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包括机身、凸轮、连杆、直线轴承座、直线轴和印刷刀头,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一旋转中心,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凸轮抵接,另一端与直线轴的底端面抵接;所述凸轮设置在机身的外部;所述直线轴安装在直线轴承座上,印刷刀头安装在直线轴的顶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通过凸轮的圆周运动,带动直线轴的上下运动,从而使印刷刀头上的刮印刀与匀墨刀交替往复动作。本实用新型将凸轮改进为安装在机身的外部,使得调节凸轮更加方便、精确。
【专利说明】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0003]印刷机在工作时需要刮印刀与匀墨刀不断的进行切换,但是现有技术中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的凸轮一般都安装在机器内部,调节凸轮比较吃力,而且位置调节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调节方便、精确的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包括机身、凸轮、连杆、直线轴承座、直线轴和印刷刀头,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一 旋转中心,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凸轮抵接,另一端与直线轴的底端面抵接;所述凸轮设置在机身的外部;所述直线轴安装在直线轴承座上,印刷刀头安装在直线轴的顶端。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连杆呈L型。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连杆的旋转中心上设置有回位弹簧。
[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直线轴承座为两个。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通过凸轮的圆周运动,带动直线轴的上下运动,从而使印刷刀头上的刮印刀与匀墨刀交替往复动作。本实用新型将凸轮改进为安装在机身的外部,使得调节凸轮更加方便、精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包括机身、凸轮1、连杆2、直线轴承座3、直线轴4和印刷刀头5。所述连杆2呈L型。所述连杆2上设置有一旋转中心,旋转中心安装在机身上;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凸轮I抵接,另一端与直线轴4的底端面抵接;所述凸轮I设置在机身的外部;所述直线轴4安装在直线轴承座3上,印刷刀头5安装在直线轴4的顶端。为了使连杆2能够回位,所述连杆2的旋转中心上设置有回位弹簧。为了保证直线轴4运动的平稳性,所述直线轴承座3为两个,所述直线轴承座3安装在机身上。凸轮I的圆周运动,会带动直线轴4上下运动,从而使印刷刀头上的刮印刀与匀墨刀交替往复动作。
[0014]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凸轮(I)、连杆(2)、直线轴承座(3)、直线轴(4)和印刷刀头(5),所述连杆(2)上设置有一旋转中心,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凸轮(I)抵接,另一端与直线轴(4)的底端面抵接;所述凸轮(I)设置在机身的外部;所述直线轴(4)安装在直线轴承座(3)上,印刷刀头(5)安装在直线轴(4)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呈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的旋转中心上设置有回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印刀与匀墨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座(3)为两个。
【文档编号】B41F31/04GK203449750SQ201320542936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洪成勇, 余作将, 张翔 申请人:浙江劲豹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