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00229发布日期:2018-08-31 20:1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在喷墨记录方法中,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将含有着色材料的液体组合物(墨)施加至如纸等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在该过程中,记录介质可能由于过度吸收墨中的液体组分而导致卷曲或起皱。

因此,为了快速地除去墨中的液体组分,存在使用如温风或红外线等手段将记录介质干燥的方法,以及其中在转印体上形成图像,随后将转印体上的图像中包含的液体组分通过热能等干燥,然后将图像转印至如纸等记录介质上的方法。

另外,作为除去转印体上的图像中包含的液体组分的手段,提出包括代替使用热能,使辊状多孔体与墨图像接触并且从墨图像吸收和除去液体组分的方法(专利文献1)。

此外,提出其中通过使用多孔体作为吸收体而从墨图像除去液体,然后进行通过泵等从多孔体吸收和收集液体的步骤的构造,所述步骤包括在收集液体之前将其它液体施加至吸收体,从而防止空气被不必要地抽吸(专利文献2)。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9-45851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7-268975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当将液体吸收构件中包括的多孔体重复地用于从墨图像除去液体时,多孔体内部吸收的液体的粘度可能增加。特别地,在通过使用墨增粘用反应液来促进墨图像的定影的情况下,多孔体内部吸收的液体粘度的增加可能变得显著。当发生此类的粘度增加时,除去液体期间多孔体中的流动阻力增加,并且多孔体在与墨图像接触的同时可能不能将液体吸收至所需和充分的程度。结果发现该故障导致其中墨图像中的液成分(liquidcontent)由于液体吸收构件的压力而被推动以流向墨图像的后端的现象(以下称为“污损图像”)。尽管专利文献2公开施加用于防止空气被不必要地抽吸的液体改善从多孔体收集液体的效率,但是没有提供关于多孔体由于多孔体内部的液成分的粘度增加而具有上述问题的可能性的描述或启示。

考虑此背景技术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当将多孔体重复地用于从形成的图像吸收液成分时,也能够抑制污损图像并且形成高品质图像的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其将包含水性液体介质和着色材料的墨、以及墨增粘用反应液施加至墨接收介质,并且由此形成含有水性液体组分和着色材料的第一图像;以及

液体吸收构件,其包括从第一图像吸收至少一部分水性液体组分的多孔体,

其中喷墨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

输送单元,其进行所述液体吸收构件向液体吸收处理区域的输入、输出和再传送,在所述液体吸收处理区域中利用所述液体吸收构件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液体吸收处理;和

恢复液施加单元,其将粘度低于墨和反应液的粘度的恢复液施加至从液体吸收处理区输出的液体吸收构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

图像形成步骤,其将包含水性液体介质和着色材料的墨,以及墨增粘用反应液施加至墨接收介质,并且由此形成含有水性液体组分和着色材料的第一图像;以及

液体吸收步骤,其在液体吸收处理区域中进行液体吸收处理,该液体吸收处理包括使液体吸收构件中包括的多孔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图像接触,并且通过多孔体从第一图像吸收至少一部分水性液体组分,

其中喷墨记录方法进一步包括:

输送步骤,其将从液体吸收处理区域输出的多孔体再传送至液体吸收区域;和

恢复液施加步骤,其使恢复液施加单元将粘度低于墨和反应液的粘度的恢复液施加至再传送前的多孔体的第一表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当将多孔体重复地用于从形成的图像吸收液成分时,也能够抑制污损图像并且形成高品质图像的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中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1的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图2为示出本发明中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2的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3]图3为示出本发明中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3的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中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图1至3所示的喷墨记录设备中整个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中打印机控制单元的框图。

[图7]是示出图4所示的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中打印机控制单元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喷墨记录方法具有:图像形成步骤,其将含有水性液体介质和着色材料的墨,以及用于促进着色材料定影的墨增粘用反应液施加至墨接收介质,并且由此形成含有水性液体组分和着色材料的第一图像;和液体吸收步骤,其进行用于通过液体吸收构件从第一图像吸收至少一部分水性液体组分的液体吸收处理。着色材料向墨接收介质的施加通过喷墨方法进行。

液体吸收构件具有有水性液体组分的吸收性的多孔体,并且多孔体具有第一表面作为与第一图像接触的接触表面。第一图像中包含的水性液体组分的至少一部分经由多孔体的第一表面被多孔体吸收。

在使液体吸收构件中包含的多孔体与第一图像接触的液体吸收处理区域中进行液体吸收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喷墨记录方法具有:输送步骤,其将从液体吸收处理区域输出的多孔体再传送至液体吸收区域;和恢复液施加步骤,其使恢复液施加单元将粘度低于墨和反应液的粘度的恢复液施加至再传送前的多孔体的第一表面。

由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喷墨记录方法使用的喷墨记录设备具有: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含有水性液体组分和着色材料的第一图像;和液体吸收构件,其包括从第一图像吸收至少一部分水性液体组分的多孔体。

图像形成单元具有:反应液施加单元,其施加用于促进着色材料定影的墨增粘用反应液;以及喷墨记录单元,其施加含有水性液体组分和着色材料的墨。

在液体吸收处理区域中进行液体吸收构件对第一图像的液体吸收处理,并且在液体吸收处理区域中将液体吸收构件和第一图像配置为使其之间接触。在液体吸收处理区域上通过输送单元进行液体吸收构件的输入、输出和再传送,并且进一步设置将恢复液施加至再传送前的液体吸收构件中包括的多孔体的恢复液施加单元。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喷墨记录方法进一步包括:湿润液施加步骤,其将与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的湿润液施加至多孔体的第一表面,并且还可以包括液体吸收步骤,其经由多孔体的施加有湿润液的第一表面进行液体吸收处理。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的润湿处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来进行:

(1)通过将湿润液贮存在容器中并且将湿润液从容器供给和施加至多孔体的第一表面来进行润湿处理的方法。

(2)通过将作为湿润液的功能提供给待处理图像中包含的水性液体组分,并且使多孔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图像接触来进行润湿处理的方法。

恢复液施加步骤也用作湿润液施加步骤,换言之,这些步骤可以为同一步骤。

除了前述构造之外,应用于根据本实施方案的使用湿润液的喷墨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设备具有湿润处理单元,其通过将与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的湿润液施加至多孔体的第一表面来进行湿润处理。

作为润湿处理单元的构造,可以使用以下构造中的至少一种。

(a)包括贮存湿润液的容器和将湿润液从容器供给和施加至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的湿润液施加单元的构造。

