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印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08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印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移印机机头。
技术背景
对在电子元件等小型物品上印制图案时,皆是利用移印机来完 成,其是令移印机的压印杆底侧固设一胶头,胶头可被带动下降抵压 于一涂抹有油墨的钢模端面,使钢模上的图案被吸附于胶头的印刷面 上,再让胶头移位后向下抵压于被压印物的上方,由此达到将图案转 印于物品上的目的。
现有移印机的机头设单一的胶头,胶头需要重复如下动作沾墨、 上升、平移、下压印刷、再上升、回移、再下降沾墨。参阅图1所示, 胶头在A处沾墨后上升并平直移动到B处,再下压印刷,印刷后再 上升返回沾墨,如此循环;该工作结构需要重复来回平移,形成空行 程,导致两次印刷之间间隔时间较长,印刷工作效率低,制约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空行程,縮短两次印刷之间 隔时间的移印机机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移印机机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胶头,胶头之间为转动交替换 位之工作关系。
上述多个胶头安装在同一转盘上,该转盘具有转动和上下运动之 形态;转盘系由一同步带驱动旋转和由一气缸推动上下移动,同步带 和气缸之工作系由移印机上的微电脑控制。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胶头之间为转动交替换位之工作关系,此工作关系减少胶头 来回平移之空行程,进而縮短两次印刷之间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工作时可使不同胶头同时进行沾墨和印刷,减少胶头下降动 作,充分利用间隔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多个胶头安装在同一转盘上,控制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1为现有技术之结构动作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印机机头设有两个可转动交
替换位工作的胶头l、 2,两胶头l、 2—起安装在一转盘3上,呈圆 周180度分布,分别对应沾墨和印刷两工位A、 B,如胶头l位于沾 墨工位A正上方,则胶头2对应位于印刷工位B正上方。转盘3安 装在机座上,并设有一转轮31联动同步带4,同步带4将动力传到转轮31上,由此带动转盘3和两胶头1、2—起转动;转盘3之转动 量恰好满足两胶头1、 2交替换位。转盘3上方还连接有一气缸5, 气缸5垂直伸縮推动转盘3和两胶头1、 2 —起下压和上升,实现沾 墨和印刷动作。同步带4和气缸5之工作系由移印机上的微电脑控制, 微电脑控制系统在现有的移印机上具有,只是改变一些程序和参数, 因而在此不再赘述移印机的控制部分工作。
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先是由气缸5推动转盘3和两胶头1、 2 — 起下压,这时,沾墨工位A上方的胶头1沾墨,胶头2做一次空下 压,随后由同步带4驱动转盘3和两胶头1、 2—起转动,实现两胶 头l、 2交替换位,气缸5再次推动转盘3和两胶头1、 2—起下压, 则实现胶头1在印刷工位B处印刷,而胶头2在沾墨工位A处沾墨; 使不同胶头同时进行沾墨和印刷,减少胶头下降动作,充分利用间隔 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恰是利用两胶头1、 2不断 的交替换位来实现沾墨和印刷工作,两次印刷之间隔时间相当短,两 胶头l、 2也不再有平移之空行程,大大提高印刷效率。
本实用新型之转盘3采用单向转动或双向转动均可,可由动力机 构控制。
权利要求1、移印机机头,其特征在于该机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胶头,胶头之间为转动交替换位之工作关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印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多个胶头 安装在同一转盘上,该转盘具有转动和上下运动之形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印机机头,其特征在于转盘系由 一同步带驱动旋转和由一气缸推动上下移动,同步带和气缸之工作系 由移印机上的微电脑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移印机机头。该机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胶头,胶头之间为转动交替换位之工作关系。此结构减少胶头来回平移之空行程,进而缩短两次印刷之间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时可使不同胶头同时进行沾墨和印刷,减少胶头下降动作,充分利用间隔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档编号B41F16/00GK201240099SQ200820048959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
发明者李汉源 申请人:李汉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