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烫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876阅读:1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烫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包装印刷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用于标签印刷的冷烫膜。



背景技术:

冷烫膜是相对于热烫膜而言的,在生产工艺中利用uv胶黏剂将烫印膜转移到承印材料上。理论上,所有使用uv胶黏剂的光滑塑料体表面和非吸引性纸张表面的烫印都适合冷烫,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更有效地进行包装防伪,越来越多的包装商品需要采用冷烫印技术,早期烫金箔技术以热烫箔为主,近年冷烫技术快速发展,且可适用于柔版印刷、平版印刷等,冷烫技术不同于热烫技术需要复杂的设备,且生产速度快,最快可达每分钟120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符合未来包装行业高速发展趋势。而在商品防伪方面,给予消费者购买前直接目测辨别真伪,防止包装被造假者再利用,提高了防伪性及商业效益。现在国内也有相对成熟的冷烫技术,但是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冷烫膜表面的背胶强度不够的问题,冷烫膜在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容易产生坑凹的现象,导致内部的镭射图案无法辨识,影响了冷烫膜的寿命和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烫膜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强度高的冷烫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烫膜,包括PET 薄膜,在 PET 薄膜上涂布有离型层,在离型层上涂布有着色层,着色层上模压镭射层,镭射层之上设有真空镀铝层,真空镀铝层上涂布有背胶,所述背胶的材质包括重量份为80的天然胶,重量份为20的顺丁橡胶br9000以及辅料和添加剂,辅料包括间接法氧化锌、硬脂酸、古马隆树脂、太阳油Sunpar2280,其中,间接法氧化锌的重量份为5,硬脂酸的重量份为1,古马隆树脂的重量份为0.2,太阳油Sunpar2280的重量份为7。

上述的一种冷烫膜,所述添加剂包括分散剂FS-12、防老剂4010NA、防老剂RD、促进剂CZ、防焦剂CTP,其中,分散剂FS-12的重量份为1,防老剂4010NA重量份为2,防老剂RD的重量份为1.5,促进剂CZ重量份为1.5,防焦剂CTP重量份为0.1。

上述的一种冷烫膜,所述背胶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塑炼,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br9000通过塑炼,形成分子结构均匀的半成品橡胶;B、常温存放12小时,消除残余应力;C、混炼,把半成品橡胶和添加剂以及辅料一起进行炼胶;D、常温存放4小时,使各种添加剂与天然橡胶混合均匀、彻底;E、硫化,把上一步的橡胶制品,输入硫化机,按照要求调整硫化机的温度、压力、硫化时间,形成初步产品;F、修边,割除橡胶毛刺。

上述的一种冷烫膜,所述硫化机内的温度为155-165℃,硫化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20MPa。

上述的一种冷烫膜,所述着色层中颜色配料步骤为 :先加入着色溶剂,再加入色粉,搅拌 10 分钟后再加入着色层涂料,当环境温度≥ 25℃时,搅拌1小时,当环境温度<25℃时,搅拌1.5小时 ;树脂、溶剂配比需精确到10g,色粉配比需精确到1g,涂料固含量控制在21±0.5%,粘度控制在18±1秒;所述的着色溶剂为丁酮、乙酯、丙酯、丁酯、乙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效果为:

1) 该冷烫膜制版成本低,冷烫印无须像热汤印那样制作昂贵的金属烫印版;

2) 烫印精度高。冷烫印分辨率高,烫印面积大,在烫印细小网点、线条,或实现镂空效果,表现力十分出色;

3) 适用的承印无料范围更广,冷烫膜可在常温下依靠胶黏剂与压力的作用下实现冷烫箔转移,相比较热烫膜而言,对于受热易变形的薄膜材料也可适用;

4) 容易实现先烫后印的印刷工艺,可实现连线生产,生产效率更高;

5) 冷烫膜表层的背胶强度高,抗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背胶的加工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冷烫膜,包括PET 薄膜1,在 PET 薄膜1上涂布有离型层2,在离型层2上涂布有着色层3,着色层3上模压镭射层,镭射层之上设有真空镀铝层4,真空镀铝层4上涂布有背胶5,着色层3中颜色配料步骤为 :先加入着色溶剂,再加入色粉,搅拌 10 分钟后再加入着色层涂料,当环境温度≥ 25℃时,搅拌1小时,当环境温度<25℃时,搅拌1.5小时 ;树脂、溶剂配比需精确到10g,色粉配比需精确到1g,涂料固含量控制在21±0.5%,粘度控制在18±1秒;所述的着色溶剂为丁酮、乙酯、丙酯、丁酯、乙醇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背胶5的材质包括重量份为80的天然胶,重量份为20的顺丁橡胶br9000以及辅料和添加剂,辅料包括间接法氧化锌、硬脂酸、古马隆树脂、太阳油Sunpar2280,其中,间接法氧化锌的重量份为5,硬脂酸的重量份为1,古马隆树脂的重量份为0.2,太阳油Sunpar2280的重量份为7。

添加剂包括分散剂FS-12、防老剂4010NA、防老剂RD、促进剂CZ、防焦剂CTP,其中,分散剂FS-12的重量份为1,防老剂4010NA重量份为2,防老剂RD的重量份为1.5,促进剂CZ重量份为1.5,防焦剂CTP重量份为0.1。

如图3所示,背胶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塑炼,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br9000通过塑炼,形成分子结构均匀的半成品橡胶;B、常温存放12小时,消除残余应力;C、混炼,把半成品橡胶和添加剂以及辅料一起进行炼胶;D、常温存放4小时,使各种添加剂与天然橡胶混合均匀、彻底;E、硫化,把上一步的橡胶制品,输入硫化机,按照要求调整硫化机的温度、压力、硫化时间,形成初步产品;F、修边,割除橡胶毛刺,其中,硫化机内的温度为155-165℃,硫化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20MPa。

该冷烫膜的优点在于:

1)该冷烫膜制版成本低,冷烫印无须像热汤印那样制作昂贵的金属烫印版;

2)烫印精度高。冷烫印分辨率高,烫印面积大,在烫印细小网点、线条,或实现镂空效果,表现力十分出色;

3)适用的承印无料范围更广,冷烫膜可在常温下依靠胶黏剂与压力的作用下实现冷烫箔转移,相比较热烫膜而言,对于受热易变形的薄膜材料也可适用;

4)容易实现先烫后印的印刷工艺,可实现连线生产,生产效率更高;

5)冷烫膜表层的背胶强度高,抗冲击。

背胶的强度检测数据如下:

1.背胶表面无缺料、气泡等缺陷,粘接强度2.8MPa, 拉伸强度≥15Mpa,扯断伸长率≥200%;

2.动刚度:

X向:z预载0 N,频率15Hz,振幅±0.5mm,刚度值:≤130 N/mm;

Y向:z预载 -350N,频率15Hz,振幅±0.5mm,刚度值:≤140 N/mm;

Z向:z预载-1500N,频率15Hz,振幅±0.5mm,刚度值:≤710 N/mm;

3.静刚度:

X向:z预载0 N,测试范围±4mm,取值范围±2mm,刚度值:80 N/mm(±15%);

Y向:z预载 -350N,测试范围±4mm,取值范围±2mm,刚度值:85 N/mm(±15%);

Z向:z预载-1500N,测试范围±5mm,取值范围±3mm,刚度值:440 N/mm(±15%)。

背胶对冷烫膜整体以及内侧的镭射层的图案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冷烫膜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冷烫膜好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