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179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清洁装置(60)用于牵伸装置。清洁装置(60)具备:清洁带(68)、输送清洁带(68)的多个带输送辊(66、67)、以及将清洁带(68)以及带输送辊(66、67)支承为能够分别向第一位置以及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移动的支承机构(61)。
【专利说明】
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背景技术】
[0002]存在在牵伸装置安装有具备与多个上辊接触的清洁带、和输送清洁带的多个带输送辊的清洁装置的情况(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4-105415号公报)。根据这样的清洁装置,能够除去附着于上辊的纤维片(所谓的飞花。其中,包括棉、其他的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等的纤维片。以下相同。)。
[0003]在上述那样的清洁装置安装于牵伸装置的情况下,上辊周边部的可视性降低。因此,在实施上辊周边部的确认等牵伸装置的维护时,需要使牵伸装置的运转停止,并根据情况将清洁装置从牵伸装置取下。在实施清洁带的更换等清洁装置的维护时也同样需要使牵伸装置的运转停止,并根据情况将清洁装置从牵伸装置取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高的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这样的清洁装置的牵伸装置和纺纱机。
[0005]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是用于牵伸装置的清洁装置,其具备清洁带、多个带输送辊以及第一支承部。多个带输送辊输送清洁带。第一支承部将清洁带以及带输送辊支承为能够分别向第一位置以及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移动。
[0006]在该清洁装置中,能够以在第一位置清洁带与上辊接触、在第二位置清洁带从上辊分离的方式将第一支承部安装于牵伸装置。由此,通过使清洁带以及带输送辊移动至第二位置,能够使牵伸装置的运转继续并且实施牵伸装置以及/或者清洁装置的维护。因此,根据该清洁装置,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中,优选,清洁带以及带输送辊构成清洁模块,第一支承部具有将清洁模块的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10°以上150°以下的角度的第一转动轴。由此,从实施牵伸装置以及/或者清洁装置的维护的观点来看,能够使清洁带以及带输送辊从上辊充分地分呙。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中,优选,第一支承部进一步具有在第二位置保持清洁模块的保持部。由此,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实施牵伸装置以及/或者清洁装置的维护。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中,优选,保持部具有在第二位置与清洁模块所具有的第一承接部卡合的杆部件、和将杆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由此,不使用工具等便能够在第二位置保持清洁模块。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中,优选,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在清洁带的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由此,能够实现清洁装置的各部件的布局的优化。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中,优选,第一支承部具有供杆部件卡合的第二承接部。由此,在清洁模块配置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在使杆部件稳定的状态下待机。
[0012]本实用新型的牵伸装置具备:上述清洁装置;多个辊对,它们分别具有下辊以及上辊;以及第二支承部,其支承多个上辊,第一支承部安装于第二支承部,在第一位置清洁带与多个上辊的至少一个接触,在第二位置清洁带从多个上辊的至少一个分离。
[0013]在该牵伸装置中,通过上述清洁装置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0014]本实用新型的牵伸装置具备:上述清洁装置;多个辊对,它们分别具有下辊以及上辊;第二支承部,其支承多个上辊;以及第三转动轴,其将第二支承部支承为能够在多个上辊的每一个与多个下辊的每一个接触的接触位置与多个上辊的每一个与多个下辊的每一个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转动,第一支承部安装于第二支承部,在第一位置清洁带与多个上辊的至少一个接触,在第二位置清洁带从多个上辊的至少一个分离,第一转动轴相比第二转动轴设置于在牵伸方向上靠近第三转动轴的位置。