(b)其中将作为湿润液的功能提供给第一图像中包含的水性液体组分,并且墨接收介质的形成第一图像的区域也用作润湿处理单元,使得通过第一液体对与第一图像接触的多孔体的第一表面进行润湿处理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使液体吸收构件的多孔体与墨接收介质上含有水性液体组分和着色材料的第一图像接触,从而从第一图像除去至少一部分水性液体组分。因此,抑制如纸等记录介质由于过度吸收第一图像中水性液体组分而引起卷曲或起皱。

另外,即使当将多孔体重复地用于从使用反应液和墨形成的第一图像的液成分吸收处理时,可以通过将粘度低于墨和反应液的粘度的恢复液施加至再次使用前的多孔体,减少多孔体中吸收的液体的粘度的增加。

因此,可以防止污损图像并且形成高品质图像。

在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图像形成单元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图像形成单元能够在墨接收介质上形成含有水性液体组分和着色材料的第一图像即可。要注意的是第一图像是指在通过液体吸收构件进行液体吸收处理前的液体除去之前的墨图像。此外,已经经历液体吸收处理并且具有降低的第一液体含量的液体除去后的墨图像也称为第二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优选具有1)包括将反应液施加至墨接收介质上的反应液施加单元的设备,和2)包括将含有水性液体介质和着色材料的墨施加至墨接收介质上的喷墨记录单元的设备。

作为液体吸收处理的目标的第一图像通过将反应液和墨施加至墨接收介质使得反应液和墨具有重叠的区域而形成。通过反应液与墨一起施加至墨接收介质上的着色材料的定影性得以促进和改善。着色材料的定影性的促进和改善是指其中由于施加至墨接收介质的墨具有流动性的初期状态,墨本身或墨中的着色材料的流动性由于反应液的作用而降低,并且与初期状态相比,粘度增加并且墨难以流动的固定化状态。稍后将描述该机制。

形成包括反应液和墨的混合物的第一图像。墨含有含水的水性液体介质,并且反应液还根据需要含有含水的水性液体介质。第一图像包含含有从这些水性液体介质供给的水的水性液体组分与着色材料。

将喷墨记录装置用作将墨施加至墨接收介质上的装置。

而且,反应液可以含有与墨化学地或物理地反应,并且以比反应液和墨各自的稠度更高的水平使反应液和墨的混合物变得粘稠,并且改善着色材料的定影性的组分。反应液可以含有水性液体介质。水性液体介质至少含有水,并且根据需要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和各种添加剂。

当水为第一液体时,反应液和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包含除了第一液体以外的第二液体。尽管第二液体可以具有高或低的挥发性,但是第二液体优选具有比第一液体的挥发性更高的挥发性。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反应液施加装置>

反应液施加装置可以是能够将反应液施加至墨接收介质上的任意装置,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常规已知的各种装置。具体地,可以使用凹版胶印辊(gravureoffsetroller)、喷墨头、模涂布装置(模涂布机)以及刮刀涂布装置(刮刀涂布机)。通过反应液施加装置的反应液的施加可以在墨的施加之前或墨的施加之后进行,条件是反应液可以与墨接收介质上的墨混合(反应)。优选地,在墨的施加之前施加反应液。在墨的施加之前施加反应液可以抑制在通过喷墨系统的图像记录期间相邻施加的墨混合的渗色,以及先着落的墨被吸引至随后着落的墨的成珠(beading)。

<反应液>

反应液含有使墨高粘度化的组分(墨高粘度化组分)。墨的高粘度化是指其中作为墨中所含组分的一部分的着色材料和树脂与墨高粘度化组分接触而导致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从而识别墨粘度增加的现象。墨的高粘度化不仅包括识别墨粘度增加的情况,而且包括如着色材料和树脂等在墨中包含的部分组分聚集,由此局部地增加粘度的情况。作为使墨中包含的部分组分聚集的方法,可以使用降低水性墨中的颜料的分散稳定性的反应液。墨高粘度化组分具有降低墨接收介质上的墨和/或墨中包括的部分组分的流动性,以及抑制在第一图像形成期间的渗色和成珠的效果。墨高粘度化也称为“使墨变得粘稠”。作为此类墨高粘度化组分,可以使用如多价金属离子、有机酸、阳离子聚合物和多孔性细颗粒等公知的组分。其中,特别地,多价金属离子和有机酸是优选的。另外,优选的是含有多种墨高粘度化组分。优选的是反应液中的墨高粘度化组分的含量相对于反应液的总质量为5质量%以上。

多价金属离子包括例如,如ca2+、cu2+、ni2+、mg2+、sr2+、ba2+和zn2+等二价金属离子,以及如fe3+、cr3+、y3+和al3+等三价金属离子。

此外,有机酸包括例如,草酸、聚丙烯酸、甲酸、乙酸、丙酸、乙醇酸、丙二酸、苹果酸、马来酸、抗坏血酸、乙酰丙酸、琥珀酸、戊二酸、谷氨酸、富马酸、柠檬酸、酒石酸、乳酸、吡咯烷酮羧酸、吡喃酮羧酸、吡咯羧酸、呋喃羧酸、吡啶羧酸、香豆酸、噻吩羧酸、烟酸、羟基丁二酸和二羟基丁二酸。

反应液中可以含有适量的具有低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作为水性液体介质。在该情况下使用的水优选为通过离子交换生产的去离子水。另外,可以用于适用于本发明的反应液的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公知的有机溶剂。

此外,通过向反应液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或粘度调节剂,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具有调整的表面张力和粘度的反应液。所使用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该材料可以与墨高粘度化组分共存即可。具体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乙炔二醇环氧乙烷加成物(产品名“acetyrenole100”,由kawakenfinechemicalsco.,ltd制造)、和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产品名“megafacf444”,由dic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capstonefs-3100”,由thechemourscompanyllc制造,以及zonylfs3100,由dupontcompany制造)的氟系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醚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加成物(产品名“byk349”,由bykinc.制造)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

要注意的是通过使反应液与墨反应而获得的水性液体组分可以用作湿润液。在该情况下,调整墨和/或反应液的组成使得与混合物的拒水性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可以通过选择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添加量来进行混合物的接触角的调整。

<墨施加装置>

喷墨头用作施加墨的墨施加装置。喷墨头具有例如,通过借助电热转换体使墨中的膜沸腾以形成气泡而排出墨的形式,通过电机转换体而排出墨的形式,以及通过利用静电而排出墨的形式。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公知的喷墨头。其中,特别地,从高速和高密度打印的观点,优选使用利用电热转换体的喷墨头。为了绘制,接收图像信号,并且将必要量的墨施加至各位置。

