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65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漂白的一种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可用于中浓度纸浆(8-15%)与漂剂的混合。
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漂白反应的速率、漂剂的消耗量和漂后纸浆的质量,在近年发展起来的中浓度热氯化、热次氯酸盐漂白和短序列漂白中,其影响更大。
法国专利2469952中,提供了一个带有预混合区和高强度混合区的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纸浆与漂剂在该设备高速旋转的转子(转速为1000r/min)驱动下作环向流动,同时还受到转子、壳体内壁上的凸筋(或凸块)之撞击,在环流的纸浆中产生局部的径向(或轴向)脉动,形成了湍流而实现两者之混合。该设备混合一吨纸浆耗电5度。
上述的设备中,转子表面和壳体内壁上的凸筋(或凸块),对环流着的纸浆撞击幅度不大,使径向(或轴向)脉动不强烈,並且纸浆和漂剂流动方向变换甚少,因而湍流状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纸浆环流运动的角速度,为此转子的转速要高,耗电量也必然就大,这是其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较低的转子转速下,形成纸浆湍流而实现混合的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以节省混合所需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包含有下列的部分1.一个带有纸浆进口管、混合后的纸浆出口管和若干个漂剂进口管的壳体,该壳体内包含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2.在壳体的中心部位安装了一根有动力输入的驱动轴,在轴穿入处的壳体上有动密封装置;3.在驱动轴上安装了两个与壳体两部分的空间大小相适应的转子,其中截面较小的转子,其断面形状是非圆形的,而截面较大的转子,断面形状为圆形;4.小转子的外周面同壳体内壁之间,留有供纸浆与漂剂流通,並进行两者预混合的间隙;该间隙的壳体内壁上,有若干条周向均布,且沿轴向布置的凸筋;5.大转子同壳体内壁之间,留有供纸浆与漂剂流通,並进行高强度混合的间隙;该间隙包括三个区段,其中圆柱形转子的两个侧面同相邻壳体的两个侧面之间,分别形成了纸浆与漂剂沿径向流通,並进行了第一、三次高强度混合的第一、三两个间隙区段,圆柱形转子的外圆柱面同壳体壁之间,形成了供纸浆与漂剂流通,並进行第二次高强度混合的第二间隙区段;6.在上述的第一、三两个间隙区段的壳体内壁上,分别有沿径向辐射状布置的若干条凸筋;7.在大转子两侧,分别有周向均布,並呈径向辐射状布置的若干条凸筋;在两相邻的凸筋之间,有若干个凸出块,该凸出块在转子侧面上也可呈径向分布;
8.在大转子的外圆表面上,装有若干个均布的叶片,该叶片可作轴向的倾斜。
本实用新型混合设备的优点在于它能使纸浆与漂剂在作环流运动的同时,还带有在设备空间三度方向上的高频脉动,並且使这种带脉动的环流运动,在向出口方向推进时,其推进方向作多次的变换,形成了纸浆与漂剂在不高的环流速度下的湍流状态,实现了两者充分而有效的混合。由于混合过程的纸浆环流速度不高,因此本设备的转速仅为(550~960)r/min,使电耗量减少。混合一吨纸浆约耗电2~3度。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並结合附图,对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作进一步的叙述。
附图内容如下图1是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第一实施例纵剖视图;(剖视图内的箭号是表示纸浆的流动方向)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图4是图3中D-D剖面图;图5是图1中C-C剖视图;图6是图5中E向局部放大图;图7是中浓度纸浆和漂剂混合的设备第二实施例纵剖视图。
第一实施例可从图1上看到。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包含下列部分
1.一个带有中浓度纸浆进口锥管(9)、两个呈直角布置的漂剂进口管(7)和混合后的纸浆出口接管(10)的壳体(2)。壳体(2)带有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形空间;2.在壳体(2)上安装了有动力输入的转轴(5),转轴(5)同壳体(2)之间有填料函密封装置(1);3.在转轴(5)上安装了两个转子,其中小截面的转子装在壳体(2)小直径的圆柱形空间内,称第一转子(4),其断面为方形;大截面的转子装在壳体(2)大直径的圆柱形空间内,称第二转子(8),其断面为圆形;4.在图1和图2上可以看到,与第一转子(4)相邻的壳体内壁上,有环向均布,并沿轴向布置的八条凸筋(6);5.在图1和图5上可以看到,在第二转子两个侧面J、K上分别有周向均布,並沿径向布置的四条凸筋(13)、(14),凸筋的断面形状可在图4上看到;6.从图1上可以看到,在第二转子的J、K两个侧面上的每相邻的两条凸筋(13)或(14)之间,有径向布置而轴向穿透第二转子的八根圆棒(15)的凸出端(3);在图5上可看到四根圆棒为径向一列,其分成两列;7.在图1、图5、和图6上可看到,在第二转子的外圆柱面上均布了四个叶片(16),该叶片最好作轴向倾斜,且倾斜方向应能使其旋转而产生的轴向推力与纸浆推进方向一致;8.在第一转子(4)同壳体(2)内壁(F)之间,留有供纸浆和漂剂流通,並进行预混合的间隙(18);在第二转子(8)的J侧面同壳体G侧面之间,留有供纸浆与漂剂流通,并进行第一次高强度混合的间隙(19);在第二转子(8)的外圆柱面同壳体(2)的圆环内表面H之间,留有供纸浆和漂剂流通,並进行第二次高强度混合的间隙(20);在第二转子(8)的K侧面同壳体(2)的Ⅰ侧面之间,留有供纸浆和漂剂流通,并进行第三次高强度混合的间隙(21);以上所有的间隙大小均为(20-30)mm;9.漂剂进口接管(7)设置在间隙(18)之前的纸浆通道(17)处的壳体壁上,两个接管沿周向成直角排列;纸浆进口管(9)设置在间隙(17)之前的壳体壁上,混合后纸浆出口接管(10)设置在间隙(21)的后面(前后概念均对纸浆流动方向而言)。
