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形成液体容器用构件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文档序号:247791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容器,形成液体容器用构件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器、形成液体容器用构件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在日本专利申请No.2003-059019(2003年3月5日递交)和No.2003-104134(2003年4月8日递交)中所包含的主题,它们中的每一篇以引用其全文的形式,被特意地包括在本文中。
传统上,喷墨记录装置已经被广泛地用作将液体喷射至目标物的液体喷射装置。更详细地,此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滑架、安装在滑架上的记录头和容纳作为液体的墨水的墨盒。通过将墨水从在记录头上所形成的喷嘴中喷出,同时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滑架并将墨水从墨盒提供至记录头,来在记录介质上进行打印。
此外,在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为了减小滑架上的载荷,或为了使装置紧凑而薄,在装置中具有其中墨盒不安装在滑架上的结构(所谓的离架型)。这样的墨盒常常包括容纳墨水的墨水包和容纳墨水包的壳体。
传统上,在图25中所示出的带有出口部分181的墨水包180被认为是这样的墨水包(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192739)。详细地说,此出口部分181以被夹在中间的方式固定在墨水包180袋部分182的开口中,并排出容纳在袋部分182中的墨水。此出口部分181配备有第一管体183和第二管体184。
在第一管体183内部配备环形橡胶密封垫185和第一阀体187,该第一阀体能够通过螺旋弹簧构件186的推挤力密封地封闭橡胶密封垫185的开口。当连接到墨水供应管(没有示出)的墨水入口管188被插入到出口部分181之中时,墨水入口管188压挤并移动第一阀体187,接着橡胶密封垫185的开口被打开。
此外,在墨水入口管188没有被插入出口部分181中的状态下,第一阀体187邻接并密封地封闭橡胶密封垫185的开口,因而墨水包180中的墨水不会泄漏到外面。
第二管体184通过压配合固定到第一管体183中。第二管体184和第一管体183限定出阀体容纳腔191。此阀体容纳腔191可移动地容纳盘状的第二阀体192。此第二阀体192邻接配备在第二管体184中的阀座193,以便密封地封闭出口部分181的管通路。另一方面,当墨水包中墨水的压力增大时,第二阀体192从阀座193移开,以便打开出口部分181的通路。因此,此第二阀体192和座193构成了阀门装置194,这阀门装置194起到了止回阀的作用,其只允许墨水从墨水包180内部向外部流动。
为了将墨水从具有如上所构造的出口部分181的墨水包180供应至记录头时,墨水入口管188首先被插入出口部分181中,接着通过对袋部分182等施压来增加墨水包180中墨水的压力。结果,第二阀体192从阀座193移开,墨水包180中的墨水通过出口部分181和墨水供应管供应到记录头。
具有如上所述的出口部分181的墨水包180具有如下优点也就是说,例如,即使使用者利用改锥等强行移动第一阀体187,阀门装置194也可以起到止回阀的作用。因此,这可以防止墨水包180中的墨水泄漏到外面,因为由这样的用户操作引起的第一阀体187的移动导致第一管体183内部的墨水试图流动到墨水包180的内部,但是此墨水相对较强或快速的反向流动瞬时移动第二阀体192以将其坐放在阀座193上。而且,这也可以防止与这样的相对较强或快速的反向流动相关的外部空气等流入墨水包180中,并由此保持墨水包180中墨水的清洁度和脱气率。
此外,起到止回阀作用的阀门装置194可以允许轻微或缓慢的反向流动,所述轻微或缓慢的反向流动不会引起外部空气等进入到墨水包180中,并且例如在打印过程中,将可能偶尔导致所述反向流动。
需要出口部分181,以使作为止回阀的阀门装置194保持高性能,并因此提高阀体容纳腔191的气密性。作为用于提高阀体容纳腔191的气密性方法中的一种,热压接(heat-crimping)被用来以紧配合的状态固定第一管体183和第二管体184,以形成阀体容纳腔191。
但是,因为近来的趋势趋向于这样的情况,即其中,第一管体183和第二管体184都由诸如塑料的合成树脂等形成,并且因为第一管体183和第二管体184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刚性的,所以前述的方法存在第一和第二管体183和184的尺寸可能不均一的问题,并由此往往出现阀体容纳腔191气密性的不均一性。这劣化了作为止回阀的第二阀体192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液体容器、形成液体容器的构件以及用于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其能够保持被布置在液体容器中的止回阀的恒定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具有止回阀的液体容器,其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外部的空气等流入到其内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使墨水容易注入到具有止回阀的液体容器中。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一种液体容器包括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连通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外部;以及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于将液体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所述外部之间的流动限制在单方向上,其中,所述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体,所述阀体被容纳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所形成的阀体容纳腔中,所述阀体容纳腔由阀体容纳凹入部分和第一柔性构件形成,所述凹入部分以凹入的形状形成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并且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
根据本发明,用于容纳配备在液体容器中的止回阀阀体的阀体容纳腔由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和将其密封封闭的第一柔性构件形成,其中,所述凹入部分被形成在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例如,在阀体容纳腔是通过将若干刚性体压接在一起来形成的情况下,在形成阀体容纳腔中出现的尺寸偏差可以使阀体容纳腔的气密性劣化。相反,根据本发明,因为阀体容纳腔由具有柔性的第一柔性构件形成,所述接合得到改善。结果,提高了阀体容纳腔的气密性,且使得止回阀的性能保持恒定。
在此液体容器中,止回阀允许液体从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动,并阻止液体从外部向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的流动,阀体位于从阀座靠近外部的位置,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在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没有被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的状态下,与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连通,并且在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被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的状态下,不与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连通。
根据此结构,在液体容器的制造中,因为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处在没有被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的状态,所以这可以允许液体通过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被注入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接着,在完成液体的注入之后,通过由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来形成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的操作,可以允许止回阀具有只允许液体从液体容纳部分内部向外部的流动的功能。
因此,即使液体容器具有用于在液体流动通路中阻止液体从外部向液体容纳部分内部的流动的止回阀,也可以通过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从液体流动通路向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注入液体。结果,在只有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通过液体流动通路减压之后,液体被再次通过液体流动通路和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注入,这样可以将高纯度的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分中。因而,不必提供大尺寸减压器来使液体容器的整个外围减压,因而可以低成本制造液体容器。
在此液体容器中,第一柔性构件通过被热焊接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上来密封封闭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
此结构确保了阀体容纳腔被密封封闭,并且提高了阀体容纳腔的气密性精度,以保持止回阀的恒定性能。
在此液体容器中,第一柔性部件与液体容纳部分整体形成。
根据此结构,第一柔性构件和液体容纳部分被整体形成,且可以减少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小阀体容纳主体的制造成本。
在此液体容器中,液体容纳部分包括形成液体容纳部分用构件和第二柔性构件,其中,所述形成液体容纳部分用构件与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整体形成,所述第二柔性构件用于密封封闭在形成液体容纳部分用构件中形成的用于容纳液体的凹入部分。此外,第一柔性构件和第二柔性构件被整体形成以形成第三柔性构件。
根据此结构,因为第一柔性构件和第二柔性构件被整体形成,所以既可以由第二柔性构件对用于容纳液体的凹入部分进行密封以形成液体容纳部分,又可以由第一柔性构件对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进行密封。因此,这可以节省制造阀体容纳主体的劳动强度,并可以减小制造成本。
在此液体容器中,阀体包括用于调节在远离阀座方向上的移动量的装置。
根据此结构,止回阀稳定地打开和关闭,这样可以使止回阀的性能更加优越。
在此液体容器中,阀体由弹性材料形成。
根据此结构,可以利用阀体自身的弹性力,在阀体邻接或移开阀座的方向上推挤阀体。结果,容易控制止回阀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可以使止回阀的性能更加优越。
在此液体容器中,形成所述阀座,以向阀体侧突出。
根据此结构,阀体和阀座可以彼此更紧密地接触,这样可以使止回阀的性能更加优越。
在此液体容器中,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的凹入方向垂直于液体流动通路的流动方向。
根据此结构,容易将阀体容纳在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中,使得可以容易地制造液体容器。
在此液体容器中,沿着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的凹入方向的延伸方向,配备作为阀体容纳腔和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之间的一部分的第一液体流动通路。
根据此结构,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和作为液体流动通路一部分的部分流动通路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通过在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形成通孔可以同时形成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以及部分流动通路,因而,可以容易地制造液体容器。
在此液体容器中,液体是墨水,液体容器是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水包。
