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用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网纹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29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尤其用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网纹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纹辊,尤其是用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网纹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印刷机中,油墨到承印材料的转移主要通过三个滚筒完成网纹辊、 印版辊和加压辊。具体地,网纹辊的功能是使由印版辊承载的印版着墨,印版辊依次对由加压辊支撑的材料进行印刷。通常网纹辊的侧面具有网纹表面,也就是说其具有多个向外开ロ的墨穴。墨穴内部里通过上墨元件存储有油墨。在印刷工艺中已知的上墨元件有封闭腔室刮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更换印刷版式时的ー些实际原因,大多数柔性版印刷机中,网纹辊不是整体构成的,而是通过在套筒滚筒上安装一个网纹套筒而成。网纹套筒可以从套筒滚筒上移除。在实践中,网纹套筒由ー个具有外部网纹侧表面的管状主体組成。通常,与每个网纹辊关联的上墨元件从ー个上墨室开始运动。上墨室朝网纹辊的侧表面开ロ,在压カ作用下供给油墨,以使油墨填充网纹辊的墨穴。在上墨室互相相对的纵向侧设有两个刮刀,其从网纹辊的墨穴刮除多余的油墨。在刮刀和旋转网纹辊的表面之间的摩擦会产生热量。对于溶剂型或水性油墨,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足够量的溶剂或水蒸发,以使油墨和网纹辊的温度大致保持在环境温度。对于UV型和EB型油墨(就是可以使用紫外线或电子束进行干燥的油墨),众所周知它们比传统的油墨更粘稠,具有低百分比的挥发性物质,所产生的热量将导致温度的急剧上升,这使得有必要采用冷却系统以除去这些热量并防止油墨温度过高,而高的油墨温度将危害印刷过程。由于这一事实,尤其是EB型油墨,当超过某ー特定温度(大约30°C) 吋,它们会迅速恶化并无法再使用。在ー些已知的解决办法中,这些冷却系统主要由中央制冷单元组成,其通过泵在压力作用下将冷水供给到每个套筒辊。当使用套筒辊时,现有的冷却系统不能很有效地控制温度,由于网纹套筒的热传导率较低,并且因此难以有效地除去由于刮刀和网纹套筒的外表面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尤其是使用UV型和EB型油墨吋。事实上,传统的网纹套筒由多层组成,从套筒的内部开始向外移动相应地设有玻璃纤维内管,其厚度大约为1. 5毫米;软橡胶层,其在将玻璃纤维气动膨胀以将套筒套装到套筒滚筒上,以及从套筒滚筒将套筒移除时是必要的;铝管,其厚度大约为10毫米,其外部表面设有ー层零点几毫米的陶瓷,在陶瓷层上通过激光切割形成墨穴,这些墨穴具有与所需的墨相关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由于ー些用于制造网纹套筒的材料具有低的热传导率,传统的冷却系统有温度控制相当慢的缺点,因此不能满足柔性版印刷机的特殊需求。
而且,同样是由于套筒热传导率低的原因,因此现有的冷却系统必须在相对于套筒的外部表面有大的温差的情况下操作,因而在能量方面效率不是特别高。现有冷却系统的另ー个缺点在于它们在控制网纹辊的温度时只能通过冷却而不能通过加热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的办法,其通过提供一种网纹辊、尤其是用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网纹辊来解決,该网纹辊能够确保在上墨操作期间有效地控制网纹辊的温度。在此目的中,本发明的ー个目标是提供ー种网纹辊,其能够在相对小的温差下エ 作,能很快地实现网纹表面的温度控制。本发明的另ー个目标是提供ー种网纹辊,其能够防止EB型或UV型油墨的温度超过某个极限温度而恶化,而且还能保持使用的油墨的粘度恒定。本发明的另ー个目标是提供ー种网纹辊,其能够容易地用市场上容易得到的元件和材料制成,而且成本低,单从经济方面来看具备竞争力。