[0015]在该牵伸装置中,清洁模块以第一转动轴为中心打开的一侧与支承上辊的第二支承部以第三转动轴为中心打开的一侧相同,因此能够从相同一侧实施牵伸装置以及/或者清洁装置的维护。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牵伸装置中,优选,在清洁带以及带输送辊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多个辊对进行纤维束的牵伸。由此,能够使牵伸装置的运转继续,并且实施清洁装置的维护。在不需要上辊的清洁的情况下,将清洁带以及带输送辊配置于第二位置,在该状态下,能够使牵伸装置运转。
[0017]本实用新型的纺纱机具备:上述牵伸装置;空气纺纱装置,其对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进行加捻而生成纱线;以及卷取装置,其将由空气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卷绕而形成卷装。
[0018]在该纺纱机中,通过上述清洁装置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纺纱机中,优选,在清洁带以及带输送辊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牵伸装置进行纤维束的牵伸,空气纺纱装置进行纱线的生成,卷取装置进行纱线的卷绕。由此,能够使纺纱机的运转继续,并且实施清洁装置的维护。在不需要上辊的清洁的情况下,将清洁带以及带输送辊配置于第二位置,在该状态下,能够使纺纱机运转。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能实现维护性的提高的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这样的清洁装置的牵伸装置和纺纱机。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0022]图2是图1的纺纱机的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0023]图3是图2的纺纱单元的牵伸装置的侧视图。
[0024]图4是清洁模块配置于第一位置并且清洁带处于接触状态时的清洁装置的侧视图。
[0025]图5是清洁模块配置于第一位置并且清洁带处于分离状态时的清洁装置的侧视图。
[0026]图6是图4的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0027]图7是清洁模块配置于第二位置时的清洁装置的侧视图。
[0028]图8是清洁模块配置于第二位置时的清洁装置的与图7相反一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对各图中相同或者相当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0030]如图1所示那样,纺纱机I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头台车3、落纱台车(省略图示)、第一端架4以及第二端架5。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为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纱线Y而卷绕于卷装P。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由于任何理由导致纱线Y断开的情况下,接头台车3在该纺纱单元2进行接头动作。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卷装P成为满卷的情况下,落纱台车使卷装P落纱,并将新的纱管B供给该纺纱单元2。
[0031]在第一端架4收纳有回收在纺纱单元2中产生的纤维肩以及纱线肩等的回收装置等。在第二端架5收纳有对供给于纺纱机I的压缩空气(空气)的空气压进行调整并向纺纱机I的各部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以及用于对纺纱单元2的各部供给动力的驱动马达等。在第二端架5设置有机台控制装置41、显示画面42以及输入键43。机台控制装置41集中管理以及控制纺纱机I的各部。显示画面42能够显示有关纺纱单元2的设定内容以及/或者状态的信息等。操作人员使用输入键43进行适当的操作,由此能够进行纺纱单元2的设定作业。
[0032]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各纺纱单元2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按顺序具备: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纱线监视装置8、张力传感器9、纱线存积装置11、上蜡装置12以及卷取装置13。单元控制器10在每规定量的纺纱单元2设置,控制纺纱单元2的动作。
[0033]牵伸装置6对纱条(纤维束)S进行牵伸。牵伸装置6在纱条S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按顺序具备:后辊对14、第三辊对15、中间辊对16以及前辊对17 ο各辊对14、15、16以及17具有下辊和上辊。下辊通过设置于第二端架5的驱动马达或者设置于各纺纱单元2的驱动马达而旋转驱动。相对于中间辊对16的下辊设置有龙带(apron be 11) 18a。相对于中间辊对16的上辊设置有龙带18b。