尽管墨的施加量可以以图像浓度(占空比(duty))或墨厚度来表示,但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各墨点的质量与施加数(排出数)的乘积除以打印面积而获得的平均值得到墨的施加量(g/m2)。要注意的是图像区域中最大的墨施加量表示从除去墨中的液成分的观点,在用作墨接收介质上的信息的区域中施加至至少5mm2的面积的墨量。

为了将各颜色的墨施加至墨接收介质上,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可以具有多个喷墨头。例如,当使用黄色墨、品红色墨、青色墨和黑色墨来形成各颜色图像时,喷墨记录设备具有将上述相应的四种类型的墨排出至墨接收介质上的四个喷墨头。

另外,墨施加构件可以包括排出不含着色材料的墨(透明墨)的喷墨头。

将描述应用于本发明的墨的组分。

(着色材料)

颜料或染料和颜料的混合物可以用作在应用于本发明的墨中包含的着色材料。

可以用作着色材料的颜料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颜料的具体实例包括如炭黑等无机颜料;以及如偶氮系、酞菁系、喹吖啶酮系、异吲哚啉酮系、咪唑啉酮系、二酮吡咯并吡咯系、和二噁嗪系等有机颜料。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这些颜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可以用作着色材料的染料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染料的具体实例包括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分散染料和食用染料,并且可以使用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染料。染料骨架的具体实例包括偶氮骨架、三苯甲烷骨架、酞菁骨架、氮杂酞菁骨架、呫吨骨架和蒽并吡啶酮骨架。

墨中颜料的含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优选为0.5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并且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分散剂)

用于喷墨用墨的公知的分散剂可以用作分散颜料的分散剂。其中,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优选使用具有亲水性部分和拒水性部分两者的水溶性分散剂。特别地,优选使用由至少包括亲水性单体和拒水性单体的共聚树脂构成的颜料分散剂。此处使用的各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优选使用公知的单体。具体地,拒水性单体包括苯乙烯和其它苯乙烯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苄酯。此外,亲水性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

分散剂的酸值优选为50mgkoh/g以上且550mgkoh/g以下。另外,分散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以上且50000以下。颜料与分散剂的质量比(颜料:分散剂)优选在1:0.1至1:3的范围内。

此外,优选使用自身具有改性表面以使得在不使用分散剂的情况下分散的颜料,即所谓的自分散颜料。

<树脂细颗粒>

应用于本发明的墨可以与不包含着色材料的各种颗粒使用。其中,树脂颗粒可以具有改善图像品质和定影性的效果,因此也是优选的。

可以用于本发明的树脂颗粒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公知的树脂。具体地,该材料包括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氨酯、聚酯、聚醚、聚脲、聚酰胺、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及其盐、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如聚二烯等单一聚合物、以及通过将用于生成这些单一聚合物的多种单体组合而聚合的共聚物。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在1,000以上且2,000,000以下的范围内。此外,墨中树脂颗粒的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并且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墨优选用作其中树脂颗粒分散在液体中的树脂颗粒分散体。尽管分散技术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使用其中具有解离性基团的单体均聚或多种共聚的树脂的分散单元,即所谓的自分散型树脂颗粒分散体是优选的。此处,解离性基团包括羧基、磺酸基和磷酸酯基,并且具有解离性基团的单体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此外,类似地,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优选使用其中树脂颗粒通过乳化剂分散的分散单元,即所谓的乳化分散型树脂颗粒分散体。无论低分子量或者高分子量,作为此处所述的乳化剂,公知的表面活性剂是优选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或者具有与树脂颗粒相同电荷的表面活性剂。

用于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树脂颗粒分散体优选具有10nm以上且1000nm以下的分散粒径,更优选具有5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分散粒径,并且进一步优选具有10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分散粒径。

此外,当生产用于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树脂颗粒分散体时,还优选添加用于稳定化的各种添加剂。添加剂包括例如,正十六烷、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氯苯、十二烷基硫醇、蓝色染料(上蓝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表面活性剂)

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墨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具体地,乙炔二醇环氧乙烷加成物(产品名“acetyrenole100”,由kawakenfinechemicalsco.,ltd制造)可以用作表面活性剂。墨中表面活性剂的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如反应液段落中所述,可以调整墨和/或反应液的组成,使得与通过使反应液和墨反应而获得的水性液体组分的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可以通过选择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添加量来进行混合物的接触角的调整。

(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

作为墨,使用至少含有作为液体介质的水的水性墨。作为水性墨,可以使用至少含有作为着色材料的颜料的水性颜料墨。

液体介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水溶性有机溶剂。水优选为通过离子交换生产的去离子水。此外,墨中水的含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上且97质量%以下。

此外,所使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任意公知的有机溶剂。具体地,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种类包括甘油、二甘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三甘醇、硫二甘醇、己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二甘醇单甲醚、2-吡咯烷酮、乙醇和甲醇。不必说,可以混合和使用选自这些中的两种以上。

此外,墨中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并且相对于墨的总质量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

(其它添加剂)

用于本发明的墨根据需要可以含有除上述组分以外的各种添加剂,例如ph调整剂、防锈剂、防腐剂、防霉剂、抗氧化剂、抗还原剂、水溶性树脂及其中和剂、和粘度调整剂。

<液体吸收构件>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第一图像与包括多孔体的液体吸收构件接触,从第一图像吸收至少一部分水性液体组分,并且第一图像中的液体组分的含量减少。

使第一表面为液体吸收构件与第一图像的接触表面,并且将多孔体配置在第一表面。

(多孔体)

为了减少墨的着色材料的附着,多孔体优选具有小的孔径,并且多孔体的与第一图像的接触侧(第一表面)的孔径优选为1μm以下。在本发明中,孔径表示平均直径,其可以通过例如压汞法、氮吸附法、或sem图像观察等公知的手段测量。

此外,优选减小多孔体的厚度以实现均匀地高的透气性。透气性可以用jisp8117中规定的gurley值表示,并且gurley值优选为10秒以下。尽管多孔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使用辊形状或带形状。

然而,当将多孔体制成较薄时,不会充分地确保用于吸收液体组分的必要容量,因此多孔体可以具有多层结构。此外,在液体吸收构件中,充分的是与转印体上的图像接触的层为多孔体,并且不与转印体上的图像接触的层可以不是多孔体。

