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85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印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章,特别是一种可均匀地添加油墨的印章。
背景技术
印章与签名同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证明,目前常见的印章种类繁多,根据其材质、油墨沾染或填充方式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如图7所示,直接于木质印章60本体61底端平面粘设一胶质印模62,并在本体61侧面设一用印方向标记槽道63,这种印章在使用时需要搭配装有印泥的印台,且每在印台上沾一次章只能盖有限的几次章,前后所盖的印的颜色有明显的深浅差异,不仅使用不便,而且盖印效果不好;第二种如图8所示,是在印章70本体71底部设置一容槽72,在容槽72内设置一个含墨式的印模73,由于该印模73具有吸墨的特性,因此每次沾染印泥可维持多次盖印的效果,这种印章在添加油墨时,需将油墨添加于印模73的表面,等待一定时间后即可使印模具有含墨效果,可见这种印章的油墨添加操作极其不便;第三种如图9所示,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在该印章80于其框体底部设一具有容槽811的固定座81,容槽811内再依次黏贴一具有含墨效果的印模82,而在固定座81中央顶部形成一具有流道831而与底部容槽811相连通的柱管83,柱管83上再插设一油墨管84,因而可借以将油墨管84内的油墨引流至印模82上,然而该印章只适合用于小面积的印模82,若印模82过大,则容易由于油墨渗透不均匀,而造成所盖的印中间较深,周围较浅的缺陷。
可见,现有的印章在油墨的添加方式上均存在不足之处,或操作不便,或使用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章,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印章添加油墨不方便、所盖出的印章颜色深浅不一致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手持部、上盖、中间座、印模和底盖,手持部设于上盖顶部,中间座设于上盖下方,中间座底部设有一容置槽,印模嵌设于该容置槽中,底盖设于中间座下方,中间座上方设有油墨添加槽,油墨添加槽底面设有若干与中间座底部的容置槽相通的油墨加注孔,油墨加注孔之间设有沟槽。
所述的油墨加注孔的横截面为长条形。
所述的中间座外周边中部设有一环状凸部,所述的上盖套设于该环状凸部的上方,所述的底盖套设于该环状凸部的下方。
所述的中间座顶部边缘设有至少两个卡块,所述的上盖周边设有可与该卡块相卡合的卡口。
所述的中间座外周边靠上部设有凸部,上盖的内侧壁相应处设有与该凸部配合的凹部。
所述的底盖侧壁靠上部设有两个向内的凹陷。
所述的手持部包括一中间体和两侧盖,两侧盖卡设于中间体的两侧,中间体两侧下部略微向内倾斜,两侧盖的形状与之相适应。
两侧盖外侧面各设有一个圆形凹陷。
所述的手持部下端面设有一柱状体,上盖上部设有一与之相适配的柱形槽,柱状体的周边设有凸块,柱形槽内侧壁设有与该凸块相配合的卡槽。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印章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添加油墨的操作很方便,且能够使油墨均匀地添加到印模上,添加油墨时,只需打开上盖,将油墨添加到中间座的油墨添加槽内,油墨可顺着沟槽,通过油墨加注孔均匀地进入印模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各部分之间采用卡设连接,很容易进行拆卸和安装,因此容易对其内部进行清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装配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现有第一种印章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第二种印章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第三种印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4,包括手持部1、上盖2、中间座3、印模4和底盖5,中间座3底部设有一容置槽36,印模5嵌设于该容置槽36中,手持部1包括一中间体11和两侧盖12、13,中间体11为一两侧相通的中空体,两侧盖11和12内侧靠近其边缘处分别设有沿其边缘的条状凸部121和131,两侧盖11和12通过该条状凸部121和131卡设于中间体11的两侧,中间体11两侧下部略微向内倾斜,两侧盖12、13的形状与之相适应,两侧盖12、13外侧面向内斜部各设有一个圆形凹陷120和130。
手持部1的中间体11下端面设有一柱状体110,上盖2上部设有一与之相适配的柱形槽21,柱状体110的周边设有两个凸块1101,柱形槽21内侧壁设有与该凸块1101相配合的卡槽210。
中间座3外周边中部设有一环状凸部34,上盖2套设于该环状凸部34的上方,5底盖套设于该环状凸部34的下方。中间座3上方设有油墨添加槽31,油墨添加槽31底面均匀排列设有若干与中间座3底部的容置槽36相通的油墨加注孔311,油墨加注孔311之间设有沟槽312,油墨加注孔311的横截面为长条形,油墨可沿沟槽312流到长条形的油墨加注孔311内,从而均匀地散布到印模4内。
中间座3顶部边缘两侧设有相对的两个卡块32和33,上盖2周边设有可与该卡块32、33相卡合的卡口22和23,当上盖2套合于中间座3上方时,该卡块32、33与上盖2形成一平滑的整体。中间座3外周边靠上部设有凸部35,上盖2的内侧壁相应处设有与该凸部35配合的凹部23。通过上述结构,上盖2与中间座3之间易于牢固地互相卡合,并容易拆卸。
底盖5侧壁靠上部设有两个向内的凹陷51和52,当底盖5套合于中间座3下部时,该凹陷51和52起卡紧的作用,而欲将底盖取下时,该凹陷51和52使得操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参照图5,其内部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其上盖2,中间座3和底盖5的外形为电视机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参照图6,其内部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其上盖2,中间座3和底盖5的外形为长方体形。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通过在印章的中间座上方设置油墨添加槽,油墨添加槽底面设置油墨加注孔,并在各油墨加注孔之间设置供油墨流动的沟槽,以达到油墨均匀散布于印模上的效果,而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因此,凡利用该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印章,包括手持部、上盖、中间座、印模和底盖,手持部设于上盖顶部,中间座设于上盖下方,中间座底部设有一容置槽,印模嵌设于该容置槽中,底盖设于中间座下方,其特征在于中间座上方设有油墨添加槽,油墨添加槽底面设有若干与中间座底部的容置槽相通的油墨加注孔,油墨加注孔之间设有沟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加注孔的横截面为长条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座外周边中部设有一环状凸部,所述的上盖套设于该环状凸部的上方,所述的底盖套设于该环状凸部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座顶部边缘设有至少两个卡块,所述的上盖周边设有可与该卡块相卡合的卡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座外周边靠上部设有凸部,上盖的内侧壁相应处设有与该凸部配合的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侧壁靠上部设有两个向内的凹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部包括一中间体和两侧盖,两侧盖卡设于中间体的两侧,中间体两侧下部略微向内倾斜,两侧盖的形状与之相适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两侧盖外侧面各设有一个圆形凹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部下端面设有一柱状体,上盖上部设有一与之相适配的柱形槽,柱状体的周边设有凸块,柱形槽内侧壁设有与该凸块相配合的卡槽。
专利摘要一种印章,包括手持部、上盖、中间座、印模和底盖,手持部设于上盖顶部,中间座设于上盖下方,中间座底部设有一容置槽,印模嵌设于该容置槽中,底盖设于中间座下方,中间座上方设有油墨添加槽,油墨添加槽底面设有若干与中间座底部的容置槽相通的油墨加注孔,油墨加注孔之间设有沟槽。本实用新型添加油墨的操作很方便,且能够使油墨均匀地添加到印模上,添加油墨时,只需打开上盖,将油墨添加到中间座的油墨添加槽内,油墨可顺着沟槽,通过油墨加注孔均匀地进入印模内。
文档编号B41K1/00GK2681902SQ200420037980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9日
发明者林德宗 申请人:林德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