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38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印刷机的主体部的内部具有制版单元和印刷单元、主体部的上部具有图 像读取单元的丝网印刷机中,通过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相对于主体部沿水平方向滑动,主体
部的内部露出,可对主体部的内部进行维护。 图12是以往的丝网印刷机的截面概略图。丝网印刷机90由主体部92、设置在主 体部92的上部的图像读取单元94构成。 图像读取单元94具有滚轮95,滚轮95 —边在设于主体部92的导轨97上旋转一 边移动,从而图像读取单元94可相对于主体部92滑动。图像读取单元94相对于主体部90 的中央线91可朝左右两个方向滑动。例如,在像图12中用箭头A表示的那样朝右方移动 时,图像读取单元94朝符号94a的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在像图12中用箭头B表示的那样 朝左方移动时,图像读取单元94朝符号94b的位置移动。 —对连接器99分别固定于主体部92和图像读取单元94。如图13所示,各个连 接器在主体部92和图像读取单元94上分别设置有底板991、992,在两个底板991 、992的 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器端子993、994。两个连接器端子993、994能在与图像读取单 元94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接触、分离。即,例如在两者连结的状态下固定连接器 端子993,在使连接器端子994朝箭头A所示的右方移动时,连结被解除,彼此相对的两个连 接器端子中,在固定连接器端子993而使连接器端子994朝箭头B所示的左方移动时,两者 连结。 在图像读取单元94位于通常位置、即主体部92的中央部91时,连接器端子993、 994分别连结。在图像读取单元94如箭头A所示朝右方滑动时,由于底板991被固定在主 体部92上,因此连接器端子993被固定,另一方面,由于底板992被固定在图像读取单元94 上,因此连接器端子994也与图像读取单元94 一起朝右方移动,两者的连结被解除。 图14是表示图12所示的丝网印刷机90的图像读取单元94朝右方移动后的状态 (94a)的图。在此状态下,图像读取单元94已朝右方移动,主体部92左侧的用户空间921 被开放,露出到外部。用户空间921主要是为了更换消耗品而设置的空间,例如用于更换印 刷部所使用的原纸滚筒96。配设在用户空间921内的原纸滚筒96随着印刷的继续而消耗, 一旦消费巻在滚筒上的规定量,便很难继续印刷,需要更换滚筒。这种情况下,使图像读取 单元94朝右方滑动,使用户空间921露出,进行原纸滚筒96的更换。 像这样,原纸滚筒96的更换是在驱动丝网印刷机90时根据需要由用户自身进行 的,最好能容易地开放其收纳空间。因此,在使图像读取单元94朝右方移动时,连接器端子 994容易脱开,将主体部92左侧的内部空间作为用户空间921。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的丝网印刷机90的图像读取单元94朝左方移动后的状态 (94b)的图。在此状态下,图像读取单元94已朝左方移动,主体部92右侧的管理空间922
3被开放,露出到外部。管理空间922主要是在丝网印刷机90的故障和维护时技师为了检查
和修理而使用的空间,其中收纳有主电路基板98。因此,最好使其以与用户空间921的露
出开放不同的步骤开放,以使通常使用时用户不能自由开放。因此,例如通过使连接器端子
993朝避让位置移动,以与开放用户空间921时不同的步骤开放管理空间。 即,图像读取单元94朝如箭头B所示的左方移动时是朝连接器端子993、994彼此
接触的方向移动,因此,连接器端子993在原有的状态下会彼此相碰,无法使图像读取单元
94朝左方移动。 因此,使主体部92侧的连接器端子993如箭头995所示朝下方移动,从而避免连 接器彼此的相碰。如图15所示,主体部92侧的连接器端子993朝下方移动至避让位置,图 像读取单元94侧的连接器端子994经过其上方而移动至主体部92的左侧。 为了使主体部92侧的连接器端子993朝避让位置移动,使其与被固定的底板991 一起朝避让位置移动。即,如图16所示,底板991在中央部包括连接器端子993,在其两端 具有L字形状的长孔991b。在各长孔991b内设置有小螺钉991c,其在与未图示的主体部 92的框架之间螺合。在小螺钉991c紧固的期间,底板991结实地固定于主体部92,在小螺 钉991c松开时,底板991可沿着长孔99 lb移动其位置。 因此,为了使图像读取单元94如箭头B所示朝左方移动,首先使图像读取单元94 朝箭头A所示的右方临时移动,解除连接器端子彼此的连结。之后,松开小螺钉991c,使与 主体部92的框架螺合的底板991移动,以使小螺钉991c沿着长孔991b朝箭头991d所示的 方向移动,然后朝箭头991e所示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器端子993移动到避让位置。之 后,使图像读取单元94朝箭头B所示的方向最大限度地移动即可。 这样,在使图像读取单元94如箭头B所示朝左方移动时,使其以与用户空间921 的开放不同的步骤开放,以使通常使用时用户不能自由开放。