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28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接缝套筒版激光制版机的辅助配件领域,更具体的 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的激光制版技术,以其不存在菲林制版的折射层,加上其精准
的雕刻工艺,已被广泛应用在烟草等包装的精密印刷行业;再配以新出现 的柔性无接缝套筒版技术,以其不存在平面版的接缝和粘接缺陷,更是为 印刷行业节省了大量的纸张,还有就是降低了 一些必须使用无接缝印刷行 业的制版成本,例如生产电解电容元件中 一种真空镀铝膜的隔离油印刷等。
定液态的感光树脂较为柔软,但通过在滚筒上产生的负压却能很好的进行 固定,并满足雕刻加工的要求;然而,如果雕刻的是无接缝套筒版,由于 感光树脂材料呈柔软的薄筒状,想要快速的装配到外径和无接缝套筒版内 径一样的滚筒上,显然并不十分容易和方便;而且无接缝套筒版的直径有 大有小,长度也有长有短,如果给每一款无接缝套筒版都专配一种滚筒进 行雕刻也不太现实。
因此,现有^支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可以 很容易的将柔性的无接缝套筒版快速地装配到激光制版机的滚筒上,而且还能通过过渡套筒解决多款不同直径和长度的无接缝套筒版与滚筒之间的 匹配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包括一中心轴和一过渡套筒,所述中 心轴和过渡套筒间隙配合,所述过渡套筒用于套装待制版的无接缝套筒版, 其中,在所述中心轴的外配合面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设置在所述 中心轴内部的压缩空气通道,且该压缩空气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端 面的进气孔;以及在所述过渡套筒的内配合面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 通至所述过渡套筒的外表面。
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中,至少在所述中心轴两端的端面 上分别设置所述进气孔,所述压缩空气通道在所述中心轴内部隔断设置。
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中,至少在所述中心轴一端的外配 合面上,沿圓周均匀布置所述气孔。
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中,至少在所述过渡套筒一端的内 配合面上,沿圆周均匀布设所述气孔。
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中,可通过压缩空气的气孔,其直 径设置在1.8mm至2.0mm之间。
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中,在装配所述过渡套筒的中心轴 外配合面棱边上设置倒角。
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中,在套装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过 渡套筒外表面棱边上设置倒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由于利用了气膜 阻力小的原理,通过输入压缩空气在两个装配体之间形成气膜,大大减轻 了同尺寸下进行套装的难度;以及由于釆用了更换过渡套筒的技术手段, 在解决了装配柔性无接缝套筒版较为困难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与各种不 同规格无接缝套筒版之间的匹配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外观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所示中心轴一端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渡套筒外观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所示过渡套筒一端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渡套筒后的中心轴外观结构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所示装配后一端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套装设备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加以详 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主要核心点在于,在两 个装配体之间采用压缩空气形成气膜以减轻套装的阻力,以及釆用更换过 渡套筒以适应各种规格的无接缝套筒版的套装;至于无接缝套筒版、激光 制版和倒角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如附图5和6所示,包 括一中心轴100和一过渡套筒300;所述中心轴100 —般采用金属材料或碳 纤维材料经机械加工制成,如附图2所示,有时为了减轻较长的中心轴100 重量,在所述中心轴100内部会做出减轻孔208,或者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 无接缝钢管与一对台阶状的法兰盘,在过渡配合的情况下进行装配,并进 行螺紋、铆接或焊接固定以形成所述减轻孔208;所述过渡套筒300通常情 况下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包括内层含玻璃纤维,中含有一定弹性物质的 夹层,如附图3和4所示,外层的外径301紧配无接缝套筒版的内表面, 而内层的内配合面401内径等于所述中心轴100的外配合面101外径;所述中心轴100和过渡套筒300间隙配合,其中,在所述中心轴100的外配 合面101上设置有气孔102,所述气孔102连通设置在所述中心轴100内部 的压缩空气通道203,且该压缩空气通道203连通^殳置在所述中心轴100小 端端面104的进气孔204,所述进气孔204通过接头连接压缩空气源的气嘴; 由此可知,具有一定高压(如6至8公斤)的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源的气 嘴,通过所述中心轴100小端端面104的进气孔204,注入到所述中心轴 100内部的压缩空气通道203,再经过所述气孔102喷射在所述中心轴100 和过渡套筒300之间,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层气膜,同时,所述过渡套筒 300的弹性夹层在气压的作用下"膨胀",所述过渡套筒300的内直径将增 大约5微米左右;换句话说,相当于把所述过渡套筒300 "悬浮"包裹在所 述中心轴100的周围,大大减轻了两者之间相对移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 于是就能很容易和方便地将所述过渡套筒300进行移动并套装在所述中心 轴100上了;以及,在所述过渡套筒300的内配合面401上设置有气孔302, 所述气孔302连通至所述过渡套筒300的外表面301,此目的在于,将压缩 空气通过所述气孔302导入到所述无接缝套筒版和过渡套筒300之间,将 柔性的无接缝套筒版稍微"膨胀",并在所述无接缝套筒版和过渡套筒300 之间也形成一层气膜,将两者暂时"隔离",然后在进行套装无接缝套筒版 的时候,就显得很轻松和容易了 。
