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纱线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1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断纱线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将纱线切断成预定长度的装置,在美国现行公布的“卷装卷绕切割机”美国专利号4,519,281中也述及,特别是关于将纱线引到卷装卷绕切断机中的纱线卷绕装置和切割头上的装置。
美国专利号4519281公开了一种用来将一根或多根纱线切断成预定长度的装置和方法,例如,用来将纺织工业用长丝切断成短纤维。
美国专利号4519281中公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a)一个切割头,以预定速度绕自身轴线转动,它装有排列许多的切割刀片,用来形成预定宽度和预定圆周长度的切割区以在切割位置接收并储存接着被切断成预定长度的多圈纱;(b)纱线卷绕装置,用来在纱线卷绕装置每转一转期间沿切割区的预定宽度前后往复移动用这样的方式绕与切割头轴线相交的轴线转动,该纱线卷绕装置以比切割头速度快得多的速度转动,纱线卷绕装置与切割头的这种相对转动相互配合将复式交叉多圈纱定位于接着将进行切割的切割位置上;(c)一个用来在预定位置对多圈纱和朝切割刀片的切割边方向施加压力的装置,以将该纱线切断成预定长度。
在美国专利号4519281所公开的装置中,切割头的切割边可径向朝外以形成朝外的切割区的圆周,并且纱线卷绕装置绕与这样朝外的圆周向外有一定距离的切割头转动。该切割头的切割边也可径向朝内来形成朝内的切割区的圆周,并且纱线卷绕装置绕与这样朝内的圆周向内有一定距离的切割头转动。在每个例子中纱线卷绕装置的轴线大约在切割区宽度的中心,并与切割头的轴线相交。
对于本发明来说,切割头的切割边径向朝外。
施加压力的装置可包括两个压辊,它们彼此相对置并与切割边都有一预定距离。每个压辊也有一个表面宽度,其中一个压辊的表面宽度在一部分切割区宽度内延伸,而另一个压辊基本上不同,它的表面宽度是在切割区宽度的另一部分内延伸,但两者部分重叠。这两个压辊一起形成一个结合表面宽度,足以至少覆盖切割区宽度。如果需要,其中一个压辊的直径可大于另一个的直径。
美国专利号4519281中所公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通过沿一螺线轨迹一次次将每圈纱带到已经卷绕上的纱圈上,将多圈纱沿切割区的预定宽度和预定圆周长度定位并储存在切割位置上,其中切割区预定的园周长度由安装并排列在切割头上的许多切割刀片的切割边形成的;(b)在预定位置对多圈纱和朝切割刀片的切割边方向施加压力以将纱线切断成预定长度。定位和储存的步骤包括,以预定的转速绕自身轴线转动切割头并以大于切割头预定转速的速度卷绕纱线进入切割位置。卷绕纱线进入切割位置的步骤包括,使纱线在每卷绕一圈时沿切割区的预定宽度前后来回移动。
对于本发明来说,当切割边径向朝外形成切割区朝外的圆周时,将纱线定位并储存在这样朝外的圆周外边周围。
在美国专利号4519281所公开的卷装卷绕切断机中,在切割头相对于两压辊每转一转期间,大量的纱圈由纱线卷绕装置进入切割头上,其中两压辊与切割头的切割边都有一定间距且两者相对置,例如,纱线卷绕装置可以将足够的纱线材料送入切割头,为切割头每转一转期间提供两百圈纱。横跨切割刀片并排地将多圈纱定位,并以每一圈纱一次次将覆盖已卷绕上的一圈,用这样的方式形成多圈纱。复式交叉的多圈纱充满切割刀片的切割边和压辊之间的空间,并且在切割头每转一转期间切断这样一转内送到切割头上的纱线材料。
由于纱线卷绕装置能以很高速率旋转,所以卷装卷绕切断机能快速地卷取并储存较大长度的纱线,用来以一定速度切断纺丝室的长丝,该速度与在纺丝室的是相适应的。
在切割位置上形成多圈纱的方式类似于在交叉卷绕卷装上形成多圈纱的方式,为此,美国专利号4519281中的短纤维切断机指的是一个“卷装卷绕切断机”。
