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子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43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子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子打印设备,它构造成带子形的热敏记录介质(下文中简单称之为带子)压靠在一加热头上,字母/字符打印在带子上,然后,其上打印有字母/字符的带子的部分被输送到外面。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各种类型的带子打印设备问世。传统的带子打印设备构造成带子由一滚筒机构输送,它在一操作位置与一待用位置之间移动,该待用位置与一覆盖盒保持部分的背盖的一连接/脱开(即,连接/脱开,或打开/关闭)机构相结合。然后,带子通过滚筒而压靠在一加热头上。加热头根据打印数据对带子加热,从而在带子上形成字母/字符。然后,带子的打印部分输出到外边。
现在进一步描述带子打印设备的实例。在日本专利临时出版物HEI 08-25753中公开了一带子打印设备,它设置有一带子输送机构、一用来在带子上形成字母/字符的加热头和一朝向加热头偏压的可缩回的滚筒。带子输送机构、加热头和滚筒设置在一容纳带盒的带盒保持部分的框架内。此外,在此出版物中滚筒由一滚筒保持器支承,该保持器由一保持器轴摆动地支承。保持器轴竖立在基板上,而一安装加热头的头支承件设置在基板上。加热头相对于滚筒的位置预先进行调整,基板借助于螺钉固定在框架上。
例如另一实例,美国专利5,839,840公开一具有滚筒机构的带子打印设备,它在一操作位置与一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该缩回位置与一覆盖带盒保持部分的背盖的一连接/脱开机构相结合。在此实例中,当背盖连接到带子打印机上时一竖立在背盖内表面上的接合突起(engaging protrusion)插入在可移动滚筒与固定件之间,由此,滚筒保持器朝向带盒摆动,直到带子的部分通过滚筒压靠在加热头上。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保持器轴竖立在基板上,设置有加热头的头支承件安装在基板上,且其位置预先进行调整。头支承件通常由金属件制成,例如,通过铝模铸方法进行制造。因此,有必要借助于螺钉将头支承件固定在由金属制成的基板上,这种工艺引起增加加工步骤和制造成本的问题。
在这种结构中,形成在背盖内表面上的接合突起插入在滚筒保持器与固定件之间,以便摆动滚筒保持器朝向带盒,以将带盒中的带子推压靠在加热头上,设置在用来支承加热头的带子安装部分内的支承板通常由树脂制成。因此,支承板可由单一的树脂模制工艺来形成,由此可减小制造成本。然而,当其长时间用于高温中时,就会引起支承板沿滚筒保持器加压的方向发生蠕变变形的问题。当发生变形时会降低打印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改进的带子打印设备,其中,在其上安装加热头的加热头安装件可在一单一的树脂模制过程中与盒保持部分一体地形成,以此减小制造成本。此外,即使带子打印设备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储存或使用,也可防止加热头安装件的蠕变变形,因此,可在长时间内防止带子打印质量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带子形的热记录介质上打印字母/字符的带子打印设备。该带子打印设备设置具有一设备本体;一形成在该设备本体内以容纳含有带子形记录介质的带盒的盒保持部分;一覆盖该盒保持部分的盖件;一施加热量以在带子形记录介质上打印字母/字符的加热头(thermalhead);一形成在盒保持部分底部上的加热头安装部分,该加热头安装部分包括一从盒保持部分的底部朝向盖件突出的板状件,加热头连接到板状件的一侧;以及,一具有面向加热头并朝向加热头偏压的滚筒的滚筒机构。
此外,加热头安装部分具有一邻接件,而盖件具有一调节件。邻接件和调节件构造成邻接件从与某一方向相对的方向与调节件邻接,在该方向中至少当盖件覆盖盒保持部分时滚筒偏压朝向加热头,由于邻接件的位移受到调节件的阻止,所以阻止了被滚筒推压的板状件的变形。
可供选择的做法是邻接件可包括一从板状件的侧端表面突出的突出件。
还可供选择的做法是调节件形成在盖件的一面向加热头安装部分的内表面上。在此情形中,突出件可构造成沿一垂直于突出件的突出方向的平面具有一基本上为圆形的截面。
此外,突出件具有一沿垂直于突出件的突出方向的平面基本上为半圆形截面、一面向调节件的突出件的凸出表面。
可供选择的做法是,调节件具有一接纳突出件的接纳部分,接纳部分的至少一部分邻接于具有适配于突出件形状的一凹陷形状的突出件。
在一特定的情形中滚筒机构构造成滚筒在一滚筒偏压朝向加热头的操作位置与一滚筒从操作位置缩回的备用位置之间移动,且仅当滚筒位于操作位置时邻接件面向调节件。
仍可可供选择的做法是盖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本体上,且滚筒机构构造成滚筒在一滚筒偏压朝向加热头的操作位置与一滚筒从操作位置缩回的备用位置之间移动,同时,与盖件相对于本体的连接/脱开机构相结合。
还可供选择的做法是,滚筒机构具有一在操作位置与备用位置之间移动滚筒的移动机构,且盖件具有一形成在盖件内表面上的突出部分,突出部分影响移动滚筒的移动机构。
在此情形中,邻接件可包括一从板状件的侧端表面突出的突出件,而调节件可形成在面向加热头安装部分的盖件的内表面上。