另外,通过设置在图像读取单 元94上的滚轮95在主体部92上端设有的导轨97上旋转并移动,图像读取单元94能容易 地进行滑动,并且,能容易地进行将图像读取单元94与主体部92连接的连接器端子993、 994的连接和连接解除,因此,在丝网印刷机90的维护等时,能使主体部92的内部容易地露 出。 但是,上述以往的丝网印刷机中,在使图像读取单元94朝右方滑动时,如图14所 示,能滑动的距离小,无法确保足够的露出空间,有时消耗品的更换(特别是位于主体部中 央的版筒(日文印刷K , A )的检修)等很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大图像读取单元的滑动距离来确保足够 的露出空间、使消耗品的更换等变得容易的丝网印刷机。 本实用新型的丝网印刷机包括读取原稿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单元; 将由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在丝网原纸上制版的制版单元;设置在上述制版单 元的印刷用纸搬运路径下游侧、将由上述制版单元制版好的丝网原纸巻绕在版筒上并在上 述印刷用纸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其特征是,上述制版单元和上述印刷单元设置在上述 丝网印刷机的主体部的内部,上述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上部,上述图像读取 单元能在覆盖上述主体部的上部的全闭状态与使上述制版单元和上述印刷单元的版筒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一半以上露出的全开状态之间,相对于上述主体部朝印刷用纸搬运路径上 游侧和下游侧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最好还采用如下具体的结构。 (a)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包括安装在上述主体部上的轨道、在上述轨道上移动的 滚轮。
(b)上述主体部包括规定上述轨道的安装位置的规定部。 (c)上述图像读取单元与上述主体部由能在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滑动方向上接 触、分离的一对连接器电连接。
(d)上述主体部设置有检测上述图像读取单元是否是上述全闭状态的检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图像读取单元相对于主体部能滑动至使制版单元和版筒的从上 方观察时的一半以上露出,因此,不仅能进行丝网原纸(原版)的更换,还能在无法在版筒 上顺利地巻绕原版时、无法顺利地利用排版单元将巻绕在版筒上的原版剥离时等检修版筒。 根据上述结构(a),能以简单的结构使图像读取单元相对于主体部滑动。 根据上述结构(b),能容易地进行图像读取单元相对于主体部的定位。 根据上述结构(c),能利用连接器来识别图像读取单元相对于主体部是否处在全
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d),能利用检测装置来识别图像读取单元相对于主体部是否处在 全闭状态。

图1是概略地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机10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单元11相对于主体部17朝X2方向滑动最大距
离后的全开状态的图。 图3是图2的立体图。 图4是在图3中将图像读取单元11拆下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单元11开始朝X2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6是在图1的状态下的检测装置60的放大图。 图7是在图5的状态下的检测装置60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单元11覆盖主体部17的上部的全闭状态的 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图像读取单元11开始朝X2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在图8的状态下的检测装置70的放大图。 图11是在图9的状态下的检测装置70的放大图。 图12是现有的丝网印刷机的正面概略图。 图13是表示连接器部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图12所示的丝网印刷机的制版单元朝右方移动后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的丝网印刷机的制版单元朝左方移动后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底板的构造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丝网印刷机10的主要结构) 图1是概略地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机10的主视图。