由于纱线卷绕装置能以很高速度旋转,引到纱线卷绕装置上圆周边缘的导纱钩的纱线在不能控制的空气作用下形成气圈并出现抖动现象,因此这就影响了纱线从供料源平稳地引出。过大的气圈和过度的抖动运动也会阻止纱线以均匀张力卷绕在切割头的切割刀片上。纱线必须运动到纱线卷绕装置的圆周边缘上的并绕一较大圆周轨迹运动的一点,例如导纱钩上,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纱线必定要形成纱圈。重要的是减少纱线与卷绕之间的接触来减少纱线向切割头运动时由于张力增加所致纱线的磨损。由于在纱线卷绕装置转动,圆顶表面上的空气边界层以大致与圆顶相同的速度运动,并且由于远离圆顶的空气层以比转动圆顶低得多的速度运动,纱线在其气圈运动期间离圆顶表面越远空气阻力就越大,因此就出现过度的抖动运动。
所以,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导纱元件,其作用是限制在纱线卷绕装置的上游向纱线供料源以及在下游向切割头传递气圈和抖动运动的程度,并且也减少纱线从纱线卷绕装置的圆顶上引出出现气圈的最低程度。
在运动的纱线被连接或缠到转动的纱线卷绕装置上并接着被引到将纱线切成预定长度的转动的切割头上的过程中,提供某一起始支点也是必要的,其中纱线从纱线供料源被引到该点关附近,在一个方向上设置该支点,并且由该支点也可使纱线受到制约,所以可改变纱线运动的路程,以使纱线在纱线卷绕装置的圆周边对应处定位,并与转动的切割头成一条直线而纱线并没有和纱线卷绕装置的圆顶表面进行接触。由于随着纱线卷绕装置转动。在纱线卷绕装置的圆周边上的导纱钩不断地改变位置,也就是导纱钩在一个较大的圆周轨迹内运动,所以在随纱线卷绕装置圆周边转动的轨迹内无论将支点设置在哪里,该支点也应处于与导纱元件等距的位置上,因此该支点也可成为与纱线卷绕装置等距的焦点。
所以,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此焦点或与纱线卷绕装置的圆周边等距的支点上提供一个导纱件。
导纱元件的形状也应保证运动的纱线从操作者操作的气筒中迅速地穿过它。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导纱件,其构造是具有可使运动的纱线迅速地穿过它。
在足以使运动纱线引到转动的切割头上从而纱线不会松脱以后,用某种方法必须把纱线从气筒处切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在引线过程中将纱线从气筒处切断提供一个纱线切断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纱线卷绕装置和切割头提供一个保护罩,该保护罩也可用来支承导纱元件。
本发明其它目的将从以下的描述中看到。
公开的发明根据本发明,为将纱线切断成预定长度提供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切割头,它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带有一排绕切割头径向凸起的且有一定间隔的切割刀片;一个纱线卷绕装置,它环绕与切割头轴线相交的轴线转动。纱线卷绕装置具有罩住切割头外径的拱形圆顶,该圆顶形离开切割头并围绕它径向向外有一定距离的圆周边。这个园周边与一排切割刀片相一致,并带有一个导纱钩,用来勾取运动到圆周边转动轨道中的纱线并在纱线卷绕装置转动时将纱线引到并绕在一排切割片上。该装置也具有一个导向件,它在某一位置与纱线卷绕装置的圆顶中心有一定距离并与纱线卷绕装置的圆周边等距。导向件是一个具有曲线内环形导向表面的螺线导纱器,并有一个斜槽,该斜槽从螺线形导纱器的外径表面起连通到曲线形内环形导向表面。螺线形导纱元件被适当地支撑在前述的离圆顶中心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螺线形导纱件在其轴端与曲线内环形导向表面相对应具有一个向外张大的外部,其端部形成一个环形凸缘。环形凸缘沿圆周去掉一部分,在所剩下的环形凸缘内沿一个轴向延伸的边缘形成一个基本上是直角的凸肩,并与斜槽相邻,将所说的纱线引到该凸肩上使纱线导入斜槽,经斜槽进入环形导向表面,以随着纱线卷绕装置转动使纱线贴绕着曲线形内环形表面作圆周运动。