此外,盖件可包括一对第一肋,第一肋形成在盖件的内表面上并从调节件的两侧延伸。
另外,盖件可包括一对第二肋,第二肋形成在盖件的内表面上并从突出部分的两侧延伸。
可供选择的做法是第一肋和第二肋连接在调节件和突出部分之间。
仍可供选择的做法是确定调节件与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使滚筒以预定的力偏压压靠在加热头上。
在某一情形中,调节件和突出部分与盖件一体地形成。
还可供选择的做法是加热头安装件和盒保持部分由树脂形成。
变化的做法或者可供选择的做法是盖件由树脂制成。
还可供选择的做法是加热头安装件与盒保持部分一体地形成。
仍可选择的做法是滚筒机构可包括一滚压辊子以及一朝向加热头偏压该滚压辊子的偏压机构,而邻接部分可形成在加热头安装件的盖件侧端部分上,这样,当滚筒机构处于操作位置时其面向滚压辊子的转动轴线。
此外,滚筒机构可包括一摆动机构,它绕一固定点将滚筒机构从操作位置摆动到备用位置。盖件具有一形成在内表面上的突出部分,而突出部分压迫滚筒机构的一外侧,以将滚筒机构对着摆动装置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带子形的热记录介质上打印字母/字符的带子打印设备,该带子打印设备设置具有一设备本体;一可拆卸地连接在该设备本体上的用来覆盖的盖件;一施加热量以在带子形记录介质上打印字母/字符的加热头;一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加热头安装部分,该加热头安装部分包括一从设备本体朝向盖件延伸的板状件,加热头连接到该板状件的一侧;一具有面向加热头并朝向加热头偏压的滚筒的滚筒机构,一支承机构设置在加热头安装部分与盖件之间。该支承机构构造成从与滚筒相对的一侧支承板状件,以防止板状件因滚筒施加的偏压力引起变形。


图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一带子打印设备的外貌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带子打印设备的前视图;图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带子打印设备的立体图,视角从上后方向观察;图4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带子打印设备的侧视截面图;图5是带子打印设备的後视图,其中,移去后盖而附连一带盒;图6是带子打印设备的另一後视图,其中,带子有后盖而移去带盒;图7是应用于根据该实施例的带子打印设备的带盒的立体图;图8是是一放大的後视图,示出一滚筒保持器压靠在加热头上;图9是滚筒保持器的放大的侧视图;图10是一平面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带子打印设备的背盖的一内表面;图11A是一放大的局部的後视图,示出围绕加热头的一部分;图11B是沿图11A的线″Z-Z″截取的截面图;图12是示出握持在使用者左手中的带子打印设备的立体图;以及图13和13A-13E示出在不同纵向位置处的带子打印设备的外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子打印设备1。
首先,将参照图1至4描述带子打印设备1的总的构造。
如图1至4所示,带子打印设备1具有一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本体2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背盖3。背盖3可拆卸地连接到本体2上以盖住後侧,後侧是与面向使用带子打印设备1的使用者的前侧相对的本体2的一侧。如图2所示,带子打印设备1在图2中的沿向上和向下方向比沿宽度方向(即,图2中的向右和向左方向)长。沿其纵向的本体2的大致的上半部形成为当从前侧(如图2所示)观看时它具有一基本上圆的形状。一窗5开在本体2的上半部表面的基本中心区域上。窗5沿图2中的右和左方向延伸。一液晶显示器(LCD)6设置在窗5内。在本体2上半部的左侧设置有一切割杆7。一已打印并从形成在带子打印设备1的上端处的带子输出开口8(见图3)输出的热带子9,例如通过用拇指向内按压切割杆7,即可被切割器10(图5)切割(将在下文中予以描述) 。
本体2的纵向的大致下半部构成一握持部分11,它形成的宽度略小于本体2的上半部的宽度,并在其右侧和左侧的角部倒圆,以便提供一容易的握持。此外,对应于握持部分11、在背盖3的一部分的右侧和左侧上的角部也进行倒圆,其也提供一容易的握持感。
附连在本体2上的背盖3这样形成带子打印设备1的厚度从容纳带盒26的部分朝向握持部分11逐渐地减小。握持部分11形成的厚度小于容纳带盒26的部分的厚度。握持部分11构造成可让使用者容易地将其握持在手中。图13和13A-13E示出本体2和附连在其上的背盖3在带子打印设备1的不同的纵向位置上的截面的形状。
由软橡胶形成的不同的键设置在握持部分11的前表面上。键包括用来输入字母数字字符和各种符号的字符输入键12,以便形成一文件数据的正文;一空格键13用来输入一空格;一换档键14在按下时执行一换档操作;一打印键15用来输入指示正文打印的指令;一光标键16用来在LCD6上左右移动光标,LCD6显示通过字符输入键12输入的字符和符号;一电源按钮17用来操作带子打印设备1的电源的开/关;以及,一返回键18,待操作以选择一字母选择(letter selection)等。