在下文中,这ー目的与这些和其它的目标将变得明显,它们通过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网纹辊,尤其是用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网纹辊来完成,该网纹辊包括套筒滚筒,其绕着自身的轴线由柔性版印刷机的固定结构旋转支承;以及网纹套筒,其具有管状主体,在网纹套筒的外部侧壁有网纹表面,网纹套筒可以轴向地装在所述套筒滚筒上并可以从所述套筒滚筒移除;并且网纹辊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强制循环所述管状主体里的温度控制流体的強制循环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特性和优点将通过对ー个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但并不唯一的网纹辊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该实施例用来说明随后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的例子,其中图1是ー个能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的柔性版印刷机的透视图;图2是ー个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的从套筒滚筒处局部移除网纹套筒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的网纹套筒的一部分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的网纹套筒的纵剖面局部示意图;图5是与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相关联的上墨系统的示意图;图6是图2中一个细节的等比例放大图;图7是用于将网纹套筒的管状主体锁定到套筒滚筒的装置实施例的一个变化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照这些附图,ー种网纹辊,尤其是用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网纹辊,总体由附图标记 1表示,包括套筒滚筒2,其绕着其自身的轴线由柔性版印刷机4的固定结构3旋转支承。
一般情况下,柔性版印刷机4适宜具有前侧如和后侧4b,操作人员能在该前侧触及套筒滚筒2,该后侧与前侧相対。优选地,柔性版印刷机4的固定结构3包括第一支撑肩3a和第二支撑肩3b,它们大致彼此平行,沿着套筒滚筒2的轴线相互间隔排列。更具体地,第一支撑肩3a设置在柔性版印刷机4的前侧4a,并适宜具有至少ー个用于触及套筒滚筒2的开ロ 3c,而第二支撑肩北设置在柔性版印刷机4的后侧4b处。网纹套筒5可以轴向地安装到套筒滚筒2上或从其上移除,并且具有ー个管状主体6,在管状主体的外部侧壁上具有网纹表面fe。本发明的特性在于设有用于在管状主体6内部強制循环温度控制流体的装置。适宜地,这些强制循环装置包括至少ー个传送温度控制流体的循环通道7,温度控制流体例如可以由水組成。更具体地,循环通道7在管状主体6的厚度内延伸,并且能够在入ロ处可分离地连接到供给装置8,供给装置8的功能是将温度控制流体引入到循环导管7中。例如,供给装置8可以包括泵10,该泵能够以其输出ロ可分离地连接到循环通道7 的入口。此外,有利地,循环通道7可以在出口处可分离地连接到温度控制流体的加热或冷却装置9,加热或冷却装置9的功能是使温度控制流体达到预定的温度值。加热或冷却装置9依次地以其出ロ连接到供给装置8,然后重新从加热或冷却装置9导入温度控制流体到循环导管7中。优选地,循环通道7的至少一部分绕着管状主体6的轴线以螺旋状延伸。特別地,參照附图2、3和4,循环通道7包括互相连接的输送部分7a和返回部分 7b。更具体地,输送部分7a适宜具有输入口 11,该输入口能可分离地、密封地连接到供给装置8。有利地,该输入口大致设置在管状主体6的第一端部6a处。输送部分7a从其输入口 11朝着管状主体6的与上述第一端部6a相対的第二端部6b延伸,在第二端部6b处与返回部分7b相连。循环通道7的返回部分7b依次从管状主体6的第二端部6b朝管状主体6的第一端部延伸以流到排出ロ 12里。事实上,排出ロ大致设置在管状主体6的第一端部6a。有利地,输送部分7a和返回部分7b都至少部分地围绕着管状主体6的轴线以螺旋状延伸。