[0034]空气纺纱装置7利用旋回气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更详细而言(但是省略图示),空气纺纱装置7具有纺纱室、纤维引导部、旋回气流产生喷嘴以及中空引导轴体。纤维引导部将从上游侧的牵伸装置6供给的纤维束F引导至纺纱室内。旋回气流产生喷嘴配置于纤维束F行进的路径的周围,使纺纱室内产生旋回气流。利用该旋回气流,使构成纤维束F的多个纤维的各纤维端反转旋回。中空引导轴体将纱线Y从纺纱室内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外部引导。
[0035]纱线监视装置8监视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存积装置11之间行进的纱线Y的信息,并基于监视的信息检测纱疵的有无。纱线监视装置8在检测出纱疵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纱线监视装置8将例如纱线Y的粗细异常以及/或者纱线Y所含有的异物检测为纱疵。纱线监视装置8也检测纱线断开等。张力传感器9对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存积装置11之间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进行测定,并将张力测定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在单元控制器10基于纱线监视装置8以及/或者张力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而判断为有异常的情况下,在纺纱单元2中将纱线Y切断。具体而言,停止空气朝空气纺纱装置7的供给,中断纱线Y的生成,由此将纱线Y切断。或者,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的切割器将纱线Y切断。
[0036]上蜡装置12在纱线存积装置11与卷取装置13之间对纱线Y上蜡。
[0037]纱线存积装置11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卷取装置13之间将纱线Y的松弛吸收。纱线存积装置11具有从空气纺纱装置7将纱线Y稳定地拉出的功能、在基于接头台车3的接头动作时等使从空气纺纱装置7送出的纱线Y滞留而防止纱线Y松弛的功能、以及防止比纱线存积装置11更靠下游侧的纱线Y的张力的变动传递于空气纺纱装置7的功能。
[0038]卷取装置13将纱线Y卷绕于纱管B而形成卷装P。卷取装置13具有摇臂21、卷筒22以及横动导纱器23。摇臂21将纱管B支承为能够旋转。摇臂21通过支轴24被支承为能够摆动,使纱管B的表面或者卷装P的表面以适当的压力与卷筒22的表面接触。设置于第二端架5的驱动马达(省略图示)使多个纺纱单元2的卷筒22—起驱动。由此,在各纺纱单元2中,纱管B或者卷装P向卷取方向旋转。各纺纱单元2的横动导纱器23设置于多个纺纱单元2中共有的轴25。第二端架5的驱动马达使轴25沿卷筒22的旋转轴方向往复驱动,由此横动导纱器23使纱线Y相对于旋转的纱管B或者卷装P以规定宽度横动。
[0039]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由于任意理由纱线Y断开的情况下,接头台车3行进至该纺纱单元2进行接头动作。接头台车3具有接头装置26、吸管27以及吸嘴28。吸管27被支轴31支承为能够转动,将来自空气纺纱装置7的纱线Y捕捉引导至接头装置26。吸嘴28通过支轴32被支承为能够转动,将来自卷取装置13的纱线Y捕捉引导至接头装置26。接头装置26进行被引导的纱线Y彼此的接头。接头装置26是使用压缩空气的捻接器、使用基本玮纱的接线器、或者将纱线Y机械地接头的打结器等。
[0040]在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动作时,使卷装P向反卷取方向旋转(反转)。此时,以卷装P从卷筒22分离的方式利用气缸(省略图示)使摇臂21移动,通过设置于接头台车3的反转用辊(省略图示)使卷装P反转。
[0041]针对上述的牵伸装置6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后辊对14具有隔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而相互对置的后下辊14a以及后上辊14b。第三辊对15具有隔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而相互对置的第三下辊15a以及第三上辊15b。中间辊对16具有隔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而相互对置的中间下辊16a以及中间上辊16b。在中间下辊16a架设有龙带18a。在中间上辊16b架设有龙带18b。前辊对17具有隔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而相互对置的前下辊17a以及前上辊17b。
[0042]多个辊对14、15、16以及17牵伸从条筒(省略图示)供给的纱条S并且使其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行进,将纤维束F供给至空气纺纱装置7。以下,将沿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的方向称为“牵伸方向”。将牵伸方向的上游侧仅称为“上游侧”,将牵伸方向的下游侧仅称为“下游侧”。
