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视窗辊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1667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视窗辊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镭射薄膜一次性印刷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视窗辊、使用该视窗辊的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包括中空的套辊、套辊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视窗孔、用于覆盖或者填充视窗孔的透明视窗、设置于套辊内部的一个或者多个UV冷光源以及与套辊同轴设置的定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适用于透明薄膜,尤其适用于半透明薄膜或者非透明膜,例如乳白膜,结合视窗辊的压印、固化以及剥离一体技术,可以一次性印刷得到具有多镭射效果的薄膜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视窗辊及印刷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镭射薄膜一次性印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视窗辊,使用该视窗辊的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用上述装置及方法制备所得的具有多个镭射效果的薄膜。
【背景技术】
[0002]镭射包装是包装行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快速的发展。与包装行业内的其他产品相比,镭射包装材料不仅可以呈现出新颖、亮丽、多变的外观效果,还兼具高技术防伪功能,被誉为世界包装印刷业中的最前沿的技术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项正在腾飞的朝阳产业。
[0003]从现有的产品成分构成上划分,镭射薄膜产品可以大致分为OPP镭射膜、PET镭射膜和PVC镭射膜三种。从工艺技术看,镭射生成的方法一般有模压及转印等方式。镭射薄膜产品的制备工艺步骤复杂,涉及制版、涂布、印刷、转压印等技术环节,技术环节多,是一项较为先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前沿技术。
[0004]现有技术中,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对于非完全透光性基材(含非透光基材),如乳白(或其它颜色)PE/PP/PET等薄膜,以及表面印刷有有色图案的透明基材上,尚无法实现多种镭射效果的套印以及多种镭射效果与普通印刷图案的套印。在非完全透光性基材以及表面已经印刷有图案的透明基材上,一次性制成多个不同类型的镭射图案效果并与其固有或后续印刷图案实现套印,目前尚不能实现。
[0005]有鉴于此,针对目前的技术空白,有必要就非完全透光性基材实现一次性多个镭射图案效果采取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尚无法在非完全透光性基材,或者在已经印刷有有色图案的透明基材上实现多种镭射效果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视窗辊,使用该视窗辊的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用上述装置及方法制备所得的具有多个镭射效果的薄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8]用于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视窗辊,包括中空的套辊、套辊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视窗孔、用于覆盖或者填充视窗孔的透明视窗、设置于套辊内部的一个或者多个UV冷光源以及与套辊同轴设置的定轴,其中,套辊套接于定轴上,套辊可以围绕定轴转动,UV冷光源与定轴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视窗孔远离定轴的外侧孔径大于视窗孔的内侧孔径。[0010]应用上述视窗辊的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
[0011]应用上述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方法,包括以下的具体步骤:在透明、半透明的或者乳白基膜上用柔版或者凹版的方式完成表印或者里印印刷;在基膜上套印UV油墨;用视窗辊完成压印、固化以及剥离的一体化操作,得到印有镭射图案的半成品;在半成品表面涂覆纳米特种印料镭射图案保护膜或者镀铝得到最后的成品。
[0012]作为优选,所述视窗辊的固化时间为0.1-5S。
[0013]作为优选,基膜为以ΡΕ、ΡΡ、0ΡΡ或者PET为材质的透明、半透明或者非透明薄膜。
[0014]作为优选,在半成品表面涂覆纳米特种印料镭射图案保护膜或者实施真空镀铝膜后,还可以再次进行普通表印,并得到成品。
