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印机可调式上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30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印机可调式上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印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移印机可调式上墨装置。
背景技术
移印机是移印法印刷中主要的机械设备,移印法印刷是利用显影的方法先把图案 准确地晒蚀在研磨好的钢板上,再涂上油墨,然后刮净表面余墨,最后用软性胶头把留在钢 板蚀刻的图案油墨粘上转移到物件上。移印法印刷技术适用于小面积、凸凹面的印刷,如在 产品表面打印商标、文字、符号或图案。移印机的上墨装置是该印刷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 一,上墨过多或过少会造成油墨量覆盖不均匀、版面色不均匀等问题影响印制质量,另外, 印刷用油墨价格一般较贵,且易挥发,上墨过多会造成浪费。 传统技术的移印机上墨装置如


图1所示,包括墨盆8、移动架4、刮刀5、墨辊7 ;设 于墨盆8上方的移动架4中部与驱动装置连接,移动架4 一端与刮刀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 墨辊7连接;墨盆8为长方形盆状体,靠近墨辊7方的墨盆8深度大于靠近刮刀5方的墨盆 8深度,墨盆8底的中部设有深浅过渡斜坡,墨盆8深处设置为装盛油墨的墨池,墨盆8浅处 面上设置有图案钢板6,图案钢板6上表面与过渡斜坡最高点大至齐平,墨辊7轴的两端头 与连杆1 一端活动连接,连杆1另一端与移动架4绞连。 其工作原理是工作时,移动架4先移到墨池上方,墨辊7由于重力作用自然下垂, 辊面与池底接触,移动架4往图案钢板6 —方移动时,墨辊7将辊前方的墨往前推,行至过 渡斜坡时,墨辊7绕移动架4绞连轴逐步向上摆动,墨辊7面靠自重仍与过渡斜坡面靠接, 再前行时墨辊7将油墨推至图案钢板6面,在图案钢板6上运行时,图案钢板6上的凹痕将 部分油墨留滞在图案凹痕处上,行至最末端时,刮刀5下落,然后移动架4倒退反向移动,刮 刀5将图案钢板6面上多余的油墨刮去,然后印刷胶头即可开始沾墨,进行转移印刷,如此 循环。 传统技术的移印机上墨装置当然可以实现上墨的作用,但由于墨辊因重力作用, 其辊面始终与墨盆的盆底或图案钢板面紧密接触,墨辊推动墨盆中的油墨量多少无法控 制,易造成图案钢板面的油墨量过度覆盖、从而造成版面不均匀并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调节墨辊所推动油墨量的移印机可 调式上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印机可调式上墨装置,包括墨盆、移动 架、刮刀、墨辊;设于墨盆上方的移动架中部与驱动装置连接,移动架一端与刮刀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墨辊连接;墨盆为长方形盆状体,靠近墨辊方的墨盆深度大于靠近刮刀方的墨盆 深度,墨盆底的中部设有深浅过渡斜坡,墨盆深处设置为装盛油墨的墨池,墨盆浅处面上设 置有图案钢板,图案钢板上表面与过渡斜坡最高点大至齐平,墨辊轴的两端头与连杆一端 活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移动架绞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杆结构的墨辊限位调整装置;杆的一端与墨辊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靠接或悬空,且该端的面上设有轴向朝向移动 架顶面的限位螺杆。 所述的轴向朝向移动架顶面的限位螺杆末端,在移动架位于墨池位置时与移动架 顶面呈靠接状态,在图案钢板位置时与移动架顶面呈分离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杆结构的墨辊限位调整装置;杠杆装置中点 与移动架连接, 一端与墨辊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靠接或悬空,且该端的面上设有轴 向朝向移动架顶面的限位螺杆。通过调节限位螺杆就可以调节墨辊自然下垂状态时墨辊面 与墨盆底的间距,这样就可以根据情况很方便地控制上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传统移印机上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编号如下连杆1、杆2、限位螺杆3、移动架4、刮刀5、图案钢板6、墨辊 7、墨盆8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一种移印机可调式上墨装置,包 括墨盆8、移动架4、刮刀5、墨辊7 ;设于墨盆8上方的移动架4中部与驱动装置连接,移动 架4 一端与刮刀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墨辊7连接;墨盆8为长方形盆状体,靠近墨辊7方 的墨盆8深度大于靠近刮刀5方的墨盆8深度,墨盆8底的中部设有深浅过渡斜坡,墨盆8 深处设置为装盛油墨的墨池,墨盆8浅处面上设置有图案钢板6,图案钢板6上表面与过渡 斜坡最高点大至齐平,墨辊7轴的两端头与连杆1 一端活动连接,连杆1另一端与移动架4 绞连;还包括杆结构的墨辊限位调整装置;杆2的一端与墨辊7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 架4靠接或悬空,且该端的面上设有轴向朝向移动架4顶面的限位螺杆3。 所述的限位螺杆3末端,在移动架4位于墨池位置时与移动架4顶面呈靠接状态, 在移动架4位于图案钢板6位置时与移动架4顶面呈分离状态。 其工作原理是限位螺杆3向下调和向上调时对比,前者的墨辊7自然下垂时的轴 心高度高于后者,这样,就可方便地调节给墨量。
权利要求一种移印机可调式上墨装置,包括墨盆、移动架、刮刀、墨辊;设于墨盆上方的移动架中部与驱动装置连接,移动架一端与刮刀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墨辊连接;墨盆为长方形盆状体,靠近墨辊方的墨盆深度大于靠近刮刀方的墨盆深度,墨盆底的中部设有深浅过渡斜坡,墨盆深处设置为装盛油墨的墨池,墨盆浅处面上设置有图案钢板,图案钢板上表面与过渡斜坡最高点大至齐平,墨辊轴的两端头与连杆一端活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移动架绞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杆结构的墨辊限位调整装置;杆的一端与墨辊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靠接或悬空,且该端的面上设有轴向朝向移动架顶面的限位螺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可调式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朝向 移动架顶面的限位螺杆末端,在移动架位于墨池位置时与移动架顶面呈靠接状态,在图案 钢板位置时与移动架顶面呈分离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印机可调式上墨装置,包括了现有技术移印机上墨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杆结构的墨辊限位调整装置;杆的一端与墨辊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靠接或悬空,且该端的面上设有轴向朝向移动架顶面的限位螺杆。由于设有杆结构的墨辊限位调整装置;杆一端与墨辊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靠接或悬空,且该端的面上设有轴向朝向移动架顶面的限位螺杆。通过调节限位螺杆就可以调节墨辊自然下垂状态时墨辊面与墨盆底的间距,这样就可以根据情况很方便地控制上墨量。
文档编号B41F16/00GK201483873SQ20092013956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5日
发明者林钟兴 申请人:福建三恒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