该丝 网印刷机10包括图像读取单元11、制版单元12、印刷单元13、供纸单元14、排纸单元15、 排版单元16等。而且,制版单元12、印刷单元13、排版单元16设置在丝网印刷机10的主 体部(筐体)17的内部,图像读取单元11设置在主体部17的上部。 图像读取单元11读取载放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制版单元12 将巻成巻状的原版(丝网原纸)M引出,使用热敏头18通过加热穿孔将由图像读取单元11 生成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记录于原版M(制版)。印刷单元13与制版单元12相邻配置,将制 版好的一版原版M巻绕在圆筒状的版筒19上,并对该原版M供给墨水,在由供纸单元14供 给来的印刷用纸P上进行印刷。 供纸单元14将层叠状储藏的印刷用纸P逐张取出,利用搬运滚筒等朝印刷用纸搬 运方向F搬运,提供到版筒19的下侧。排纸单元15将印刷后的印刷用纸P从版筒19(原 版M)剥离,朝印刷用纸搬运方向F搬运,排出到印刷机外的托盘20上。排版单元16与印 刷单元13相邻配置,将印刷中使用的原版M从版筒19剥离并巻绕在巻芯21上回收、储藏。 该排版作业通常是在即将开始新的制版之前,为将上次印刷中使用的原版M从版筒19除去 而进行的。 各单元根据操作员的操作输入,由包括CPU和存储器的控制装置集中控制。图1 中的箭头XI表示原版M的搬运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原版M例如使用将由聚酯树脂薄膜材、聚乙烯树脂薄膜材、聚氯乙 烯树脂薄膜材、其它的树脂薄膜材形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材与日本纸和无纺布等具有墨水 渗透性的支撑体贴合而成的材料。不过,也可使用仅由热塑性树脂薄膜材构成的材料。 图1表示图像读取单元11覆盖主体部17的上部的全闭状态,图2是表示图1所 示的图像读取单元11相对于主体部17朝X2方向(与印刷用纸搬运方向F平行的方向) 滑动最大距离后的全开状态的图。图3是图2的立体图。图4是在图3中将图像读取单元 ll拆下后的状态的图。 如图3所示,图像读取单元11具有导轨31、副轨32、滚轮33。主体部17具有作 为对安装导轨31的位置予以规定的规定部的台阶41和切起部42。如图4所示,台阶41与 印刷用纸搬运方向F平行地形成在主体部17上部的侧部内表面17a上。切起部42形成在 与内表面17a相对的、主体部17上部的侧部内表面17b上,形成有多个。详细而言,切起部 42具有与导轨31的上下方向宽度对应的上下方向间隔L1,上下形成有一对(42a、42b),而 且,上述上下一对的切起部42a、42b以与印刷用纸搬运方向F平行地隔开适当间隔L2的形 态形成有多个(图4中表示了切起部42a'、42b')。导轨31由台阶41和切起部42定位于 主体部17,并由螺钉43固定于主体部17。其结果是,导轨31与印刷用纸搬运方向F平行 地安装在主体部17上。 副轨32可在导轨31上滑动。而且,在导轨31上设置有限位件34,限定副轨32在 导轨31上的移动范围。滚轮33安装在图像读取单元11上,通过滚轮33在副轨32上边旋转边移动,图像读取单元11可在副轨32上滑动。即,图像读取单元11可通过副轨32在固 定于主体部17的导轨31上滑动,其结果是,图像读取单元11相对于主体部17可朝印刷用 纸搬运上游侧和下游侧滑动。 在图2的图像读取单元11的全开状态下,主体部17的制版单元12和印刷单元13 的版筒19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一半以上露出到外部。版筒19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一半以上露 出具体是指与穿过版筒19的轴心19a并垂直于印刷用纸搬运方向F的面Y交叉的、版筒19 的上表面19b至少露出。 本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单元11能以使版筒19的中央部露出的形态相对于主体
部17移动,因此,不仅能进行原版M的更换,还能在无法在版筒19上顺利地巻绕原版M时、
无法顺利地利用排版单元16将巻绕在版筒19上的原版M剥离时等检修版筒19。 图像读取单元11具有导轨31、副轨32、滚轮33,副轨32可在导轨31上滑动,滚
轮33可在副轨32上移动。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能以简单的结构使图像读取单元11相对
于主体部17滑动。 安装在图像读取单元11上的导轨31由主体部17的台阶41和切起部42定位,并 由螺钉43固定于主体部,因此,能容易地进行图像读取单元11相对于主体部17的定位。 在导轨31上设置有限位件34,利用限位件34来限定侧轨32在导轨31上的移动 范围,因此,能将侧轨32定位在导轨31上,其结果是,能更容易地进行图像读取单元11相 对于主体部17的定位。(连接器) 如图1所示,在图像读取单元11与主体部17之间设置有一对连接器51,丝网印刷 机10的控制部(未图示)通过连接器51检测信号,识别图像读取单元11的开闭状态。 —对连接器51分别固定在主体部17和图像读取单元11上。各个连接器在主体 部17和图像读取单元11上分别设置有底板52、53,在两个底板52、53的相对的面上分别设 置有连接器端子54、55。两个连接器端子54、55能在与图像读取单元11的滑动方向X2大 致平行的方向上接触、分离。