根据此结构,配备在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水包中止回阀的性能可以是恒定的。因为配备止回阀,以致于只允许墨水从墨水包向喷墨装置的记录头的流动,所有可以防止墨水、气流等反向流动到墨水包之中。结果,这提高了墨水包中墨水的脱气率和清洁度,因而,可以在喷墨记录装置中提供更优质的打印。
在此液体容器中,液体容纳部分是薄膜部件,防止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用装置被配备在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焊接所述薄膜部件的焊接部分中。
根据此结构,因为在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配备防止变形用装置,以将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防止到最小值,所以当将薄膜部件焊接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上时,可以将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防止到最小值。因此,即使当将薄膜部件焊接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上时,液体流动通路也几乎不由于焊接操作而变形。因此,可以将液体通过液体流动通路顺利地排出到外部。此外,因为液体流动通路几乎不变形,所以即使将阀门装置配备在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焊接薄膜部件的焊接部分中,此结构也可以减小第二阀体被阻塞在液体流动通路的中间的可能性,并且可以更加可靠地确保阀门装置的运行。因此,当将阀门装置配备在焊接薄膜部件的焊接部分中时,对液体流动通路长度的缩短可以减小整个液体容器的尺寸。
在此液体容器中,防止变形用装置是突出的肋材,所述肋材在位于焊接部分的液体流动通路中向内突出。
根据此结构,防止变形用装置是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向内突出的肋材。虽然可以想到使液体流动通路的外围部分加厚以防止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但是,在此情况下,凹陷(在表面形成的凹入)有时会出现在液体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围。也就是说,因为此凹入,薄膜部件难以与液体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紧密地接触。但是,如上所述的在液体流动通路中配备肋材,可以允许流动通路形成构件外围的厚度部分地加厚。因此,随着焊接部分厚度增加,液体流动通路几乎不发生变形,然而,厚度增加的部分被限制至其仅仅一部分。因而,可以将凹陷的出现防止到最小值。因此,可以将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保持至最小值,并通过将凹陷的出现保持至最小值,允许流动通路形成构件和薄膜部件之间容易彼此紧密地接触。
在此液体容器中,防止变形用装置是沟槽,所述沟槽环绕焊接部分中的液体流动通路的外围,以环形或弓形形状形成。
根据此结构,防止变形用装置是环绕液体流动通路外围以环形或弓形形状形成的沟槽。这样,因为在热焊接过程中的热首先使沟槽部分变形,然后再使中间圆形部分变形,所以中间圆形部分更难以发生变形。此外,在热焊接中被施加热的焊接部分的外围部分和中间圆形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大,中间圆形部分和沟槽部分之间的厚度可以更薄。因此,中间圆形部分几乎不变形,且凹陷几乎不出现。因而,可以将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保持至最小值,并通过将凹陷的出现保持至最小值,允许流动通路形成构件和薄膜部件之间容易彼此紧密地接触。
在此液体容器中,阀门机构的构件的一部分被配备在位于焊接部分中的液体流动通路中,其中,所述阀门机构打开和关闭该液体流动通路,在所述焊接部分配备有防止变形用装置。
根据此结构,阀门机构的构件的一部分被配备在位于焊接部分中的液体流动通路中,其中,所述阀门机构打开和关闭该液体流动通路。因此,因为可以不用避开焊接部分的液体流动通路来布置打开和关闭液体流动通路的阀门机构,所以可以缩短液体流动通路长度以减小液体容器的整体尺寸。
在此液体容器中,阀门机构包括第二阀座;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被坐放在该第二阀座上以使其处在阀门关闭状态,并从第二阀座移开以使其处在阀门打开状态;以及推挤第二阀座用装置,所述装置推挤第二阀座,以使第二阀体通常被坐放在第二阀座上,其中,在液体流动通路中配备用于调节第二阀体的移动的装置,所述装置调节第二阀体的移动,以使第二阀体不会处在位于焊接部分中的液体流动通路中。
根据此结构,配备了用于调节第二阀体的装置,使得执行阀门机构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第二阀体不会处在焊接部分的液体流动通路中。也就是说,第二阀体不会处在焊接部分的液体流动通路中。因此,即使在尽管配备了防止变形用装置,焊接部分的液体流动通路还是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执行阀门机构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第二阀体也不会进入到焊接部分的变形的液体流动通路中。因此,此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二阀体因进入变形的液体流动通路而不再工作的可能性,并且此结构可以更加可靠地确保阀门机构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在此液体容器中,在液体流动通路中配备引导部件,使得第二阀体沿着作为导轨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内壁移动。
根据此结构,第二阀体沿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内壁移动,并由此被引导。因此,当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导致内壁变形时,第二阀体沿着变形的引导装置移动。但是,因为配备了防止变形用装置,以致于防止了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所以第二阀体几乎不会由这样的变形的引导装置引导。因而,可以确保第二阀体更加可靠地移动,并更加可靠地确保阀门机构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在本发明中,一种形成液体容器用构件包括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连通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和外部;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于只允许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动;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被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以连通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和所述液体容纳部分;以及第一柔性构件,配备所述第一柔性构件以使其能够密封封闭所述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其中,当所述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被第一柔性部件密封封闭时,所述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不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相连通。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体,所述阀体位于从阀座靠近外部的位置上,并且阀体位于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内部。
根据此结构,当将液体注入到液体容器形成构件的液体容纳部分之中时,可以通过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将液体注入到液体容器的内部。接着,在完成液体的注入之后,由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可以允许止回阀具有只允许液体从液体容纳部分内部向外部的流动的功能。
因此,即使液体容器包含用于在液体流动通路中阻止液体从外部向液体容纳部分内部的流动的止回阀,也可以通过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从液体流动通路向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注入液体。结果,在只有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通过液体流动通路减压之后,液体被再次通过液体流动通路和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注入,这样可以将高纯度的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分中。因而,不必提供大尺寸减压器来使液体容器的整个外围减压,因而可以低成本制造液体容器。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液体容器的方法,该液体容器包括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连通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外部;以及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于只允许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凹入部分将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所述凹入部分形成在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从止回阀的阀座靠近外部的位置,允许液体流动通路与液体容器的内部连通,并且容纳止回阀的阀体;以及由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以使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处在与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不导通的状态。
这样,根据本发明,因为液体被通过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注入到液体容器的液体容纳部分内部,所以止回阀不妨碍将液体注入到液体容器。此外,因为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在液体的注入之后被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所以液体容器也就是成品具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具有只允许液体从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动的功能。
也就是,即使液体容器包含被配备在液体流动通路中的用于阻止液体从外部向液体容纳部分内部的流动的止回阀,也可以通过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从液体流动通路向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注入液体。结果,在只有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通过液体流动通路减压之后,液体被再次通过液体流动通路和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注入,这样可以将高纯度的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分中。因而,不必提供大尺寸减压器来使液体容器的整个外围减压,因而可以低成本制造液体容器。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液体容器的方法,所述液体容器包括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连通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和外部;以及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于只允许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包括与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为一整体的形成液体容纳部分用构件,并且还包括用于容纳液体的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被形成在形成液体容纳部分用构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第三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所述用于容纳止回阀阀体的凹入部分和所述用于容纳液体的凹入部分,用于容纳止回阀阀体的凹入部分的凹入被形成在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连通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并容纳止回阀的阀体;以及将液体注入由所述用于容纳液体的凹入部分和第三柔性构件所形成的空间中。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密封封闭步骤中,可以同时进行由第三柔性构件对用于容纳液体的凹入部分的密封以形成液体容纳部分和由第三柔性构件对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的密封。因而,这可以节省在制造阀体容纳主体中的劳动强度,并可以减小制造成本。