此外,多孔体的制造工艺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常规广泛使用的制造工艺。作为实例,可以使用通过将含有日本专利no.1114482中描述的聚四氟乙烯的树脂双轴拉伸而获得的多孔体的制造工艺。

在本发明中,用于形成多孔体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与水的接触角小于90°的亲水性材料和与水的接触角大于90°的拒水性材料两者。

在亲水性材料的情况下,与水的接触角更优选为40°以下。当第一层由亲水性材料构成时,第一层提供通过毛细管力吸取水性液体组分,特别是水的效果。

亲水性材料包括聚烯烃(例如聚乙烯(pe))、聚氨酯、尼龙、聚酰胺、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砜(psf)。

多孔体优选具有拒水性以降低与第一图像中包含的着色材料的亲和性。拒水性多孔体与纯水的接触角优选为90°以上。作为由本发明人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可以通过使用与纯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上的多孔体,来减少墨的着色材料对多孔体的附着。本说明书中的接触角通过当将测量液体滴在对象物上时,通过在液滴与对象物接触的部分的对象物表面与液滴的切线而形成的角度来得到。尽管存在一些种类的测量技术,但是本发明人依照jisr3257中“6.静滴法(sessiledropmethod)”中描述的技术测量拒水性。

此外,尽管拒水性多孔体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与纯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上即可,但该材料优选由拒水性树脂构成。此外,拒水性树脂优选为氟树脂。具体地,氟树脂包括聚四氟乙烯(以下称为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和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这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并且可以采用其中多个膜堆叠的构造。其中,聚四氟乙烯是优选的。

<多层构造>

接着,将描述当多孔体处于多层构造时的实施方案。此处,通过假定第一层在与第一图像的接触侧上,并且第二层为在第一层的与第一图像的接触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堆叠的层来给出说明。此外,多层构造从第一层以堆叠层的顺序依次地表述。在本说明书中,第一层可以称为“吸收层”,并且第二层和随后的层可以称为“支承层”。

第一层可以由之前在“(多孔体)”段落中描述的多孔体构成。

为了减少着色材料的附着并且提高清洁性能,上述拒水性多孔体优选用于第一层。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这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并且可以采用其中在第一层中多个膜堆叠的构造。

当第一层由拒水性材料构成时,通过毛细管力几乎没有提供吸取水性液体组分的效果。当第一层首次与图像接触时,可能需要时间来吸取水性液体组分。为此原因,第一层优选用与第一层的接触角小于90°的湿润液浸渍。

通过借助涂布法等将湿润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的第一表面,可以使第一层用湿润液浸渍。湿润液优选通过将含有水的液体介质与表面活性剂或与第一层接触角低的液体混合来制备。浸渍多孔体的湿润液逐渐地被从第一图像吸收的水性液体组分代替,因此第一层的吸收效率可能降低。因此,优选的是通过施加湿润液每预定的次数来将液体吸收构件中包括的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用湿润液涂布。

此外,通过调整反应液和/或墨的组成,使第一图像中包含的水性液体组分的第一层维持为与第一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因此该混合物可以用作湿润液。在该情况下,这些混合物的接触角可以通过将反应液和/或墨与表面活性剂或与拒水性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的接触角低的液体混合来调整。

在本发明中,第一层的膜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下。更优选的是膜厚度为30μm以下。在本发明的实例中,通过直线式测微计omv_25(由mitutoyo制造)在10个任意点处测量膜厚度,并且通过计算测量的厚度的平均值来获得膜厚度。

第一层可以通过公知的薄多孔膜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例如,在通过如挤出成形等方法获得片状树脂材料之后,可通过将片状树脂材料拉伸至预定厚度来获得第一层。此外,通过将如石蜡等增塑剂添加至挤出成形时的材料,并且在拉伸期间通过加热等除去增塑剂,可以获得多孔膜。孔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所添加的增塑剂的添加量和拉伸比来调节。

[第二层]

在本发明中,第二层优选为具有透气性的层。此种层可以是树脂纤维的无纺布或织物。尽管第二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图像吸收的水性液体组分与第一层优选具有相等或更小的接触角,使得在第一层侧吸收的液体不会向后流。具体地,第二层的材料优选选自如聚烯烃(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氨酯、尼龙、聚酰胺、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砜(psf)等单一材料,或者这些材料的复合材料。此外,第二层优选为具有比第一层的孔径更大的孔径的层。

[第三层]

在本发明中,多层结构的多孔体可以具有三层以上的构造。从刚性的观点,第三层或随后的层(也称为第三层)优选为无纺布。作为材料,使用与第二层相同的材料。

[其它材料]

除了上述堆叠层结构中的多孔体之外,液体吸收构件可以具有使液体吸收构件的侧面增强的增强构件。此外,当通过连接细长座形多孔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形成带状构件时,液体吸收构件可以具有接合构件。无孔带材料可以用作此种材料,并且充分的是将材料配置在不与图像接触的位置或期间(period)。

[多孔体的制造方法]

通过堆叠第一层和第二层来形成多孔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这些层可以简单地堆叠,或者这些层可以使用如粘接剂层压或热层压等方法彼此粘接。在本发明中,从透气性的观点,热层压是优选的。此外,例如,第一层或第二层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加热熔融并且可以粘接地堆叠。此外,如热熔融粉末等融着材料可以插入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并且这些层可以通过加热粘接地堆叠。当第三层和随后的层堆叠时,可以将各层一次堆叠或者可以依次地堆叠,并且可以适当地选择堆叠的顺序。

在加热步骤中,其中多孔体被加热辊夹持,并且多孔体在被加压的同时加热的层压法是优选的。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实施方案的具体实例。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在作为墨接收介质的转印体上形成第一图像,并且将通过液体吸收构件吸收部分水性液体组分的第二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喷墨记录设备;和在作为墨接收介质的记录介质上形成第一图像的喷墨记录设备。在本发明中,为了简便,在下文中将前者的喷墨记录设备称为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以及为了简便,在下文中将后者的喷墨记录设备称为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

在下文中将描述各喷墨记录设备。

(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

图1至3各自为示出本实施方案中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1至3的示意性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

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1至3包括暂时地保持第一图像和从第一图像除去至少部分水性液体组分的第二图像的转印体101。另外,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1至3包括将第二图像转印至其上形成图像的如纸等记录介质,即,用于根据作为目的的用途形成最终图像的记录介质上的转印用按压构件106。