该装置具有一个引导装置,在离纱线卷绕装置和切割头的圆周边向外有一预定距离的某一位置上来安装,引导装置用来固定气筒并使其定位以使纱线导入导纱钩的转动轨道中,而导纱钩勾取並导向纱线。引导装置具有一个管状元件,其内可滑动地接纳气筒,并且能够限制该气筒伸入管状元件的尺寸大小以及方向。
在纱线被缠到切割头期间,纱线部分在切割头与气筒之间延伸,其中随着切割头转动该纱线部分从气筒中正朝着切割头运动并围绕切割头运动。因此该装置还有一个纱线切断装置,被安装在该装置上的,邻近切割头与延伸着的纱线部分有一定距离的某一固定表面上。随着切割头连续转动并将延伸的纱线移入与切断装置接合的切断位置中由切断装置切断延伸的纱线。
支承螺线导纱件的装置包括在切割头和纱线卷绕装置上方并围绕它设置一个保护罩,而螺线形导纱件被固定到该保护罩上並通过保护罩延伸。
保护罩通过其壁形成一个槽,该槽从邻近于斜槽一端的螺线形导纱元件的位置起延伸直到保护罩的边端为止。当纱线卷绕装置转动时,气筒接纳装置设置在保护罩中的槽的尾端,并邻近于纱线卷绕装置上的导纱钩的转动轨道。如前所述,该气筒接纳装置是一个管状件并能够限制气筒伸入管状件的尺寸大小以及方向。
附图的简要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细节作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美国专利号4519281的短纤维切断机局部截面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短纤维切断机的切割头的放大视图,其中仅仅示出部分压辊,并也示出纱线进入切割区所经过的“窗口”。
图3是一个本发明短纤维切断机局部割开的截面正视图,示明相对于纱线卷绕装置的套筒,气筒接纳装置的管状元件,纱线切断装置以及导纱钩中心定位的螺旋线形导纱元件。
图4是短纤维切断机的端视图,仅仅示出螺线形导纱元件,纱线卷绕装置以及气筒接纳装置,并且图解示出在不同引线或绕纱位置中的气筒和连续纱线,进而说明短纤维切断机的引线过程。
图5是图3所示的短纤维切断机的另一个最佳实施例,图示可以是透明的一个保护罩,它在纱线卷绕装置和切割头上方覆盖并作为螺线形导纱元件的支承件。
图6是一个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部分端视图,示出带有气筒的短纤维切断机的最初引线位置之一。
图7是一个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图示纱线卷绕装置部分剖开以表示切割头和纱线切断装置的作用。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a)现有技术一美国专利号4,519,281。
参见美国专利号4519281图1和图2所示的短纤维切断机,其中标号10是本发明的短纤维切断机,该切断机具有一个绕自身轴线A转动的切割头12;一个绕其轴线B转动的纱线卷绕装置14;从切割头12处彼此相对置有间隔的两个压辊16,18。两轴线A和B以其描述的方式相互交叉。
切割头12具有在圆盘22和圆环24间安装的许多切割刀片20。切割刀片以一定间隔被设置在切割头周围以形成一个预定宽度和预定周边长度的切割区。切割区以现行描述的方式在切割区切割位置上接收和储存那些被连续切断成预定长度的多束纱。切割刀片的切割刃径向朝外以确定一个朝外的切割区圆周范围。
切割头12被连接到可转动的支撑轴28的外部轴端,由套筒轴承32,34支撑的支承轴28绕固定的支撑圆柱体30转动,该切割头可与纱线卷绕装置同方向或反方向转动。由齿形带轮36,38,齿形带40以及电机42驱动可转动的支撑轴和所连的切割头转动。固定的支承圆柱体被适当地连接到一个主支架44上,该主支架的一端支撑着电机42。並与底板(没有示出)相连接。
纱线卷绕装置14适当地连接到转轴46的外轴端上,该转轴46位于通过固定的支撑圆柱体30一直延伸的镗孔48内转动。在固定的支撑圆柱体相对两端分别形成的阶梯孔54,56之内分别被密封的滚动轴承50,52支承的转轴46进行转动。一个单独的电机58通过一个挠性联轴器60驱动转轴46转动。该电机58由连接到主支架44上的托架支承。
纱线卷绕装置14最好为轻型的,薄罩或圆顶形部件,这样能以高速低噪音的情况下转动。该罩或圆顶状部件的外表面用极小量的摩擦力将来到的纱线引到切割头上。纱线卷绕装置也可以是定心管形式(图1未示出),但业已发现,当该管以这种速度转动时,由于周围空气通过该管抖动所致形成高度振鸣声会增大噪音级。
