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及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19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及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藉由金属基材层上设置的环氧树脂系粘结剂层以及由特定的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而成的粘结剂层,而将合成树脂层粘结的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及前述金属基材层为管状的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
背景技术
向来,为使金属基材之耐蚀性提高,乃于金属基材上被覆合成树脂而使用,例如,对于金属管内表面上被覆合成树脂之合成树脂被覆内衬管,是依膨径法或缩径法予以制造。
在此膨径法是预先准备金属管及被覆用合成树脂管,于金属管之内面设有粘结剂层,于其内侧置放被覆用合成树脂管,藉由加热、加压被覆用合成树脂管使直径膨胀,介由粘结剂而层压合成树脂层于金属管之方法。此种方法已揭示于日本特开昭56-55227号公报、特开昭58-12720号公报,特开昭59-59418号公报等。
另一方面,缩径法是于金属管之内面设有粘结剂层,再将已置放于其内侧之合成树脂管,藉由利用辊筒等使金属管缩径而压粘于金属管之制造方法。可使用于此种合成树脂被覆内衬管之制造方法的粘结剂有,如聚酰胺系或聚酯系粘结剂揭示于日本特开昭56-55227号公报、又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系热熔胶粘结剂揭示于特开昭58-12720号公报,其他亦使用含有已共聚合不饱和脂肪族羧酸或其酐的聚烯烃之粘结剂等。
然而为于金属基材上层压合成树脂层即使使用上述粘结剂,金属基材与被覆合成树脂层间之耐久粘结性并不足够。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由于金属基材及被覆合成树脂间之线性膨胀系数大不相同,故由于重覆冷热循环会使被覆合成树脂及金属管容易产生剥离,此为对由于气温之变化所引起的反覆伸缩亦同样会生成此种现象。又,由于加工,对已层压合成树脂之金属施加弯折、冲孔、截断等应力时,则金属与合成树脂间之粘结并不足够的情形时使两者容易剥离。因此,仍需要提高金属基材与层压合成树脂间之粘结性。
发明公开本发明人等,经研究有关金属及合成树脂间之粘结剂的结果,发现藉由组合采用由环氧系树脂粘结剂及具有特定构造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而成的粘结剂,可得金属与合成树脂之粘结上具有优越性,冷热循环方面亦具有优越的耐久性之层压体,并以此完成本发明。亦即,本发明提供以金属基材层、环氧树脂系粘结剂层(第1粘结剂层)、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而成的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及合成树脂层而成的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所述热塑性弹性体D是通过环氧化源自嵌段共聚物C之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双键来制备的,而所述嵌段共聚物C包括以苯乙烯系化合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或其部份氢化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B。又,提供以第二粘结剂层为含有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为5~100重量%之粘结剂为特征之前述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又提供以第二粘结剂层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之环氧化率在10~40%为特征之前述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再者提供于金属管上层压由第一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及合成树脂层而成的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加上,于金属管之内表面上依序层压以前述第一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及合成树脂层而成的前述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实施发明之最佳方案(1)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本发明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包括金属基材层、第一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及合成树脂层。(2)金属基材层至于构成本发明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的金属基材,可使用钢、铁、铜、铝等加工成板状者或加工成管状者。金属基材亦可为具有凹凸状者,亦可为设有洞孔者。又,为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蚀性,可进行镀锌或镀铬等,磷酸或铬酸盐等之表面处理,或为提高粘结性亦可进行脱脂、酸洗、有机化合物之底涂处理。(3)第一粘结剂层本发明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是于前述金属基材层上具有第1粘结剂层。第一粘结剂层是由环氧树脂系粘结剂(以下称“第一粘结剂”)而成,至于可使用的环氧树脂,计有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及各种脂环型环氧树脂等。至于环氧树脂用硬化剂,可使用脂肪族胺或芳香族胺等胺系硬化剂、酸酐系硬化剂及阳离子系硬化剂等。
