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435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印机附件,尤其涉及自动进纸调压装置。
目前国内常用的油印机虽然也有自动进纸装置,但由于在工作中,供纸板一直紧靠搓纸轮,纸进入搓纸轮时易折皱并常发生拖纸现象,这必然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印刷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纸调压装置,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不需增加动力,能间隙性自动循环给供纸板适度的抬举力和释放力,避免进纸折皱、拖纸和减少双张进纸现象,实现印一张自动进一张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自动进纸调压装置包括供纸板及其支撑杆、进纸凸轮、拉力杆、搓纸轮、释放杆和位于其上的起落杆,其特征是在进纸凸轮外端的凸台上固定有调压凸轮,在油印机的侧板上,位于调压凸轮的左上方设有固定轴,该固定轴上有调压杆,调压杆的左臂挂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油印机侧板下边的拉力杆联接,调压杆的右臂端部装有短轴,短轴上有滚珠轴承,短轴在调压杆上的位置设有微调结构。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进纸凸轮的外端有调压凸轮,调压凸轮的外圈与调压杆右臂上的滚珠轴承外圈紧贴,调压杆的左臂与拉力杆之间设有弹簧,当油印机工作时,进纸凸轮转动,调压凸轮随之转动并施力于调压杆的滚珠轴承,进纸凸轮转一周,调压凸轮也转一周,调压杆则上升、下降一次,当调压凸轮的长半径方向压于滚珠轴承时,调压杆右臂下降、左臂上升,弹簧将拉力杆拉起,与拉力杆联接的释放杆带动起落杆上升,起落杆将供纸板顶起使其靠近搓纸轮并进纸一张,待纸进入搓纸轮的瞬间,调压凸轮短半径方向压向滚珠轴承时,调压杆受力减小,弹簧收缩复位,此时供纸板下降并离开搓纸轮,给力消失,由于循环给力放力,避免了进纸折皱、拖纸和减少双张进纸现象,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不需增加动力,便能实现间隙性自动循环供纸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调压杆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1微调结构(短轴为偏心轴)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微调结构(长圆形轴孔)示意图。
实施例1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包括供纸板1及其支撑杆12,进纸凸轮10,拉力杆13,搓纸轮5,释放杆15和位于其上的起落杆14,在进纸凸轮10外端的凸台上固定有调压凸轮9,进纸凸轮10与调压凸轮9和油印机侧板2均有一个对位孔11,对位孔11是在固定调压凸轮9时它们必须在此对位,在油印机侧板2上,位于调压凸轮9的左上方设有固定轴6,固定轴6通过螺纹与油印机侧板2联接,固定轴6上有调压杆3,调压杆3的左、右臂之间有轴孔17,轴孔17与固定轴6配合,它们之间有轴套18,固定轴6的另一端为六棱柱16,调压杆3的左臂挂有弹簧4,弹簧4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油印机侧板2下边的拉力杆13联接,调压杆3右臂端部装有短轴7,短轴7上有滚珠轴承8,滚珠轴承8的外圈紧贴调压凸轮9的外圈,短轴7为偏心轴,其偏心距为4~6mm,它能微量调节滚珠轴承8在调压杆3上的位置。
实施例2调压杆3的右臂端部的轴孔19为长圆形孔,短轴7为同心轴,短轴7可在长圆形轴孔19内微量调节后用螺纹固定,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包括供纸板及其支撑杆,进纸凸轮,拉力杆,搓纸轮,释放杆和位于其上的起落杆,其特征在于在进纸凸轮外端的凸台上固定有调压凸轮,在油印机侧板上,位于调压凸轮的左上方设有固定轴,该固定轴上有调压杆,调压杆的左臂挂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油印机侧板下边的拉力杆联接,调压杆的右臂端部装有短轴,短轴上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外圈紧贴调压凸轮的外圈,短轴在调压杆上的位置设有微调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调结构是短轴为偏心轴,其偏心距为4~6mm,调压杆右臂端部有一个与短轴配合的圆形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调结构是调压杆的右臂装短轴的轴孔为长圆形孔,短轴为同心轴,它可在长圆形轴孔内移动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送纸凸轮、调压凸轮和油印机侧板相对应的一侧分别设有对位孔,该对位孔是在固定调压凸轮时,调压凸轮与送纸凸轮在此对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压杆左、右臂之间有轴孔,轴孔与固定轴配合,它们之间有轴套,固定轴的另一端为六棱柱,六棱柱的端部有外螺纹,该螺纹与油印机侧板上的内螺纹联接。
专利摘要一种油印机自动进纸调压装置,包括供纸板和进纸凸轮,在进纸凸轮的外端面固定调压凸轮,位于调压凸轮的左上方有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油印机侧板上,固定轴装有调压杆,调压杆的左臂挂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油印机侧板下边的拉力杆联接,调压杆右臂端部装有短轴,短轴上有滚珠轴承,短轴在调压杆上的位置可微调,本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不需增加动力,便能实现间隙性自动循环供纸,避免进纸折皱和拖纸现象。
文档编号B41L21/02GK2409055SQ0022937
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7日
发明者崔保奎 申请人:崔保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