的内部,使用时将纸板置于输送轴架7的上方,利用输送轴架7来实现纸板的移动运输操作,而输送轴架7包括长轴输送架701和中转输送架702,其中长轴输送架701设置在纸板输送单元2的内部,且中转输送架702设置在热风干燥单元1的内部,长轴输送架701和中转输送架702除了长度不同,其组成结构是相同的,其中长轴输送架701安装在输送台箱201的上方,长轴输送架701与输送台箱201之间设置有一块热流板窗7014,输送台箱201内部的热风气流可以通过热流板窗7014进入到纸板所在的区域,并对其进行干燥操作,每个台箱的上方都安装有三组输送架结构,在这三组输送架结构中,位于两侧的固位支架7011表面设计有传动轴槽7013,该传动轴槽7013贯穿延伸至风罩的外侧,方便同外部的传动带轮4结构进行连接,利用传动带轮4带动输送滑轮7012进行转动,固位支架7011的内侧则安装有多个输送滑轮7012,使用时将纸板置于输送滑轮7012的上方,通过输送滑轮7012的转动来实现纸板的输送操作,滑轮的设计可以降低与纸板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是热风气流充分的与纸板进行接触。
5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