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式上胶粘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72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嘴式上胶粘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嘴式上胶贴合机,主要是在第一置料装置安置有第一层卷料皮配合张力控制装置作适当的张力拉撑后,送入上胶装置予以上胶后,再行经平面贴合装置配合第二置料装置上的第二层卷料皮的送入而贴合成一体,再由张力卷取轮直接卷收,整体即可成为一高贴合性的贴合机。
目前贴合机种类十分繁多,设计亦各自回异,功效上均有其不同及特殊处,但是其整体贴合的结构形状尚无一系统的结构形状,更无整体流程上的设计,实用需改进之处。
为使整体贴合机可确实地整体配合而使两层料皮可确实的贴合成一体,并绕卷成一卷体以供使用,成为一高效率的结构形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嘴式上胶式贴合机。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在提供一种喷嘴式上胶贴合机,它是以第一置料装置、张力控制装置、上胶装置、平面贴合装置、第二置料装置及张力卷取轮将两层卷料上胶、加热、贴合、卷以成卷状以利于搬运使用,形成一高贴合性及高使用方便性的贴合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式上胶贴合机具有第一置料装置,藉其放料架置放有第一层卷料皮并送出料皮至张力控制装置,其张力控制装置以中央的张力重力杆以不同的配重拉引料皮的张力,而其料皮另一端引入一上胶装置藉以对进入的料皮进行上胶的作业,而其上胶后的料皮再行进入胶合装置,以胶合装置上的第二置料装置予以引入第二层料皮进入并与第一层料皮上胶的端面相对贴合,再藉由胶合装置内的强力紧迫并加热贴紧成一体,再由胶合装置拉出至张力卷取轮卷绕成卷的成品料皮。
第一置料装置内具有双叉状的放料架,其放料架的顶部架设有一第一层卷料皮,其中,放料架与第一层卷料皮轴端相对间具有快速组接固定或拆解的结构设计,其中,第一层卷料皮相对的端部突伸出角状的掣动端,而其放料架的顶端以轴座穿设有一驱动轴,并在驱动轴与掣动端相对的端部设有一凹口向上的角形掣动部,并在掣动部开口的底部处以枢轴穿置枢接一圆盘状的扣环,而扣环中央具有方形的限止孔以供配合掣动部的形状限止住掣动端,使掣动端可确实地卡制在其中,并为驱动轴带动,而在扣环向另一端扳动时,以枢轴为中心转动,即可使扣环的限止孔避开掣动部开口处,如此,掣动部即可由其开口处离开掣动部以利不同卷料皮换置使用。
放料架顶部的驱动轴另一端另设有一被动轮以配合动力机构作动,而其动力机构具有一可枢转的动力座与固定在放料架上的固定座,而其中定位在动力座上并随动力座移动的驱动轮,可藉由动力座的动作,而有可与被动轮啮合的驱动轮,驱动轮轴另一端穿过一固定座后进入一变速箱内作动力的速度调节,而其变速箱的另一端设有一动力源,其动力源可为马达的形状,其动力座一端与固定座枢接,而另一端设有一穿过固定座弧形调整孔的定位柄,而其定位柄一端可供使用者紧握转动,另一端与动力座相对的结构螺合,以使扳动定位柄时,可紧迫定位在调整孔上或成松配合可移动的形态,而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
放料架底部配合数组火车轮体形状的导轮跨在两平行的轨道上,而在两轨道间另具有一与放料架一体设置的导轴套,并在导轴套中央螺穿一导轴,而其外螺蚊形状的导轴另一端具有动力源以供驱动导轴配合导轴套不转动,而使放料架沿轨道移动,即可随时调整放料架上第一层卷料皮的水平位置,以利其第一层卷料皮的出的料皮确实对准张力控制装置与上胶装置。
张力控制装置以两支架架设有一惰轮以供料皮绕过,并在两支架间另设有一压制在料皮另一端面上的张力重力杆,以拉撑料皮呈现一定的张力。
上胶装置结构为一机架的顶部架设有一气压式胶筒以储放胶料,并在气压式胶筒下方另设有一推动滑轨藉以横向推动一倒T字形的喷嘴架,而其喷嘴架底部水平状的定位孔另设有数组分别与气压式胶筒连通导料的喷嘴架设,以使针对料皮喷出胶料以利与第二层料皮贴合的作业进行。