[0043]各下辊14a、15a、16a以及17a被基座51支承为能够旋转。各下辊14a、15a、16a以及17a以越靠近下游侧越快的方式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被驱动旋转。各上辊14b、15b、16b以及17b被摇臂(第二支承部)52支承为能够旋转。各上辊14b、15b、16b以及17b以规定压力与各下辊14a、15a、16a以及17a接触从而从动旋转。此外,摇臂52将邻接的一对纺纱单元2各自所具备的牵伸装置6的各上辊14b、15b、16b以及17b支承为能够旋转。
[0044]在基座51上,后下辊14a以及第三下辊15a的位置沿着牵伸方向能够调整。在摇臂52上,后上辊14b以及第三上辊15b的位置沿着牵伸方向能够调整。由此,能够根据牵伸的纤维束F的纤维长,调整邻接的辊对14、15间的距离、以及邻接的辊对15、16间的距离。
[0045]在摇臂52的上游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三转动轴53。第三转动轴53将摇臂52支承为能够在各上辊14b、15b、16b以及17b与各下辊14a、15a、16a以及17a接触的接触位置与各上辊14b、15b、16b以及17b从各下棍14a、15a、16a以及17a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转动。在摇臂52的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操作人员进行摇臂52的转动操作时所使用的手柄54。若使摇臂52转动至接触位置,则设置于手柄54的下端部的钩部55与设置于基座51的下游侧的端部的固定辊56卡合,保持各上辊1仙、1513、1613以及1713以规定压力与各下辊14&、15&、16&以及17&接触的状态。不仅有摇臂52对全部的上辊14b、15b、16b以及17b进行支承的例子,摇臂52也能够对一部分的上辊进行支承。例如也能够形成为,摇臂52仅支承上辊14b、15b以及16b且前上辊17b与摇臂52独立地移动。
[0046]在牵伸装置6设置有清洁装置60。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一个牵伸装置6设置有一个清洁装置60。在一个纺纱机I中,一个清洁装置60与其他清洁装置60独立地设置。如图
4、图5以及图6所示,清洁装置60具备:支承机构(第一支承部)61和清洁模块64。支承机构61安装于摇臂52。清洁模块64被支承机构61支承为能够转动。
[0047]支承机构61具有安装托架84和第一转动轴62。安装托架84具有底壁84a和一对侧壁84b、84c ο 一对侧壁84b、84c以相互对置的方式立设于底壁84a (此处,相对于底壁84a设置为直角)。底壁84a以及侧壁84b、84c形成为一体。底壁84a通过螺栓85固定于摇臂52的安装面52a。一对侧壁84b、84c在上游侧的端部将第一转动轴62支承为能够转动。
[0048]清洁模块64具有框架体65、第一带输送辊66、第二带输送辊67、张力辊71以及清洁带68。框架体65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侧框架65a、65b、和架设于侧框架65a、65b之间的连接框架65c。在侧框架65b的上游侧的端部固定有第一转动轴62。在安装托架84的侧壁84b与框架体65的侧框架65b之间绕第一转动轴62设置有螺旋弹簧63。将螺旋弹簧63配置为,将清洁模块64向靠近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的方向施力。
[0049]第一带输送棍66在框架体65的下游侧的端部架设于侧框架65a、65b之间。第二带输送棍67在框架体65的上游侧的端部架设于侧框架65a、65b之间。各带输送棍66、67通过侧框架65a、65b支承为能够旋转。张力辊71通过一对臂部件69被支承为能够旋转。一对臂部件69被支承为能够在侧框架65a、65b之间转动。一对臂部件69被螺旋弹簧72朝向从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分离的方向施力。
[0050]清洁带68架设于第一带输送辊66、第二带输送辊67以及张力辊71。清洁带68在被张力辊71赋予张力的状态下,在第一带输送辊66与第二带输送辊67之间沿牵伸方向输送。[0051 ]在中间上辊16b的旋转轴固定有驱动部件57。在第一带输送辊66的旋转轴固定有与驱动部件57卡合的从动部件73。若驱动部件57与中间上辊16b共同旋转一圈,则使从动部件73旋转规定角度。由此,第一带输送辊66旋转规定角度,清洁带68输送规定量。此时,清洁模块64将第一转动轴62作为中心进行动作,清洁带68从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暂时分离(参照图5)后再与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接触(参照图4)。这样,清洁带68每输送规定量而间歇地与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接触。由此,从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将纤维片除去,该纤维片附着于清洁带68。