特別地,返回部分7b的绕圈适宜交错地位于输送部分7a的绕圈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该布置当中,网纹套筒5的外侧表面能获得极好的温度均勻性, 这是由于通过吸收管状主体6上刮刀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温度控制流体将随着经过输送部分7a而趋向于逐步变热。在接近于管状主体6的第二端部6b处,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比在输入口 11时的温度稍高,并且在其位于返回部分7b内部的路径中,它将继续吸收热量, 继续变热,直到它在排出ロ 12处到达其最高温度。結果,网纹套筒5的外表面在它的每个区域都具有ー个温度,该温度是输送部分7a和返回部分7b互相交错的螺旋中的温度控制流体的各种不同温度的平均值。有利地,至少在循环通道7和供给装置8之间设有用于快速密封连接的可移除装置,以使当管状主体6罩在套筒滚筒2上吋,能够连接循环通道7和温度控制流体的供给装置8。具体地,这些密封快速连接装置适宜包括至少ー个阳快速接头13,其由套筒滚筒2支承并且能密封地与相应的阴快速接头14相啮合,阴快速接头14由管状主体6支承并且与循环通道7连接。更优选地,设有至少ー个第一阳快速接头15,其连接到供给装置8并且能够可分离地、密封地与相应的位于循环通道7输入口 11处的第一阴快速接头16相啮合;以及至少 ー个第二阳快速接头17,其可以连接到温度控制流体的加热或冷却単元9,并且可分离地、 密封地与相应的固定到管状主体6上且位于循环通道7排出ロ 12处的第二阴快速接头18 相啮合。有利地,第一阴快速接头16和第二阴快速接头18都嵌入在管状主体6的厚度中, 并且具有弾性屈服内壁,以保证分別与第一阳快速接头15和第二阳快速接头17的外部表面理想的密封效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有利地,第一阳快速接头15和第二阳快速接头17围绕着套筒滚筒2的轴线互相成角度间隔排列地设置在环形肩19上。环形肩19径向地从套筒滚筒2 的朝向柔性版印刷机4后侧的端部突出,并且可以通过静止接点(resting contact)与管状主体6的第一端部6a相啮合。有利地,接近环形肩19的地方可以有基准销20,其径向地从套筒滚筒2的侧表面突出,并能够与形成在管状主体6内侧、大致位于管状主体6的第一端部6a处的邻接座21 相配合,以保证将管状主体6正确地定位在套筒滚筒2上。此外,管状主体6适宜具有用于将其锁定到套筒滚筒2的可移除装置。根据图2中所示的ー个可能的实施例,这些可移除锁定装置由锁定套圈22組成。 锁定套圈22例如位于管状主体6的第二端部6b处,并且可以相对于管状主体6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这样就能够将其螺纹拧紧到形成在套筒滚筒2朝向柔性版印刷机4前侧如的端部的螺纹部分23上,通过它的固定可以保证第一阳快速接头15和第一阴快速接头16、第 ニ阳快速接头17和第二阴快速接头18理想的连接。例如,锁定套圈22通过卡圈2 与管状主体6相关联,卡圈2 通过轴向的螺钉 22b固定到管状主体6的第二端部6b,并且与从锁定套圈22向外突出的圆形突起22c相啮
ム I=I ο參照图7,根据实施例的ー个可能的变形,可选地,用于可移除地将管状主体6锁定到套筒滚筒2的装置可以是执行快速地把管状主体6固定到套筒滚筒2上/从套筒滚筒 2释放管状主体6的装置。更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可移除锁定装置包括至少ー个啮合部件50,其与管状主体6相关联,并可以可分离地接合在形成在套筒滚筒2上的保持座51内。啮合部件50适宜地安装在支撑环52的内表面上,支撑环52连接到管状主体6的第二端部6b,并与管状主体6大致同轴。有利地,保持座51由环状啮合凹槽51a組成,环状啮合凹槽51a形成在套筒滚筒 2朝向柔性版印刷机4前侧如的端部加外侧表面上。特別地,啮合部件50例如由球50a組成,球50a安装在形成在支撑环52中的容纳座50b里,并且根据命令可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处,球50a中的至少一部分从支撑环52的内表面突出;在释放位置处,球50a收缩在支撑环52里。适宜地,啮合部件50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转移可以通过按钮53控制。有利地,按钮53可在支撑环52朝向柔性版印刷机4前侧如的表面被触及。例如,按钮53由能够沿着滑动座56抵抗弾性恢复装置55执行平移运动的销M 組成,滑动座56与支撑环52的轴线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与球50a的容纳座50b相交。