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19636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人口剧增,世界各国都将控制耕地的利用,棉花、麻、养蚕的桑树的种植都将受到限制,传统棉纺织原料受到多重制约。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国内再生棉纱使用的边角料等原料量共计能达到300万吨左右。按50%的是棉型再生纱来估算,按每亩棉花产量200公斤计算,相当于约700余万亩棉田的产量。再生纱既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有限的资源,又解决了边角料处理难题,为环境治理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原料经过开松后,纤维长度缩短、强力下降、耐光性差、容易霉变,这就限制了再生棉纱的利用。
[0003]聚丙烯纤维是以丙烯聚合得到的等规聚丙烯为原料纺制而成的合成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为丙纶。聚丙烯纤维质轻、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具有电绝缘性和保暖性,回潮率低,同时价格低廉,耐化学性质好,在装饰织物领域具有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聚丙烯纤维的耐热、耐老化性差,不易染色,限制了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将废旧棉织品、棉纱边角料打碎,然后放入特制的处理浆料中浸渍,能够提高纤维的强度、弹性以及防晒性;然后将聚丙烯与乙烯基吡啶、液体石蜡、纳米氧化锌等熔融纺丝,形成具有良好染色性的纤维,之后用热乙醇第一次浸渍溶去液体石蜡,可以形成多孔表面的聚丙烯纤维,再用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再一次浸渍,将纳米二氧化钛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纤维表面,进一步提高抗紫外线性能;最后将两种纤维混纺成纱,强度比纯棉纱相应的变大,提高再生棉纱的质量,同时增强了耐光性。
[000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废旧棉织品40-43、棉纱边角料15-17、水性聚氨酯乳液5-7、糊精2_3、聚丙烯39-44、乙烯基吡啶
2-4、钛酸酯偶联剂TC-F 0.3-0.5、高岭土 3-5、液体石蜡12-14、纳米二氧化钛9-10、羧甲基纤维素1.5-2、水适量;
本发明所述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糊精放入搅拌釜中,加入30倍量的水,边搅拌边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水性聚氨酯乳液,搅拌均匀后继续加入一半量的纳米二氧化钛,以120-150转/分的速度搅拌30分钟形成处理浆料;
(2)将废旧棉织品、棉纱边角料混合以后使用机器打碎至纤维长度为2-3毫米,将打碎的混合纤维浸入处理浆料中40-50分钟,然后在80-90°C温度下烘干,再将烘干后的纤维经过梳棉、精梳工艺制成再生混合纤维棉条;
(3)将聚丙烯加热至完全熔融,然后与乙烯基吡啶、液体石蜡、钛酸酯偶联剂TC-F、高岭土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得混合聚丙烯短纤维,然后将其浸渍在加热至45°C的乙醇中45分钟后取出,在90-100°C下烘干;
(4)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30倍量的水中,加热至40-50°C,搅拌至形成透明溶液后加入其余剩余成分,充分分散制成二次浸渍浆料,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混合聚丙烯短纤维继续浸渍在二次浸渍浆料中,最后烘干得到改性混合聚丙烯短纤维;
(5)将步骤(2)得到的再生混合纤维棉条与步骤(4)得到的改性混合聚丙烯短纤维进行并条、粗砂、细纱工艺即得本发明。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先采用废旧棉织物进行改性制造再生棉纤维,降低了生产成本,节能减排;再将聚丙烯熔融后与乙烯基吡啶等成分混炼,纺丝制成具有活性基团的纤维,容易染色,改善了聚丙烯纤维的缺点;最后将再生棉纤维与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制成的产品易上色、强度高、耐磨、耐腐蚀,提高了再生棉纱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案