即,在两者连结的状态下,连接器端子54通过底板52固定在 主体部17上,在使连接器端子55朝X2方向移动时,连结被解除,在使连接器端子55相对 于被固定的连接器端子54朝着作为与X2方向相反的方向的X3方向移动时,两者连结。 在图像读取单元11位于通常位置、即覆盖主体部17的上部的位置(图1所示的 状态)时,连接器端子54、55分别连结。在图像读取单元14朝X2方向滑动时,由于底板52 被固定在主体部17上,因此连接器端子54被固定,另一方面,由于底板53被固定在图像读 取单元11上,因此连接器端子55也与图像读取单元11 一起朝X2方向移动,两者的连结被 解除。(检测装置) 在主体部17上设置有检测图像读取单元11的开闭状态的检测装置60,丝网印刷 机10的控制部(未图示)除了通过连接器51夕卜,还通过检测装置60检测信号,识别图像 读取单元11的开闭状态。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单元11开始朝X2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图。图6是 在图1的状态下的检测装置60的放大图,图7是在图5的状态下的检测装置60的放大图。 检测装置60具有钩部61、开关部62、钩工作部63。在图像读取单元11的全闭
7状态下,钩部61与图像读取单元11的突出部lla卡合,钩部61的背面61a与开关部62接 触,从而丝网印刷机10的控制部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11处在全闭状态。 为了使图像读取单元11朝X2方向滑动,首先将钩工作部63朝X4方向推压,使钩 部61朝Yl方向转动,如图7所示使钩部61与图像读取单元11的突出部lla的卡合被解 除。然后,通过钩部61的转动,开关部62与钩部61分离,其结果是,控制部识别为图像读 取单元11的全闭状态被解除。(基于控制部的连接器51和检测装置60的检测) 控制部在连接器51和检测装置60两者的信号为全闭状态时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 11是全闭状态,在即使某一方解除全闭状态时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11的全闭状态被解除。 而且,控制部进行控制,只要图像读取单元11不是全闭状态,就使丝网印刷机10 不动作。另外,当控制部在丝网印刷机10的动作中识别出图像读取单元11的全闭状态的 解除时,立即使图像读取装置IO停止。 如上所述,控制部利用连接器51和检测装置60两者来识别图像读取单元11的全 闭状态,因此,能可靠地防止丝网印刷机10在图像读取单元11的全闭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工作。[检测装置的其它实施例] 图8 图11是表示包括其它检测装置70的丝网印刷机的实施方式的图。本实施 方式除了检测装置70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零件和部分标 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8表示图像读取单元11覆盖主体部17的上部的全闭状态,图9是表示图8所 示的图像读取单元11开始朝X2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图。图10是在图8的状态下的检测装 置70的放大图,图11是在图9的状态下的检测装置70的放大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60通过钩部61转动时引起的钩部61与开关部62的接 触、分离来识别图像读取单元11的开闭状态。此处,在对钩工作部63施加的朝X4方向的 按压被解除时,钩部61的转动复原,因此,分离的钩部61和开关部62会再次接触。S卩,即 使是图2所示的状态,在对钩工作部63施加的朝X4方向的按压被解除时,就来自检测装置 60的信号而言,控制部会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11是全闭状态。但是,这种情况下,根据来自 连接器51的信号,控制部会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11未处在全闭状态。即,就第一实施方式 的检测装置60而言,仅在钩部61与图像读取单元11的突出部lla的卡合解除的瞬间(钩 工作部63被按压期间),控制部才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11未处在全闭状态。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图11所示,检测装置70具有与图像读取单元 11的突出部11b接触、分离的开关部71。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IO所示,若图像读取单 元11的突出部lib与检测装置70的开关部71接触,则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11是全闭状 态,如图11所示,若突出部lib未与开关部71接触,则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11不是全闭状 态。