销 54沿着它的纵向延伸范围具有锁定部分5 和分离部分Mb。分离部分54b的侧面具有凹槽57。采用这一配置,通过对抗弾性恢复装置55的作用而手动地启动按钮53,可以使销 54沿着滑动座56轴向地从第一状态移动到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销M的锁定部分5 与球50a相啮合,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将球保持在锁定位置;在第二状态下,销M设置成将凹槽57设置在球50a的容纳座50b处,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允许球50a被带到释放位置。本质上,通过保持按钮53在压缩状态,管状主体6就能够滑到套筒滚筒2上,直到支撑环52罩在套筒滚筒2的端部加。然后通过释放按钮53,通过球50a与环状啮合凹槽 51a相啮合,能够轴向地将管状主体6锁到套筒滚筒2上。为了从套筒滚筒2的端部加处释放支撑环52,以使管状主体6脱离套筒滚筒2,只需要按动按钮53,将销M的凹槽57带到球50a处,使得球50a能够从环状啮合凹槽51a处脱离。如各附图所示,适宜地,供给装置8可以连接到用于传送温度控制流体的导管24。 导管M轴向地穿过支撑轴25。支撑轴25设置成与套筒滚筒2轴向对准,并且在它的ー个端部刚性连接到套筒滚筒2的朝向柔性版印刷机4后侧4b的端部2b,以本质上提供套筒滚筒2轴向的延伸。特別地,支撑轴25用它的中间部分旋转地安装在柔性版印刷机4的固定结构3之上。更确切地,參照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支撑轴25由第二支撑肩北旋转支承,例如用插入适合的球轴承沈的方式。适宜地,运输导管M通过形成在套筒滚筒2内部的第一径向分配通道27连接到第一阳快速接头15。如图所示,有利地,第二阳快速接头17依次连接到同样形成在套筒滚筒2内部的第二径向分配通道观。特別地,第二径向分配通道观流动到形成在支撑轴25内部并与运输导管M同轴的收集通道四中。适宜地,运输导管M通过旋转接头30连接到供给装置8。旋转接头30具有连接主体30a。连接主体30a与柔性版印刷机4的固定结构3构成整体,并轴向接合到位于支撑轴25上与连接至套筒滚筒2的端部相対的端部,使旋转接头30可以旋转。更确切地,连接主体30a具有入口 31。入口 31能够可分离地连接到供给装置8并与运输导管M连接。运输导管M适宜地以其ー个部分Ma,在连接主体30a内部延伸。此外,连接主体30a上还具有出ロ 32,出口 32可以连接到温度控制流体的加热或冷却単元9,并且通过连接通道33与收集通道四连接。连接通道33形成在连接主体30a 的内部,并且与运输导管M的部分Ma同轴。现在转到图4,可以看出管状主体6优选地具有支撑层35,其适宜地包括至少ー个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例如具有大约1. 5毫米的厚度。有利地,支撑层35同样地具有至少ー个适宜由泡沫橡胶制成的弾性屈服层36,并且弹性屈服层36允许支撑层35径向膨胀,以便使网纹套筒5能够容易地套在套筒滚筒2 上,井能够同样容易地从套筒滚筒2移除。更优选地,支撑层35由ー对玻璃纤维层3 及玻璃纤维层3 构成,在这两层之间插入有弾性屈服层36。适宜地,在管状主体6的外売上具有陶瓷层37。优选地,陶瓷层37具有零点几毫米的厚度,并且通过激光切割形成組成网纹表面的墨穴。通常,墨穴的尺寸和形状与需要的油墨相关。此外,有利地,管状主体6包括至少ー个高热传导率的层,循环导管7在其内部穿过(cross)。并且更确切地,在所示的例子中,被循环导管7的输送部分7a和返回部分7b 所穿过。特別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高热传导率层本质上是由第一高热传导率层38及第 ニ高热传导率层39构成,这两个层同轴设置,其中ー个层在另ー个层之上。优选地,这两个层位于弾性屈服层36和陶瓷层37之间。适宜地,循环导管7的输送部分7a和返回部分7b可以部分地形成在第一高热传导率层38中,并且部分地形成在第二高热传导率层39中;或者如图中所示,它们可以完全地位于第一高热传导率层38中,或也可以完全地位于第二高热传导率层39中。更具体地,第一高热传导率层38和第二高热传导率层39由具有高热传导率的材料制成,例如铝或其它具有类似的传导特性的金属。 特別地,第一高热传导率层38和第二高热传导率层39优选地分別由第一铝管38a 和第二铝管39a获得,其中第一铝管38a设置在第二铝管39a内部,并且与第二铝管39a同轴线。參照图3和图4中的实施例,第一铝管38a的外侧表面具有两个螺旋状的沟,其分别用于形成循环导管7的输送部分7a和返回部分7b。例如,第一铝管38a的螺旋状的沟可以通过数控车床上一个或多个铣刀的切削加