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1至3各自具有,由支承构件102支承的转印体101;将反应液施加至转印体101上的反应液施加装置103;将墨施加至已经施加有反应液的转印体101上,并且在转印体上形成第一图像的墨施加装置104;从转印体上的第一图像吸收液体组分的液体吸收装置105;以及将具有通过按压记录介质108除去的液体组分的转印体上的第二图像转印至如纸等记录介质108上的转印构件106。此外,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100可以具有在将第二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108之后清洁转印体101的表面的转印体清洁构件109。

支承构件102沿图1箭头的方向围绕旋转轴102a的中心旋转。支承构件102的旋转导致转印体101移动。将通过反应液施加装置103的反应液和通过墨施加装置104的墨依次地施加至移动的转印体101上,并且在转印体101上形成第一图像。将在转印体101上形成的第一图像通过转印体101的移动而移动至与在液体吸收装置105中包括的液体吸收构件105a接触的位置。液体吸收装置105的液体吸收构件105a与转印体101的旋转同步地移动。在转印体101上形成的第一图像经过与移动的液体吸收构件105a接触的状态。在该时间段期间,液体吸收构件105a从第一图像除去至少含有水性液体组分的液体组分。由于第一图像经过与液体吸收构件105a接触的状态,所以在第一图像中包含的液体组分得以除去。在接触状态下,对于使液体吸收构件105a有效地起作用优选的是,使液体吸收构件105a以预定的压力压靠第一图像。

液体组分的除去可以从不同观点表述为使构成在转印体上形成的第一图像的墨浓缩。使墨浓缩是指由于液体组分的减少,墨中包含的如着色材料和树脂等固成分相对于墨中包含的液体组分的比例增加。

将从第一图像除去液体组分后的第二图像通过转印体101的移动而移动至与通过记录介质输送装置107输送的记录介质接触的转印单元。在除去液体组分的第二图像与记录介质108接触的同时,通过压靠记录介质108的按压构件106将图像(墨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转印至记录介质108上的转印后墨图像是第二图像的反转图像。在随后的描述中,转印后墨图像可以独立于上述第一图像(液体除去前的墨图像)、第二图像(除去液体后的墨图像)而称为第三图像。

由于在转印体上施加反应液,然后施加墨之后在转印体上形成图像,因此反应液残留在非图像区域(非墨图像形成区域)上而不与墨反应。在本装置中,液体吸收构件105a不仅与图像而且与未反应的反应液接触(压接),并且将反应液的液体组分从转印体101的表面额外地除去。因此,尽管将表述“从图像除去液体组分”用于上文描述,但是该表述不是以仅从图像除去液体组分的限定的意义来使用,而是以可以至少从转印体上的图像除去液体组分的意义来使用。例如,也可以除去施加至第一图像以外的区域以及第一图像的反应液中的液体组分。液体组分没有一定的形态,具有流动性,以及大致恒定的体积,并且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墨和反应液中包含的水和有机溶剂可以是液体组分。

而且即使当第一图像中包含上述透明墨时,也可以通过液体吸收处理来使墨浓缩。例如,当将透明墨施加至包含施加至转印体101上的着色材料的彩色墨上时,透明墨广泛地存在于第一图像的表面上,或者透明墨部分地存在于第一图像的表面上的一个部分或多个部分处,并且彩色墨存在于其它部分上。在第一图像中,在彩色墨上存在透明墨的部分处,多孔体吸收第一图像表面上的透明墨的液体组分,并且移动透明墨的液体组分。因此,彩色墨中的液体组分移动至多孔体,因此吸收彩色墨中的水性液体组分。另一方面,在透明墨的区域和彩色墨的区域存在于第一图像的表面上的部分处,彩色墨和透明墨各自的液体组分移动至多孔体,因此吸收水性液体组分。透明墨可以包含大量的用于改善从转印体101至记录介质的图像的转印性的组分。例如,可以增加通过加热提供比彩色墨对记录介质更多的粘着性的组分的含量。

以下将描述本实施方案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

<转印体>

转印体101具有包括图像形成表面的表面层。尽管作为表面层的构件,可以适当使用如树脂、陶瓷等各种材料,但是在耐久性方面,具有高压缩弹性模量的材料是优选的。具体地,丙烯酸系树脂、丙烯酸系硅酮树脂、含氟树脂、以及通过使水解性有机硅化合物缩合而获得的缩合产物。为了改善反应液的润湿性和转印性,可以进行并且使用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包括火焰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研磨处理、粗糙化处理、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处理、臭氧处理、表面活性剂处理和硅烷偶联处理。可以组合这些中的一些。此外,可以在表面层中设置任意的表面形状。

此外,转印体优选包括具有吸收压力波动功能的压缩层。设置有压缩层,转印体使变形被压缩层吸收,并且当波动发生时能够分散局部的压力波动,因此即使在高速打印时也维持良好的转印性。压缩层的构件包括例如,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丙烯酸系橡胶、氯丁橡胶、聚氨酯橡胶和硅橡胶。在将上述橡胶材料成形时,优选使预定量的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共混,并且根据需要进一步使如发泡剂、中空颗粒或盐等填充剂共混以提供多孔性。因此,对于各种压力波动,气泡部分根据体积变化而压缩,因此在除了压缩方向以外的方向变形小,并且可以获得更稳定的转印性和耐久性。多孔橡胶材料可以具有孔连续的连续孔结构,和孔彼此独立的独立孔结构。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任一种结构,并且可以组合使用这些结构。

此外,转印体优选在表面层和压缩层之间具有弹性层。作为弹性层的构件,可以适当使用如树脂、陶瓷等各种材料。在加工特性方面,优选使用各种弹性体材料和橡胶材料。具体地,例如,可以使用氟硅橡胶、苯基硅橡胶、氟碳橡胶、氯丁橡胶、聚氨酯橡胶、丁腈橡胶、乙烯丙烯橡胶、生橡胶、苯乙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丁二烯的共聚物、和丁腈橡胶。特别地,在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方面,硅橡胶、氟硅橡胶和苯基硅橡胶是优选的,因为压缩永久变形小。另外,在转印性方面这些也是优选的,因为由于温度引起的弹性模量的变化小。

为了使这些层固定和保持,可以在构成转印体的层(表面层、弹性层、压缩层)之间使用各种粘接剂和双面胶带。另外,为了减小当安装装置时的横向延伸并且维持坚固性,可以设置具有高压缩弹性模量的增强层。此外,织物可以用作增强层。转印体可以通过基于上述材料以任意方式将层组合来生产。

转印体的大小可以根据目标打印图像大小而自由地选择。转印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地,可以使用座形状、辊形状、带形状和环形网形状。