第一粘结剂层之厚度宜为5~200μm,尤宜为10~50μm,可仅予形成于金属基材层之单面,亦可予形成于金属基材之两面上。(4)第二粘结剂层本发明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于第一粘结剂层上具有第二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之厚度宜为5~500μm,尤宜为50~300μm。
构成第二粘结剂层之粘结剂(以下称“第二粘结剂”)包括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所述热塑性弹性体D是通过环氧化源自嵌段共聚物C之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双键来制备的,而所述嵌段共聚物C包括以苯乙烯系化合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或其部份氢化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B。
至于构成聚合物嵌段A之“苯乙烯系化合物”,例如可由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对第三丁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对甲基苯乙烯、1,1-二苯基苯乙烯、乙烯基苯、乙烯基葱等之中选出1种或2种以上,其中以苯乙烯为佳。
至于构成聚合物嵌段B之“共轭二烯”,例如可由丁二烯、异戊二烯、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3-丁基-1,3-辛二烯、苯基-1,3-丁二烯等之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其中以丁二烯、异戊二烯及此等之组合为佳。
本发明所用的“嵌段共聚物”,通常以苯乙烯系化合物之构成单位含有量在5~70重量%为佳,以10~60重量%为较佳。又,嵌段共聚物C之重均分子量以5000~600,000为佳,以10,000~500,000之范围为较佳,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在10以下为佳。又,嵌段共聚物C之分子构造,以直链状为宜,例如,以具有A-B-A、B-A-B-A、A-B-A-B-A等构造之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轭二烯化合物嵌段共聚物为宜。又,于分子终端上,亦可具有多官能之偶合剂残基。
嵌段共聚物C之制造方法,若为可得具有上述构造者时,则以任何制造方法均可,例如,藉由日本特公昭40-23798号、特公昭43-17979号、特公昭46-32415号、特公昭56-28925号公报所述的方法,采用锂催化剂等,在惰性溶剂中可制造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轭二烯化合物嵌段共聚物,再者藉由日本特公昭42-8704号、特公昭43-6636号、或特开昭59-133203号公报所述的方法,在惰性溶剂中于氢化催化剂之存在下予以氢化,可制造出供本发明之环氧改性嵌段共聚物之原料的部分氢化之嵌段共聚物。且,氢化程度藉由NMR分析氢化前及氢化后之嵌段共聚物即可得知。
氢化率定义为源自未氢化、未环氧化的原料嵌段共聚物之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双键之中,经予氢化者之百分率。本发明中,以氢化率在0~80%之范围为佳,以在10~70%之范围为尤佳。这是因为于此范围内可得耐热性、凝集性优越的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若对上述的嵌段共聚物C予以环氧化时,可得本发明可使用的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环氧化是于惰性溶剂中使上述嵌段共聚物C与过氧化氢类、过氧类等之环氧化剂反应可予进行。
此处之“惰性溶剂”是以降低原料粘度,由稀释环氧化剂引起的稳定化等之目的而使用,例如可使用己烷、环己烷、甲苯、苯、醋酸乙酯、四氯化碳、氯仿等。
环氧化剂之中,至于“氢过氧化物”可例示有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枯烯等。又,至于“过酸”可例示有过甲酸、过乙酸、过安息香酸、三氟过乙酸等。其中以工业规模上可大量制造、可廉价购得、且稳定度亦较高的观点,则以过乙酸为宜。
环氧化剂之使用量并无严密的限制,所使用的各个环氧化剂视所期待的环氧化度、所使用的各个嵌段共聚物之性状的不同而可予适当选择。
于环氧化之际视需要时可采用“催化剂”。例如过蚁酸类之情形,可采用碳酸钠等之碱或硫酸等之酸作为催化剂。另一方面,过氧化氢类之情形,各自合并使用钨酸及氢氧化钠之混合物与过氧化氢、或有机酸与过氧化氢,或六羧酸钼与过氧化氢第三丁基可得催化剂效果。
环氧化反应之条件并无严密的限制,惟例如使用过乙酸时反应温度以0~70℃为宜。这是因为若超过70℃时过乙酸会生成分解。且,环氧化之反应温度依一般方法、依所用的环氧化剂之反应性而可适当选择。又,于反应混合物并不需要特别的操作,例如将原料之混合物搅拌2~10小时即可。
所得的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之分离,可以例如,使在贫溶剂中沉淀的方法,于热水中搅拌之下投入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以蒸馏去除溶剂之方法,藉由加热及/或减压操作使溶剂直接干燥的方法等之进行。又对最终以溶液形态利用情形,亦可不分离即予采用。
于本发明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之环氧化率,是源自未氢化、未环氧化之原料嵌段共聚物C的共轭二烯化合物之双键中,经予环氧化者之百分率,由环氧当量(N)可以式环氧化率={10000×D+2×H×(100-S)]/[(N-16)×(100-S)}表示(D为共轭二烯化合物之分子量,H为氢化率(%),S为苯乙烯系化合物之含量(重量%))。
在此,于本发明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之环氧当量(N)为以0.1N溴化氢酸滴定,可以下式表示环氧当量(N)=10000×W/(f×V)(W表示滴定时所用的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之重量(g)、V表示溴化氢酸之滴定量(ml)、f表示溴化氢酸之修正因数)。