胶合装置亦具有机座,并在机座顶部设有上下两组相对的辗压轮与惰轮,以带动第一层料皮分别进入可确实为辗压轮与惰轮压贴,并在两组辗轮与惰轮前的上方另设有张力轮,而在机座顶部上另设有第二置料装置的放料架,并在放料架顶部置放有第二层卷料皮,以供第二层卷料皮经张力轮的曲绕以略为提高第二层卷料皮的张力,而在两组辗压轮与惰轮后另设有数组高低位置不同的调节轮,其可调节第二层卷料皮与第一层卷料皮合后的成品张力,再行由设在胶合装置末端轮架上的张力卷取轮直接卷收成品。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配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料架配合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的放料架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放料架的另一平面表示动力机构可调整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料架底部可移动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所示的放料架的另一平面可移动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胶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包括有第一置料装置10,藉其放料架11置放有第一层卷料皮12并送出料皮至张力控制装置20,其张力控制装置20以中央的张力重力杆21以不同的配重拉引料皮的张力,而其料皮另一端引入一上胶装置30藉以对其进入的料皮进行上胶的作业,而其上胶后之料皮再行进入平面式胶合装置40,以该平面胶合装置40上的第二置料装置50予以引入第二层料皮进入并与第一层料皮上胶的端面相对贴合,再藉由胶合装置40内的强力紧迫并加热贴紧成一体,再由胶合装置40拉出至张力卷取轮60卷绕成卷的成品料皮,而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及贴合上的实用性。
前述的第一置料装置10内主要具有双叉状的放料架11,如图4、5、6所示,其放料架11的顶部架设有一第一层卷料皮12,其中,放架料11与第一层卷料皮12轴端相对间具有快速组接固定或拆解的结构设计,其中,第一层卷料皮12相对的端部突伸出角状的掣动端120,而其放料架11的顶端以轴座13穿设有一驱动轴130,并在驱动轴130与掣动端120相对的端部设有一凹口向上的角形掣动部131,并在掣动部131开口的底部处以枢轴132穿置枢接一圆盘状的扣环133,而扣环133中央具有方形的限止孔134以供配合掣动部131的形状限止住掣动端120,使掣动端120可确实的卡制在其中,并为驱动轴130带动,而在扣环133向另一端扳动时,以枢轴132为中心转动,即可使扣环133的限止孔134避开掣动部131开口处,如此,掣动端120即可由其开口处离开掣动部131以利不同卷料皮换置使用。
而其放置架11顶部的驱动轴130另一端另设有一被动轮135以配合动力机构作动,而其动力机构具有一可枢转的动力座14与固定在放料架11上的固定座15,而其中定位在动力座14上并随动力座14移动的驱动轮140,其可藉由动力座14之动作,而有可与被动轮135啮合的驱动轮140,驱动轮140轴另一端穿过一固定座15后进入一变速箱141内作动力的速度调节,而其变速箱141的另一端设有一动力源142,其动力源142可为马达的形状,另如图4、6所示,而其动力座14一端与固定座15枢接,而另一端设有一穿过固定座15弧形调整孔150的定位柄143,而其定位柄143一端可供使用者紧握转动,另一端与动力座14相对的结构螺合,以使扳动定位柄143时,可紧迫定位在调整孔150上或成松配合可移动的形态,而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
如图7、8所示,其放料架11底部配合数组火车轮体形状的导轮110跨在两平行的轨道111上,而在两轨道111间另具有一与放料架11一体设置的导轴套112,并在导轴套112中央螺穿一导轴113,而其外螺蚊形状的导轴113配合导轴套112不转动,而使放料架11沿轨道111移动,即可随时调整放料架11上第一层卷料皮12的水平位置,以利其第一层卷料皮12拉出的料皮确实对准张力控制装置20与上胶装置30。
而其张力控制装置20主要以两支架22架设有一惰轮23以供料皮绕过,并在两支架间另设有一压制在料皮另一端面上的张力重力杆21,以拉撑料皮呈现一定的张力。
其上胶装置30结构如图9所示,其为一机架31的顶部架设有一气压式胶筒32以储放胶料,并在气压式胶筒32下方另设有一推动滑轨33藉以横向推动一倒T字形的喷嘴架34,而其喷嘴架34底部水平状的定位孔340另设有数组分别与胶筒32连通导料的喷嘴35架设,以使针对料皮喷出胶料以利与第二层料皮贴合的作业进行。