进一步的是,如附图1和2所示,在所述中心轴100两端端面104上 分别设置所述进气孔204,用意在于,可以从任意一端安装过渡套筒版300; 当所述中心轴IOO加工成台阶状时,中间的外配合面101外径一4殳要大于 两端表面107的外径;如果在所述中心轴100的两端都加工上进气孔204, 那么,对于所述中心轴100内部的压缩空气通道203来i^,既可以连通, 也可以/人中间隔断,如附图1中的隔断部108所示,j立于所述隔断部108 的两侧,各有一气孔109连通至各自内部的压缩空气通道203,以-提高并稳 定注入压缩空气的压力,使得套装更轻松。较好的是,如附图1和2所示,至少在所述中心轴100大端端面105 的外配合面101上,沿圆周均匀布置所述气孔102;以及,如附图3和4所 示,至少在所述过渡套筒300端面305的内配合面401上,沿圓周均匀布 设所述气孔302;这样布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在所述中心轴IOO和过渡套筒 300之间,以及,在所述过渡套筒300和无接缝套筒版之间,形成更加均匀 和厚度一致的气膜层。而且,所述过渡套筒上的气孔302位置可对应上所 述中心轴上的气孔102位置,这样就能够将更多的压缩空气注入到所述过 渡套筒300和无接缝套筒版之间,并减少因通道的不畅造成的压力损失。
以及,如附图3所示,在所述过渡套筒版300的中间,设置有气孔309, 用于在套装较长的无接缝套筒版时,可解决因过渡套筒版300端部的气孔 302距离较远,难以将压缩空气送至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前端以形成气膜的 问题;所述气孔309设置的数量不限定一个,具体根据所述无接缝套筒版 的长度以及压缩空气源的压力可进行调整。
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中心轴100小端端面104的进气孔204,其直 径以匹配气嘴的接头即可,如6.0mm到10.0mm之间;而像所述中心轴气 孔102和过渡套筒气孔302就要制作的d、一些,其直径一般可设置在1.8mm 至2.0mm之间。
优选的是,如附图1和2所示,在用于装配所述过渡套筒300的中心 轴IOO外配合面101的大端端面105外圆棱边上设置倒角106;以及,如附 图3和4所示,在用于套装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过渡套筒300外表面301 的端面305外圆棱边上设置倒角306。其有益的效果在于,不管是在套装所 述过渡套筒300的开始,以及,还是在套装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开始,都 会很容易就套装进去,不至于卡在锋利的棱边上;同时,也因为套装的开 始还没有气膜的形成,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不大,在两者之间形成的摩 擦阻力也并不大,所以就非常需要在锋利的棱边上进行倒圆或倒棱的倒角 力口工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过渡套筒300的外表面301是适配所述无接
缝套筒版的内径,对于内径不同的多种规格的无接缝套筒版,可采用成本
低廉、制作方便、外表面301直径大小不一 (即改变过渡套筒300的壁厚, 从而改变其外直径)、内配合面401 —致的过渡套筒300,通过更换达到适 配各种规格的无接缝套筒版套装的目的。关于长度方面, 一般是就长不就 短,尽量保证各种过渡套筒300的长度相一致,长的能用,短的也能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
方便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套装,在此,举出一个实施例,对实际的套装过 程进行说明,如附图7所示,在机架710上设置有辅助套杆720,所述辅助 套杆720的末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710的一端;第一步,先将所述过渡 套筒300套在所述辅助套杆720上,将所述中心轴100》文置在所述辅助衬 筒720和机架710之间,在接入压缩空气给所述中心轴100之后,再将所 述过渡套筒300套装在所述中心轴100上,并将两者之间的气孔102和302 对应上;第二步,先将所述无接缝套筒版套在所述辅助套杆720上,同样 在保持注入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将所述无接缝套筒版套装在所述过渡套筒 300之上,然后,拔掉所述压缩空气的气嘴,完成套装无接缝套筒版的过程。
以上优选实施例中,利用气膜套装柔性的无接缝套筒版,以及更换过 渡套筒的技术根据实际应用可以采用现有各种可能的方案,为本领域技术 人员所熟知,在此也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 由于利用了气膜阻力小的原理,通过输入压缩空气在两个装配体之间形成 气膜,大大减轻了同尺寸下进行套装的难度;以及由于采用了更换过渡套 筒的技术手段,在解决了装配柔性无接缝套筒版较为困难问题的同时,也 解决了与各种不同规格无接缝套筒版之间的匹配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 改进或变换,例如通过零件的组合构成整体中心轴以减轻重量,变换中心轴或过渡套筒外表面上气孔的位置分布和数量等,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 都本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包括一中心轴和一过渡套筒,所述中心轴和过渡套筒间隙配合,所述过渡套筒用于套装待制版的无接缝套筒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轴的外配合面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设置在所述中心轴内部的压缩空气通道,且该压缩空气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端面的进气孔;以及在所述过渡套筒的内配合面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至所述过渡套筒的外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 在所述中心轴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所述进气孔,所述压缩空气通道在所 述中心轴内部隔断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 在所述中心轴一端的外配合面上,沿圓周均匀布置所述气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 在所述过渡套筒一端的内配合面上,沿圓周均匀布设所述气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特征 在于,可通过压缩空气的气孔,其直径设置在1.8mm至2.0mm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 配所述过渡套筒的中心轴外配合面棱边上设置倒角。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 装所述无接缝套筒版的过渡套筒外表面棱边上设置倒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接缝套筒版的装版装置,包括一中心轴和一过渡套筒,中心轴和过渡套筒间隙配合,过渡套筒用于套装待制版的无接缝套筒版,其中,在中心轴的外配合面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设置在中心轴内部的压缩空气通道,且该压缩空气通道连通设置在中心轴端面的进气孔;以及在过渡套筒的内配合面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至过渡套筒的外表面。由于利用了气膜阻力小的原理,通过输入压缩空气在两个装配体之间形成气膜,大大减轻了同尺寸下进行套装的难度;以及由于采用了更换过渡套筒的技术手段,在解决了装配柔性无接缝套筒版较为困难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与各种不同规格无接缝套筒版之间的匹配问题。
文档编号B41F27/14GK201415520SQ20092013606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日
发明者彭式流 申请人:深圳市英杰激光数字制版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