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1的墨水包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1的出口部分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1的出口部分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1的墨水包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1的出口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1的出口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8是用于解释根据实施例1的出口部分的功能的视图。
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实施例1的墨水包的功能的视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1的形成墨水包用构件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1的形成墨水包用构件的局部截面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1的用于注墨的装置的概念图。
图13是根据实施例2的出口部分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根据实施例2的墨水包的局部截面图。
图15是用于解释根据实施例2的墨水包的功能的视图。
图16是根据实施例3的墨水包主要部分的切去一部分后的透视图。
图17是根据实施例3的墨水包的局部截面图。
图1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水包的局部截面图。
图19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形成墨水包用构件的局部截面图。
图20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水包的局部截面图。
图21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出口部分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2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出口部分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出口部分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阀体的透视图。
图25是传统墨水包的局部截面图。
图26是具有作为防变形用装置的肋材的墨水出口部分的截面图。
图27是具有作为防变形用装置的肋材的墨水出口部分的截面图。
图28是具有作为防变形用装置的肋材的墨水出口部分的截面图。
图29是具有多个环绕液体流动通路外围、作为防变形用装置的防变形室的墨水出口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11,下面的说明将描述一个实施例,以便为本发明提供具体的形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作为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机11包括在其上侧具有开口的几乎为长方体的框架12。进纸构件13被构建在框架12上,使得在此进纸构件13上通过进纸机构(没有示出)可以进行进纸。引导构件14被构建在框架12上,并平行于进纸构件13。滑架15被插入此引导构件中,并在引导构件14的轴向上被可移动地支撑。此外,此滑架15通过同步带16连接到滑架马达17。滑架马达17驱动滑架15,以使其沿着引导构件14来回移动。
记录头20被安装在滑架15与进纸构件13相对的表面上。用于将作为液体的墨水供应至记录头20的阀单元21K、21C、21M和21Y(此后有时简单地以“阀单元21”来表示各阀单元)被安装在滑架15上。在此实施例中,对应于墨水颜色(相应的颜色,如黑色墨水K、青色C、品红M和黄色Y)配备四个阀单元21K、21C、21M和21Y,以临时地将墨水存储于此。
此外,喷嘴出口(没有示出)配备在记录头20的下表面。墨水从阀单元21K、21C、21M和21Y被供应到记录头20,接着墨滴通过压电元件(没有示出)的驱动被喷射到纸上以进行打印。
墨盒座22被形成在框架12的右端。墨盒23K、23C、23M和23Y(此后有时简单地以“墨盒23”来表示各墨盒)可拆卸地配备在墨盒座22上。这些墨盒23K、23C、23M和23Y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外壳体24和墨水包25(见图2),其中,外壳体24可以限定被密封封闭的内部至少一部分,并且作为液体容器的墨水包25被配备在外壳体24内部。墨水包25容纳黑色墨水K,以及各颜色的墨水,如青色C、品红M和黄色Y,详细的说明将在后面描述。
墨盒23的墨水包25和所述阀单元21通过柔性的供应管28K、28C、28M和28Y(此后有时简单地以“供应管28”来表示各供应管)分别相互连接。
此外,压力泵33被配备在容纳黄色墨水Y的墨盒23Y上。此压力泵33通过空气供应管34K、34C、34M和34Y分别连接到墨盒23K、23C、23M和23Y的外壳体24。因此,由压力泵33加压的压力通过空气供应管34K、34C、34M和34Y被供应至墨盒23K、23C、23M和23Y的外壳体24,使得加压的空气被引入到外壳体24和墨水包25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没有示出)。
也就是说,空气通过压力泵33的驱动被供应至外壳体24之中,因此,加压的空气对墨水包25施压。因此,容纳在墨水包25中的各墨水通过供应管28K、28C、28M和28Y被供应至阀单元21K、21C、21M和21Y。
接着,下面的说明将参照图2至图9更详细地描述所述的墨水包25。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墨水包25包括作为液体容纳部分的袋部分36和出口部分37。在此实施例中,袋部分36包括两片具有相同尺寸和长方形形状并作为第一柔性构件的层叠薄膜36a和36b。这些层叠薄膜被相互交叠,并且随后对四个侧边进行热焊接以形成袋状形状。在出口部分37被保持在层叠薄膜36a和36b之间的状态下,将所述出口部分37热焊接到侧边38,其中侧边38是袋部分36四个侧边之一。这样,袋部分36的内部空间S(见图5)被密封,并容纳墨水。此外,层叠薄膜36a和36b中的每一个由其上气相沉积有铝的、具有气体阻隔性能的聚乙烯薄膜形成。
设计出口部分37,以允许容纳在袋部分36内部空间S中的墨水从此处流出,并且如图3所示,所述出口部分37沿着轴线A包括按此顺序所布置的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第二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和第三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3。这些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43由诸如塑料的合成树脂等整体形成。
在此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轴线A的横截面图中,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具有诸如为舟形的形状,其两个边缘被削直。也就是说,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具有两个相对的凸起表面(侧表面41a、41c,见图2和5)以及两个相对的平坦表面,所述两个相对的平坦表面相互平行并连接两个凸起表面,以由此提供在横截面图中的舟形形状。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具有大凹入部分45,所述大凹入部分45在垂直于轴线A的方向上从一个侧表面41a(凸起表面)凹入。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具有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所述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具有凹入的形状,并自上表面41b在平行于轴线A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3至图5所示,大凹入部分45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第一凹入部分47,作为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第二凹入部分48,其直径小于第一凹入部分47的直径;以及与第一凹入部分47和第二凹入部分48连通的第三凹入部分49。如图5所示,形成直径小于第一凹入部分47的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以自第一凹入部分47的底表面47a在垂直于轴线A(见图3)的方向上延伸。此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连通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此外,在第一凹入部分47的底表面47a中,以突起的形状形成环形阀座53,以环绕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的出口。
当出口部分37被热焊接到袋部分36时,大凹入部分45的开口由层叠薄膜36a密封。这样,第一凹入部分47和层叠薄膜36a形成阀体容纳腔55。第二凹入部分48、第三凹入部分49和层叠薄膜36a形成第三墨水流动通路56。如图5和图6所示,第四墨水流动通路57从此第三墨水流动通路56在沿着轴线A(见图3)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阀体容纳腔55、第三墨水流动通路56以及第四墨水流动通路57形成液体流动通路。
此外,第一阀体58作为阀体被可移动地容纳在阀体容纳腔55中。第一阀体58能够非固定地在阀体容纳腔55中迁移,以致于阻止墨水或空气试图流入到墨水包25的空间S。详细地说,如图3所示,第一阀体58包含盘状部分58a,其直径稍小于第一凹入部分47的内壁表面的直径,且大于阀座53的直径;以及作为调节装置的圆柱部分58b,其直径小于盘状部分58a。如图5所示,第一阀体58被容纳在阀体容纳腔55中,这样盘状部分58a可以与阀座53相邻接,且圆柱部分58b可以与层叠薄膜36a相邻接。
在此实施例中,此第一阀体58和阀座53形成第一阀门装置59。当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中的流体压力高于阀体容纳腔55中的流体压力时,也就是说当流体从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流动到阀体容纳腔55时,第一阀门装置59动作,使得盘状部分58a被流体推动并且盘状部分58a从阀座53移开。因此,使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和阀体容纳腔55彼此流体连通。
当所述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中的流体压力低于阀体容纳腔55中的流体压力时,也就是当流体试图从阀体容纳腔55流动到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时,第一阀门装置59也动作,使得盘状部分58a被流体推动,并与阀座53邻接。因此,使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与阀体容纳腔55流体不连通。也就是说,第一阀门装置59起到止回阀的作用,其允许流体从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至阀体容纳腔55的流动,而阻止流体的反向流动。
第一凹入部分47的内壁表面在垂直于第一阀体58与所述阀座53邻接和从阀座53移开的方向的方向上调节第一阀体58的移动。
如图3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在垂直于轴线A的方向的横截面图中,具有舟形的形状。也就是说,第二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具有两个侧表面42a、42b,所述两个侧表面42a、42b在横向端部相互连接(见图7),并且所述两个侧表面42a、42b中的每一个由一个凸起表面和两个凹入表面形成,所述凸起表面与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对应的凸起表面齐平并连接到所述对应的凸起表面,所述两个凹入表面在其一端光滑地连接到第二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的凸起表面的相应横向端部,而且在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的相对的凸起表面,以由此在横截面图中呈现出舟形的形状。此实施例中,第三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3在垂直于轴线A的方向的横截面图中,具有圆形的形状。