[0015]根据上述一次性生成印刷方法所制得的具有多个镭射效果的薄膜。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半透明膜,是指因需要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薄膜加工时添加了诸如白色、蓝色或其它颜色的色母料,使得薄膜透光率下降的情况下,得到的半透明膜。也可以是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薄膜表面印刷了影响透光率的图案得到的半透明膜。多种镭射效果是指将诸如3D猫眼、竖面、彩虹、光栅、光柱等不同的镭射效果在同一展示图面中组合展现。一次性印刷或者一次成形是指经过视窗辊的辊压,结合视窗辊内置的UV冷光源,实现的集压印、固化以及剥离为一体的镭射效果的一次性印刷方法。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透明薄膜是指乳白膜或者其他颜色的薄膜,既可以是通过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PE、PP、OPP及PET等材质中加入相应色母料制得的薄膜,也可以是通过在PE、PP、OPP或者PET为材质的透明、半透明或非透明基膜上印刷图文所致。
[001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视窗辊,该视窗辊通过内置一个采用冷光源的UV发射装置,实现了在辊压涂抹UV油墨的基膜上的压印、固化以及后续的剥离三道工序的一体化操作。为了能够令透明视窗具有更好的强度,视窗孔的外侧孔径应当大于或者稍大于视窗孔的内侧孔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透明视窗的强度,还可以降低透明视窗边缘的UV光照不足的问题,提高UV固化的均一程度,减少固化时间,提高固化效果。不仅如此,视窗辊还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基膜的透光率差的原因而影响UV固化效果的缺点,可以在各种非完全透光或者已经印刷有有色图案的透明或者非透明基膜上完成多种镭射图案的印刷。
[0020]视窗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应用于现有的各种印刷装置,与现有的普通油墨印刷系统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可以印刷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
[002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了一种应用上述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方法,通过应用视窗辊,可以与现有的印刷技术相结合,通过视窗辊完成镭射效果的一体化印刷,形成多种镭射图案的套印以及镭射图案与普通油墨印刷的套印,能够得到具有更多图案效果的镭射薄膜。
[0022]进一步地,在上述一次性生成印刷方法的步骤中,将视窗辊的固化时间确定为
0.l-5s,可以得到最佳的固化效果。而薄膜一次成形方法尤为适用于基膜为PE透明膜、PE半透明膜、OPP透明膜以及PET透明膜等基材。此外,在可以通过在镭射效果图案上涂覆无机颜料或者镀铝作为镭射效果图案的表面保护层,表面保护层不仅可以防止镭射图案因为擦碰掉落,也可以通过改变镭射表面的折射率,呈现出另一种不同的视觉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视窗辊的主视示意图。
[0024]图2为视窗辊的剖切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的A处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0027]图5为视窗辊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用于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视窗辊,如图1-4所示,包括中空的套辊1、套辊I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视窗孔2、用于覆盖或者填充视窗孔2的透明视窗3、设置于套辊I内部的一个或者多个UV冷光源4以及与套辊I同轴设置的定轴5,其中,套辊I套接于定轴5上,套辊I可以围绕定轴5转动,驱动轮6套接于定轴5上,驱动轮6用于驱动套辊I转动,套辊I内部是UV冷光源4,UV冷光源4与定轴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使用了 3个UV冷光源4,UV冷光源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遮光板7,不仅可以减少套辊I的转动造成的周期性震动对UV冷光源4的影响,亦可以减少UV冷光源4的散射,提高照射效率。进一步地,套辊I与定轴5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在定轴5上的轴密封装置形成密封,可以通过抽真空装置在套辊I内形成一定的真空状态,提高UV灯的固化效率。套辊I上设置的多个视窗孔2可以为多种形状,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UV油墨套印区域的规整形状,需要的话,透明窗可以制作为覆盖及替代整个套辊的透明套筒,以适应大面积的镭射效果要求,进一步地,而镶嵌于视窗孔2内的透明视窗3亦可以分为透明部分和不透明部分,这样,可以在视窗孔2的形状像对固定的情况下,例如圆形的视窗孔2的形状,通过制作具有不同的透明部分和不透明部分的透明视窗3,改变UV冷光源4的照射面积和形状,形成更为多样的输出效果。