本发明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之环氧化率为10~40%,以15~35%为尤佳。若较10%为小时,则未能期待本发明之充分功效,反之若超过40%时,环氧基之反应活性变得过高而成为容易凝胶化,使热稳定性恶化。
又,对被特别要求热稳定性之情形,源自既未予氢化又未予环氧化的共轭二烯化合物的仍保持不饱和状态的双键以未满全体之90%为宜,以40%以下者为尤宜。
本发明中,第二粘结剂中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之含有率,以在5~100重量%之范围为宜,以在20~100重量%之范围为尤宜。这是因为以在此范围可发挥足够的粘结性。
至于可配合于第二粘结剂之其他成分可例示有下述者。
(1)热塑性树脂可例示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烯酚树脂、脂环族饱和烃树脂等。此等热塑性树脂对第二粘结剂可以0~80重量%之范围添加。
(2)可配合于金属-氯乙烯系树脂用粘结剂之热固性树脂,可例示有环氧系树脂、酚系树脂、尿素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等,此等热固性树脂对第二粘结剂可以0~80重量%之范围添加。
(3)赋粘树脂,可添加松香类、萜烯系树脂、脂肪族烃树脂、芳香族烃树脂、酚系树脂或苯并呋喃茚树脂系树脂。此等赋粘树脂对第二粘结剂可添加0~80重量%之范围。
(4)无机填充剂可添加碳酸钙、硫酸钡、二氧化硅、滑石粉、粘土、二氧化钛、碳酸镁、碳黑等。此等添加量对第二粘结剂可添加0~60重量%。
(5)流动调整剂,可添加环烷基、芳香基、石蜡基油等流动性调整剂。此等添加量,对构成第二粘结剂层之粘结剂,可添加0~60重量%之范围。
(6)增塑剂,可添加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此等之添加量对第二粘结剂可添加0~60重量%之范围。
(7)其他,除上述以外用应需要亦可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之稳定剂、着色剂、颜料、抗氧化剂等。
于第二粘结剂之制造方法,可使用使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及视必要时添加的各成分熔融而混合的方法,或将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溶解于溶剂而与其他成分混合的方法,一般而言在加热下以槽式混合机、密闭式捏练机、挤压机、混合辊轮等视必要时在惰性气体笼罩气下混合此等成分。(5)合成树脂层至于构成本发明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使用氯乙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以氯乙烯系树脂为尤佳。对合成树脂使用氯乙烯系树脂之情形,可举计有氯乙烯树脂、氯乙烯单体及该氯乙烯单体可共聚合的单体之共聚物、将氯乙烯树脂后氯化的氯化氯乙烯系树脂等,可使用此等之1种或2种以上。
且氯化烯单体及该氯乙烯单体可共聚合的单体间之共聚物,例如可例示有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
本发明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虽是由金属基材层(M层)、第1粘结剂层(B1)、第二粘结剂层(B2)及合成树脂层(P层)构成M层-B1层-B2层-P层,但也可是于金属基材层之两面上设有B1层,再于其两面上设有B2层,更于其两面上设有P层之7层(P层-B2层-B1层-M层-B1层-B2层-P层)而成的层压体。
本发明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上使用的第一粘结剂,与金属之粘结性优越且亦与第二粘结剂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间之亲和性亦优越。又,第二粘结剂与合成树脂间之粘结性亦优越。使因此而得的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之各层间的粘结能更坚固。又,第二粘结剂层具有适度的弹性,故对金属基材与合成树脂具有完全不同的线性膨胀系数之情形,在冷热循环试验等耐久性评估亦吸收起因于线性膨胀系数差的收缩应力,使合成树脂及金属基材间之粘结能更坚固。
于制造本发明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时,以公知方法为准,例如,将溶液状的第一及第二粘结剂各自涂布于已施以脱脂等前处理之金属板上,经干燥而形成各粘结剂层,其次与合成树脂板同时在加热下压粘的方法。(6)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本发明之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是于金属管上依序层压第一粘结剂层(B1层)、第二粘结剂层(B2层)及合成树脂层(P层)而成者,于金属管之内面亦可依序层压B1层-B2层-P层而成者,又于金属管(M层)之两面上设有B1层,再于其两面上设有B2层,更于其两面上设有P层之7层(P层-B2-B1层-M层-B1层-B2层-P层)而成的层压体。
本发明之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是于合成树脂管之外周面上各自涂布溶液状之第二粘结剂及第一粘结剂,经干燥而形成各粘结剂层,将此插入金属管内而加热及加压合成树脂管之膨径法,或可由其他缩径法等制造。
依本发明之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由于合成树脂被覆层之粘结较坚固,可有效地防止金属管之腐蚀。又,对使用作于温度差剧烈的场所所设置的内衬管之情形,可有效地防止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被覆合成树脂层之剥离。