[0052]在框架体65的侧框架65b经由安装托架76安装有吸引装置75。吸引装置75经由配管77与第一端架4的回收装置连接。吸引装置75隔着缝隙与清洁带68对置,将附着于清洁带68的纤维片与吸引空气流共同回收。
[0053]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清洁模块64通过支承机构61被支承为分别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及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更具体而言,清洁模块64通过第一转动轴62被支承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0054]第一位置如图4以及图5所示是在清洁装置60安装于摇臂52时清洁带68与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接触的清洁位置。第二位置如图7以及图8所示是在清洁装置60安装于摇臂52时清洁带68从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分离的待机位置。优选,第一转动轴62将清洁模块64的上游侧的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10°以上150°以下的角度,更优选支承为能够转动10°以上90°以下的角度。
[0055]如图7以及图8所示,支承机构61进一步具备在待机位置亦即第二位置保持清洁模块64的保持部78。保持部78具有杆部件79和第二转动轴81。第二转动轴81在清洁带68的输送方向上与第一转动轴62隔开间隔地设置。第二转动轴81固定于安装托架84的侧壁84b,将杆部件79的基端部79a支承为能够转动。此外,第一转动轴62相比第二转动轴81设置于牵伸方向上更靠近第三转动轴53的位置。
[0056]在清洁模块64配置于待机位置亦即第二位置时,杆部件79的前端部79b与清洁模块64所具有的第一承接部82卡合。第一承接部82与框架体65的侧框架65b形成为一体。此外,在将清洁装置60从摇臂52取下时,第一承接部82与安装托架84的侧壁84b接触,从而通过螺旋弹簧63防止清洁模块64旋转必要程度以上。
[0057]支承机构61进一步具有供杆部件79卡合的第二承接部86。第二承接部86具有固定于安装托架84的侧壁84b的销87和安装于销87的O型环88。在清洁位置亦即第一位置配置有清洁模块64时,或者在将清洁装置60从摇臂52取下时,形成于杆部件79的前端部79b的切口79c与销87卡合。此时,O型环88在与侧壁84b之间夹持杆部件79的前端部79b,从而防止杆部件79的松动。
[0058]此外,在不需要各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的清洁的情况下,在待机位置亦即第二位置配置清洁模块64,在该状态下,能够使纺纱单元2的运转继续。换句话说,在纺纱机I的各纺纱单元2中,在待机位置亦即第二位置配置有清洁模块64的状态下,牵伸装置6能够进行纱条S的牵伸,空气纺纱装置7能够进行纱线Y的生成,卷取装置13能够进行纱线Y的卷取。
[0059]以上,如说明的那样,在清洁装置60中,将支承机构61安装于牵伸装置6,以能够使得在第一位置清洁带68与上棍14b、15b以及龙带18b接触,而在第二位置清洁带68从上棍14b、15b以及龙带18b的分离。由此,通过使清洁模块64移动至第二位置,能够使牵伸装置6的运转继续并实施牵伸装置6以及/或者清洁装置60的维护。因此,根据清洁装置60,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高。通过使清洁模块64移动至第二位置,也能够使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的可视性提尚。
[0060]此外,作为清洁装置60的维护的一个例子,有清洁带68以及/或者带输送辊66、67的更换。在进行清洁带68以及/或者带输送辊66、67的更换的情况下,使清洁模块64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使清洁模块64保持于保持部78。在该状态下,使一对臂部件69向靠近框架体65的连接框架65c的方向转动,将赋予清洁带68的张力解除,进行清洁带68以及/或者带输送辊66、67的更换。在支承多个上辊14b、15b、16b以及17b的摇臂52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纺纱无法进行。然而,在使清洁模块64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还能够实施纺纱。即,在纺纱中,未中断纺纱而使清洁模块64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由此能够实施清洁装置60的维护。在结束了清洁装置60的维护后,能够保持纺纱继续使清洁模块64移动至接触位置。根据以上内容,使摇臂52在接触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与使清洁模块64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意思不同。