多个字符分配在一个字符输入键12上。因此,当同一个字符输入键12重复地按下时,显示在LCD6上的一字符可在多个字符中变化。例如,当诸字符输入键12中、一个具有印在其顶表面上为“a、b、c、2”指示的键被按下时,字符“a、b、c、2”在LCD6的光标的位置上,每按下一次该字符输入键则循环地依次显示字符“a”、“b”、“c”和“2”。在字符“2”显示时,当字符输入键12按下时即显示“a”。当按下返回键18时,则输入在LCD6上显示的字符。此外,当换档键14按下时,显示在LCD6上的光标位置处的字符的档位则在下档与上档之间切换。例如,当“a”显示在LCD6的光标位置上,通过按下换档键14,字母变到“A”。同样地,当按下换档键14时,在光标位置处的字母“b”被切换到“B”,或在光标位置处的字母“C”被切换到“c”。当按下返回键18时,即建立这种变化。
如图4所示,一线路板20设置在本体2的握持部分11内,在握持部分11的前表面下面。字符输入键12、空格键13、换档键14、打印键15、光标键16、电源按钮17、返回键18布置在线路板20的顶表面上。设置有控制线路的控制线路板21设置在本体2内,位于握持部分11与LCD6之间的一位置处。此外,一驱动电机25设置在本体2的空间内,该空间形成在控制线路板21相对于加热头33的相对侧。如图4所示,驱动电机25位于本体2内的上端部分。设置驱动电机25,以通过一齿轮机构(未示出)可转动地驱动滚压辊子23。
如图4-6所示,一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间隔件30借助于螺钉31(见图5和6)固定到本体2的一开口处,该开口形成在线路板20、控制线路板21、LCD6和驱动电机25的后面。如在下文中所描述的,一用来接纳带盒26(见图4-6)的带盒保持部分27和一容纳多个电池(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电池)的电池保持部分29形成在间隔件30的后侧,其中,沿本体2的纵向各布置了两个电池。
接下来,将参照图5和6描述间隔件30的结构。
如图6所示,盒保持部分27形成在沿本体2的纵向的上半部的间隔件30内。盒保持部分27形成的形状从后面观看基本上呈矩形(如图5和6所示),该形状基本上与示于图7中的带盒26的外形相同。此外,包围盒保持部分27的诸部分形成为朝向带子打印设备1的背盖侧突出的突出部分,这样,盒保持部分27相对于该突出部分的深度基本上与带盒26的厚度相同。
在盒保持部分27的底表面上,在其上待安装加热头33的一薄板形加热头安装部分34设置在靠近切割杆7(即,在图5或6中的右手侧)的一端部处。该加热头安装部分34形成为沿本体2的纵向延伸,并从盒保持部分27的底表面垂直地(即沿垂直于图5或图6的平面的方向)竖立。加热头安装在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外侧上(即带子的切割器侧)。
在限定盒保持部分27的突出部分的右侧部分(图6中)上形成一面向加热头33的挖去部分。一滚筒保持器35设置在该挖去部分处的间隔件30的后侧上,这样,滚筒保持器35绕一凸台43(见图8)可摆动,一形成在滚筒保持器35(见图8)的握持部分侧端的通孔42配装在该凸台上。带子打印设备1结构是当背盖3从本体2拆卸时滚筒保持器35通过扭转弹簧46(见图8)向外偏压,并位于一位置(在下文中该位置将称之为“备用位置”),在此位置滚筒保持器35邻接一定位固定件(position fixing member)37,它形成在一在间隔件30上形成的大致矩形的接合孔36的外侧(带子切割器侧),并朝向带子打印设备1的前表面延伸。
下面将参照图8和9来描述滚筒保持器35的结构。
如图8和9所示,以及如上所述,滚筒保持器35被形成在间隔件30上的凸台43可转动地支承。形成在滚筒保持器35上的圆形通孔42在其沿纵向的下端配装在该凸台43上。滚筒保持器35通过扭转弹簧45向外偏压(沿图8中箭头″46″的方向)。滚筒保持器35在一垂直于带子打印设备1的纵向的平面内,在其纵向的上端部形成具有一基本上呈U形的截面,而通孔47形成在滚筒保持器35的上端部分的顶和底表面上。各个通孔47基本上呈矩形(当从本体2的后面观察时)。各通孔47沿基本上正交于滚筒保持器35的纵向的方向呈长形(即,在图8中的右和左手方向)。
滚压辊子23的转动轴23A可转动地插入到在滚筒保持器35的U形部分的两侧上的通孔47内。一个转动轴23A(图9中在左手侧上的那个)朝向间隔件30的背侧(即朝向本体2的前侧)延伸,而滚筒齿23B设置在其一端上。转动轴23A通过压紧弹簧49向内偏压(沿图8中箭头″50″所示的方向)。压紧弹簧49沿其纵向支承在滚筒保持器35的下端部分的外侧,并具有沿滚筒保持器35的纵向见长的一大致的U形形状。因此,当滚筒保持器35固定在备用位置时其转动轴23A通过压紧弹簧49的偏压力压靠在通孔47的加热头33侧。
一邻接突出部34A形成在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背盖侧表面上,其位置对应于滚压辊子23推压的一部分。该邻接突出部34A基本上呈圆形(从本体2的后面观察),并朝向背盖侧突出一预定的长度。应该指出的是从本体2的后面观察的邻接突出部34A的形状不需限制为圆形。作为一种变化,可采用一具有面向滚压辊子23的平表面的半圆形状。
如图5和6所示,切割杆7被一弹簧(未示出)偏压,以使切割杆7向外摆动。切割器10可滑动地由一切割器支承机构(未示出)支承,该机构也可滑动地支承切割杆7。当切割杆7向内按压时该支承机构朝向带盒26移动切割器10,并切断位于那里的热带子9。
如图5和6所示,一大得足以插入一手指的第一间隙39形成在沿本体2的纵向的盒保持部分27的上端侧的中间。