此处,采用了图像读取单元11不处在全闭状态时图像读取单元11的突出部lib不与 检测装置70的开关部71接触的结构,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不会出现"尽管图像读取单元11 未处在全闭状态,但控制部根据来自检测装置的信号识别为图像读取单元11是全闭状态" 的情况。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中,能更可靠地判断图像读取单元11是否处在全闭状态。[其它实施方式][0078] 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读取单元11相对于主体部17能滑动的结构,表示了图 像读取单元11具有导轨31、副轨32、滚轮33的结构,但丝网印刷机10可具有图像读取单 元11相对于主体部17能滑动的任意结构。例如,可在主体部17的上表面设置轨道,图像 读取单元11在该轨道上移动。 上述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7具有作为导轨31的规定部的、在内表面17a上的台阶 41和在内表面17b上的多个切起部42,但也可在内表面17a和内表面17b上设置台阶,也 可在内表面17a和内表面17b上设置多个切起部。另外,切起部42也可不以上下方向隔开 间隔的形态形成一对,例如,上部切起部42a和下部切起部42b可在印刷用纸搬运方向F上 隔开适当间隔地形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在 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内容的情况下想到的各种变形例。 本实用新型的丝网印刷机能确保足够的露出空间,消耗品的更换等容易,因此,工 业上的利用价值大。
权利要求一种丝网印刷机,包括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原稿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制版单元,该制版单元将由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在丝网原纸上制版;印刷单元,该印刷单元设置在所述制版单元的印刷用纸搬运路径下游侧,将由所述制版单元制版好的丝网原纸卷绕在版筒上并在所述印刷用纸上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单元和所述印刷单元设置在所述丝网印刷机的主体部的内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能在覆盖所述主体部的上部的全闭状态与使所述制版单元和所述印刷单元的版筒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一半以上露出的全开状态之间,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朝印刷用纸搬运路径上游侧和下游侧滑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 主体部上的轨道、在所述轨道上移动的滚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规定所述轨道的安 装位置的规定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与所述主体部由 能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滑动方向上接触、分离的一对连接器电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有检测 所述图像读取单元是否是所述全闭状态的检测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丝网印刷机(10),包括读取原稿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单元(11);将由图像读取单元(11)生成的图像数据在丝网原纸上制版的制版单元(12);设置在制版单元(12)的印刷用纸搬运路径下游侧、将由制版单元(12)制版好的丝网原纸卷绕在版筒(19)上并在印刷用纸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13),制版单元(12)和印刷单元(13)设置在丝网印刷机(10)的主体部(17)的内部,图像读取单元(11)设置在主体部(17)的上部,图像读取单元(11)能在覆盖主体部(17)的上部的全闭状态与使制版单元(12)和印刷单元(13)的版筒(19)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一半以上露出的全开状态之间,相对于主体部(17)朝印刷用纸搬运路径上游侧和下游侧滑动。
文档编号B41F15/08GK201483867SQ20092016815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8日
发明者大岩英纪 申请人:迅普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