如图6所示,此第二和第三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和43沿着轴线A(见图3),自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侧具有以此顺序所布置的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和第六墨水流动通路62。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与在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中所形成的第四墨水流动通路57连通。如图7所示,形成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这样沿径向相对的两个沟槽61b和61c被形成,并自圆形横截面的圆形部分61a凹入。
如图6所示,第六墨水流动通路62在其一端与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三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3的底表面43a,与外部连通。在此实施例中,第六墨水流动通路62具有圆形横截面。
这样,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阀体容纳腔55、第三墨水流动通路56、第四墨水流动通路57、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以及第六墨水流动通路62在出口部分37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液体流动通路。
此外,第二阀门装置63被配备在此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和第六墨水流动通路62中,详细地说,第二阀门装置63包含橡胶密封垫71、第二阀体72以及螺旋弹簧73。在此实施例中,橡胶密封垫71具有环形的形状,并且被同心地插入到第六墨水流动通路62中。
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阀体72具有基本是圆柱形的形状,并位于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中。第二阀体72具有能够沿着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的圆形部分61a滑动移动的尺寸。通过此滑动移动,第二阀体72的一端可以与所述橡胶密封垫71邻接,并可以从橡胶密封垫71移开。结果,橡胶密封垫71的开口被关闭或打开,因此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与第六墨水流动通路62之间的流体连通被中断或建立。此外,第二阀体72的另一端具有锥形(tapered)的形状。
螺旋弹簧73是压缩弹簧,并且位于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中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侧和第二阀体72之间。螺旋弹簧73具有与第二阀体72大致相同的外径。螺旋弹簧73的一端邻接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的底表面61d,其另一端与第二阀体72的锥形部分邻接。
也就是说,螺旋弹簧73可以在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的内部伸张和压缩,并在第二阀体72与橡胶密封垫71邻接的方向推挤第二阀体72。此外,当没有外力施加到螺旋弹簧73上时,第二阀体通过螺旋弹簧73的推挤力与橡胶密封垫71邻接,以关闭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
如图2和图5所示,通过将所述层叠薄膜36a和36b热焊接到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的侧表面41a和41c上,以及第二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的侧表面42a和42b上(见图7),来将上述的出口部分37固定到袋部分36上。如图2所示,只有第三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3暴露在外部。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的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见图3)与袋部分36的内部空间S连通,并且在袋部分36内部空间S中所容纳的墨水流动至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之中。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墨水包25中,当供应管28(见图1)没有被连接到出口部分37时,墨水包25的第二阀门装置63被关闭。此外,在此状态下,墨水包25中的墨水不会通过出口部分37流动到外部。
此外,如图8所示,当供墨针77被插入到墨水包25的出口部分37之中时,第二阀体72被供墨针77施压,并向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移动。因此,第二阀门装置63被打开。供墨针77是配备在供应管28(见图1)末端部分的中空针,并且在其尖端部分形成了多个供应孔77a。此外,在此状态下,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与供墨针77的供应孔77a连通。
在此状态下,当墨水包25的袋部分36(见图2和图3)由压力泵33(见图1)驱动加压时,袋部分36中墨水的压力增大。结果,如图9所示,从袋部分36流过来的、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和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中的墨水的压力也增大,并且墨水在远离阀座53的方向上推动第一阀体58。结果,第一阀体58在阀体容纳腔55中移动到其圆柱部分58b与层叠薄膜36a邻接的位置。
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阀门装置59变成打开的状态,袋部分36的内部空间S与第一至第二墨水流动通路46、51,阀体容纳腔55以及第三至第五墨水流动通路56、57和61全部连通。在袋部分36的内部空间中所容纳的墨水通过第一至第二墨水流动通路46、51,阀体容纳腔55以及第三至第五墨水流动通路56、57和61供应到供应管28(见图1)。
这时,因为供墨针77的外径被设计为与橡胶密封垫71内径的压配合,所以墨水不会通过橡胶密封垫71和供墨针77之间的间隙泄漏到外面。
另一方面,如果将改锥而不是供墨针77(没有示出)等强行插入到墨水包25的出口部分37之中,则第二阀门装置63被打开。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第一阀门装置59保持关闭的状态,可以防止袋部分36中的墨水泄漏到外部。
第一阀门装置59被设计得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流体的反向流动,但当导致气泡的进入的快速或较强反向流动试图发生时,确保建立关闭状态。为了这个目的,就是说,为了提供可以在仅仅一个方向上限制流体流动的阀门结构,优选将流体和阀体(在此实施例中的第一阀体58)的比重设定得相互基本相等。在墨水被用作流体的情况下,优选将阀体(在此实施例中的第一阀体58)的比重设为约1.07×10-3g/mm3,即墨水的比重。此处,“基本相等”包括如下的情况如果第一阀体具有相对较大的体积(如图5中所示出的阀体58),则流体的比重可以大于第一阀体的比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阻碍阀体移动的阻力,以协助防反向流动功能。另一方面,在薄膜状或片状阀体的情况下(如图14中所示出的第一阀体169的情况),流体的比重可以小于第一阀体的比重。这是因为如果薄膜状或片状第一阀体169的比重小于流体比重的话,则取决于墨盒的姿势,阀体可能移动到并停留在非期望的位置,而不是处在预期的初始位置。此外,优选将第一阀体169的移动限制至坐放在预期的初始位置的程度,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供当试图发生快速或较强反向流动时可以被关闭的阀门结构,第一阀体169的比重可以大于流体比重。
接着,下面的说明将以用于形成上述墨水包25的构件为例,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形成液体容器用构件。在加工处理之后,此墨水包形成构件81成为墨水包25,并且与墨水包25的构件相同和相似的构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数字,对它们的说明被省略。
如图10所示,根据此实施例的墨水包形成构件81包括出口部分37和袋部分36,并且墨水没有被容纳在其内部空间S中(见图11)。形成袋部分36的层叠薄膜36a和36b被热焊接在出口部分37第二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的侧表面42a和42b上(见图7)。
如图1 1所示,对于出口部分37的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层叠薄膜36a没有被热焊接到一个侧表面41a上,而仅仅是层叠薄膜36b被热焊接到另一侧表面41c上。这样,配备在出口部分37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的一个侧表面41a中的大凹入部分45没有被层叠薄膜36b密封。结果,在此墨水包形成构件81中,容纳第一阀体58的阀体容纳腔55的形成没有完成。
在墨水包25的情形中,如果第一阀门装置59没有被打开,则袋部分36的内部空间S不能通过第一和第二墨水流动通路46和51与阀体容纳腔55连通。但是,在此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情形中,袋部分36的内部空间S可以与大凹入部分45连通,而不用贯穿第一和第二墨水流动通路46和51。
也就是说,袋部分36的内部空间S可以与出口部分37的第五墨水流动通路54连通,而不用通过第一阀门装置59。结果,此墨水包形成构件81不仅允许液体从袋部分36的内部至外部的流动,而且允许液体从外部到袋部分36的内部的流动。
接着,下面的说明将参照图12描述用于注墨的装置,该装置进行注墨以利用上述的墨水包形成构件81制造墨水包25。
如图12所示,注墨装置85包括墨水罐86、气/液分离单元87、计量管88和废液罐89。墨水罐86存储墨水。气/液分离单元87包括真空泵87a和一束中空丝(没有示出),并作为用于对墨水进行脱气的单元。墨水罐86和气/液分离单元87通过第一墨水管91相连接。在第一墨水管91的中途配备压力输送墨水用泵92。
此外,计量管88包括圆筒88a和活塞88b。计量管88和气/液分离单元87通过第二墨水管93相连接。在第二墨水管93的中途配备第一截止阀94。在圆筒88a和第一截止阀94之间的位置,自第二墨水管93分枝出第三墨水管95。在第三墨水管95的中途配备第二截止阀96。
废液罐89存储多余的墨水等。将废液罐89连接到第四墨水管97的一端。自废液罐89侧,以此顺序在此第四墨水管97的中途配备抽吸泵98和第三截止阀99。此第四墨水管97的另一端被连接到第三墨水管95的一端。从第三墨水管95和第四墨水管97的结合处分枝出第五墨水管100。
在第五墨水管100的端部配备中空针(没有示出)。此中空针与配备在供应管28中的供墨针77(见图8)相类似。
接着,下面的说明将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利用上述注墨装置85制造墨水包25的方法。
如图12所示,首先,制备墨水包形成构件81,并且将配备在第五墨水管100的另一端的中空针插入到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出口部分37中。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中空针被插入出口部分37中,该出口部分37位于墨水包形成构件81中重力方向上的最高位置。
随后,本方法进入到排出过程,其中,关闭第一截止阀94,打开第二和第三截止阀96和99,然后抽吸泵98工作。第四墨水流动管、第五墨水流动管100、墨水包形成构件81、第三墨水管95、第二墨水管93和计量管88的内部相继被减压。当内部压力变为预定值时,关闭第二和第三截止阀96和99,然后打开第一截止阀94。
接着,用于压力输送墨水的泵92工作,存储在墨水罐86中的墨水被供应到气/液分离单元87,并被脱气。将脱气的墨水通过第二墨水管93供应到计量管88。随后,本方法进入到注入少量液体的过程,其中,关闭第一截止阀94,并且打开第二截止阀96,接着通过将计量管88的活塞88b下压预定的量,将非常少量的墨水从计量管88中排出。
将这样被排出的非常少量的墨水通过第二至第四墨水管93、95和100供应到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内部。此时,因为墨水包形成构件81被如图11中所示地构造,所以流入到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之中的墨水通过大凹入部分45的开口,被直接供应到袋部分36的内部空间S。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阀门装置59不起止回阀的作用。