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压辊16使其能自由转动並且被偏心地支承在支撑臂66上,这样可朝着和远离切割刀片的方向对压辊16进行调节,该支撑臂66被适当地固定到固定的支撑圆柱体30的轴端上。压辊18也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使其可自由转动,并被偏心地支撑在支撑臂66上,这样可朝着和远离切割刀片的方向对压辊18进行调节,而支撑臂适当地被固定到主支架44上。
每个压辊都有一个表面宽度,其中一个压辊的表面宽度在一部分切割区宽度上伸展而另一个压辊主要不同处,它的表面宽度在另一部分切割区宽度上伸展,但两者部分重叠。这样重叠的目的是保证被储存的多束纱在切割区的宽度范围内完全被切断。所以两压辊的结合面宽度必须足以至少能覆盖切割区宽度。
在操作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纺丝室的长丝,或者一根或多根纱的“纱线”26被引入纱线卷绕装置的表面并穿过被固定到罩或圆顶状部件的边缘上的V型导向装置70,使纱线绕罩或圆顶状元件的边缘旋转并朝切割头12的方向运动,在由圆盘22和圆环44间的切割刀片所形成的切割区的切割位置上接收和储存纱线。V型导向装置70当由某种耐磨并能减少对纱线磨擦最小的合适材料制成。
如前所述,切割头12绕其轴线A转动,纱线卷绕装置14绕其轴线B转动,两者轴线相交。又如前所述,这样的交叉大约位于有预定宽度和预定圆周长度的切割区宽度的中心。因为以一定间隔围绕切割头设置切割刀片,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圆周,“预定圆周长度”当然是由切割片形成的。而“预定宽度”是由圆盘22和圆环24间的切割刀片的外露长度形成的。因此“预定宽度”的中心即两轴线相交处将会在大约外露切割刀片长度的切割头中间位置。
纱线26通过一“窗口”W(图2)接近切割区,此窗口是一个在圆盘22和切割头一侧的压辊18间以及圆环24和切割头另一侧的压辊16之间绕切割头伸展的空间,由于切割头和纱线卷绕装置两者分别或相对作转动,这样就避免了纱线与压辊相干扰。图2中更清楚地看到该“窗口”将纱线布置于切割位置时,每圈纱线以予定的角度越过切割刀片,并且复盖于以前多次卷绕的纱圈上。由于纱线卷绕装置绕其轴B以高于绕切割头的速度旋转,而切断头则绕其轴线A以较低速度转动,使各纱圈与已卷绕上的纱圈并排地布置于切割刀片上,因而卷绕装置实际上将沿切割区的预定宽度前后移动。该预定宽度可以相等或小于切割区域的宽度,能使带的纱线跨越两个压力辊相应位置且避免与切割刀片支撑盘相接触,这样将纱线卷绕收集并储存在切割位置直到纱圈组合层数有足够的厚度,填满切割刀片刀刃与压力辊16、18之间的间隙,这时压力辊对该纱线施加压力,并使得最内层纱线通过切割刀片进行切断。这样纱线被切成预定长的短纤维71。并且通过切割头排出送到切割头下部的排放斗内,以便输送到它处。在切割位置形成的纱圈的方式在卷装上往复交叉卷绕时所成形的一样为此短纤维切割机当今也称为“卷装卷绕切断机”。这横向卷绕装置达到三个目的,(1)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能够从事多圈卷绕,(2)提供一种方法使纱圈依次序地分布于切割区内,(3)由于纱圈直至被切断时均被封锁在内,提供了高稳定性,如此所述在一定时间同样长度情况下,纱线卷绕装置绕切割头旋转200圈,而切割头仅转一圈例如两轴A与B间的夹角大约为7°,且纱圈相对于切割刀片的螺旋角为4.85°,发生大约在切割区宽度中心的两轴线相交处的目的是使纱线均匀地分布跨过切割区预选的宽度范围内。
准备切割卷绕收集和存储纱线的数量决定于切割刀片的刀刃与压辊16、18间隙的大小,压力辊到切割刀片间可以调正,例如最佳间隙大约是1/4吋,(约合6.3毫米)。
(b)本发明图3、4所示短纤维切断机100由安装在旋转轴104上的切割头102和安装于轴108上的纱线卷绕装置106组成,切割头以第一种速度绕其轴线迴转,纱线卷绕装置以第二种速度环绕与切割头轴线相交的轴线迴转。轴104和轴108由园柱体109支撑用于迴转。绕切割头102具有相间隔的切割刀片110环列围绕切割头径向凸出。