电池保持部分29形成在间隔件30的一部分上,位于握持部分11内,相对于纵向中心线1X(见图5)在与加热头33相对的一侧,即沿本体2的纵向在驱动电机25的下面。电池保持部分29呈一细长的矩形(当从本体2的后面观察时)并容纳四个电池28(在本实施例中它们是AA型电池),且以每两节电池28排列并沿本体2的纵向连接。电池保持部分29这样形成它从盒保持部分27的底部朝向前表面侧(图4中的左手侧)向下形成有一深度的台阶,该深度略大于电池28的直径。电池保持部分29沿本体2的纵向延伸,这样,电池保持部分29的上端位于盒保持部分27上一预定的长度。因此,当电池28和带盒26附连到本体2上时,电池28的一部分相对于带盒26位于前表面侧上。面向电池保持部分29的盒保持部分27的一部分被挖去,以形成一第二间隙40,当带盒26从带子保持部分29中拆卸时它允许手指插入在保持在电池保持部分29内的电池28的上方。
一凹陷29a形成在限定在握持部分11内的电池保持部分29的加热头侧上(图6中的左侧)。凹陷29a呈半圆形(当从本体2的后侧观察时),且一手指可插入其中。凹陷29A的底部基本上位于与电池保持部分29底部的同样的高度上。
如图5和6所示,当移去背盖3时,滚筒保持器35位于备用位置,且通过手指插入到第一间隙39和第二间隙40中,带盒26可从盒保持部分27中取出。当带盒26从盒保持部分27中移去时,可将手指插入到凹陷29A中而取出各电池28,因此电池28可进行更换。在电池28更换之后,带盒26放回到带子保持部分27内,且背盖3附连到本体2上。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上时,滚筒保持器35摆动并位于操作位置上,由此,带子打印设备1可进行操作(见图11A和11B)。
接下来,将参照图10、11A和11B来描述一用来摆动滚筒保持器35的机构,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上时,该机构将滚筒保持器35摆向加热头33。
首先,将参照图10来描述背盖3。如图10所示,背盖3在其上端和下端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沿纵向设置有弹性啮合片55和56。啮合片55和56形成为朝向本体侧延伸(即沿垂直于图9的平面和从图9平面向上的方向)。此外,啮合突出部55A和56A形成在各弹性啮合片55和56的顶部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啮合突出部55A和56A沿其纵向弹性地与间隔件30的上端和下端部分啮合。采用该结构使背盖3弹性地固定到本体2的背侧。
一压紧部分57沿纵向在上侧从弹性啮合片55的底部向外突出。通过向内按压压紧部分57(即沿图10中的向下方向),弹性啮合片55的各啮合突出部55A从间隔件30中拆下,且背盖3可容易地从本体2的背侧部分移去。
一带子输出开口8形成在沿其纵向(见图10和3)的背盖3的上侧处的弹性啮合片55的旁边。
一具有半圆形水平截面的调节片61和一具有基本上呈w形的水平截面的突出部分62,沿纵向形成在带子输出开口8的下面。调节片61形成为在对应于形成在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顶端的邻接突出部34A的位置,从背盖3的内表面基本上垂直地突出。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上时,调节片61基本上啮合于邻接突出34A,这样,可约束加热头安装件的变形(将在下文中描述)。
突出部分621形成为在对应于间隔件30的啮合孔36的位置处,在背盖3的内表面基本上垂直地突出。此外,如图11B所示,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的背侧时,调整从背盖3的内表面伸出的调节片61的高度,以使调节片61沿其宽度方向面向邻接突出部34A的外表面。此外,如图11B所示,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时,调整从背盖3的内壁伸出的突出部分62的高度,以使突出部分62插入到啮合孔36内,夹在滚筒保持器35的侧部与定位固定件37之间。
沿宽度方向从调节片61的两侧部分向外延伸的第一肋61A以及沿宽度方向从突出部分62的两侧部分向内延伸的第二肋62A基本上在调节片61与突出部分62之间的中间部分处结合,以形成一具有基本上呈矩形的截面形的肋部。第一肋61A和第二肋62A具有基本上不变的高度。突出部分62的末端呈倾斜,这样,如图11B所示,在外侧的高度大于在内侧的高度。因此,突出部分62可容易地插入在滚筒保持器35与定位固定件37之间。
一盒保持肋63形成在相对于纵向中心线3X的调整片61的相对侧。盒保持肋63具有一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时基本上达到带盒26的顶表面的高度(即面向背盖3的内壁的表面)。
背盖3设置有一对电池保持肋64,它们形成在握持部分11的上部的握持部分11的内壁上,沿背盖3的纵向基本上在握持部分11的中间部分。成对的电池保持肋54形成为沿基本上垂直于背盖3的纵向的方向在背盖3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各电池保持肋64形成为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上时,在达到间隔件30的顶表面(即背盖侧表面)的高度上,基本上垂直于背盖3的内壁突出,以将电池28保持在位。
接下来,将参照图11A和11B来描述一用于将滚筒保持器35摆向加热头33并将其保持在那里的结构。