实施例以下举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非受此等所限定,且“%”若无特别表示时,表示“重量%”。制造例1于附有搅拌机、回流冷凝管及温度计之套管反应器内,馈入直链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TR2000”,日本合成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苯乙烯含量40%)300g、醋酸乙酯1,500g并溶解。其次,连续滴下过醋酸之30%醋酸乙酯溶液169g,在搅拌下于40℃进行3小时环氧化反应。俟反应液回复主室温后自反应器取出,加入大量的甲醇使聚合物析出,过滤后水洗并使干燥,制得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称作弹性体A)。弹性体A之环氧当量为470(环氧化率=19%)。制造例2于附有搅拌机、回流冷凝管及温度计之套管反应器内,馈入直链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TR2000”,日本合成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苯乙烯含量40%)300g、环己烷3000g并溶解,在温度60℃加入氢化催化剂二-对甲苯基双(1-环戊二烯基)钛/环己烷溶液(浓度1mmol/L)40ml,与正丁基锂溶液(浓度5mmol/L)8ml在0℃、2.0kg/cm2之氢气压力下混合,并于氢分压2.5kg/cm2反应30分钟。
所得的部分氢化聚合物溶液,藉由减压干燥以去除溶剂(源自丁二烯之双键全体的氢化率30%)。将此部分氢化聚合物300g、环己烷1500g馈入附有搅拌机、回流冷凝管、及温度计之套管反应器内并溶解。其次使连续滴下过醋酸之30%醋酸乙酯溶液300g,在搅拌下进行40 ℃ 3小时环氧化反应,俟反应液回复主室温后自反应器取出,加入大量的甲醇使聚合物析出,过滤后水洗并使干燥,制得环氧当量为275的三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弹性体B)(环氧化率=33.6%)。实施例1于甲苯内溶解以表1所示处方的由环氧树脂及硬化剂而成的第1粘结剂至固形物含量为50重量%,又,于甲苯内溶解由制造例1制得的弹性体A及表1记载的赋粘剂至固形物含量为50重量%。
其次,以甲醇将25mm×125mm×1.6mm(厚度)之JIS G3141之冷轧钢板的表面脱脂后,于25mm×60mm之范围依第1粘结剂、第2粘结剂之顺序予以涂布。各粘结剂层之厚度各为50μm、150μm。干燥粘结剂,叠合25mm×180mm×0.5mm(厚度)之软质聚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板片,在150℃施加2kg/cm2压力5分钟予以粘结,而得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测定此层压体之180度剥离强度,拉伸剪力强度。结果示于表1。
使用上述制备的第一粘结剂、第二粘结剂,于外径49mm之氯化聚氯乙烯合成树脂管之外缘面上,依序涂布第二粘结剂、第一粘结剂,各粘结剂之厚度各为150μm、50μm,干燥此粘结剂后,插入内径50mm之钢管,于150~190℃加热及加压合成树脂管后制造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采用所得的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进行冷热循环试验。其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2~5与实施例1同法,准备表1所示的第一粘结剂、第二粘结剂,与实施例1同法制得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及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与实施例1同法测定180度剥离强度、拉伸剪力强度,进行冷热循环试验,结果示于表1、表2。比较例1于第二粘结剂内,除采用未环氧化的苯乙烯系弹性体C外,余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而得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及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与实施例1同法测定180度剥离强度,拉伸剪力强度,进行冷热循环试验。结果示于表1、表2。其结果,第二粘结剂层即使具有适度的弹力性,由于180度剥离强度及拉伸剪力强度较弱,故冷热循环后之粘结状态并不佳。比较例2除未采用第一粘结剂层仅以第二粘结剂层粘结以外,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而得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及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与实施例1同法测定180度剥离强度、拉伸剪力强度,进行冷热循环试验,结果示于表1、表2。其结果,第二粘结剂层即使具有适度的弹力性,由于拉伸剪力强度较弱,故冷热循环后之粘结状态并不佳。比较例3除未采用第二粘结剂层仅以第一粘结剂层粘结以外,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而得金属-合成树脂被覆层压体及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与实施例1同法测定180度剥离强度,拉伸剪力强度,进行冷热循环试验。结果示于表1、表2。其结果,由于具有适度弹力性之第二粘结剂层并不存在之故,不会吸收起因于线性膨胀系数差的收缩应力,冷热循环后之粘结状态并不佳。
表1

*1、环氧树脂油shell Epoxy股份有限公司制双酚A型环氧树脂*2、硬化剂,“二氰基二酰胺”*3、硬化剂,“苯均三酸”*4、硬化剂,“三乙基四胺”*6、赋粘剂Yasuhara(安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烯酚树脂。*7、赋粘剂Harima化成股份有限公司制松香改性顺丁烯二酸树脂“Harima T-80”
表2