<支承构件>

转印体101支承在支承构件102上。作为转印体的支承方法,可以使用各种粘接剂和双面胶带。可选地,由如金属、陶瓷、树脂等材料构成的安装用构件可以安装在转印体上,并且转印体可以使用安装用构件支承在支承构件102上。

从输送精度和耐久性的观点,支承构件102要求一定程度的结构强度。优选将金属、陶瓷和树脂等用于支承构件的材料。其中,特别地,除了提供能够承受转印时的压力的刚性、和尺寸精度之外,为了通过降低操作期间的惯性来改善控制的响应性,优选使用铝、铁、不锈钢、缩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氨酯、二氧化硅陶瓷和氧化铝陶瓷。另外,组合使用这些也是优选的。

<反应液施加装置>

本实施方案的各喷墨记录设备具有将反应液施加至转印体101的反应液施加装置103。图1的反应液施加装置103表示具有容纳反应液的反应液容器103a,以及将反应液容器103a中的反应液施加至转印体101上的反应液施加构件103b、103c的凹版胶印辊的情况。

<墨施加装置>

本实施方案的各喷墨记录设备具有将墨施加至已经施加有反应液的转印体101的墨施加装置104。通过将反应液和墨混合形成第一图像,并且通过随后的液体吸收装置105从第一图像吸收液体组分。

[液体吸收装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液体吸收装置105具有液体吸收构件105a,以及将液体吸收构件105a压靠在转印体101上的第一图像的液体吸收用按压构件105b。

操作按压构件105b以按压液体吸收构件105a的第二表面,从而使第一表面与转印体101的外周表面接触以形成使第一图像通过的辊隙部,因此可以对第一图像进行液体吸收处理。使液体吸收构件105a向转印体101的外周表面压接的区域用作液体吸收处理区域。

按压构件105相对于转印体101的位置可以通过位置控制机构(未示出)进行调整,并且例如能够沿图1至3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当需要液体吸收处理时,使液体吸收构件105a与转印体101的外周表面接触或者可以与该外周表面间隔开。

液体吸收构件105a和按压构件105b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图1中所示,可以采用其中按压构件105b具有圆柱形状,液体吸收构件105a具有带形状,并且圆柱形状的按压构件105b将带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105a压靠转印体101的构造。可选地,可以采用其中按压构件105b具有圆柱形状,液体吸收构件105a具有在圆柱形状的按压构件105b的周面上形成的圆筒形状,并且圆柱形状的按压构件105b将圆筒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105a压靠转印体的构造。

在本发明中,考虑到喷墨记录设备中的空间,液体吸收构件105a优选具有带形状。

可选地,具有此种带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105a的液体吸收装置105可以具有在液体吸收构件105a上张紧的张紧构件。在图1中,105c、105d和105e表示作为张紧构件的张紧辊。这些辊以及在这些辊上张紧的带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105a构成输送对第一图像进行液体吸收处理的多孔体的输送单元。通过输送单元可以将多孔体输入、输出和再传送至液体吸收处理区域。

在图1至3中,按压构件105b也用作类似于张紧辊旋转的辊构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液体吸收装置105中,具有多孔体的液体吸收构件105a通过按压构件105b压靠第一图像,因此通过液体吸收构件105a吸收第一图像中包含的液体组分,并且从第一图像除去液体组分。除了按压液体吸收构件的本方法以外,作为除去第一图像中的液体组分的方法,可以组合常规使用的各种技术,例如加热法、低湿度通风法和减压法。

基于液体吸收装置通过液体吸收构件中包括的多孔体对第一图像的处理温度可以设定为使得实现目标液体吸收效果的范围。当上述预处理中的湿润液含有接触角调整用表面活性剂时,多孔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图像之间接触时的温度优选控制低于在湿润液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的温度。将多孔体的温度设定在低于湿润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使得更有效地利用作为目的的表面活性剂的接触角调整功能。

当将温度设定在低于湿润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时,多孔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图像之间接触时的温度优选选自5℃至60℃的范围。

可以根据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通过配置具有包括加热装置和根据需要安装的冷却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单元进行多孔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图像之间接触时的温度控制。例如,温度控制装置配置在图2和3所示的按压构件105b的内部或者外部的附近,使得可以进行接触时的温度控制。引入温度控制单元中的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公知的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

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液体吸收装置105中的各种条件和构造。

(预处理)

在液体吸收装置105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湿润液施加单元中包括的湿润液施加装置。

当使用具有拒水性的多孔体时,可以在多孔体与第一图像接触之前通过施加与多孔体的接触角小于90°的湿润液的湿润液施加装置10进行预处理。

湿润液与多孔体的第一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并且只要可以获得作为目的的液体吸收性就没有特别的限制。湿润液含有水性液体介质,例如水或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并且可以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湿润液而在根据需要调整的表面张力的情况下使用。尽管湿润液制备用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优选使用硅酮系表面活性剂和氟系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种。

具体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氟系表面活性剂f-444(产品名,由diccorporation制造)、zonylfs3100(产品名,由dupontcompany制造)、capstonefs-3100(产品名,由thechemourscompanyllc制造)和硅酮系表面活性剂byk349(产品名,由bykinc.制造)。水优选为通过离子交换生产的去离子水。此外,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如乙醇和异丙醇等公知的有机溶剂。

此外,尽管用于本发明的多孔体的湿润液的施加方法可以是浸渍、涂布、液体滴加等,并且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为了实现湿润液的稳定施加和装置中的高速施加,该方法优选为辊加压方式中的涂布法。

此外,尽管用于本发明的多孔体的湿润液的施加方法可以是浸渍、液体滴加等,并且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为了实现湿润液的稳定施加和装置中的高速施加,该方法优选为辊加压方式中的涂布法。

图2示出用作湿润液施加构件10a、10b的容纳湿润液的室和胶印辊(offsetroller)的组合的湿润液施加装置10。

此外,在本发明中,湿润液的施加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当通过依次地循环输送鼓状或环形表面压力分布测量装置的液体吸收构件来进行预处理时,每次旋转可以施加处理液,或者可以控制湿润液的施加时间,例如,每几次旋转施加处理液一次。

将湿润液施加构件构造成使用电机、凸轮机构、气缸上下移动,并且可以朝向和远离液体吸收构件移动。

在图2和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在液体吸收构件105a与第一图像接触之前,可以通过将湿润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的多孔体的湿润液施加装置10、11施加用于预处理的湿润液。可以安装湿润液施加装置使得在必要的时刻使能够向将湿润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105a的位置移动,以及远离液体吸收构件105a移动,例如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的往复移动。例如,通过采用其中将湿润液施加装置配置在可以通过升降用气缸(未示出)升降的升降台(未示出)上的构造可以进行上述往复移动。