如图12所示,当非常少量的墨水被供应到墨水包形成构件81之后,本方法进入到排出少量液体的过程,其中,在关闭第二截止阀96,打开第三截止阀99之后,接着抽吸泵98工作。这样,墨水包形成构件81中的墨水通过第五墨水管100和第四墨水管97被输送到废液罐89。此时,少量保留在墨水包形成构件81中的灰尘、空气等也随着墨水被输送,因此,可以提高墨水包形成构件81中的脱气率和清洁度。
随后,本发明进入到注入过程,其中,第三截止阀99被关闭,第二截止阀96被打开,接着通过对计量管88的活塞88b施压,圆筒88a中的所有墨水被输送到墨水包形成构件81。接着,将所述中空针从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出口部分37移走。
随后,本发明进入到密封封闭过程中,其中,通过热压固定工具(没有示出)将层叠薄膜36a热焊接到墨水包形成构件81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的一个侧表面41a上。结果,完成了在图2至图9中所示出的墨水包25。在此墨水包25中,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和大凹入部分45和层叠薄膜36a形成阀体容纳腔55。墨水包25的出口部分37只允许墨水从袋部分36的内部向外部排出,而阻止墨水的反向流动。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1,可以获得下面的效果。
(1)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在出口部分37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中以凹入的形状所形成的第一凹入部分47与将其密封封闭的层叠薄膜36a形成阀体容纳腔55,所述阀体容纳腔55容纳配备在墨水包25中的第一阀门装置59的第一阀体58。结果,阀体容纳腔55由接合在一起的刚性体和柔性部件形成,因而改善了接合。因此,气密性提高。此外,例如,当阀体容纳腔55由刚性体通过压接等形成时,尺寸不均一导致的间隙等可能使气密性降低,但是,在此实施例中防止了这样的劣化。结果,可以可靠地将阀体容纳腔55与墨水包25的内部空间S隔离,使得止回阀的性能恒定。
(2)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当制造墨水包25时,墨水在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第一凹入部分47没有被层叠薄膜36a密封封闭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凹入部分47被注入到内部空间S中。在完成墨水注入之后,第一凹入部分47被层叠薄膜36a密封封闭,以形成阀体容纳腔55。因此,由墨水包形成构件81所形成的墨水包25可以具有第一阀门装置59,该第一阀门装置59只允许液体从墨水包25的内部空间S向外部的流动。
因此,即使将第一阀门装置59配备在墨水包25中作为成品的情况下,在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第一凹入部分47没有被层叠薄膜36a密封封闭的状态下,墨水也可以通过墨水包25的出口部分37被注入到内部空间S之中。结果,为了制造墨水包25,可以通过出口部分37对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内部空间S减压,接着墨水可以被再次通过出口部分37注入到内部空间S之中。因此,可以提供容纳高纯度墨水的墨水包25。因此,不必提供大尺寸减压器来使墨水包形成构件81的整个外围减压,以制造或生产容纳高纯度墨水的墨水包25。因而,可以低成本制造墨水包25。
(3)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通过热焊接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和层叠薄膜36a,形成阀体容纳腔55。因此,可以提高阀体容纳腔55和内部空间S之间的气密性,并且可以使第一阀门装置59的性能保持恒定。
(4)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形成袋部分36的层叠薄膜36a被用来形成阀体容纳腔55。因此,层叠薄膜36a被同时用作形成袋部分36用构件和形成阀体容纳腔55用构件。因而,可以减少用于墨水包25的构件的数量。结果,可以减小墨水包25的制造成本。
(5)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第一阀体包括第一圆柱部分58b,用于调节在远离阀座53方向上的移动量。因此,第一阀体稳定地移动,从而,第一阀门装置59稳定地打开和关闭。结果,可以使第一阀门装置59的性能更优越。
(6)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阀座53被形成得朝第一阀体58侧突出。根据此构造,第一阀体58和阀座53彼此更加紧密的接触,因而可以使第一阀门装置59的性能更加优越。
(7)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在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中,在垂直于轴线A的方向上,换句话说,在垂直于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和第四墨水流动通路57的流动方向上,以凹入的形状形成第一凹入部分47。因此,以从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的一个侧表面41a凹入的形状,形成第一凹入部分47,因而,容易将第一阀体58容纳在第一凹入部分47中。结果,可以容易地制造墨水包25。
实施例2下面的说明将参照图13至图15描述实施例2,以便为本发明提供具体的形式。此外,在实施例2中,只有对应于根据实施例1的墨水包25侧出口部分37的构造不同于实施例1,因此,对于与实施例1中的构件相同或相似的构件的描述被省略。
如图13所示,根据此实施例的出口部分103包括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04、第二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以及第三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3。对于第二和第三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2和43,它们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似,对它们的说明被省略。
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04具有大凹入部分105,该大凹入部分105在垂直于轴线A的方向上从一个侧表面104a凹入。大凹入部分105包括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第一凹入部分106,作为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第二凹入部分48以及第三凹入部分49。如图14所示,在第一凹入部分106的底表面106a上、阀座53的右侧形成第一突出部分108,且在此第一突出部分108上形成第二突出部分109。如图13所示,第一突出部分108形成为圆柱形,并且其自底表面106a的高度与阀座53相同。此外,第二突出部分109被形成为横截面为椭圆的形状。
如图14所示,当将出口部分103热焊接到袋部分36上时,大凹入部分105的开口被层叠薄膜36a密封。这样,第一凹入部分106和层叠薄膜36a形成了阀体容纳腔111。在此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04中,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阀体容纳腔111、第三墨水流动通路56以及第四墨水流动通路57形成了一系列的液体流动通路。
此外,作为阀体的可变形第一阀体113被容纳在阀体容纳腔111中。详细地说,如图13所示,第一阀体113由具有板状形状、在平面图中为椭圆形的弹性材料形成。第一阀体113具有安装孔113a,该安装孔113a具有基本为长方形的形状,位于第一阀体113的右侧并贯穿第一阀体113。此安装孔113a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得形成在第一凹入部分106中的第二突出部分109可以被装配到安装孔113a中。在第一阀体113的中心部分中形成通孔113b。通过形成此通孔113b,使第一阀体113在左侧配备有具有圆形形状的圆形部分113c。此外,此圆形部分113c的直径大于阀座53的直径。
如图14所示,如上所述的第一阀体113被容纳在阀体容纳腔111中,并且第二突出部分109被装配到安装孔113a之中,使得第一阀体113以悬臂梁的方式被支撑和固定。当不施加外力到第一阀体113上时,其圆形部分113c通过其弹性力(弹性)邻接阀座53。因此,第一阀体113中断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和阀体容纳腔111之间的连通。
在此实施例中,此第一阀体113和阀座53形成第一阀门装置115。如图15所示,当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中的流体压力高于阀体容纳腔111中的流体压力时,就是说当流体从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向阀体容纳腔111流动时,此第一阀体113动作,使得圆形部分113c被流体推动。结果,因为通孔113b被形成在第一阀体113的中心部分中以使中间部分的柔性更大,所以第一阀体113在中心部分发生弯曲。因此,第一阀体113的圆形部分113c向上移动,并从阀座53移开。结果,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与阀体容纳腔111连通。
另一方面,当所述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中的流体压力小于阀体容纳腔111中的流体压力时,也就是说当液体试图从阀体容纳腔111向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流动时,第一阀体113动作,使得圆形部分113c被流体推动,并与阀座53保持邻接。因此,使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与阀体容纳腔111处在不连通的状态。就是说,第一阀门装置115起到了止回阀的作用,其允许液体从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向阀体容纳腔111的流动,并且阻止流体的反向流动。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2,除了实施例1的效果(1)至(4)、(6)和(7)之外,还可以获得下面的效果。
(8)在上述实施例2中,第一阀体113由弹性材料形成,且在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04中所形成的第二突出部分109被配合地插入在其一端所形成的安装孔113a中,使得第一阀体113以悬臂梁的方式被支撑。当不施加外力到其上时,第一阀体113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力总是与阀座53接触。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控制第一阀门装置115的开闭。
实施例3下面的说明将参照图16和图17描述实施3,以便为本发明提供具体的形式。此外,在实施例3中,只有对应于根据实施例1的墨水包25的构造不同于实施例1,因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构件相同或相似的构件的描述被省略。
如图16所示,根据此实施例作为液体容器的墨水包121包括在顶侧具有开口的箱形体122,作为形成液体容纳部分用构件;以及作为第三柔性部件的薄膜部件123,其密封封闭箱形体122在顶侧的开口。箱形体122内部被分隔板122a分成两个区域。因此,箱形体具有第一空间124和作为用于容纳液体的凹入部分的第二空间125。
第一空间124形成有圆柱体126,该圆柱体126在第一空间124的中部延伸横穿第一空间124。在圆柱体126内部配备对应于上述实施例1的第五墨水通路61和第六墨水通路62的墨水通路(没有示出)。配备此墨水通路来将箱形体122的外部与箱形体122的第二空间125之间连通。此外,在圆柱体126的内部配备对应于上述实施例1的第二阀门装置63的阀门装置(没有示出)。因此,将实施例1的供墨针77(见图8)插入此圆柱体126中将打开配备在圆柱体126内部的阀门装置,因而供应管28(见图1)与第二空间125连通。
此外,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被配备在第二空间中,并紧邻所述第一空间124的圆柱体126。在此实施例中,圆柱体126和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形成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此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并且在此实施例中与箱形体122整体形成。而且,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高度大致与箱形体122每侧的高度相同。