图11A是一放大的局部的平面图,示出围绕加热头33的一部分,而图11B是沿图11A的线″Z-Z″截取的截面图。如图11A和11B所示,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时,设置在背盖3的内表面上的突出部分62插入到啮合孔36内,并夹在滚筒保持器35的侧部与定位固定件37之间(突出部分62示为由虚线表示的截面)。其结果,滚筒保持器35摆向加热头33,而由于扭转弹簧的推力滚筒保持器35被保持在滚筒保持器35的侧部邻接突出部分62的内侧的一位置处(即操作位置)。当滚筒保持器35摆到操作位置时,滚压辊子23被推压朝向加热头33,因此,由于滚压辊子23压靠在加热头33上,滚压辊子23沿通孔47的向外(即朝向图11A中的右侧)移动使压紧弹簧49弯曲。采用这种结构,通过一对应于压紧弹簧49的弯曲量的压紧力,滚压辊子23可压在位于滚压辊子23与加热头之间的、对着加热头33的热带子(thermal tape)9。
设置在背盖3的内表面上的调节片61布置在面向邻接突出部34A的一位置处,该邻接突出部34A在与滚筒保持器35相对的一侧从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上端部分突出。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制造误差,在调节片61和邻接部分34之间形成一约为0.1-0.3mm的间隙。
采用这种结构,如图11B所示,即使向内施加滚压辊子23的压紧力以弯曲加热头安装部分34,但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向内的位移受到邻接突出部34A与调节片61啮合的约束,因此可防止蠕变变形。此外,滚筒保持器35的操作位置相对于加热头安装部分34被保持在一固定的位置上,该位置由调节片61与突出部分62之间的距离L1确定,因此,为将热带子9压靠在加热头33上而由滚压辊子35施加到热带子9上的压力可保持恒定。
当滚筒保持器35固定在操作位置上,设置在滚压辊子23的背侧端部分上的滚筒齿轮23B与齿轮机构(未示出)啮合,该齿轮机构由驱动电机25可转动地驱动,以驱动滚压辊子23转动,并馈送由加热头33打印的热带子9。
应当指出的是容纳在带盒26内的热带子9构造成当由加热头33加热时热带子显现颜色。因此,用于加热头33的各所需的热能加热元件可保持比由一热墨带(thermal ink ribbon)打印在带子上所需要的热量低,且加热头的加热温度可抑制在一低水平上。因此,可抑制因由加热头33产生的热引起的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蠕变变形。此外,热带子9可以是一具有先前涂覆到其背侧上的粘结剂的带子,而一释放带(release tape)暂时地粘结在粘结剂层上。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来描述带子打印设备1的操作。
如图12所示,操作者用左手握持带子有显示数据的LCD6的带子打印设备1的握持部分11。操作者通过用左手拇指按压字符输入键12、空格键13、换档键14、光标键16以及返回键18,即可方便地形成要求的打印数据。当用左手拇指按压打印键15时,则打印出热带子。然后,用正握持带子打印设备1的左手拇指向内按压切割杆7,以切割其上已打印了所要求的数据的热带子9,并从带子输出开口8输出。因此,操作者只要用正握持带子打印设备1的握持部分11左手即可获得打印任意数据的带子。
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上时,滚筒保持器35移动到操作位置,且加热头33被滚压辊子23加压,而带子位于两者之间。当一力施加在其一侧上安装有加热头的薄板状件加热头安装部分34,致使加热头安装部分朝向滚压辊子23加压的方向弯曲时,加热头安装部分34沿弯曲方向支承在其两侧上,因为设置在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外端部分上的邻接突出部34A邻接于调节片61,其形成在与滚筒保持器35相对的一侧上的邻接突出部34A的表面附近的背盖3的内表面上。采用这种结构,可避免由于滚压辊子23的压力引起的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弯曲变形,且热带子9可以均匀的质量进行打印。尤其是,由于加热头安装部分34沿施加弯曲力的方向支承在两侧上,当背盖3附连在本体2上时,因为滚压辊子23的压力,所以,即使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的储存或使用,也可有效地防止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蠕变变形,因此,可在长时间内防止打印质量的下降。
邻接突出部34A形成在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端部上,这样,当滚筒保持器35位于操作位置时,它面向滚压辊子23的转动轴23A。由于当背盖3附连在本体2上时邻接突出部34A和滚压辊子23互相面对,所以,加热头安装部分34可靠地支承在滚压辊子23的压力作用的两侧上。采用这种结构,可更可靠地防止由于滚压辊子23的压力引起的加热头安装部分的弯曲变形,从而邻接突出部34A可做得紧凑,因而设备本体可做得紧凑。
当加热头安装部分34随着背盖3附连到本体2上因压力而背离滚压辊子23弯曲时,具有一大致圆形水平截面的邻接突出部34A邻接于具有大致半圆形水平截面的可插入邻接部分的调节片61。因此,邻接突出部34A沿加热头加压的方向支承在调节片61内,而与其方向无关。因此,加热头安装部分34沿其弯曲方向可靠地支承在其两侧上。