尽管湿润液的施加压力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当施加压力为0.981n/cm2(0.1kgf/cm2)以上时,可以实现湿润液的稳定施加和装置中的高速施加,这是优选的。此外,当压力为98.07n/cm2(10kgf/cm2)以下时,可以降低对装置的结构负荷,这是优选的。

(恢复液)

在本发明中,设置恢复液施加装置110,其在液体吸收构件105a中包括的多孔体重复地与第一图像接触的同时,将粘度低于墨、反应液的粘度的恢复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105a。

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发现以下问题:在将多孔体重复地用于液体吸收处理的同时,液体吸收构件105a内部多孔体中吸收的液成分干燥,并且粘度增加,因此液体吸收构件105a内部的流动阻力增加,并且可能发生污损图像。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多孔体的重复使用期间,将恢复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105a,使得防止多孔体内部的液成分的粘度增加,并且防止污损图像。

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恢复液的施加方法,可以适当地使用常规已知的各种技术。实例包括使用喷墨方式、模涂布、刮刀涂布、凹版辊的方法,或者将胶印辊与这些组合的方法。

图1和2示出用作恢复液施加构件110a、110b的容纳恢复液的室和胶印辊的组合的恢复液施加装置110。

优选的是恢复液可以用水作为主要组分来制备,并且进一步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水优选为通过离子交换生产的去离子水。此外,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如乙醇和异丙醇等任意公知的有机溶剂。此外,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具体地,表面活性剂包括acetyrenole100(由kawakenfinechemicalsco.,ltd制造)。

恢复液还可以通过使用除去着色材料的墨组分,并且将粘度调整为预定值的方法来制备。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之前在与墨相关的“(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段落中描述的各种材料。

恢复液的粘度低于墨和反应液的粘度。由于低粘度,施加恢复液后的液体的粘度可以降低,并且在液体吸收期间具有降低的流动阻力,使得可以有效地抑制污损图像的发生。此处,墨和反应液的粘度,以及恢复液的粘度是指干燥前的粘度。恢复液的粘度优选比墨和反应液的粘度低至少0.3mpa·s,并且更优选比该粘度低至少0.6mpa·s。

此外,恢复液优选具有比墨和反应液的水分浓度高的水分浓度。由于高的水分浓度,当施加恢复液时,用施加的恢复液置换吸收体内部的残余溶剂的速度增加。因此,粘度降低,液体吸收期间的流动阻力降低,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污损图像的发生。

另外,恢复液也优选具有低于反应液、墨的蒸气压的蒸气压。施加至吸收体内部的恢复液不大可能蒸发,并且粘度不大可能增加,因此可以减少恢复液的使用量。降低蒸气压的有机溶剂包括乙二醇单乙醚和乙二醇单甲醚。

尽管可以每次旋转设置恢复液的施加时间,但是也优选间歇地施加恢复液,除非发生除去不足。恢复液的间歇施加使得恢复液的使用量减少。当间歇地施加恢复液时,恢复液施加装置110优选通过使恢复液施加装置110与液体吸收构件105a间隔开的装置而与液体吸收构件105a(未示出)间隔开。例如,可以安装恢复液施加装置使得在必要的时刻使能够向将恢复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105a的位置移动,以及远离液体吸收构件105a移动,例如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的往复移动。通过采用其中将恢复液施加装置配置在可以通过升降用气缸(未示出)升降的升降台(未示出)上的构造可以进行往复移动。

此外,为了进行更有效的回收处理,恢复液向液体吸收构件105a的施加时间的控制可以在由控制是否将恢复液施加至恢复液施加装置中的多孔体的恢复液施加控制单元指示的恢复液施加控制步骤中进行。

作为用于控制是否施加恢复液的信息,优选使用以下各信息的至少一种,并且使用必要的最低限度的恢复液施加量。

(a)在试运行中获得并且使能有效回收的恢复液施加时间。例如,在上次施加恢复液之后直至下次施加恢复液的经过时间。

(b)多孔体中液体的粘度和/或量的预测值。

(c)包括由环境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的温度和/或湿度的环境信息。

(d)由经过时间获取装置获取的,在恢复液施加步骤完成之后直至液体吸收步骤的经过时间。

通过利用信息(a)可以进行控制以在每个特定时间段施加恢复液。

信息(b)可以从关于施加的墨、反应液、恢复液的初期粘度和施加量,以及经过时间的信息获得。

更优选检测公知的温度和/或湿度,并且通过利用使用能够取出信息的检测装置获得的信息(c),预测多孔体内部液体组分的粘度增加,同时掌握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或湿度。通过以该方式掌握温度和湿度,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粘度的增加并且使用必要的最低限度的恢复液施加量。

此外,当未施加恢复液一定时间以上时,液体吸收处理,如果在未施加恢复液的情况下进行,可能产生污损图像。对于处于此种状态的多孔体,优选利用信息(d)并且使多孔体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即,在未通过按压构件105a按压多孔体的未使用的状态下,经过液体吸收处理区域,并且在一旦将恢复液施加至多孔体之后再次使用多孔体。未使用状态下的液体吸收构件经过液体吸收处理区域,可以通过例如通过液体吸收构件的输送装置的经过输送来进行。

液体吸收处理区域中的此种空运转可以由控制按压构件105a的位置和液体吸收构件105a的输送时间的控制单元来指示。

此外,优选使用与液体吸收构件105a的预处理中使用的相同的恢复液以实现装置的简化。

此外,液体吸收装置105不仅能够从图像,还能够从非图像区域除去作为液体组分的反应液。此外,用于本发明的恢复液施加单元中使用的恢复液也具有促进除去转印体的非图像区域中残留的反应液的效果。由于在反应液施加步骤中反应液的使用溶剂的干燥,导致转印体上的反应液的粘度开始增加,并且取决于反应液,大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转印体上。尽管具体的原理是未知的,但是也可以将液体吸收构件中含有的液体组分从液体吸收构件的按压步骤入口附近的多孔体挤出,并且施加至转印体上的反应液。由于恢复液具有比反应液低的粘度,因此施加有恢复液的多孔体中的液体组分具有较低的粘度,因此多孔体中粘度较低的液体组分渗出并且施加至转印体上。结果,在转印体上的反应液的粘度降低的同时,在按压液体吸收构件中包括的多孔体时的液体吸收流动阻力降低,因此推测非图像区域中反应液的除去得到促进。

