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及印刷电极的方法

文档序号:248213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及印刷电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印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在平板玻璃侧面印制电极和图形的丝印机及印刷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屏幕面积大于2M2以上的非投影超大屏幕,系由模块拼接型平板显示器(如等离子体显示板PDP、液晶LCD、场发射显示板FED)若干块矩阵排列组成,为了不使拼接的图象产生窗框感,给观看人以完整的图象,除必须平板显示器的四周封接边宽度极小外,还必须将模块拼接型平板显示器紧密排列,两板之间不得留有间隙,因此,拼接型平板显示器的前后玻板电极均以导电浆料涂于玻板侧面制备成薄膜状引连电极连接至显示器后,再与固定其后的印刷电路板PCB连接,目前玻板侧面的引连电极大都采用手工方法制备,用毛笔在玻璃侧面涂上导电浆料,再烘烤而成,此方法的缺点首先是手工连接效率极低;其次,由于引连电极密集,特别是高分辨率显示板电极更为密集,侧面的引连电极间距甚小,手工引连电极很容易短路,大大影响显示器可靠性;此外,手画电极宽窄不一,很不美观。
目前制备平板显示器的玻板平面电极有采用丝印机印刷法,该丝印机为传统型,由丝印装置和平面印刷平台构成,印刷平台的工作台面上有定位和固定平板玻璃装置,将平板玻璃水平定位和固定在印刷平台上,通过丝印装置制成平板玻璃平面电极,由于该丝印机的定位和固定平板玻璃装置只能平面固定被印平板玻璃,无法竖向对玻板侧面固定,故不适合在玻板侧面丝印引连电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板玻璃侧面印刷电极的丝印机,能够在平板玻璃侧面丝印导电浆料,制备整齐一致的引连电极。
本发明平板玻璃侧面印刷电极的丝印机,由丝印装置和印刷平台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印刷平台由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两部分组成,平板玻璃定位装置和固定装置安装在固定平台垂直面上,用以定位和固定垂直放置的平板玻璃板,移动平台与推动装置连接,移动平台安装在底座的两导轨上,由推动装置沿导轨方向推动,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平板玻璃侧面丝印机的固定平台为形,移动平台为形,钢板制造。
本发明的定位装置为纵向和横向定位尖劈各两个,其中两个横向尖劈安装在可升降调节的滑动板上,以供不同尺寸平板玻璃板放置定位调节,4 定位尖劈构成平板玻璃板定位装置。
本发明在固定平台的固定装置为装有电磁阀的机械泵通过橡皮管和固定平台垂直面开有的两孔相连,通过机械泵抽气固定平板玻璃。
本发明在固定平台的垂直面装有行程限位开关,行程开关凸出垂直面高度可按被印平板玻璃板厚度作1-5mm微调。
本发明平板玻璃侧面丝印机的丝印装置由制有电极掩膜的丝网框固定在网框夹中,网框夹通过两根拉簧与支柱连接,支架平面与印刷平台在同一平面。
本发明在网框夹下方的支架平面上有控制推进装置正向和反向转动微动开关,驱使移动平台正向和反向移动。
本发明玻板侧面丝印机的网框之一边粘有厚度为4-5mm磁铁两块,用于网框下翻时吸住平台,固定网框,同时,使丝网与玻板被印侧面有一距离,印刷后丝网可自行弹起。
本发明平板玻璃侧面丝印机工作过程是将被印玻板竖直放于固定平台垂直面的纵向和横向定位尖劈上,开启机械泵,机械泵抽气,将被印平板玻璃板吸住固定,操作人翻下夹在网框夹中制备有电极掩膜的丝网框时,推动装置正反向转动开关被启动,左推移动平台,当推至离被印玻板表面0.2-0.3mm时,左向限位开关动作,推动装置自行停止推动。此时,完全压下丝网框,使粘贴在网框下面的磁铁吸住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丝网框被完全固定,操作人将导电浆料布于掩膜上,用尼龙刮刀刮之,由于丝网上制有引连电极掩膜,导电浆料透过掩膜留于被印平板玻璃板侧面呈引连电极状,然后,松开丝网框,拉簧将网框上拉,推动装置方向微动开关被触动,推动装置反向转动右推移动平台直至右向限位开关处,与此同时,通过电磁阀切断橡皮管气体通道,被印玻板松开,取出。
本发明的印制玻璃侧面电极的丝印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刮印一次可以完成玻板一个侧面的全部数十条甚至数百条电极连接,加工效率高;2.电极间隙得以保证,大大避免极间短路,提高了显示器的可靠性和成品率;3.丝印制备的连接电极宽度间隙完全一致,整齐美观;4.操作方便。
本发明还可应用于玻璃侧面印制图案花纹装饰加工。


图1是本发明丝印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时放置被印玻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时印刷平台组合拼接示意图。
图中1.固定平台,2.网框夹,3.支柱,4.纵向定位尖劈,5.左向限位开关,6.拉簧,7.推动装置方向微动开关,8.移动平台,9.推动装置,10.底座,11.右向限位开关,12.导轨,13.滑动板,14.横向定位尖劈,15.电磁阀,16.机械泵,17.橡皮管,18.网框,19.磁铁,20.被印玻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中,本发明所描述的玻璃侧面丝印机的印刷平台由固定平台1和移动平台8组合而成,形状分别为形和形,两平台平面为同一水平面,可拼接为一平面。固定平台1垂直面开有两孔,通过橡皮管17和装有电磁阀15的机械泵16相连。该垂直面上有纵向呈一直线排列的两个纵向定位尖劈4,劈尖水平指向;有横向呈一直线排列的两个横向定位尖劈14,劈尖竖直指向,尖劈的厚度约15mm左右。移动平台8架设在两导轨12上,由推动装置9驱使左右移动,安装在固定平台1垂直面的左向限位开关5和装在底座10上的右向限位开关11决定移动平台的行程。在网框夹2下方的推动装置方向微动开关7控制推动装置9左移或者右移,它由网框夹2上翻和下放的位置连动。