*1、环氧树脂油shell Epoxy股份有限公司制双酚A型环氧树脂*2、硬化剂,“二氰基二酰胺”*5、“TR 2000”,日本合成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制苯乙烯含量40%。*6、赋粘剂Yasuhara(安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烯酚树脂。*7、赋粘剂Harima化成股份有限公司制松香改性顺丁烯二酸树脂“Harima T-80”。评估试验(1)180度剥离试验对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于23℃仅截切层压体之合成树脂层成25mm×250mm,以100mm/分之速度剥离180度。剥离强度之单位为kgf/cm2。(2)拉伸剪力试验对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于23℃以10mm/分之拉伸速度进行拉伸剪力试验,测定剪力强度。(3)冷热循环试验以目视方式评估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之初期粘结状态。又,以在23℃之冷水浸渍5分钟的状态,及在85℃之热水浸渍5分钟的状态作为冷热循环,重复70次后,以目视方式评估其后之粘结状态。且,评估后依以下的基准进行。
○钢管及氯化聚氯乙烯间完全未发现有剥离的状态。
Δ钢管及氯化聚氯乙烯间发现有部分剥离的状态。
×钢管及氯化聚氯乙烯间几乎剥离的状态。
产业上之可利用性依本发明金属基材层及合成树脂层间之粘结,是以特定的二种粘结剂之组合而进行,可得具有优越粘结性之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第一粘结剂因是金属基材及第二粘结剂之二者间之粘结优越的环氧树脂系粘结剂,故可得与金属基材间之粘结强度较高的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又,由于第二粘结剂是以具有特定构置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为主成分,故可有效地吸收由于合成树脂及金属间之线性膨胀系数之不同引起的变形。因此,可得冷热循环试验等之耐久性优越的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1、一种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其包括金属基材层、环氧树脂系粘结剂层(第1粘结剂层)、包含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的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及合成树脂层,所述热塑性弹性体D是通过环氧化源自嵌段共聚物C之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双键来制备的,而所述嵌段共聚物C包括以苯乙烯系化合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或其部份氢化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B。
2.如权利要求1的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其中,所述第二粘结剂层是由含有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为5~100重量%之粘结剂而成者。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其中,所述第二粘结剂层之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之环氧化率为10~40%。
4.一种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其是于金属管上层压环氧树脂系粘结剂层(第一粘结剂层)、包含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的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及合成树脂层而成的,所述热塑性弹性体D是通过环氧化源自嵌段共聚物C之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双键来制备的,而所述嵌段共聚物C包括以苯乙烯系化合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或其部份氢化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B。
5.如权利要求4的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其是于金属管之内表面上依序层压环氧树脂系粘结剂层(第一粘结剂层)、包含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的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及合成树脂层而成的,所述热塑性弹性体D是通过环氧化源自嵌段共聚物C之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双键来制备的,而所述嵌段共聚物C包括以苯乙烯系化合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或其部份氢化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B。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由金属基材层、环氧树脂系粘结剂层(第1粘结剂层)、包含环氧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D的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及合成树脂层而成的金属-合成树脂层压体及前述金属基材层为管状的合成树脂被覆金属管,所述热塑性弹性体D是通过环氧化源自嵌段共聚物C之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双键来制备的,而所述嵌段共聚物C包括以苯乙烯系化合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或其部分氢化物为主体之聚合物嵌段B。
文档编号B32B15/08GK1204983SQ97191377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日
发明者相沢胜美, 大喜弘 申请人:大瑟路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