如图16和图17所示,大凹入部分131从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顶面128a凹入。第一墨水流动通路133在平行于圆柱体126的方向上从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侧面128b(见图16)凹入。此第一墨水流动通路133与第二空间125的内部空间连通。
大凹入部分131包括具有方形横截面的第一凹入部分134,其作为用于容纳阀体的凹入部分。大凹入部分131还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第二凹入部分135;以及将第一凹入部分134和第二凹入部分135连通的第三凹入部分136。第二流动通路138自第一凹入部分134的底表面134a延伸。此第二流动通路138与第一墨水流动通路133连通。环形阀座139被形成在第一凹入部分134的底表面134a中并从底表面134a突出,以便环绕第二墨水流动通路138的出口。
以能够同时地密封封闭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整个顶面128a以及第二空间125的整个开口的尺寸,形成薄膜部件123。在此实施例中,薄膜部件123中覆盖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顶面128a的部分对应于第一柔性部分,而其余部分,也就是覆盖第二空间125开口的部分,对应于第二柔性部件。薄膜部件123被热焊接到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顶面128a和第二空间125的开口。
如图17所示,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顶面128a被薄膜部件123密封封闭,且凹入部分134和薄膜部件123形成阀体容纳腔141。第二和第三凹入部分135和136以及薄膜部件123形成第三墨水流动通路143。与在圆柱体126中所形成的墨水流动通路相连通的第四墨水流动通路145被形成在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中。此第三墨水流动通路143和此第四墨水流动通路145相连通。
因此,第一墨水流动通路133、第二墨水流动通路138、阀体容纳腔141、第三墨水流动通路143以及第四墨水流动通路145形成了一系列流动通路。
而且,第一阀体147作为阀体被可移动地容纳在阀体容纳腔141中。第一阀体147能够非固定地在阀体容纳腔141中迁移,以阻止墨水流或空气流试图流动到空间125的内部空间S中。此第一阀体147与实施例1的第一阀体58相类似。在此实施例中,此第一阀体147和阀座139形成第一阀门装置148。就是说,第一阀体147起到止回阀的作用,其允许从第二墨水流动通路138至阀体容纳腔141的流动,而阻止流体的反向流动。
如图16和图17所示,内部空间S通过由薄膜部件123密封封闭第二空间125而形成。就是说,在此实施例中,液体容纳部分由第二空间125和薄膜部件123形成。内部空间S与在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中所形成的第一墨水流动通路133相连通。内部空间S容纳墨水,而第一墨水流动通路133也充满了在其中流动的墨水。
当没有如上所述将供应管28连接到墨水包121的圆柱体126时,圆柱体126中的阀门装置是关闭的。因此,在此状态下,墨水包121中的墨水不会通过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和圆柱体126流动到外部。
当供墨针77被插入到墨水包121的圆柱体126之中时,圆柱体126中的阀门装置被打开,在圆柱体126中所形成的墨水流动通路与供墨针连通。在此状态下,当墨水包121的薄膜部件123被由压力泵33(见图1)驱动通过加压空气入口端口203所供应的空气施压时,在内部空间S中所容纳的墨水的压力增大。这样,第一阀门装置148被打开,内部空间S与供应管连通。结果,在内部空间S中所填充的墨水被供应到供应管28。此外,为了将压力施加到墨水包121,密封薄膜(没有示出)被热焊接到外围肋材或凸缘部分205a、205b、205c和205d,以在薄膜123和密封薄膜之间限定出气密空间。通过加压空气入口端口203所供应的加压空气通过空间124被引入到薄膜123和密封薄膜之间的气密空间中,以由此通过薄膜123对容纳在内部空间S中的墨水施压。可以将附加的上盖部件固定到箱形体122上,以叠盖在密封薄膜上。
接着,下面的说明将描述用于形成上述墨水包121的墨水包形成构件。此外,此墨水包形成构件通过加工处理成为墨水包121,并且将参照图16和图17对其说明进行描述。此外,与墨水包121的构件相同或相似的构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数字,对它们的说明被省略。
根据此实施例的墨水包形成构件是对应于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墨水包121的构件,但其内部空间S没有填充墨水。虽然在墨水包121中,薄膜部件123被热焊接到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顶表面128a上,但是在此墨水包形成构件中,薄膜部件123没有被热焊接到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顶表面128a上。结果,在此墨水包形成构件的情形中,还没有形成阀体容纳腔141,因而,第一凹入部分134与内部空间S连通。
就是说,内部空间S可以与形成在圆柱体126中的墨水流动通路连通,而不用贯穿第一阀门装置148。结果,此墨水包形成构件不仅允许液体从内部空间S至外部的流动,而且允许液体从外部至内部空间S的流动。
因此,在此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过程,利用此墨水包形成构件生产或制造墨水包121。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3,除了实施例1的效果(1)-(3),(5)-(7)之外,还可以获得下面的效果。
(9)在上述的实施例3中,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高度和第二空间125的高度大致相同,因此,薄膜部件123可以同时地密封第二空间125和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大凹入部分131。因此,一个薄膜部件123可以同时密封第二空间125以形成内部空间S,和密封大凹入部分131以形成阀体容纳腔141。结果,这可以在墨水包121的制造中节省劳动强度,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如下面所描述的,可以对上述的实施例1至3进行修改。
在上述的实施例1和2中,形成阀体容纳腔55、111的层叠薄膜36a是用于形成袋部分36的公共部件。其可以是与用于形成袋部分36的部件分开的部件。
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在墨水包25、121中所形成的液体流动通路,例如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133,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138,阀体容纳腔55、111和141,第三墨水流动通路56、第四墨水流动通路57以及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等没有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8所示,可以修改此构造,使得第一墨水流动通路151、第二墨水流动通路152、阀体容纳腔153、第五墨水流动通路154等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可以通过利用层叠薄膜36a和36b密封封闭作为容纳阀体用凹入部分的容纳腔157使其与内部空间S处在不贯穿第一阀门装置的不连通状态,来形成阀体容纳腔153。此容纳腔157可以形成有两个与内部空间S连通并彼此相对的连通孔158和159,并且可以利用层叠薄膜36b和36a分别密封封闭此连通孔158和159,使得阀体容纳腔153与内部空间S处在不贯穿第一阀门装置的不连通状态。
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形成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133,使其向如下的方向延伸,其中,该方向垂直于形成阀体容纳腔55、111、141的第一凹入部分47、106、134的凹入方向。如图20所示,可以修改此构造,使得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被形成在与第一凹入部分47的凹入方向相一致的方向上,藉此,将第一凹入部分47、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以及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在此修改中,可以在第一流动通路形成部分41中形成一个通孔,以同时限定出第一凹入部分47、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以及第一墨水流动通路46中的全部。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墨水包25。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在第一流动通路形成部分41中的所形成的第一凹入部分47具有圆形横截面,其直径稍大于第一阀体58的盘状部分58a的直径。只要第一阀体58在第一凹入部分47中是可移动的,并且形成间隙使得墨水在第一凹入部分47和第一阀体58之间流动,则第一凹入部分47和第一阀体58的形状可以分别被修改。
例如,如图21所示,第一凹入部分47可以形成为矩形横截面。此外,如图22所示,可以在第一凹入部分47的内圆周表面上配备与第一阀体58相接触的突出肋材161、162和163。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阀体58的移动可以更加准确。
而且,如图23所示,可以在第一阀体58的外表面上配备与第一凹入部分47接触的凸起165、166和167。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阀体58的移动可以更加准确。
在上述的实施例1和3中,第一阀体58、147包含盘状部分58a、147a,以及作为调节装置的圆柱部分58b、147b。第一阀体58、147可以省去调节装置。例如,如图18和图19所示的盘状第一阀体169可以被用于实施例1和3。如图24所示,第一阀体可以由盘状部分171和凸起172、173以及174形成,其中,凸起172、173以及174从盘状部分171的边缘突出,作为调节装置。
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3中,形成阀座53、139,所述阀座53、139朝向第一阀体58、113、147突出,但是,阀座53、139可以以非突出的形式形成。
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进行密封封闭过程,使得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的一个侧表面41a被热焊接到层叠薄膜36a,或者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的顶面128a被热焊接到薄膜部件123,但是,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对它们进行密封封闭。例如,可以利用胶粘剂对它们进行密封封闭。
在上述的实施例1和2中,用于制造墨水包25的方法除注入过程以及密封封闭过程之外,还包括排出过程、用于注入少量液体的过程和用于排出少量液体的过程。此方法可以只包含注入过程以及密封封闭过程。此外,除注入过程和密封封闭过程之外,此方法可以仅仅还包括排出过程。此外,除注入过程和密封封闭过程之外,此方法可以仅仅还包括用于注入少量液体的过程以及用于排出少量液体的过程。
在上述的实施例3中,通过类似于实施例1的过程制造墨水包121。可以对此制造方法进行修改,使得在密封封闭过程之后进行注入过程。也就说,在注入过程之前,此方法可以进行密封封闭过程,在该密封封闭过程中,墨水包形成构件的第二空间125和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128被薄膜部件123密封封闭。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空间125的一个部分中可以配备一开口,使得薄膜部件123没有密封封闭此开口,并且可以进行注入过程,使得墨水可以经由此开口被注入到墨水包形成构件的内部空间S之中。可以在墨水注入后封闭开口。即使在此修改中,也可以进行注入过程,使得墨水被注入到内部空间S之中而不用贯穿第一阀门装置148。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如图26和27所示,为了防止液体流动通路在密封封闭过程中发生变形,可以在第五墨水流动通路的圆形部分中配备一个或若干肋材200,作为防变形用装置,其中,在该密封封闭过程中,层叠薄膜被焊接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之上。
因此,因为防变形用装置防止墨水流动通路的变形,即使当第二阀门装置的一部分被配备在位于焊接部分的墨水流动通路中,也可以确保第二阀体的运行,并且确保将内部空间S中的墨水通过墨水流动通路顺利地排出到外部。
此外,因为防变形用装置是一个或若干肋材,作为墨水流动通路的外围的焊接部分被部分加厚。因此,随着焊接部分厚度增加,墨水流动通路几乎不发生变形。此外,因为厚度增加的部分仅限于其一部分,所以可以将凹陷的出现保持为最小值。因而,可以容易地使液体流动通路形成构件和层叠薄膜彼此紧密地接触。