实施印刷时,被印玻板20放置在固定平台1垂直面的纵向定位尖劈4和横向定位尖劈14上,被印玻板20上侧面(即被印侧面)与固定平台1平面对齐,机械泵16抽气,将被印玻板20吸住固定,操作人翻下夹在网框夹2中制备有电极掩膜的网框18时,推动装置方向微动开关7被启动,左推移动平台8,当移动平台8移至被印玻板表面时,左向限位开关6作用,推动装置9停止推动,此时,继续完全压下丝网框18,使粘贴在网框下面的磁铁19吸住固定平台1和移动平台8,丝网框18被完全固定,操作人刮移丝印刮板,将导电浆料通过掩膜印留在被印玻板20的侧面,然后,松开丝网框18,拉簧6将丝网框18上拉,推动装置方向微动开关7被触动,推动装置9反向转动右推移动平台8直至右向限位开关11处,这时,通过电磁阀15切断橡皮管17气体通道,被印玻板20松开,取出。
图2显示实施印刷时被印玻板放置位置。被印玻板相邻直角边紧靠两个纵向定位尖劈和两个横向定位尖劈,调节滑动板,使玻板上侧面(即被印侧面)与固定平台平面为同一水平面。
图3显示实施印刷时移动平台移至与被印玻板接触位置时的情况,两平台平面和紧密接触的玻板被印侧面组合拼接成一个印刷工作平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由丝印装置和印刷平台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印刷平台由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两部分组成,定位装置和固定平板玻璃装置安装在固定平台垂直面上,用以定位和固定垂直放置的平板玻璃板,移动平台与推动装置连接,移动平台安装在底座的两导轨上,由推动装置沿导轨方向推动,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平台为形,移动平台为形,钢板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装置为纵向和横向定位尖劈各两个,其中两个横向定位尖劈安装在可升降调节的滑动板上,以供不同尺寸平板玻璃板放置定位调节,4亇定位尖劈构成平板玻璃板定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装置为装有电磁阀的机械泵通过橡皮管和固定平台垂直面开有的两孔相连,通过机械泵抽气固定平板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其特征是所述在固定平台的垂直面装有左向限位开关,在底座上装有右向限位开关,控制推动装置移动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其特征是所述丝印装置由制有电极掩膜的丝网框固定在网框夹中,网框夹通过两根拉簧与支柱连接,支架平面与印刷平台在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其特征是所述网框夹下方的支架平面上有控制推进装置正向和反向转动微动开关(7),驱使移动平台左向或右向移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侧面电极丝印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是被印玻板(20)放置在固定平台(1)垂直面的纵向定位尖劈(4)和横向定位尖劈(14)上,机械泵(16)抽气,将被印玻板(20)吸住固定;操作人翻下夹在网框夹(2)中制备有电极掩膜的网框(18)时,推动装置方向微动开关(7)被启动,左推移动平台,当移动平台(8)移至被印玻板表面时,左向限位开关(5)作用,推动装置(9)停止推动;此时,完全压下丝网框(18),使粘贴在网框下面的磁铁(19)吸住固定平台(1)和移动平台(8),丝网框(18)被完全固定;操作人刮移丝印刮板,将导电浆料通过掩膜印留在被印玻板(20)的侧面;然后,松开丝网框(18),拉簧(6)将丝网框(18)上拉,推动装置方向微动开关(7)被触动,推动装置(9)反向转动右推移动平台(8)直至右向限位开关(11)处;这时,通过电磁阀(15)切断橡皮管(17)气体通道,被印玻板(20)松开,取出。
全文摘要
一种平板玻璃侧面印刷电极的丝印机,由丝印装置和印刷平台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印刷平台由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两部分组成,平板玻璃定位和固定装置安装在固定平台垂直面上,用以定位和固定垂直放置的平板玻璃板,移动平台与推动装置连接,移动平台安装在底座的两导轨上,由推动装置沿导轨方向推动,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能够在平板玻璃侧面丝印导电浆料,制备整齐一致的引连电极,具有印刷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可靠性好,成品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B41F15/16GK1883940SQ200610052300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5日
发明者顾征, 梁宜勇, 顾婧, 邱东江, 顾智企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