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2857发布日期:2022-07-20 02:3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箱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瓦楞纸箱需求量的越来越多,国内生产瓦楞纸箱使用的废纸水力碎浆机组中,沉渣井顶部常常出现轻渣聚集过多的情况,这些清渣无法及时排出时会影响水力碎浆机碎浆浓度,导致水力碎浆机的产量无法达标。
3.当前,一般采用如下方案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人工反复地进行反冲洗出浆管操作或开启抓斗抓出轻渣,才能有效排出轻渣,耗时、成本高、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出轻渣、可大幅降低轻渣聚集量的水力碎浆沉渣井。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包括井体和进水管,所述井体上设置有进浆口,所述井体的内部设置有高于所述进浆口的分离仓,所述分离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浆口,所述井体连接有与所述出浆口导通的出浆管,所述出浆管上或出浆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八阀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井体内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高于所述的出浆口并朝向所述分离仓的底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进水管包括圆柱管段和位于所述圆柱管段之下的渐缩管段,所述渐缩管段的内直径从上之下逐渐缩小,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为所述渐缩管段的下端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出浆口的正上方并朝向所述的出浆口。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井体上部的侧壁具有向外鼓起的鼓起部,所述的鼓起部的内侧壁围成所述的分离仓,所述分离仓的底面与所述井体的底面之间形成一台阶。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第八阀门为气动球阀,所述进水管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八阀门上游的手动阀。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渣的过程中,第一阀门、第第八阀门均打开,在进水管注入的水流作用下,能够在井体的上部形成水旋涡,使轻渣能够随着水流进入水力清洗机,避免轻渣聚集在井体的上部。
附图说明
12.图1是废纸水力碎浆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井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17.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包括井体1和进水管2,井体1上设置有进浆口11,进浆口11与水力碎浆机3导通,由水力碎浆机3输出的部分浆料从进浆口11进入井体1,井体1的内部设置有高于进浆口11的分离仓12,分离仓12的底部设置有出浆口13,井体1连接有与出浆口13导通的出浆管4,出浆管4上或出浆口13处设置有能够开启和关闭出浆口13的第一阀门51,进水管2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其通断的第八阀门58,进水管2的出水端位于井体1内部,进水管2的出水端高于出浆口13并朝向分离仓12的底部。
18.优选地,井体1上部的侧壁具有向外鼓起的鼓起部101,鼓起部101的内侧壁围成分离仓12,分离仓12的底面高于进浆口11且分离仓12的底面与井体1的底面之间形成一台阶。进水管2的出水端位于出浆口13的正上方并朝向出浆口13。
19.废纸水力碎浆机3组正常工作时,井体1内的液面9位于分离仓12的上部,由水力碎浆机3输出的部分浆料进入井体1中后,密度较大的重渣会沉在井体1底部,密度较小的轻渣则浮在井体1的上部,其中一部分位于分离仓12内。
20.参照图1,应用了该水力碎浆沉渣井的废纸水力碎浆机组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1.1、反冲洗出浆管4:第一阀门51、第四阀门54开,其余关闭,引入自来水,将出浆管4疏通;
22.2、集渣:第一阀门51、第三阀门53、第八阀门58开,其余关闭,在进水管注入的水流作用下,能够在井体1的上部形成水旋涡,使轻渣能够随着水流进入水力清洗机7,避免轻渣聚集在井体1的上部;
23.3、疏解:第二阀门52开,其余关闭,进一步碎解轻渣中带出的纤维碎片;
24.4、冲洗:第四阀门54、第二阀门52开,其余关闭,冲洗轻渣中的纤维进入水力碎浆机3;
25.5、排轻渣:第六阀门56、第五阀门55开,其余关闭,将水力清洗机7中的轻渣排出至圆筒筛8,筛出浆料后将轻渣排出;
26.6、排重渣:第七阀门57,第二阀门52开,其余关闭将水力清洗机7中的重渣排出;
27.7、重复步骤1-6。
28.进一步地,进水管2包括圆柱管段21和位于圆柱管段21之下的渐缩管段22,渐缩管段22的内直径从上之下逐渐缩小,进水管2的出水端为渐缩管段22的下端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方案中,圆柱管段21的规格为dn100,渐缩管段22的下端部的规格为dn80,采用
这样的结构形式,可进一步提升进水管2输出的自来水的流速,提升旋涡中流体的转速,进一步减少轻渣聚集量。
29.具体地,第八阀门58为气动球阀,由设定的程序控制自动开启和关闭。为了提升用水的安全性,防止第八阀门58损坏时漏水,进水管2上还设置有位于第八阀门58上游的手动阀59。
30.进一步地,井体1的顶部具有井口6,井口6处可供抓斗进入沉渣井抓取渣物。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1)和进水管(2),所述井体(1)上设置有进浆口(11),所述井体(1)的内部设置有高于所述进浆口(11)的分离仓(12),所述分离仓(12)的底部设置有出浆口(13),所述井体(1)连接有与所述出浆口(13)导通的出浆管(4),所述出浆管(4)上或出浆口(13)处设置有第一阀门(51),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有第八阀门(58),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位于所述井体(1)内部,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高于所述的出浆口(13)并朝向所述分离仓(12)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包括圆柱管段(21)和位于所述圆柱管段(21)之下的渐缩管段(22),所述渐缩管段(22)的内直径从上之下逐渐缩小,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为所述渐缩管段(22)的下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出浆口(13)的正上方并朝向所述的出浆口(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上部的侧壁具有向外鼓起的鼓起部(101),所述的鼓起部(101)的内侧壁围成所述的分离仓(12),所述分离仓(12)的底面与所述井体(1)的底面之间形成一台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其特征在于,第八阀门(58)为气动球阀,所述进水管(2)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八阀门(58)上游的手动阀(5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力碎浆沉渣井,包括井体和进水管,井体上设置有进浆口,井体的内部设置有高于进浆口的分离仓,分离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浆口,井体连接有与出浆口导通的出浆管,出浆管上或出浆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进水管上设置有第八阀门,进水管的出水端位于井体内部,进水管的出水端高于出浆口并朝向分离仓的底部。集渣的过程中,在进水管注入的水流作用下,能够在井体的上部形成水旋涡,使轻渣能够随着水流进入水力清洗机,避免轻渣聚集在井体的上部。体的上部。体的上部。


技术研发人员:傅国法 张伦 祝志军 魏则群 吴守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1
技术公布日:2022/7/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