此外,如图28所示,多个肋材200被形成在第五墨水流动通路61上圆形部分201a中并从圆形部分201a突出,以位于两个相对的沟槽201b和201c之间。此外,如图27所示,肋材中的每一个在对应于第五墨水流动通路的焊接部分的长度和位置上延伸。因此,如图27所示,第二阀体邻接这些肋材200并由肋材200调节,使得阀体不会移动至对应于焊接部分的位置。就是说,因为肋材200起到了调节装置的作用,所以进行打开和关闭的第二阀体不会进入到可能发生变形的对应于焊接部分的墨水流动通路之中。因此,可以确保更加可靠地打开和关闭墨水流动通路。
结果,可以减少构件的数量并可以低成本配备这些装置。
每个肋材200的形状和肋材的布置不限于图28中所示的那些。任何合适的形状和布置都可以适用于肋材200,只要是环绕墨水流通通路的圆形部分201的外围的厚度可以被肋材200部分地加厚。
可以不使用上述的肋材而实现调节装置,其中,该调节装置调节阀体,以防止阀体移动到对应于焊接部分的位置。就是说,如图26所示,焊接部分被设置在第五墨水流动通路的末端侧,并且可以实现调节装置,只要此调节装置具有这样的功能,即防止第二阀体移动到对应于焊接部分的位置中。即使在位置上对应于焊接部分的流体流动通路因为焊接而意外地发生变形,这样的调节装置的存在也可以防止第二阀体移动到对应于焊接部分的变形的流体流动通路中,并可以确保第二阀体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因此,可以避免这样的可能性,即第二阀体移动到并被卡在变形的流体流动通路之中,且不进行预期的操作。因此,可以可靠地进行阀门装置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此外,如图29所示,多个防变形空间202可以环绕液体流动通路的外围配备,作为用于防止变形的装置。因此,因为从焊接部分的外围到液体流动通路的总厚度(总径向厚度)可以较厚,所以可以将液体流动通路的变形保持至最小值。此外,因为连续部分的厚度可以较薄,所以可以将凹陷的出现保持为最小值,并允许液体流动通路形成构件和薄膜部件容易彼此紧密接触。
可以环绕液体流动通路配备多个孔(例如,在平行于液体流动通路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盲孔),来代替防变形空间202。此外,可以环绕液体流动通路配备两个或更多防变形空间202。也就是说,例如,可以在液体流动通路和焊接部分的外围之间径向地配备两个或更多防变形空间202。此外,可以环绕液体流动通路配备螺旋空间槽,来代替环形或弓形防变形空间202。也就是说,在圆形部分201a的外围中配备这样的空间是足够的,即在热焊接过程中,该空间先于圆形部分201a的变形而发生热变形。
可以采用这样的修改来代替防变形装置,在该修改中,第二阀体的移动不由液体流动通路的圆形部分引导,作为阀门装置的一部分的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被配备在液体流动通路的圆形部分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位置与焊接部分对应的圆形部分的内壁和螺旋弹簧的该一个端部之间提供了较大的间隙,即使在位置上对应于焊接部分的液体流动通路在热焊接过程中因为热而发生变形,也可以更加可靠地操作阀门装置。
虽然参照其中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容器形成构件)经由柔性供应管28将作为液体的墨水供应到安装在滑架15的记录头20的情形,讨论了实施例1至3,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中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容器形成构件)被直接安装在滑架上的情形。
虽然参照其中墨水包被加压以从其供应墨水的情形,讨论了实施例1至3,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中墨水包没有被加压,墨水通过例如由从记录头喷射墨水所引起的负压被从墨水包供应的情形。
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为打印机11(包括诸如传真机和复印机的打印装置)配备的墨水包25和121,以及墨水包形成构件81被描述为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容器形成构件。本发明可以实施为用于喷射其他液体的其他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容器形成构件。例如,本发明所适用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1)喷射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EL显示器、平面发光显示器等的诸如电极材料、颜料等的液体喷射装置;2)用于喷射制造生物芯片所使用的生物基因有机材料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3)作为高精度移液管的测试材料喷射装置。而且,除墨水外的其他液体也可以被作液体。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容器,包括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连通;以及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于将液体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流动限制在单方向上,其中所述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体,所述阀体被容纳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所形成的阀体容纳腔中,所述阀体容纳腔由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形成的阀体容纳凹入部分所限定,并且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止回阀允许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动,而阻止液体从所述外部向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的流动,所述阀体位于所述外部和所述阀座之间,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在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没有被所述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的状态下,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连通,并且在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被所述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的状态下,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不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柔性构件通过热焊接到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上来密封封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柔性构件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整体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包括与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为一整体的液体容纳部分形成构件以及第二柔性构件,所述第二柔性构件密封封闭形成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形成构件之中的液体容纳凹入部分,并且所述第一柔性构件和所述第二柔性构件互为一体,以形成第三柔性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阀体包括用于在远离所述阀座的方向上调节阀体的移动量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阀体由弹性材料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使所述阀座朝向所述阀体突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从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表面凹入的方向垂直于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的流动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包括第一液体流动通路,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路位于所述阀体容纳腔和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液体流动通路沿着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从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表面凹入的方向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是墨水,所述液体容器是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水包。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包括薄膜部件;并且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防止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变形用装置,其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焊接所述薄膜部件的焊接部分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防止变形用装置包括肋材,所述肋材从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内表面突出,所述内表面限定出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并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防止变形用装置包括沟槽,所述沟槽环绕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分的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以环形或弓形形状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位于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所述止回阀和外部之间,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其中,所述阀门机构被部分地布置于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分的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中。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包括薄膜部件,所述薄膜部件被焊接到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焊接部分上;并且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被部分地布置于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分的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中,且包括第二阀座;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被坐放在所述第二阀座上以关闭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并从所述第二阀座移开以打开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和推挤所述第二阀体用装置,所述装置推挤所述第二阀体,使得所述第二阀体通常被坐放在所述第二阀座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阀体移动的装置,所述装置调节所述第二阀体的移动,以防止所述第二阀体被置于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分的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所述第二阀体以沿着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内壁移动,所述内表面限定出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另一部分,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另一部分是除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分的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