纱线卷绕装置包括一个圆拱形顶112,其弧形面将切割头102覆盖,并具有一个圆周棱边114径向朝外围绕切割头,並有一定距离,园周棱边也与切断头上布置的切割刀片110相一致,园周棱边上有一个纱线勾116,它将勾住并引导纱线118随卷绕装置106的迴转卷绕到切割刀片上。园顶与现有技术图1中所述形状略有不同,其更接近于纱线气圈的形状。
一对相对装置的压辊(见图示3压力辊120)当切断头旋转经过压辊时,压辊将对卷绕在排列的切割刀片上的纱线产生切割压力。
短纤维切断机100,切断头102及纱线卷绕装置106的功能及将纱线切断成预定长度的方法在这就不再重复了,因为在图1及图2中对此已做了充分讨论,尽管图3所示驱动切割头和纱线卷绕轴各自旋转的装置与图1、图2所示的有所不同,但其效果是基本相同的。
本发明螺线导纱器124可从卷绕装置园顶112的中心相离一段距离被支承如图3所示,并与相隔纱线卷绕装置的园周棱边114等距离,螺旋线是由一条平面封闭曲线绕在该平面中并与其不相交的轴线迴转而成的表面。也就是说导纱器124实际上是环形的。
螺线导纱器124具有环形曲线导向内表面126并沿螺线导纱器外径表面横向开有一斜槽128,该斜槽连通到曲线环形导向内表面126。螺线导纱器在其一轴端相对曲线环形内导向表面向外开展到端面,一环形凸缘130,环形凸缘沿园周边去掉一部分,留下的环形凸缘部分基本上成直角凸肩132,其与斜槽128端部相邻。螺线导纱器124有几个重要的功能将在下面的引线操作叙述中讨论。
如前提到的卷绕装置106的周向棱边114有一个纱线勾116,它可以沿外表面固定于园周棱边上或是如图所示在园周边上整体形成。纱线勾116的作用是将进入通道的纱线勾住,并随卷绕纱线装置的旋转将纱线引导卷到切割刀片110上,将纱线引入导线勾的通道内的方法将在下面的对此装置引线作用叙述中讨论。
在该装置上有一个对位装置136,它固定于机架138的表面,其安装位置距纱线卷绕机106的周向棱边114和切断头102处有一段距离,以利于操作者安装气筒,其目的是将纱线引入纱线勾116的旋转通道内。
该对位装置包含一管状件140,在其一边沿长度方向开有开口,如图3示,能使纱线连续地无干扰地引入空气吸筒并且在吸筒内可调整地收集它。
该对位装置136在引线过程中也是在装置上用符号作标记或指导操作者将空气吸筒置放于适当位置,用于安全的目的,与图所示相似装置将用来控制空气吸筒的方向以阻止空气吸筒与运动部件相接触上。管状件的前端边缘用作限定空气吸筒伸出它经过管状件朝向切割头的相关距离,并且在引线的最后关键性时刻,管状构件用来控制空气吸筒的方向。当操作者将空气吸筒的筒状部分插入管状件140,通过空气吸筒的外套部分(图未示出)与前边刀接合而限位。空气吸筒142为图4所示。对位装置136,空气吸筒142和导纱钩116之间的配合动作将在以后纱线到该装置的引线过程中详细描述,在机架138表面上安装有一个纱线切断装置144,其安装靠近切割头,离开146的纱线部分,并且在纱线到该装置的引线操作中,位于切割头和空气吸筒之间。该装置将在引线操作中详细描述。
引线过程当将一根或多根纱线118引入短纤维切割机100以使切断成预定长度时,操作者可用空气吸筒(如图142所示)从纱线储源(图未示)勾取纱线的一端,如从纱筒或纺纱室内吸取,然后迫使纱线经空气吸筒进入废丝室,该方法为已有技术。
操作者利用空气吸筒将纱线118引入螺线导纱器124时,首先将纱线定位于面对直角凸肩132使纱线进入螺线导纱器的斜槽128中。然后操作者将空气吸筒引到相对定位装置136相距一定距离的某位置,利用空气吸筒在纱线上保持的张力握持纱线对着螺线导纱器斜槽的一边直到纱线可靠地进入曲线环形导向内表面,这时纱线还没有与纱线卷绕装置106的园顶112的表面相接触,然后操作者利用对位装置引导空气吸筒位于适当位置,使纱线引入纱线钩116的旋转通道,并且不必担心空气吸筒与旋转的卷绕装置和旋转的切割头相接触,当空气吸筒插入管状件140后使得纱线与纱线卷绕装置的园顶相接触,纱线并在圆周棱边114处向内弯曲围绕运动,在此纱线钩116转动到一位置勾住并引导纱线随着纱线卷绕装置的迴转卷绕到切割头102上排列的切割刀片110上。