当背盖3附连到本体2上时,设置在背盖3的内表面上的突出部分62压在滚筒保持器35的外侧,以抵抗扭转弹簧45的力而将滚筒保持器35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该扭转弹簧45偏压滚筒保持器35,使它从操作位置摆到备用位置。因此,采用一简单的结构,滚筒保持器35即可自动地移动到操作位置上,因此带子打印设备1可做得紧凑,且可减小制造成本。
由于盒保持部分27和加热头安装部分34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它们可借助于能大量减小制造成本的树脂模制技术同时地制成。此外,由于采用背盖3的调节片61,由滚压辊子23施加的压力引起的树脂的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弯曲变形可最大程度地减小,所以,可防止因高温蠕变引起的树脂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变形。因此,可保持均匀的带子打印质量,并可在长时间内防止热带子9的打印质量的下降。
此外,由于背盖3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它可利用能大量减小制造成本的树脂模制技术制成。此外,树脂调节片61和树脂突出部分62的机械强度通过第一肋61A和第二肋62A得到提高。因此,可防止因高温蠕变或诸如此类的原因引起的树脂调节片61和树脂突出部分62的变形。因此,可保持均匀的热带子9的打印质量,并可在长时间内防止热带子9的打印质量的下降。此外,由于第一肋61A和第二肋62A在调节片61和突出部分62之间连接,以形成具有大致矩形截面的肋部分,调节片61和突出部分62可利用树脂模制技术形成,并使它们之间保持高精度的距离L1。因此,滚压辊子23的压力可保持一不变的载荷,于是,可保持更均匀的热带子9的打印质量,并可在长时间内可靠地防止热带子9的打印质量的下降。
应该指出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出各种变化和改型。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邻接突出部34A形成具有一基本上圆形的水平截面,但它也可形成具有一基本上半圆形水平截面,其凸出表面位于滚筒保持器35的相对一侧上。即使有这种变化,但邻接突出部34A邻接于调节片61的内表面。因此,邻接突出部34A可有效地受到支承,通过放大其截面可提高邻接突出部34A的机械强度。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盒保持部分27、加热头安装部分34和电池保持部分29形成在间隔件30上。或者,间隔件30可在沿纵向的握持部分11的上端处沿纵向分为两部分,而盒保持部分27和加热头安装部分34可由耐热树脂制成。采用这样的结构,可更有效地防止由高温引起的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蠕变变形,并可在长时间内可靠地防止带子打印质量的下降。
根据本实施例,邻接突出部34A设置在对应于滚压辊子23的位置处的其端部的加热头安装部分34上。或者,多个邻接突出部34A可设置在沿纵向的背盖侧处的端部上的加热头安装部分34上,而对应数量的调节片61可设置在对应于邻接突出部34A的位置处的背盖3的内表面上。采用这种结构,还可防止因温度引起的加热头安装部分34的扭转变形,因此,可在长时间内有效地防止打印质量的下降。
如上所述,当加热头安装部分沿滚筒机构的加压方向受压时,设置在加热头安装部分的盖侧端部分上的邻接部分邻接于在背盖的内表面上的调节件,使它面向与滚筒机构相对的邻接部分的表面。因此,在这样的带子打印设备中,可防止因滚筒机构的压力引起的加热头安装部分的弯曲变形。因此,这样的带子打印设备可打印具有均匀质量的带子。尤其是,由于加热头安装部分抵抗压在加热头安装部分上的力而支承在两侧(即在前侧和后侧)上,所以,即使当带子打印设备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储存或使用,也可防止加热头安装部分的蠕变变形。因此,提供一能在长时间内防止带子打印质量下降的带子打印设备。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相当薄的板形件的加热头安装部分34形成在盒保持部分的底部,滚压辊子通过安装在加热头安装部分一侧上的加热头加压在加热头安装部分34上。加热头安装部分被滚压辊子加压而沿一方向弯曲。然而,由于设置在加热头安装部分的盖侧端部上的邻接突出部邻接于在背盖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调节件,所以加热头安装部分支承在两侧上。
采用这种结构,可避免因滚筒机构的压力引起的加热头安装部分的弯曲变形,因而带子可以均匀的质量进行打印。尤其是,当背盖附连到设备本体上时,由于加热头安装部分支承在两侧上(即在盒保持部分侧和背盖侧),所以,即使当带子打印设备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储存或使用,也可防止加热头安装部分的蠕变变形。因此,能在长时间内防止带子打印质量的下降。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当背盖覆盖了盒保持部分时,连同覆盖盒保持部分的背盖的运动,滚筒机构从一备用位置移动到一操作位置。由于滚筒机构移动到操作位置并偏压朝向加热头,因此,当带盒容纳在盒保持部分内并且盖附连到本体上时,带子可自动地压靠在加热头上。此外,当盖移去时,由于滚筒机构移动到备用位置,所以带盒可从带盒保持部分中取出,而不会造成带子的损坏。