[0061 ]在清洁装置60中,支承机构61具有将清洁模块64的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10°以上150°以下的角度的第一转动轴62。由此,从实施牵伸装置6以及/或者清洁装置60的维护的观点来看,能够使清洁模块64从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充分地分离。
[0062]在清洁装置60中,支承机构61具有在第二位置保持清洁模块64的保持部78。由此,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实施牵伸装置6以及/或者清洁装置60的维护。
[0063]在清洁装置60中,保持部78具有在第二位置与清洁模块64所具有的第一承接部82卡合的杆部件79、和将杆部件79支承为能够转动的第二转动轴81。由此,不使用夹具等便能够在第二位置保持清洁模块64。
[0064]在清洁装置60中,第一转动轴62与第二转动轴81在清洁带68的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由此,能够实现清洁装置60的各部件的布局的优化。
[0065]在清洁装置60中,支承机构61具有供杆部件79卡合的第二承接部86。由此,在清洁模块64配置于第一位置时,能够使杆部件79以稳定的状态待机。
[0066]在牵伸装置6中,第一转动轴62相比第二转动轴81设置于牵伸方向上更靠近第三转动轴53的位置。由此,清洁模块64以第一转动轴62为中心打开的一侧与摇臂52以第三转动轴53为中心打开的一侧相同。因此,能够从相同侧(从相同的作业通路侧)实施牵伸装置6以及/或者清洁装置60的维护。
[0067]在纺纱机I的各纺纱单元2中,在清洁模块64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牵伸装置6能够进行纱条S的牵伸,空气纺纱装置7能够进行纱线Y的生成,卷取装置13能够进行纱线Y的卷绕。由此,能够使纺纱机I的运转继续,并且实施清洁装置60的维护。在不需要上辊14b、15b以及龙带18b的清洁的情况下,将清洁模块64配置于第二位置,在该状态下,能够使纺纱机I运转。
[006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0069]在一个纺纱机I中,可以相对于全部的牵伸装置6设置清洁装置60,或者也可以仅相对于一部分的牵伸装置6设置清洁装置6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洁装置60的清洁对象是上棍14b、15b以及龙带18b,但清洁装置60能够将多个上棍的至少一个(包括龙带)作为清洁对象。该情况下,清洁装置60构成为,在第一位置清洁带68与上辊的至少一个接触并且在第二位置清洁带68从上辊的至少一个分离。
[007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洁模块64通过支承机构61被支承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够转动,若清洁模块64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则也可以通过支承机构61被支承为能够进行转动以外的动作。
[007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洁模块64在第二位置被保持部78保持,但是清洁模块64也可以在第二位置被销等工具保持。
[007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承接部82具有在清洁装置60被从摇臂52取下时防止清洁模块64通过螺旋弹簧63而旋转必要程度以上的功能,第一承接部82也可以与具有该功能的止动部区别设置。
[007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着于清洁带68的纤维片通过吸引装置75与吸引空气流共同被回收,附着于清洁带68的纤维片也可以通过刷子等除去。
[0074]空气纺纱装置7为了防止纤维束F的捻回传递至空气纺纱装置7的上游侧,也可以进一步具备配置成保持于纤维引导部且向纺纱室内突出的针。另外,空气纺纱装置7也可以通过纤维引导部的下游侧端部取代这样的针来防止纤维束F的捻回传递至空气纺纱装置7的上游侧。而且,空气纺纱装置7也可以取代上述的结构具备沿相互相反方向对纤维束F施加捻回的一对喷气喷嘴。
[0075]在纺纱单元2中,纱线存积装置11具有从空气纺纱装置7拉出纱线Y的功能,但也可以通过输送辊与夹持辊将纱线Y从空气纺纱装置7拉出。在通过输送辊与夹持辊从空气纺纱装置7将纱线Y拉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纱线存积装置11设置通过吸引空气流来吸收纱线Y的松弛的松式管(只歹!V夕于二一文)或者机械式的补偿器等。
[0076]在纺纱单元2中,在机台高度方向上,以使上侧所供给的纱线Y在下侧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但各装置也可以以使下侧所供给的纱线Y在上侧卷绕的方式配置。
[0077]在牵伸装置6中,第三转动轴53配置于后辊对14侧(S卩,上游侧),但第三转动轴53也可以配置于前辊对17侧(S卩,下游侧)。
[0078]在纺纱机I中,牵伸装置6的下辊的至少一个以及横动导纱器23通过来自第二端架5的动力(S卩,多个纺纱单元2共用)被驱动,但纺纱单元2的各装置(例如,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卷取装置13等)也可以在每个纺纱单元2独立地被驱动。