由于切割头102每转一圈则纱线卷绕装置106要转过许多圈,故纱圈会立即紧固绕于排列的切割刀片上。纱圈则不易从切断头上松脱。这样纱线118从纱线储源(图未示)拉出经螺旋纱线导纱器124引到纱线卷绕装置106的园顶112的弧形表面部分,纱线再勾到卷绕装置106的周边114的纱线钩116上,最后再卷绕到切割头102的切割刀片110上。这里螺旋纱线导纱器124使纱线118对卷绕装置106的周边保持等距离,当纱线卷绕装置旋转,尽管卷绕的引导纱线钩116只在某一位置,但纱线到卷绕装置所经距离是相等的。由于螺线导纱器位于圆周边的焦点上它可以防止纱线上下前后抖动,否则如果纱线到卷绕装置一边经过的距离,一侧大于另一侧,则要引起纱线的抖动。这甚至当纱线卷绕到切割头排列的刀片上时,会助长了纱线的张力。
螺线导纱器124有一个光滑的曲线内导纱表面126,面对和绕着它,纱线从储源(图未示)引出通过导纱器,在引线过程中当使用空气吸筒将纱线引连到卷绕装置和切断头时,纱线经过相对的斜槽表面也是光滑的。
螺线导纱器也用来限制和控制气圈程度的作用,并能控制纱线的过分抖动,纱线从储源的一个方向前进经卷绕装置的旋转将纱线从另一方向缠于切割头上。
现在剩下前述的纱线部分146(图7中示出)它伸展到切割头102与空气吸筒142之间,现必须连在图7所示的虚线和实线位置,操作切割装置将纱线与空气吸筒分开。例如由于切割头每转一转纱线卷绕装置约转50转,因此切割头的转速是相当慢的。参见图7,纱线卷绕装置106逆时针旋转如箭头示的方向,而切割头102顺时针方向旋转如箭头所示。纱线部分146如虚线所示,在卷绕过程中由其它纱圈锁固于A点。纱线切断装置144设置于紧靠切割头102的位置,并当其处于切割头和空气吸筒之间时将纱线切断,当切割头不断地顺时针方向旋转锁紧点不断移动纱线部分已连接到切割头而经过朝向纱线切断装置到达B点时,延续的纱线部分被切断器切断。当旋转切割头使得纱线部分146经过空气吸筒和管状件140的位置时,空气吸筒暂时装设,纱线部分从废丝室(图未示)经空气吸筒向外拉出。当然纱线拉出仅在最后很短瞬间,它仅是在锁定部分从正对空气吸筒位置移至B点的一段时间内发生,因而在切断器与切割头之间留下的纱线尾处较短,并因卷绕装置快速绕切割头旋转而被外层纱圈缠紧。
切割头102也可与卷绕装置106同向旋转,但切断装置114应设置于相对切割头的相应位置,以便利用上述方法,切割头带动纱线部分用切割器进行切断。
类似地,如果卷绕装置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导纱勾件116应设置于易于勾取和导引纱线绕到切割头的位置。导向装置136可装于短纤维切断机图示位置的对面一侧。
(补充最佳实施例)为实现安全目的,图5、图6所示不仅是本发明补充的实施例而且是一最佳实施例,防护罩148或设置为拱形,罩住纱线卷绕装置106和切割头102以免操作者或其他人员不小心接触短纤维切割机100的旋转部分。螺线导纱器支撑于防护罩上,使之与卷绕装置隔开。
防护罩148外形也可与图示的园顶形不同,例如它可以是盒状的,然而园顶形较易于用塑性制造法成形。
防护罩壁上有一沟槽150,与螺线导纱器124的斜槽128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延至防护罩端边如图5所示。防护罩上有一凸缘(图上标号152)固定在机架138上。
防护罩的固定装置(图未示)可使操作者在维修短纤维切割机时很易将其移开。防护罩还可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操作者可直接观察到所需处理的问题,如不希望发生的纱线部分断了,要即时排除。
补充实施例-引线过程这样将纱线118引入到纱线切割机100的引线过程中,除操作者要用保护罩148的开槽150导引空气吸筒142和纱线118外,其它与图3、图4中所述基本相同,操作者使空气吸筒用如此的方式将纱线从螺线导纱器124引出到槽150,直至槽的端部,然后操作者将空气吸筒插入管状件140内,在引导过程中空气吸筒与槽150隔开。
在引线过程后,将纱线从空气吸筒上切断与前述图7中所述相同。
在图3、图4中相同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的参考号表示,在图5、图6中带有撇号的标记。