纸浆由接管(9)进入壳体(2),在第一转子(4)驱动下,间隙(17)处的纸浆,除了作环向流动之外,还因方形转子四个角的扰动,使纸浆带有频率为转速四倍的径向压力脉动,漂剂从接管(7)喷入,在该区域中,即被分散到旋转而带脉动的柱流之中,随即就轴向进入间隙(18)。旋转着的纸浆柱流在该区域内受到凸筋(6)的撞击,径向脉动的频率激剧提高,使纸浆与漂剂形成了微湍流而得到预混合。预混合了的纸浆由轴向改为径向进入间隙(19),在此区域内,预混合纸浆的环流线速度提高,並且其旋转运动受到圆棒(15)在第二转子侧面的凸出端(3)、凸筋(11)、(13)的撞击,产生高频率的环向和轴向的压力脉动,进行了第一次高强度的混合,接着由径向改为轴向流入间隙(20)。在间隙(20)内,由于大直径的第二转子(8)的驱动,预混合纸浆的环流线速度达到最大值,並且叶片(16)推动其轴向流进的同时,还对纸浆作激烈的搅动,使预混合纸浆进行第二次高强度的混合。此后,预混合纸浆流动从轴向改为径向,进入间隙(21)内,该区域内,预混合的纸浆带有同间隙(19)内相类似的运动,使纸浆与漂剂得到第三次高强度混合。预混合纸浆通过该设备(19)、(20)、(21)这三个间隙区段的流动之后,在接近或达到湍流的状态下,完成了三次高强度的混合作用,从而实现中浓度纸浆与漂剂的充分混合。
第二实施例可从图7上看到,它同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是将纸浆出口管(10)的直径加大,並且等于壳体(2)在大圆柱空间这部分壳体的直径。
其混合过程同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纸浆与漂剂在间隙(20)完成第二次高强度混合后,进入了区域(21),这时纸浆仍作环流运动,但其旋转的角速度较第二转子的角速度低,並且随着远离侧面K的距离增加而减低,在达到某一距离时,环流速度等于零,纸浆在处于轴向塞流的状态下向外管道流出。
本实施例在纸浆处于轴向塞流状态之前,还有一定的混合作用,同第一实施例相比较,第三次高强度混合的强度较弱,但是纸浆在该设备中流动的压力损失少,通过第一实施例混合设备的压力降为(1~3)Pa,而通过第二实施例混合设备的压力降为(0.5~1.5)Pa,因此输送纸浆所需的能耗可以减少。
权利要求
1.一种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带有以下的组成部分1)一个带有纸浆进口管(9)、漂剂进口管(7)和混合后纸浆出口管(10)的壳体(2),壳体包含了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2)在壳体(2)空间的中心,安装了一根有动力输入的转轴(5),转轴在壳体的穿入处,有动密封装置(1);3)在转轴(5)上,安装了两个大小不同的转子,其中小截面的第一转子(4)位于壳体(2)的小空间内,大截面的第二转子(8)位于壳体(2)的大空间内,在转子和壳体内壁之间,均留有供纸浆和漂剂流通,並进行预混合和高强度混合的间隙;4)第一转子(4)的回旋面上,可带有周向均布,並沿轴向布置的凸筋;5)在同第一转子(4)的回旋面相邻的壳体内壁上,有周向均布,並沿轴向布置的若干条凸筋(6);6)在同第二转子(8)的一个侧面J相邻的壳体侧面G上,带有周向均布,並沿径向布置的若干条凸筋(1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1)将混合后的纸浆出口管(10)设置在轴向,使第二转子(8)同壳体内壁之间形成了供纸浆与漂剂进行三次高强度混合的三段串连在一起的间隙,即径向间隙(19)、轴向间隙(20)、径向间隙(21);2)在第二转子(8)的两个侧面J、K上,分别有周向均布、沿径向布置的若干条凸筋(13)、(14),並且相邻两凸筋之间,有径向布置的凸出块(3);3)在第二转子(8)的外圆柱面上,均布了若干个叶片(16);4)在壳体侧面I上,带有同侧面G相类似的若干条径向布置的凸筋(12)。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第一转子(4),可采用非圆形的截面。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叶片(16),可作与轴向倾斜的安装,倾斜方向应使该叶片旋转所产生的轴向推力与纸浆推进方向相一致。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浓度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出口管(10)可采用与壳体(2)大空间的截面一样大。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纸浆漂白的纸浆与漂剂混合的设备,特别适用于中浓度纸浆(8—15%)与漂剂的混合。该设备带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转子,并分布在壳体内的大小相应的空间内,转子与壳体之间形成了曲折的间隙,供纸浆与漂剂流通,并进行预混合和高强度混合。由于转子和壳体上的叶片、凸筋或凸块的作用,在低环流速度下的纸浆中,产生了壳体空间三度方向上的高频脉动,使两者在湍流状态下实现了充分而有效的混合。该设备能耗少,混合一吨纸浆仅耗电2~3度。
文档编号D21C9/10GK86202488SQ86202488
公开日1987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22日
发明者薛宗华 申请人:轻工业部杭州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