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由于邻接部分形成在加热头安装部分的背盖侧端部,当滚筒机构位于操作位置时使其面向滚压辊子的转动轴,所以,通过偏压机构而偏压朝向加热头的滚压辊子面向该邻接件。因此,被滚压辊子压迫的加热头安装部分的两侧可靠地受到支承。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可靠地防止由于滚压辊子的压力引起的加热头安装部分的弯曲变形,于是邻接部分可做得紧凑,因此,设备的本体可做得紧凑而方便。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当随着盖附连到设备本体上加热头安装部分受到力的作用而离滚筒机构发生弯曲时,形成具有一圆形水平部分或基本上圆形水平部分的邻接部分邻接于具有一可被邻接部分插入的、基本上半圆形水平部分的调节件。因此,该邻接部分沿加热头的加压方向支承在调节件内,而与其方向无关。因此,加热头安装部分可以可靠地沿其弯曲方向支承在其两侧上。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由于通过一对从调节件的两侧延伸的第一肋提高调节件的机械强度,所以,可防止由用于支承邻接部分的调节件的反力引起的弯曲变形,以达到在带子上打印的均匀的质量。尤其是,由于通过成对的第一肋提高了调节件沿用于支承邻接部分的反力的方向的机械强度,所以,可防止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储存或使用引起的调节件的蠕变变形,因此,能可靠地在长时间内防止带子打印质量的下降。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当盖件附连到设备本体上时设置在盖件内表面上的突出部分施压于滚筒机构的外侧,以对抗摆动装置将滚筒机构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该摆动装置将滚筒机构从操作位置摆动到备用位置。因此,滚筒机构通过一简单的结构即可移动到操作位置,从而带子打印设备可做得紧凑,并可减小设备本体的尺寸和制造成本。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由于突出部分的机械强度通过从突出部分两侧延伸的成对的第二肋而得以提高,所以可防止用于施压于滚筒机构的突出部分的反力引起的弯曲变形,以达到均匀的带子打印质量。尤其是,当盖附连到设备本体上时,由于通过成对的第二肋,突出部分沿施压于滚筒机构的反力的方向的强度得以提高,所以,可防止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储存或使用引起的突出部分的蠕变变形,因此,能可靠地在长时间内防止带子打印质量的下降。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由于第一肋和第二肋在调节件与突出部分之间连接,以形成具有一基本上矩形的水平截面的肋部分,所以可进一步提高调节件和突出部分的机械强度,且第一肋和第二肋的尺寸可做小,因此,设备的本体可容易地做得小巧。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由于盒保持部分和加热头安装部分由树脂制成,所以,它们可同时地由树脂制成,因此,制造成本可达到大幅度削减。此外,通过盖的调节件可将由滚筒机构的压迫力引起的树脂加热头安装部分的弯曲变形减到最小。因此,能防止由高温蠕变或诸如此类原因引起的树脂加热头安装部分的变形,且可均匀地保持带子打印质量,并可在长时间内防止带子打印质量的下降。
根据上述的带子打印设备,由于盖由树脂制成,所以它可采用树脂模制技术制成,因此,制造成本可大幅度削减。此外,通过第一肋和第二肋设置在盖的内表面上的树脂调节件和树脂突出部分的机械强度得以提高。因此,可防止由高温蠕变或诸如此类原因引起的树脂调节件和树脂突出部分的变形,于是,可均匀地保持带子打印质量,并可在长时间内防止带子打印质量的下降。此外,由于第一肋和第二肋在调节件与突出部分之间连接,以形成具有一基本上矩形的水平截面的肋部分,所以可通过树脂模制技术容易地形成调节件和突出部分,且能保持精确的其间的距离。因此,滚筒机构的压力可保持一不变的载荷,从而可进一步均匀地保持带子打印质量,并可在长时间内可靠地防止带子打印质量的下降。
权利要求
1.一在带子形的热记录介质上打印字母/字符的带子打印设备,其包括一设备本体,一形成在所述设备本体内以容纳含有带子形记录介质的带盒的盒保持部分;一覆盖所述盒保持部分的盖件;一施加热量以在带子形记录介质上打印字母/字符的加热头;一形成在所述盒保持部分底部上的加热头安装部分,所述加热头安装部分包括一从所述盒保持部分的底部朝向所述盖件突出的板状件,所述加热头连接到所述板状件的一侧;以及一具有面向所述加热头并朝向所述加热头偏压的滚筒的滚筒机构,其中,所述加热头安装部分具有一邻接件,其中,所述盖件具有一调节件,所述邻接件和所述调节件构造成所述邻接件从与某一方向相对的方向与所述调节件邻接,在该方向中,至少当所述盖件覆盖盒保持部分时,所述滚筒偏压朝向所述加热头,由于所述邻接件的位移受到所述调节件的阻止,所以阻止被所述滚筒推压的所述板状件的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邻接件包括一从所述板状件的侧端表面突出的突出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形成在所述盖件的一面向所述加热头安装部分的一内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件具有一沿一垂直于所述突出件的突出方向的平面的基本上为圆形的截面。