エ获得。优选地,通过加热第二铝管39a以使其膨长,然后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将第二铝管 39a套在第一铝管38a上,使第一铝管38a和第二铝管39a相接合,以保证在第一铝管38a 和第二铝管39a之间优异的不漏水的密封效果。优选地,第一高热传导率层38和第二高热传导率层39的总厚度大约为25毫米, 以允许在其中嵌入第一阴快速接头16和第二阴快速接头18。根据ー个优选实施例,加热或冷却装置9可以大致包括制冷単元,其功能是冷却温度控制流体;一个或多个调节阀,其功能是控制送到网纹套筒5的温度控制流体的流动; 以及ー个或多个电阻器或热交換器,其功能是介入以可选地加热温度控制流体。有利地,加热或冷却装置9可以通过控制单元40来驱动。控制单元40具有温控器,其使得操作人员能设定网纹套筒5需要的温度。有利地,控制单元40功能上地连接到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适合在柔性版印刷机4操作期间,在多个点处检测施加到网纹套筒5上的油墨的温度。
特別地,设有至少ー个第一温度传感器41,其用来测量从上墨室42流出的油墨的温度值。上墨室42形成在传统的封闭腔室刮刀43中。封闭腔室刮刀43用ー种公知的方式靠设在柔性版印刷机4的套筒滚筒2上。适宜地,还可以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4,其用来检测可以从收集槽45抽出以送到上墨室42的油墨的温度。 这样,控制单元40可以根据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41及第ニ温度传感器44的信号来命令激活加热或冷却装置9。大致如图5中所示,第一温度传感器例如可以沿着返回导管46插入,返回导管46 通过第一油墨循环泵47使其能够将油墨从上墨室传送到收集槽45 ;而第二温度传感器44 可以沿着输送导管48插入,输送导管48通过第二油墨循环泵49能够将油墨从收集槽45 抽取以注入到上墨室42里。为了完整性起见,需要注意的是有利地,套筒滚筒2具有扩张管状主体6的气动装置,其能使网纹套筒5容易套在套筒滚筒2上或将网纹套筒5从套筒滚筒2移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些气动膨胀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分配的开ロ 60,这些开ロ设置在套筒滚筒2的外部侧壁上,并且适合喷出压缩空气,以便在套筒滚筒2上套上管状主体 6吋,或者从套筒滚筒2移除管状主体6吋,使管状主体6径向膨胀。特別地,这些用于分配的开ロ 60通过用于分配的通道61连接到压缩空气槽62。 用于分配的通道61径向地形成在套筒滚筒2内部。压缩空气槽62相对于套筒滚筒2轴向地形成,并依次连接到传送压缩空气的通道63。传送压缩空气的通道63纵向地在套筒滚筒 2和支撑轴25内部延伸,并且可以通过旋转头65连接到压缩空气分配器64。旋转头65设置在支撑轴25的中间区域。有利地,可以通过电动机66来驱动套筒滚筒2绕着其自身的轴线旋转,电动机66 配置成使其传动轴67大致平行于套筒滚筒2。更具体地,如图2中的例子所示,同步皮带轮68刚性地安装在电动机66的传动轴 67上,并与传动带69相啮合。传动带69环绕在从动轮70上。从动轮70用键连接在支撑轴25上,例如通过圆锥形键组71。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操作如下操作人员将网纹套筒5套在套筒滚筒2上,将第一阳快速接头15插入第一阴快速接头16中,并且将第二阳快速接头17插入到第二阴快速接头18中。随后,通过沿着套筒滚筒2的螺纹部分23旋动锁定套圈22来拧紧锁定套圈22,或者根据图7中的实施例,通过使管状主体6上的球50a啮合到套筒滚筒2的端部加上的环状啮合凹槽51a中,将网纹套筒5的管状主体6锁定到套筒滚筒2上。通过控制単元40,操作人员设置网纹套筒5的网纹表面fe上需要的温度值。一旦激活供给装置8,就促使温度控制流体在循环通道7中循环,从而其能够经过输送部分7a和返回部分7b,直到其到达加热或冷却装置9。在加热或冷却装置9处,根据操作人员设置的温度值,温度控制流体受到加热或冷却处理。温度控制流体从加热或冷却装置9中流出后,将通过供给装置8再次送到循环通道7。在实践中已经发现本发明能够完全实现设定的目标。并且需要特別注意的事实是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能使网纹辊的温度控制非常迅速。