18.一种液体容器形成构件,包括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连通;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于只允许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所述外部的流动;阀体容纳凹入部分,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被形成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使得所述液体流动通路通过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连通;以及能够密封封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的第一柔性构件,当所述第一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时,所述第一柔性构件被用于中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的直接连通,其中所述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体,所述阀体位于所述外部和所述阀座之间,所述阀体位于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的内部。
19.一种用于生产液体容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液体容器形成构件,所述液体容器形成构件包括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连通;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于只允许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所述外部的流动;阀体容纳凹入部分,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被形成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使得所述液体流动通路通过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连通,并且所述止回阀的阀体被容纳在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中;将液体通过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注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以及由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以致于中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和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之间的直接连通。
20.一种用于生产液体容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液体容器形成构件,所述液体容器形成构件包括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液体流动通路,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用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连通;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备在所述液体流动通路中,用于只允许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内部向所述外部的流动;阀体容纳凹入部分,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被形成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中,使得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与所述液体流动通路连通,并且所述止回阀的阀体被容纳在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中,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包括液体容纳部分形成构件,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形成构件与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为一体的,并具有液体容纳凹入部分;由柔性构件密封封闭所述阀体容纳凹入部分和液体容纳凹入部分;以及将液体注入到由所述液体容纳凹入部分和所述柔性构件所形成的空间之中。
21.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具有贯穿其中的液体流动通路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限定出液体容纳空间的液体容纳部分,所述液体容纳空间将液体容纳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被焊接到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上,以密封地保存所述液体容纳空间中的液体,并能够将液体通过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供应到外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包括薄膜部件;以及防止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变形用装置,其被配备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焊接所述薄膜部件的焊接部分中。
22.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具有贯穿其中的液体流动通路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限定出液体容纳空间的液体容纳部分,所述液体容纳空间将液体容纳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被焊接到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上,以密封地保存所述液体容纳空间中的液体,并能够将液体通过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供应到外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包括薄膜部件,所述薄膜部件被焊接到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焊接部分;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被部分地布置于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分的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中,并且包括阀座;阀体,所述阀体被坐放在所述阀座上以关闭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并从所述阀座移开以打开所述液体流动通路;和推挤所述阀体用装置,所述装置推挤所述阀体,使得所述阀体通常被坐放在所述阀座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阀体移动的装置,所述装置调节所述阀体的移动,以防止所述阀体被置于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焊接部分的所述液体流动通路的一部分中。
23.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分;具有出口开口和入口开口的流动通路形成构件,其中,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中的液体经由所述入口开口从所述出口开口流出;布置在所述入口开口和所述出口开口之间的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能够在液体流动中在所述入口开口和所述出口开口之间不固定地迁移,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入口开口;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出口开口之间,并被推挤以靠近所述出口开口;连通通路,所述连通通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在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延伸的流动通路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围开口;以及柔性部件,所述柔性部件被固定到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围,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阀体具有可与所述入口开口接触的平坦表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平坦表面是圆形。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阀体包括平坦的圆形薄板。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阀体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从所述平坦的圆形薄板突出,并位于与可与所述入口开口接触的所述平坦表面相对的位置。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阀体沿着所述第一阀体可接触的入口开口的轴线,直线地往复运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运动调节部件,所述运动调节部件引导所述第一阀体的所述直线往复移动。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阀体的比重基本与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中的液体的比重相等。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是柔性的。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包括所述柔性构件。
33.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在第一位置被密封地连接到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围,所述连通通路的第二开口在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围的第二位置开口,并且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出口开口的轴线被定位在所述出口开口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3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连通通路包括多个径向延伸的通孔,每个通孔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通孔的第二开口被形成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和被固定到所述流动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围的薄膜部件所封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具有用于防止外部空气流动到其内部的止回阀,并能够使止回阀的性能保持恒定。墨水包(25)包括袋部分(36),其通过热焊接固定一出口部分。在袋部分(36)中形成内部空间(S),且墨水被容纳在其中。出口部分具有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第一凹入部分(47)从第一流动通路形成构件(41)的一个侧表面凹入。与内部空间(S)连通的第一和第二墨水流动通路(46,51)从第一凹入部分(47)的底表面(47a)延伸。以突出的形状形成阀座(53),以环绕第二墨水流动通路(51)。层叠薄膜(36a)密封封闭第一凹入部分(47)。这样,形成阀体容纳腔(55)。阀体容纳腔(55)容纳第一阀体(58)。阀体(58)和阀座(53)形成第一阀门装置(59)。
文档编号B41J2/175GK1526558SQ2004100079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5日
发明者木村仁俊, 石泽卓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