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件具有一沿垂直于所述突出件的突出方向的一平面的大致半圆形的横截面,所述突出件的凸出表面面向所述调节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具有一接纳所述突出件的接纳部分,所述接纳部分的至少一部分邻接于具有适配于所述突出件的形状的一凹陷形状的所述突出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构造成所述滚筒在一所述滚筒被朝向所述加热头受偏压的操作位置与一所述滚筒从所述操作位置缩回的备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仅当所述滚筒位于所述操作位置时所述邻接件面向所述调节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本体上,以及其中,所述滚筒机构构造成所述滚筒在一所述滚筒被朝向所述加热头受偏压的操作位置与一所述滚筒从所述操作位置缩回的备用位置之间移动,并与所述盖件相对于所述本体的连接/脱开机构相结合。
9.如权利要求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包括一滚压辊子,以及一朝向所述加热头偏压所述滚压辊子的偏压机构,以及其中,所述邻接部分形成在所述加热头安装部分的盖件侧端部分上,这样,当所述滚筒机构处于操作位置时它面向所述滚压辊子的转动轴线。
10.如权利要求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具有一摆动机构,它绕一固定点将所述滚筒机构从操作位置摆到备用位置,其中,所述盖件具有一形成在所述内表面上的突出部分,以及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压迫所述滚筒机构的一外侧,以将所述滚筒机构对抗所述摆动装置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
11.如权利要1至6和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具有一在操作位置和备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滚筒的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盖件具有一形成在所述盖件内表面上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影响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所述滚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邻接件包括一从所述板状件的侧端表面突出的突出件,以及其中,所述调节件形成在面向所述加热头安装部分的所述盖件的内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具有一对第一肋,所述第一肋形成在所述盖件的所述内表面上并从所述调节件的两侧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具有一对第二肋,所述第二肋形成在所述盖件的所述内表面上并从所述突出部分的两侧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连接在所述调节件和所述突出部分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滚筒以预定的力偏压压靠在所述加热头上。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和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盖件一体地形成。
1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头安装件与所述盒保持部分由树脂形成。
1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由树脂制成。
2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子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头安装部分与所述盒保持部分一体地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带子打印设备在带子形的热记录介质上打印字母/字符。该带子打印设备设置有一设备本体;一形成在设备本体内以容纳含有带子形记录介质的带盒的盒保持部分;一覆盖盒保持部分的盖件;一施加热量以在带子形记录介质上打印字母/字符的加热头;一形成在盒保持部分底部上的加热头安装部分,该加热头安装部分包括一从盒保持部分的底部朝向盖件突出的板状件,加热头连接到板状件的一侧;以及,一具有面向加热头并朝向加热头受偏压的滚筒的滚筒机构。
文档编号B41J2/32GK1509886SQ200310123940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0日
发明者田中贡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