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凹印四色油墨配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2163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有效的解决加入白色油墨后的四基
色配色问题的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凹印四色油墨配色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我国的包装印刷行业日趋成熟,企业对于印品颜色的再现度要求越来越高。
专色油墨因其恒定的色相、良好的视觉效果、较宽的色域以及独特的防伪功能,受到了消费
者以及企业的青睐。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的是传统的经验配色法,此方法不仅
对配色人员的配色经验要求很高,而且配色过程耗时长,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采用计算机
配色势在必行。
现有的计算机配色方法及模型大多仅针对三原色配色,而在生产实际中,很多时
候仅由三原色油墨参与配色并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加入白色油墨的浅色油墨色调发粉,
具有很强的遮盖能力,成为很多在织物、棉麻上进行热转印的商家的首选。因此建立加入白
色油墨的四色配色模型具有实际意义。
在配色方法方面,全光谱匀色空间权重因子法根据观察者对不同波段色差的反应
灵敏度的不同,配以相应的权重因子,以达到减小色差的目的。为使之更加适用于四色配
色,在本方法中进行了改进,简化了计算步骤,降低了编程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凹印四色
油墨配色方法。本方法使用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改进了全光谱匀色空
间权重因子发作为配色方法,从而获得浓度配方,根据浓度配方计算色粉质量,进行专色调
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凹印四色油墨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由树脂、石蜡、EVA材料混合而成的油墨基础配料中加入青、黄、品红、白
四色色粉,制作四色基础油墨;
步骤2:测量并获取四色基础油墨的Lab值、三刺激值以及光谱反射率,建立基础油
墨数据库;
步骤3:计算经过改进的全光谱匀色空间权重因子:
其中,
LT、AT、BT为所求权重因子,为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X、Y、Z为光谱三
刺激值,X0、Y0、Z0为CIE标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
步骤4:根据测量的反射率值进行颜色计算,获取油墨配方:
T·E·D·Φ·C=T·E·D·(fa-ft)
(2)
其中,C为浓度矩阵,T为改进的全光谱匀色空间权重因子矩阵,E为光源相对能量
分布矩阵,D为标准样加成函数的导函数矩阵,Ф为单位浓度下的K/S值矩阵,fa为标准样的
K/S值矩阵,ft为基底的K/S值矩阵,K为墨层的吸收系数,S为墨层的散射系数,矩阵T、E、D、
Ф、fa和ft均为波长λi的函数;i=400,410,420……700;
则式(2)具体为:
浓度矩阵C含有4个未知数,而等式左边T·E·D·Φ运算后变为3×4的矩阵,等式
右边则仍为3×1矩阵;
由于三个方程式无法求解4个未知数,因此根据式(2)可求得欠定方程组的通解为
如下形式:
其中只有x一个未知数,此时加入补充条件:
由于400nm~700nm之间共有31组数据,因此式(4)有31组方程;将式(3)带入式
(4),通过最小二乘法即可求出x的最优解,也就求解出了浓度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凹印四色油墨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方便计算机编程及计算,将全光谱匀色空间权重因子法做出了如下改进:
全光谱匀色空间权重因子,其基本的表达式为[ΔE(λi)]2→min,由于色差公式
得到,要使∑[ΔE(λi)]2→min,也就是使[ΔL*(λi)
]2、[Δa*(λi)]2、[Δb*(λi)]2分别趋近于最小值,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凹印四色油墨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加入白色作为第四种配色基色,来提供热转印技术中所需的较强的油墨遮盖力和显色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凹印四色油墨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出的浓度矩阵需转换为色粉质量,而后加入油墨基础配料中获得匹配色。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用青、黄、品红、白四色色粉加入油墨基础配料中作为基
色,建立一种计算机专色配色方法。在织物、棉麻上进行热转印的油墨要求很高的遮盖和显
色能力,普通的三色油墨配色方法无法满足此要求,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白色
油墨,建立一种新型的、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凹印四色油墨配色模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热转印的凹印四色油墨配色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目标色和匹配色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按照流程图1,将四色色粉分别加入由树脂、石蜡、EVA材料混合而成的油墨基础配
料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样条制作。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出基底以及四色基础油墨样条的可见
光谱(400-700nm)光谱反射率以及色度值,建立基础油墨数据库。
现要配一绿色油墨,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光谱反射率及色度值,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目标色的光谱反射率值
续表
续表
表2目标色的色度值
(1)求权重因子矩阵T:查表可知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以及CIE标准
照明体的三刺激值X0、Y0、Z0,目标色的X、Y、Z值见表2,将参数带入式(1):
LT=L′(Y)y‾]]>AT=A′X(X,Y)x‾+A′Y(X,Y)y‾]]>BT=B′Y(Y,Z)y‾+B′Z(Y,Z)Z‾]]>其中,
L′(Y)=11631Y013Y23]]>A′X(X,Y)=50031X013X23]]>A′Y(X,Y)=-50031Y013Y23]]>B′Y(Y,Z)=20031Y013Y23]]>B′Z(Y,Z)=-20031Z013Z23]]>即可求得权重因子LT、AT、BT。
(2)求光源相对能量分布矩阵E:查表可知。
(3)求标准样加成函数的导函数矩阵D:(4)求单位浓度下的K/S值矩阵Ф:利用公式根据四色基础油墨的光
谱反射率求得相应K/S值。
(5)求目标色的K/S值与基底K/S值之差fa-ft:利用公式根据测得
的目标色和基底的光谱反射率求相应K/S值。
(6)求浓度矩阵C的通解:将上述数据带入式(2):T·E·D·Φ·C=T·E·D·
(fa-ft)中求解,即可得到此欠定方程组的通解,即浓度矩阵C的通解。
(7)求浓度矩阵C:将浓度矩阵C的通解带入式(4):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浓度矩阵C的最优
解。
根据浓度矩阵C计算出所需的四基色的色粉质量,而后将四基色色粉加入油墨基
础配料中制作匹配色。根据公式得到的匹配色的光谱反射率和色度值见表3和表4:
表3匹配色的光谱反射率值
续表
续表
表4匹配色的色度值
图2为目标色和匹配色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对比图,通过图形可以看出匹配色具有
较高的精确度;匹配色与目标色的色差为2.82小于5,符合印刷行业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较好地解决了用于热转印技术的四基色
凹印油墨的配色问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当使用基色发生改变时,只需修改数据库中的基
色反射率就可以应用于新的配色系统,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
行限定。在本发明设计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
任何修改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