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2688发布日期:2024-02-26 17:0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捻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帘子线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直捻机。


背景技术:

1、直捻机属产业用纺织机械,主要是将两股长丝直接进行合股加捻成帘子线,卷绕成平行筒子供帘子布织布使用,它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现有的直捻机通常采用将收卷轴纵向布置,通过一个机头驱动收卷轴转动,沿收卷轴轴线方向排列分布有多个直捻组件。因此对于现有直捻机通常在购买之初就需要根据产线性需要选用不同功率的机头,然后再配置直捻组件的数量。上述设计的直捻机在布局之后,难以根据场地重新布置直捻组件的,直捻机的布置对场地要求严格,由于场地的限制,通常机头难以和直捻组件数量达到完美匹配,导致机头的通常功率有所富余,进而导致效率较低。为了保证机头的正常工作,通常机头的电机采用380v电机,收卷轴的转动扭矩较大,当发生事故时,造成的损害较大,同时对获取380v电源困难的场合难以布局。由于只有机头产生动力,通常收卷轴需要配合摩擦式排线机构,此排线机构排线不够整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捻机。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捻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直捻组件,所述直捻组件包括纱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收卷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纱桶,所述直捻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超喂机、送线张力器,所述机架包括主架、设置于所述主架顶部的台面、设置于所述主架背部顶部的立架,所述收卷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架上,所述收卷组件包括前后延伸的收卷轴、设置于所述立架上的排线器、设置于所述立架上的收卷导线轮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收卷电机,所述排线器和所述收卷轴驱动连接于同一个收卷电机,所述纱桶设置于所述主架内。

3、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超喂机包括设置于所述台面上的超喂机壳、前后排列于所述超喂机壳上的第一超喂辊和第二超喂辊、设置于所述超喂机壳上的压线臂、与所述压线臂转动连接的压线辊、驱动所述第一超喂辊和所述第二超喂辊转动的超喂电机,所述超喂电机与所述第一超喂辊和所述第二超喂辊通过安全联轴器连接,所述压线辊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超喂辊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超喂辊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超喂辊转动轴线,所述压线臂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压线臂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压线辊压在所述第一超喂辊和所述第二超喂辊之间的帘子线上;所述压线辊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压线辊与所述第一超喂辊和所述第二超喂辊之间的帘子线不接触。

4、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纱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架上的底座、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末端转动连接的连接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纱杆和引纱杆,所述第一杆平行于所述第二杆,所述纱杆上设有主纱盘和备用纱盘,所述引纱杆上设有引纱组件,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底座的转动轴线,所述拉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底座的转动轴线。

5、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纱组件包括引纱支架,所述引纱支架具有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设有第一引纱管,所述竖直部设有第二引纱管和过渡轮。

6、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线器为丝杠往复排线器,所述排线器前端设有压线导线辊,所述排线器上方设有第一排线光轴,所述第一排线光轴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架,所述第一排线光轴线为弧形轴,所述第一排线光轴凸起部指向所述收卷轴中部,所述收卷轴位于所述压线导线辊下方。

7、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张力摆臂,所述张力摆臂的转轴连接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摆臂一端转动连接有张力导轮,所述收卷导线轮组包括左右排列设置第三收卷导轮和第二收卷导轮,位于所述第二收卷导轮下方的第一收卷导轮,所述张力导轮位于所述第二收卷导轮和所述第三收卷导轮之间下方。

8、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面上设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位于所述第一收卷导轮和所述超喂机之间。

9、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捻组件还包括送线纱管、送线导轮,所述送线导轮左右排列于所述纱桶下方,所述送线纱管顶部延伸至所述送线张力器下方,所述送线纱管底部延伸至一个所述送线导轮。

10、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卷电机通过同步带轮组分别与所述收卷轴和排线器驱动连接。