这里本发明特别关于最佳实施例做了详细的描述。在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可做出多种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用于将纱线切断成预定长度的装置包括装有绕其自身轴旋转的切割头,在切割头周围装有相间排列径向凸出的切断刀片,卷绕装置其旋转轴线与切割头轴线相交。卷绕装置包括一个弧形可复盖切割头外径的园顶并且其周边与切割头周围径向朝外相隔开,该周边与切割刀片的排列布置相对应,在周边上有一纱线导线钩可勾取纱线并将纱线导入其旋转轨道。随卷绕装置的旋转将纱线引入到环列切割刀片的周围,导引装置在某一位置上与卷绕装置的园顶中心相离,且对于上述周边是等距的,该导引装置包含一个螺线导纱器,它具有一个环形的曲线内导纱表面,沿整个外表面开有一斜槽,並通过环形曲线内导纱器表面,该导纱装置的支撑件安装于前述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纱线切割装置,其中该螺线导纱器在其一轴端相对环形曲线导纱内表面向外延展到端部形成一环形凸缘部分。该环形凸缘从园周沿着轴向延伸边去掉一部分,留下环形凸缘部分基本上成直角凸肩,其位置与斜槽一端相邻,将该纱线引到该凸肩,使纱线导入斜槽,沿斜槽通道出来随着该卷绕装置旋转,在环形导纱表面纱线朝着环形曲线内导纱表面作园形导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纱线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对位装置,它固定于该装置的一侧与卷绕装置的周边及切割头向外离开一定距离,用于空气吸筒固定和定位,引导纱进入导纱钩的旋转轨道内,以使导纱钩勾取並引导纱线。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纱线切割装置该对位装置包含一个管状件,以利于空气吸筒滑动插入,还有一个机件用于限定空气吸筒经管状件插向切割头来定相关尺寸大小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纱线切割装置,其中在将纱线引入切割头的过程中,切割头与空气吸筒间存有一段纱线,该纱线是由空气吸筒引入旋转的切割头并卷绕在切割头上,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纱线切割装置,在该装置上固定于靠近切割头与该延伸的纱线部分相离开的位置,所说的这部分纱线当切断头带其移入切断位置时,切断装置将其切断。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纱线切断装置,其中支承螺线导纱器的装置包含一个防护罩,它将切割头和卷绕装置罩住,该螺线导纱器朝外紧固于防护罩上。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纱线切断装置,其中防护罩的壁上有一槽,其一端与螺线导纱器的斜槽的近端相接,另一端延到防护罩的端边,而空气吸筒接收装置位于该防护罩上该槽的终端,随着卷绕装置转动时,该防护罩壁槽紧密邻近在卷绕装置上纱绿导纱钩的迴转轨道并与之离开。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纱线切断装置,其中该空气吸筒的收容装置是一个管状件适合于空气吸筒的装入并且能够限制空气吸筒插入管件的方向和尺寸大小。
专利摘要
将纱线切断成预定长度的装置,其中一个具有一排列的切割刀片的切割头,绕其轴线转动;一个纱线卷绕装置,绕与切割头的轴线相交的轴线转动,用来定位和将纱线绕到一排列的切割刀片上;一个螺线形导纱件,设置在与纱线卷绕装置等距的地方以控制引到纱线卷绕装置和切割头上纱线的运行;一个纱线切断装置,在引线过程中将纱线引到该装置时纱线从气筒处切断。
文档编号D01G1/04GK86107557SQ86107557
公开日1987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15日
发明者艾伯特·爱德华·斯珀勒 申请人:伊斯曼柯达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