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的另ー个优点是能够直接地控制网纹套筒的温度。此外,相比现有技木,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具有能够控制网纹辊的温度,使得网纹套筒内部和外部表面之间的温差显著减小的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网纹辊的另ー个优点是其能在冷却期间和加热期间对网纹套筒实施温度控制。本发明所有的如上所述的有利的、可取的、类似的特征可以省略或由等同的特征替代。參照基本教导或具体实施例中的单个特征可以添加到其它实施例中或替代这些实施例中的ー些特征。本发明的构思允许许多变形和变化,这些都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在实践中与具体应用兼容的使用的材料、尺寸和部件可以根据需求任意选用。此外,所有的这些细节可以被其它的技术上等同的元件替代。
权利要求
1.一种网纹辊,尤其是用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网纹辊,包括套筒滚筒0),所述套筒滚筒(2)绕着其自身轴线由柔性版印刷机(4)的固定结构(3) 旋转支承;以及网纹套筒(5),所述网纹套筒( 具有管状主体(6),在所述管状主体(6)的外部侧壁上具有网纹表面( ),所述网纹套筒( 可以轴向地套在所述套筒滚筒( 上,并可以从所述套筒滚筒⑵移除;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包括用于强制循环所述管状主体(6)里的温度控制流体的强制循环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循环装置包括至少ー个用于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循环通道(7),所述循环通道(7)在所述管状主体(6)的厚度中延伸,并且能够在入口处可分离地连接到供给装置(8),所述供给装置(8)适于分配所述温度控制流体。
3.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循环通道(7)能够在出口处可分离地连接到用于加热或冷却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加热或冷却单元(9),所述加热或冷却単元(9)的出口连接到所述供给装置(8)。
4.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循环通道(7)的至少一部分螺旋状绕着所述管状主体(6)的轴线延伸。
5.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干所述循环通道(7)包括相互连接的输送部分(7a)和返回部分(7b);所述输送部分(7a)从输入口(11)向所述管状主体(6)的第二端部(6b)延伸,所述输入口(11)能够可分离地、密封地连接到所述供给装置(8),并且大致设置在所述管状主体(6)的第一端部(6a),所述第二端部(6b)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6a)相対的位置;所述返回部分(7b)从所述管状主体(6)的所述第二端部(6b)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排出ロ(12),所述排出ロ(12)大致设置在所述管状主体(6)的所述第一端部(6a)处。
6.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分(7a)和所述返回部分(7b)的至少一部分螺旋状缠绕着所述管状主体(6)的轴线,所述返回部分 (7b)的绕圈交错在输送部分(7a)的绕圈之间。
7.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包括用于至少所述循环通道(7)和所述供给装置(8)之间快速密封连接的可移除装置。
8.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快速连接可移除装置包括至少ー个由所述套筒滚筒( 支承的阳快速接头(13),所述阳快速接头(13) 与相应的由所述管状主体(6)支承并且连接到所述循环通道(7)的阴快速接头(14)密封地啮合。