[0031]如图3、4所示,视窗孔2远离定轴5的外侧孔径大于视窗孔2的内侧孔径,图3和图4分别表示了两种视窗孔2的形状,此外,透明视窗3的也可以采用大小头结构,大小头结构类似于楔形,靠近定轴5的部分较小,远离定轴5的部分较大,沿着定轴5的径向方向看,透明视窗3沿着定轴5的径向方向由远及近渐渐缩小。其中,如图3所示,透明视窗3可以稍稍突出于套辊I。
[0032]进一步地,通过使用上述视窗辊,可以得到可以一次性生成印刷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图5为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其中,B处即为本实施例所述的视窗辊,涂覆了 UV油墨的薄膜进入视窗辊后,经过碾压和UV灯的照射,UV油墨固化,随着视窗辊的继续转动,完成剥离操作。
[0033]进一步地,在应用上述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下述的可以一次性生成印刷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具体步骤:在透明、半透明的或者乳白基膜上用柔版或者凹版的方式完成表印或者里印印刷;在基膜上套印UV油墨;用视窗辊完成压印、固化以及剥离的一体化操作,得到印有镭射图案的半成品;在半成品表面涂覆纳米特种印料镭射图案保护膜或者镀铝得到最后的成品。
[0034]其中,所述视窗辊的固化时间为0.l_5s。UV油墨的上墨量高于普通凹版印刷的上墨量的10-50%。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膜为以PE、PP、OPP或者PET为材质(经过实际实验,也可以使用纸张卷材作为基膜)的透明、半透明或者非透明膜,例如乳白膜,或者为在以PE、PP、OPP或者PET为材质的透明、半透明或者非透明膜中加入色母料或者其他能够影响到基膜透明性的材料的薄膜,或者为在以PE、PP、OPP或者PET为材质的透明、半透明或者非透明膜表面印刷有图文的薄膜。
[0036]在半成品表面涂覆纳米特种印料镭射图案保护膜或者实施真空镀铝膜后,还可以再次进行普通表印,并得到成品。其中,纳米特种印料镭射图案保护膜采用的为纳米级的无机颜料特种油墨,例如金色或者银色油墨,购自上海DIC油墨有限公司或者上海东洋油墨制造有限公司。
[0037]实施例2:在PE乳白基膜上实现多个镭射效果并与常规图案之间形成套印的实现
[0038]在PE乳白基膜表明采用柔版或者凹版进行普通表印;在所需镭射效果区域用UV油墨进行套印;采用视窗辊进行镭射一体辊压印+固化+剥离操作,固化时间0.2s,其中视窗辊的视窗孔2具有与UV油墨套印区域的大小形状相一致或者相适应(指视窗孔2面积大于镭射图案的规整形状,下同)的形状;可以使用视窗辊进行二次压印+固化+剥离操作一体操作;在印有多种镭射效果的半成品上涂覆纳米特种印料镭射图案保护层得到成品。
[0039]实施例3:在PE透明基膜上实现多个镭射效果并与常规印刷图案形成套印的实现
[0040]在PE透明基膜表明采用柔版或者凹版进行普通里印操作;在所需镭射效果区域用UV油墨进行套印;采用视窗辊进行镭射一体辊压印+固化+剥离操作,固化时间ls,其中视窗辊的视窗孔2具有与UV油墨套印区域的大小形状相一致的形状;可以使用视窗辊进行二次压印+固化+剥离操作一体操作;在印有多种镭射效果的半成品上涂覆纳米特种印料镭射图案保护层得到成品。
[0041]实施例4:在OPP透明基膜上实现多个镭射效果并与常规印刷图案形成套印的实现
[0042]在OPP透明基膜表明采用柔版或者凹版进行普通里印操作;在所需镭射效果区域用UV油墨进行套印;采用视窗辊进行镭射一体辊压印+固化+剥离操作,固化时间0.6s,其中视窗辊的视窗孔2具有与UV油墨套印区域的大小形状相一致的形状;可以使用视窗辊进行二次压印+固化+剥离操作一体操作;在印有多种镭射效果的半成品上镀铝膜后,经过复合得到成品。
[0043]实施例5:在PET透明基膜上实现多个镭射效果并与常规印刷图案形成套印的实现
[0044]在PET透明基膜表明采用柔版或者凹版进行普通里印操作套印色跟踪标志;在所需镭射效果区域用UV油墨进行套印;采用视窗辊进行镭射一体辊压印+固化+剥离操作,固化时间1.2s,其中视窗辊的视窗孔2具有与UV油墨套印区域的大小形状相一致的形状;可以使用视窗辊进行二次压印+固化+剥离操作一体操作;在印有多种镭射效果的半成品上镀铝膜;在镀铝膜厚的半成品上再次进行普通表印,经过复合,得到成品。[0045]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的视窗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套辊(I)、套辊(I)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视窗孔(2)、用于覆盖或者填充视窗孔(2)的透明视窗(3)、设置于套辊(I)内部的一个或者多个UV冷光源(4)以及与套辊(O同轴设置的定轴(5),其中,套辊(I)套接于定轴(5)上,套辊(I)可以围绕定轴(5)转动,UV冷光源(4)与定轴(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窗辊,其特征在于,视窗孔(2)远离定轴(5)的外侧孔径大于视窗孔(2)的内侧孔径。
3.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视窗辊的制作具有多个镭射效果薄膜的一次性生成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视窗辊。
【文档编号】B41F23/04GK203697675SQ20132062253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郭永才, 冯海晏 申请人:浙江华夏包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