而前述的平面式胶合装置40主要也具有一机座41,并在机座41顶部设有上、下两组相对的辗压轮42与惰轮43以带动第一层料皮分别进入可确实为辗压轮42与惰轮43压贴,并在两组辗压轮42与惰轮43前的上方另设有一张力轮44,而在机座41顶部上另设有第二置料装置50的放料架51,并在放料架51顶部置放有一第二层卷料皮52,以供第二层卷料皮52经张力轮44的曲绕以略为提高第二层卷料皮52的张力,而在两组辗压轮42与惰轮43后另设有三组高低位置不同的调节轮45,其可调节第二层卷料皮52与第一层卷料皮12贴合后的成品张力,再行由设在胶合装置40末端轮架61上的张力卷取轮60直接卷收成品,以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
前述的整体配合的结构形状,为一系统自动化的结构形状,而可确实的实现高速贴合,再加以热贴合及紧压结构的设计,使两层料皮的贴合为一高品质的贴合形态。
权利要求1.一种喷嘴式上胶贴合机,其中,具有第一置料装置,藉其放料架置放有第一层卷料皮并送出料皮至张力控制装置,其张力控制装置以中央的张力重力杆以不同的配重拉引料皮的张力,而其料皮另一端引入一上胶装置藉以对进入的料皮进行上胶的作业,而其上胶后的料皮再行进入胶合装置,以胶合装置上的第二置料装置予以引入第二层料皮进入并与第一层料皮上胶的端面相对贴合,再藉由胶合装置内的强力紧迫并加热贴紧成一体,再由胶合装置拉出至张力卷取轮卷绕成卷的成品料皮;第一置料装置内具有双叉状的放料架,其放料架的顶部架设有一第一层卷料皮,其中,放料架与第一层卷料皮轴端相对间具有快速组接固定或拆解的结构设计,其中,第一层卷料皮相对的端部突伸出角状的掣动端,而其放料架的顶端以轴座穿设有一驱动轴,并在驱动轴与掣动端相对的端部设有一凹口向上的角形掣动部,并在掣动部开口的底部处以枢轴穿置枢接一圆盘状的扣环,而扣环中央具有方形的限止孔以供配合掣动部的形状限止住掣动端,使掣动端可确实地卡制在其中,并为驱动轴带动,而在扣环向另一端扳动时,以枢轴为中心转动,即可使扣环的限止孔避开掣动部开口处,如此,掣动部即可由其开口处离开掣动部以利不同卷料皮换置使用;而其放料架顶部的驱动轴另一端另设有一被动轮以配合动力机构作动,而其动力机构具有一可枢转的动力座与固定在放料架上的固定座,而其中定位在动力座上并随动力座移动的驱动轮,可藉由动力座的动作,而有可与被动轮啮合的驱动轮,驱动轮轴另一端穿过一固定座后进入一变速箱内作动力的速度调节,而其变速箱的另一端设有一动力源,其动力源可为马达的形状,其动力座一端与固定座枢接,而另一端设有一穿过固定座弧形调整孔的定位柄,而其定位柄一端可供使用者紧握转动,另一端与动力座相对的结构螺合,以使扳动定位柄时,可紧迫定位在调整孔上或成松配合可移动的形态,而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放料架底部配合数组火车轮体形状的导轮跨在两平行的轨道上,而在两轨道间另具有一与放料架一体设置的导轴套,并在导轴套中央螺穿一导轴,而其外螺蚊形状的导轴另一端具有动力源以供驱动导轴配合导轴套不转动,而使放料架沿轨道移动,即可随时调整放料架上第一层卷料皮的水平位置,以利其第一层卷料皮的出的料皮确实对准张力控制装置与上胶装置;而张力控制装置以两支架架设有一惰轮以供料皮绕过,并在两支架间另设有一压制在料皮另一端面上的张力重力杆,以拉撑料皮呈现一定的张力;而其上胶装置结构为一机架的顶部架设有一气压式胶筒以储放胶料,并在气压式胶筒下方另设有一推动滑轨藉以横向推动一倒T字形的喷嘴架,而其喷嘴架底部水平状的定位孔另设有数组分别与气压式胶筒连通导料的喷嘴架设,以使针对料皮喷出胶料以利与第二层料皮贴合的作业进行;胶合装置亦具有机座,并在机座顶部设有上下两组相对的辗压轮与惰轮,以带动第一层料皮分别进入可确实为辗压轮与惰轮压贴,并在两组辗轮与惰轮前的上方另设有张力轮,而在机座顶部上另设有第二置料装置的放料架,并在放料架顶部置放有第二层卷料皮,以供第二层卷料皮经张力轮的曲绕以略为提高第二层卷料皮的张力,而在两组辗压轮与惰轮后另设有数组高低位置不同的调节轮,其可调节第二层卷料皮与第一层卷料皮合后的成品张力,再行由设在胶合装置末端轮架上的张力卷取轮直接卷收成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嘴式上胶式贴合机,该贴合机主要具有第一置料装置、张力控制装置、上胶装置、平面贴合装置,配合第二置料装置对两层卷料予以上胶、加热、贴合后由张力卷取轮直接卷收,形成一高贴合性的贴合机。
文档编号B32B7/12GK2347758SQ98247850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4日
发明者杨宗发 申请人:杨宗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