[0007]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08]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备制成:废旧棉织品40、棉纱边角料15、水性聚氨酯乳液5、糊精2、聚丙烯39、乙烯基吡啶2、钛酸酯偶联剂TC-F 0.3、高岭土 3、液体石蜡12、纳米二氧化钛9、羧甲基纤维素1.5、水适量;
本发明所述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糊精放入搅拌釜中,加入30倍量的水,边搅拌边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水性聚氨酯乳液,搅拌均匀后继续加入一半量的纳米二氧化钛,以120转/分的速度搅拌30分钟形成处理浆料;
(2)将废旧棉织品、棉纱边角料混合以后使用机器打碎至纤维长度为2-3毫米,将打碎的混合纤维浸入处理浆料中40分钟,然后在80-90°C温度下烘干,再将烘干后的纤维经过梳棉、精梳工艺制成再生混合纤维棉条;
(3)将聚丙烯加热至完全熔融,然后与乙烯基吡啶、液体石蜡、钛酸酯偶联剂TC-F、高岭土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得混合聚丙烯短纤维,然后将其浸渍在加热至45°C的乙醇中45分钟后取出,在90-100°C下烘干;
(4)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30倍量的水中,加热至40-50°C,搅拌至形成透明溶液后加入其余剩余成分,充分分散制成二次浸渍浆料,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混合聚丙烯短纤维继续浸渍在二次浸渍浆料中,最后烘干得到改性混合聚丙烯短纤维;
(5)将步骤(2)得到的再生混合纤维棉条与步骤(4)得到的改性混合聚丙烯短纤维进行并条、粗砂、细纱工艺即得本发明。
[0009]经检测,本发明产品的与纯棉纱对比,线密度减少10.1%,断裂强度增加7.85%。
【主权项】
1.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废旧棉织品40-43、棉纱边角料15-17、水性聚氨酯乳液5-7、糊精2_3、聚丙烯39-44、乙烯基吡啶2-4、钛酸酯偶联剂TC-F 0.3-0.5、高岭土 3-5、液体石蜡12-14、纳米二氧化钛9-10、羧甲基纤维素1.5-2、水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糊精放入搅拌釜中,加入30倍量的水,边搅拌边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水性聚氨酯乳液,搅拌均匀后继续加入一半量的纳米二氧化钛,以120-150转/分的速度搅拌30分钟形成处理浆料; (2)将废旧棉织品、棉纱边角料混合以后使用机器打碎至纤维长度为2-3毫米,将打碎的混合纤维浸入处理浆料中40-50分钟,然后在80-90°C温度下烘干,再将烘干后的纤维经过梳棉、精梳工艺制成再生混合纤维棉条; (3)将聚丙烯加热至完全熔融,然后与乙烯基吡啶、液体石蜡、钛酸酯偶联剂TC-F、高岭土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得混合聚丙烯短纤维,然后将其浸渍在加热至45°C的乙醇中45分钟后取出在90-100°C下烘干; (4)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30倍量的水中,加热至40-50°C,搅拌至形成透明溶液后加入其余剩余成分,充分分散制成二次浸渍浆料,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混合聚丙烯短纤维继续浸渍在二次浸渍浆料中,最后烘干得到改性混合聚丙烯短纤维; (5)将步骤(2)得到的再生混合纤维棉条与步骤(4)得到的改性混合聚丙烯短纤维进行并条、粗砂、细纱工艺即得本发明。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易染色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废旧棉织品40-43、棉纱边角料15-17、水性聚氨酯乳液5-7、糊精2-3、聚丙烯39-44、乙烯基吡啶2-4、钛酸酯偶联剂TC-F 0.3-0.5、高岭土3-5、液体石蜡12-14、纳米二氧化钛9-10、羧甲基纤维素1.5-2、水适量;本发明首先采用废旧棉织物进行改性制造再生棉纤维,降低了生产成本,再将聚丙烯熔融后与乙烯基吡啶等成分混炼,纺丝制成具有活性基团的纤维,容易染色,改善了聚丙烯纤维的缺点;最后将再生棉纤维与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纺,制成的产品易上色、强度高、耐磨、耐腐蚀,提高了再生棉纱的质量。
【IPC分类】D01F6/46, D01F1/10, D06M15/09, D01F2/00, D01D5/08, D06M101/20
【公开号】CN104911728
【申请号】CN201510281304
【发明人】刘勇
【申请人】安徽省含山县顺天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