11、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直捻组件,所述直捻组件左右排列分布于所述机架上。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每个收卷电机单独控制收卷轴,便于精确对收卷电机进行选型,同时每个直捻组件能够单独控制启停,环保性更好,便于维修更换,收卷电机可以选用较小功率和额定电压的电机,比如选用民用的220v,对供电需求低,同时收卷电机的功率小当发生事故时,收卷轴很容易因超负荷停止转动;同时收卷轴前后设置,即收卷轴一端指向操作人员,在发生卷入事故时,操作人员更容易沿收卷轴轴线方向将卷入物品与收卷轴分离,通过收卷电机单独控制的收卷轴使得收卷的帘线张力稳定,提高倍捻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捻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直捻组件,所述直捻组件包括纱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收卷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纱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捻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超喂机、送线张力器,所述机架包括主架、设置于所述主架顶部的台面、设置于所述主架背部顶部的立架,所述收卷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架上,所述收卷组件包括前后延伸的收卷轴、设置于所述立架上的排线器、设置于所述立架上的收卷导线轮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收卷电机,所述排线器和所述收卷轴驱动连接于同一个收卷电机,所述纱桶设置于所述主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超喂机包括设置于所述台面上的超喂机壳、前后排列于所述超喂机壳上的第一超喂辊和第二超喂辊、设置于所述超喂机壳上的压线臂、与所述压线臂转动连接的压线辊、驱动所述第一超喂辊和所述第二超喂辊转动的超喂电机,所述超喂电机与所述第一超喂辊和所述第二超喂辊通过安全联轴器连接,所述压线辊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超喂辊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超喂辊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超喂辊转动轴线,所述压线臂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压线臂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压线辊压在所述第一超喂辊和所述第二超喂辊之间的帘子线上;所述压线辊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压线辊与所述第一超喂辊和所述第二超喂辊之间的帘子线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纱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架上的底座、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末端转动连接的连接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纱杆和引纱杆,所述第一杆平行于所述第二杆,所述纱杆上设有主纱盘和备用纱盘,所述引纱杆上设有引纱组件,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底座的转动轴线,所述拉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底座的转动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引纱组件包括引纱支架,所述引纱支架具有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设有第一引纱管,所述竖直部设有第二引纱管和过渡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排线器为丝杠往复排线器,所述排线器前端设有压线导线辊,所述排线器上方设有第一排线光轴,所述第一排线光轴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架,所述第一排线光轴线为弧形轴,所述第一排线光轴凸起部指向所述收卷轴中部,所述收卷轴位于所述压线导线辊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立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张力摆臂,所述张力摆臂的转轴连接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摆臂一端转动连接有张力导轮,所述收卷导线轮组包括左右排列设置第三收卷导轮和第二收卷导轮,位于所述第二收卷导轮下方的第一收卷导轮,所述张力导轮位于所述第二收卷导轮和所述第三收卷导轮之间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台面上设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位于所述第一收卷导轮和所述超喂机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直捻组件还包括送线纱管、送线导轮,所述送线导轮左右排列于所述纱桶下方,所述送线纱管顶部延伸至所述送线张力器下方,所述送线纱管底部延伸至一个所述送线导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收卷电机通过同步带轮组分别与所述收卷轴和排线器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捻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直捻组件,所述直捻组件左右排列分布于所述机架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捻机,包括机架、直捻组件,直捻组件包括纱架、收卷组件、纱桶,直捻组件包括超喂机、送线张力器,机架包括主架、台面、立架,收卷组件包括收卷轴、排线器、收卷导线轮组、收卷电机,排线器和收卷轴驱动连接于同一个收卷电机。本发明通过每个收卷电机单独控制收卷轴,便于精确对收卷电机进行选型,同时每个直捻组件能够单独控制启停,环保性更好,便于维修更换,收卷电机可以选用较小功率和额定电压的电机,对供电需求低,同时收卷电机的功率小,当发生事故时,收卷轴很容易因超负荷停止转动;同时收卷轴前后设置,即收卷轴一端指向操作人员,在发生卷入事故时,操作人员更容易沿收卷轴轴线方向将卷入物品与收卷轴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磊,潘君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眉山市禾宸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