9.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包括至少ー个第一阳快速接头(15),所述第一阳快速接头(1 连接到所述供给装置(8),并且可分离地、密封地与相应的位于所述循环通道(7)中的所述输入口(11)处的第一阴快速接头 (16)相啮合;以及至少ー个第二阳快速接头(17),所述第二阳快速接头(17)能够连接到用于加热或冷却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所述加热或冷却単元(9)并且可分离地、密封地与相应的位于所述循环通道⑵中的所述排出ロ(12)处的第二阴快速接头(18)相啮合。
10.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快速接头(1 和所述第二阳快速接头(17)绕着所述套筒滚筒( 的轴线相互成角度地间隔排列设置在环形肩(19)上,所述环形肩(19)从所述套筒滚筒O)的朝向所述柔性版印刷机后侧的端部径向突出,并且可通过静止接点与所述管状主体(6)的所述第一端部(6a)相啮I=I O
11.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包括一个基准销(20),所述基准销00)从所述环形肩(19)大致成直角地突出,并且与形成在所述管状主体(6)上所述第一端部(6a)的邻接座01)相啮合。
12.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6)设有用于可移除地锁定到所述套筒滚筒(2)的可移除锁定装置。
13.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除锁定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管状主体(6)相对于所述套筒滚筒(2)快速啮合/分离的装置。
14.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阴快速接头(16)和所述第二阴快速接头(18)嵌入所述管状主体(6)的厚度中,并且具有弾性屈服内壁。
15.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装置(8)能够连接到用于传送所述温度控制流体并轴向穿过支撑轴0 的运输导管(M),所述支撑轴05)在一个端部处刚性连接到所述套筒滚筒(2)朝向所述柔性版印刷机⑷后侧Gb) 的端部(2b),并且所述支撑轴05)的中间部分旋转安装在所述柔性版印刷机(4)的固定结构(3)上,所述运输导管04)通过形成在所述套筒滚筒O)内部的第一径向分配通道07) 连接到所述第一阳快速接头(1 ;所述第二阳快速接头(17)连接到形成在所述套筒滚筒 (2)内部的第二径向分配通道( ),所述第二径向分配通道会合到形成在所述支撑轴05) 中的与所述运输导管04)同轴的收集通道09)里。
16.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干所述运输导管04) 在连接主体(30a)里延伸,所述连接主体(30a)通过旋转接头(30)轴向地连接到所述支撑轴0 的与连接到所述套筒滚筒O)的端部相対的端部;所述连接主体(30a)具有入口 (31),所述入口(31)与所述运输导管04)相通,并可连接到所述供给装置(8);所述连接主体(30a)还具有出口(32),所述出口(3 与所述收集通道09)相通,并可连接到用于加热或冷却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所述加热或冷却単元(9)。
17.根据ー项或多项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6)包括至少ー个高热传导率的层(38、39),所述循环导管(7)在其内部穿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纹辊,尤其是用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网纹辊,该网纹辊包括套筒滚筒(2),绕着其自身轴线由柔性版印刷机(4)的固定结构(3)旋转支承;以及网纹套筒(5),其具有管状主体(6),在网纹套筒(5)的外部侧壁上具有网纹表面(5a),网纹套筒可以轴向地装在该套筒滚筒(2)上,并可以从套筒滚筒(2)移除。根据本发明,具有用于强制循环管状主体(6)里的温度控制流体的强制循环装置。
文档编号B41F31/26GK102529338SQ20111034845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A·佩蒂勒, L·博塔格纳 申请人:优泰克加工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