[0079]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也可以配置于纱线监视装置8的上游侧。单元控制器10也可以在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在纺纱单元2中,也可以省略上蜡装置12、张力传感器9以及纱线监视装置8。
[0080]在图1中,纺纱机I以卷绕平行形状的卷装P的方式图示,但也能够卷绕锥形形状的卷装P。在锥形形状的卷装P的情况下,由于纱线Y的络交而产生纱线Y的松弛,但该松弛也能够通过纱线存积装置11吸收。各结构的材料以及形状不局限于上述的材料以及形状,能够采用各种材料以及形状。
【主权项】
1.一种清洁装置,其用于牵伸装置,该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清洁带; 多个带输送辊,所述多个带输送辊输送所述清洁带;以及 第一支承部,其将所述清洁带以及所述带输送辊支承为能够分别向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带以及所述带输送辊构成清洁模块, 所述第一支承部具有将所述清洁模块的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10°以上150°以下的角度的第一转动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部进一步具有在所述第二位置保持所述清洁模块的保持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具有: 杆部件,其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清洁模块所具有的第一承接部卡合;以及 第二转动轴,其将所述杆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在所述清洁带的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部具有供所述杆部件卡合的第二承接部。7.一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清洁装置,其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 多个辊对,所述多个辊对分别具有下辊以及上辊;以及 第二支承部,其对多个所述上辊进行支承, 所述第一支承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承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清洁带与多个所述上辊的至少一个接触,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清洁带从多个所述上辊的至少一个分离。8.一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清洁装置,其为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 多个辊对,所述多个辊对分别具有下辊以及上辊; 第二支承部,其支承多个所述上辊; 第三转动轴,其将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为能够在多个所述上辊的每一个与多个所述下辊的每一个接触的接触位置与多个所述上辊的每一个从多个所述下辊的每一个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第一支承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承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清洁带与多个所述上辊的至少一个接触,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清洁带从多个所述上辊的至少一个分离, 所述第一转动轴相比所述第二转动轴设置于在牵伸方向上更靠近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清洁带以及所述带输送辊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多个所述辊对进行纤维束的牵伸。10.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牵伸装置,其为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 空气纺纱装置,其对由所述牵伸装置牵伸而得的纤维束进行加捻而生成纱线;以及 卷取装置,其将在所述空气纺纱装置生成的所述纱线卷绕而形成卷装。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清洁带以及所述带输送辊配置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牵伸装置进行纤维束的牵伸,所述空气纺纱装置进行纱线的生成,所述卷取装置进行纱线的卷绕。
【文档编号】D01H4/36GK205474168SQ20162015232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发明人】森田晃弘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