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光丝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07678发布日期:2023-05-31 19: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光丝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感光丝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感光丝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面料的舒适性、功能性以及个性化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面料颜色的要求,之前人们对于颜色的要求仅仅只是要求种类丰富,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想要颜色由静态变为动态,人们探索出光感变色纺织面料。

2、光感变色纺织面料是指在太阳光或紫外光等光源的照射下颜色会发生变化的面料,当光线消失后又可逆的变回原来颜色。但是现有技术中制备光感变色面料的工艺一般为直接在面料上涂覆光感变色涂料(如印刷油墨、涂料印花)或是在纺织丝线上浸渍光感变色涂料,面料涂覆的方法存在感光变色持久性不强、透气性不佳的缺点,而丝线浸渍的方法又存在丝线被变色浆料完全覆盖,影响其本身特性(例如柔软性、透气性)等缺点,也造成变色浆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面料的感光颜色持久性和透气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光丝线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光丝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感光丝线,该感光丝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4、感光树脂基质5-15份

5、pet切片10-20份

6、相容剂1-2份

7、醋酸纤维10-15份

8、其他助剂0-1份

9、每份所述感光树脂基质是由感光材料、聚酯多元醇和聚酯树脂按照重量份比为3:(10-15):(20-35)熔融制备得到。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感光丝线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使得颜色出现动态变化,且持续时间长,不易掉色。使用该感光丝线制备的面料柔软性好、透气性好、光感变色均匀以及光感颜色保持时间长。

11、其中,感光树脂基质具有牢固的光敏变色特性,通过共混熔融纺丝的方法将感光树脂基质加入至感光丝线中,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感光丝线会发生颜色变化,进而使其制备得到的面料具有动态颜色变化,且能长久保持。通过合理配比将感光材料、聚酯多元醇和聚酯树脂熔融制备感光树脂基质,有利于感光材料均匀分布且长时间保留于感光丝线中。聚酯树脂的透明性好、光亮度高,作为感光材料的载体,不会影响感光材料的颜色变化。但是,聚酯树脂与感光材料的粘接性差,容易使得感光材料在感光树脂基质中分布不均,导致感光丝线的颜色分布不均,色彩效果差。因此,将聚酯多元醇参与制备感光树脂基质聚酯多元醇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能提高酯树脂与感光材料粘接性,使得感光材料能均匀分布与感光树脂基质中,进而提高感光丝线的颜色效果。

12、pet切片能够提高感光丝线的柔软性,醋酸纤维能提高感光丝线的透气性。但是,感光树脂基质、pet切片和醋酸纤维的物理性质相差大,相容性差,容易制备感光丝线容易导致感光丝线出现疙瘩、断裂等现象。对此,本技术中通过添加相容剂,提高感光树脂基质、pet切片和醋酸纤维的相容性,使得制备得到感光丝线表面光滑且不易断裂。

13、优选的,所述醋酸纤维为改性醋酸纤维,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4、a:将醋酸纤维溶解于冰醋酸中,得到醋酸纤维溶液;

15、b:将木质素溶于亚硫酸盐溶液中,得到木质素-亚硫酸盐溶液,再将丙烯酸加入至木质素-亚硫酸盐溶液中,升温50-60℃,滴加过氧化氢-硫酸亚铁反应,沉淀,过滤,得到改性木质素;

16、c:将改性木质素加入至醋酸纤维溶液中,搅拌,升温至70-80℃,再加入3-苯基丙酰氯和环氧氯丙烷,反应4-5h,降温至20-30℃,滴加三乙胺调节ph至6.5-7.5,过滤,干燥,得到改性醋酸纤维。

17、用醋酸纤维制备感光丝线,用于制备面料,能提高面料的光泽感且触感柔滑贴着皮肤很舒适,透气性好。但是,醋酸纤维不耐酸碱,不耐有机物,不很使用含酸碱、有机物的清洗剂,因此含有醋酸纤维的面料打理是比较麻烦的。对比,本技术通过对醋酸纤维进行改性,提高醋酸纤维的耐酸碱性和耐有机物性,有利于含有醋酸面料的打理。

18、本技术中通过木质素进行改性,使得改性木质素与醋酸纤维反应,得到改性醋酸纤维,改性后的醋酸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耐机物性。用于制备感光丝线,再使用感光丝线制备的面料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耐机物性,易于打理。优选的,所述改性醋酸纤维所用到的物料重量份如下所示:

19、醋酸纤维30-40份

20、冰醋酸200-300份

21、木质素10-15份

22、亚硫酸盐溶液40-60份

23、丙烯酸15-20份

24、过氧化氢-硫酸亚铁1-2份

25、3-苯基丙酰氯3-5份

26、环氧氯丙烷4-8份

27、三乙胺50-100份。

28、通过采用上述物料的用量,进一步提高改性醋酸纤维的耐酸碱性和耐机物性。用于制备感光丝线,再使用感光丝线制备的面料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耐机物性,易于打理面料。

29、优选的,所述聚酯树脂的酸酯为30-36mgkoh/g,软化点(环球法)为103-11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熔体粘度(ici,mpa.s/200℃)5000-8000mpa.s。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聚酯树脂的性能,使得聚酯树脂能与感光材料充分混合,同时进一步优化聚酯树脂的流动性能,便于聚酯树脂承载感光材料,有利于感光材料均匀分布于感光丝线体系中,进一步提高感光丝线颜色变化的均匀性,从而提高面料的感光变色的均匀性。

31、优选的,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3,平均分子量为2000-4000。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聚酯多元醇的性能,进一步提高聚酯多元醇的粘结力,使得感光材料与聚酯树脂能粘结稳定,有利于促进感光材料均匀分布于感光丝线体系中。

33、优选的,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中的一种。

34、通过采用上述相容剂,进一步提高感光树脂基质、pet切片和醋酸纤维的相容性,得到混合均匀的体系,提高感光丝线光滑度、柔软性和透气性。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为抗氧化剂、抗老化剂和抗静电剂中的至少一种。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抗氧化剂提高感光丝线的抗氧化性能,减少由于氧化作用破坏感光丝线的结构;添加抗老化剂提高感光丝线的耐候性能,延长感光丝线的使用寿命;添加抗静电剂减少感光丝线出现静电的可能。

36、优选的,所述感光材料为吲哚啉螺吡喃、1,4-二羟基蒽醌、2-(2,4-二硝基苄基)吡啶和水杨酰苯胺的至少一种。

37、通过采用上述感光材料能进一步提高感光丝线感光变色均匀性,且吲哚啉螺吡喃的熔点为165℃、1,4-二羟基蒽醌的熔点为199℃、2-(2,4-二硝基苄基)吡啶的熔点为94℃、水杨酰苯胺的熔点为135℃,上述感光材料用于制备感光树脂基质不会破坏原感光材料的结构,提高感光树脂基质的感光变色稳定性。

3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光丝线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9、一种感光丝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40、s1、按照重量份计,将pte切片、相容剂、感光树脂基质、醋酸纤维和其他助剂混合挤出、制粒,得到感光母粒;

41、s2、在氮气保护下,将感光母粒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纺丝,控制纺丝计量泵总供量为450-500g/min,纺丝温度为240-250℃,纺丝速度为800-1000m/min,牵伸倍数为2-2.5倍,制得感光丝线。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感光丝线表面光滑、柔软度好以及感光颜色均匀。

43、优选的,所述s1中挤出步骤温度为:ⅰ区为210-220℃,ii区为220-230℃,ⅲ区为230-240℃,iv区为220-230℃,ⅴ区为210-220℃。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pte切片、相容剂、感光树脂基质、醋酸纤维和其他助剂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使得感光丝线光感颜色均匀,表面光滑以及柔韧性好。

4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6、1、本技术通过pet切片、感光树脂基质、醋酸纤维、相容剂和其他助剂共同作用制备得到的感光丝线,其中,通过合理配比将感光材料、聚酯多元醇和聚酯树脂熔融制备感光树脂基质,使得制备得到的感光丝线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感光材料均匀分布且长时间保留于感光丝线中,使得感光丝线颜色出现动态变化,且持续时间长,不易掉色。且使用该感光丝线制备的面料柔软性好、透气性好、光感变色均匀以及光感变色时间长2、本技术通过将醋酸纤维、冰醋酸、幂指数、亚硫酸盐溶液、丙烯酸、过氧化氢-硫酸亚铁、3-苯基丙酰氯、环氧氯丙烷和三乙胺制备改性醋酸纤维,进一步提高改性醋酸纤维的耐酸碱性和耐机物性。用于制备感光丝线,再使用感光丝线制备的面料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耐机物性,易于打理面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