此外,恢复液施加装置优选用作图3中所示的喷墨记录设备3的上述湿润液施加装置。在该情况下,必须使用同时满足恢复液和湿润液的二者的必要条件的液体,并且该液体具有比墨和反应液低的粘度,并且与液体吸收构件的接触角小于90°。在本构造的情况下,可以简化装置,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加压条件)

当施加至转印体上的图像的多孔体的压力为2.94n/cm2(0.3kgf/cm2)以上时,对于第一图像中的液体组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固液分离,因此可以从第一图像除去液体组分,这是优选的。此外,压力为98.07n/cm2(10kgf/cm2)以下时,可以减小对装置的结构负荷,这是优选的。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多孔体对第一图像的接触压力表示转印体101和液体吸收构件105a之间的辊隙压力,并且表面压力测量通过表面压力分布测量装置(i-scan,由nittacorporation制造)来进行,并且辊隙压力的值通过加压区域中的负荷除以面积来计算。

(作用时间(applicationtime))

为了避免第一图像中的着色材料与液体吸收构件的附着,液体吸收构件105a与第一图像接触期间的作用时间优选在50ms(毫秒)以内。此处,基于上述表面压力测量,通过墨接收介质的移动方向的压力检测宽度除以墨接收介质的移动速度来计算本说明书中的作用时间。下文中,将作用时间称为液体吸收辊隙时间(liquidabsorbingniptime)。

以此方式,从第一图像吸收液体组分,并且在转印体101上形成具有减少的液体组分的第二图像。然后将第二图像转印至转印单元中的记录介质108上。将描述转印时的装置构造和条件。

<转印用按压构件>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第二图像和由记录介质输送装置107输送的记录介质108彼此接触的同时,转印用按压构件106按压记录介质108,从而将图像(墨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108上。在除去转印体101上的第一图像中包含的液体组分之后,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108,因此可以获得卷曲和起皱被抑制的记录图像。

从记录介质108的输送精度、和耐久性的观点,按压构件106需要一定程度的结构强度。对于按压构件106的材料,优选使用金属、陶瓷和树脂等。其中,特别地,除了提供能够承受转印时的压力的刚性、和尺寸精度之外,为了通过降低操作期间的惯性来改善控制的响应性,优选使用铝、铁、不锈钢、缩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氨酯、二氧化硅陶瓷和氧化铝陶瓷。另外,这些可以组合使用。

尽管按压构件106按压第二图像以将转印体101上的第二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108期间的按压时间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为了有利地转印第二图像并且不损害转印体的耐久性,该时间优选为5ms以上且100ms以下。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案中的按压时间表示记录介质108和转印体101彼此接触期间的时间,并且表面压力测量通过表面压力分布测量装置(i-scan,由nittacorporation制造)来进行,并且按压时间的值通过输送方向长度除以输送速度来计算。

此外,尽管由按压构件106按压以将转印体101上的第二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108的压力没有特别限制,但是有利地进行转印并且不损害转印体的耐久性。为此目的,压力优选为9.8n/cm2(1kgf/cm2)以上且294.2n/cm2(30kgf/cm2)以下。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案中的压力表示记录介质108和转印体101之间的辊隙压力,并且表面压力测量通过表面压力分布测量装置来进行,并且辊隙压力的值通过加压区域中的负荷除以面积来计算。

尽管当按压构件106按压第二图像以将转印体101上的第二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108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该温度优选为在墨中所含的树脂组分的玻璃化转变点或软化点以上。此外,为了加热,优选设置加热转印体101上的第二图像、转印体101和记录介质108的加热装置。

尽管转印构件106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例如可以使用辊形状的转印构件106。

<记录介质和记录介质输送装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记录介质108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任意公知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包括卷成卷状的长物体、或切割成预定尺寸的片材。该材料包括纸、塑料膜、木板、瓦楞纸和金属膜。

此外,在图1中,用于输送记录介质108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107包括记录介质供给辊107a和记录介质卷绕辊107b。然而,如果可以输送记录介质就已足够,并且该构造不特别限于此。

<控制系统>

本实施方案中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具有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图5是示出图1至3所示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中整个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在图5中,301表示如外部打印服务器等记录数据生成单元,302表示如操作面板等操作控制单元,303表示用于进行记录过程的打印机控制单元,304表示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输送控制单元,以及305表示用于打印的喷墨装置。

图6为图1中所示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中打印机控制单元的框图。401表示控制整个打印机的cpu,402表示用于存储cpu的控制程序的rom,403表示用于执行程序的ram。404表示包括网络控制器、串行if控制器、用于头数据生成的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的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405表示用于驱动液体吸收构件输送电机406的液体吸收构件输送控制单元,其介由串行if由asic404命令控制。407表示用于驱动转印体驱动电机408的转印体驱动控制单元,其类似地介由串行if由asic404命令控制。409表示进行喷墨装置305的最终排出数据生成和驱动电压生成等的头控制单元。410表示液体施加单元的控制单元,其可以用作用于驱动恢复液施加装置的升降用气缸(未示出)的恢复液施加装置的升降控制单元,即,可以用作恢复液施加控制单元。控制单元410介由串行if由asic404命令控制。

要注意的是图2和3中所示的恢复液施加装置和湿润液施加装置也可以由控制单元410控制。

(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

本发明中的其它实施方案包括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在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中,墨接收介质是在其上要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

图4为示出本实施方案中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200的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与上述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相比,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没有转印体101、支承构件102、转印体清洁构件109,并且除了在记录介质208上形成图像以外,具有与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相同的手段。

因此,由于将反应液施加至记录介质208的反应液施加装置203、将墨施加至记录介质208的墨施加装置204、以及与记录介质208上的第一图像接触的液体吸收构件205a,吸收第一图像中包含的液体组分的液体吸收装置205具有与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相同的构造,因此省略描述。

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案的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中,液体吸收装置205具有液体吸收构件205a,和将液体吸收构件205a压靠记录介质208上的第一图像的液体吸收用按压构件205b。此外,液体吸收构件205a和液体吸收用按压构件205b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具有与由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使用的液体吸收构件和按压构件的形状相同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205a和液体吸收用按压构件205b。此外,液体吸收装置205可以具有在液体吸收构件上张紧的张紧构件。在图4中,205c、205d、205e、205f和205g表示作为张紧构件的张紧辊。张紧辊的数量不限于图4中的五个,并且可以根据装置的设计配置必要数量的张紧辊。此外,取决于墨施加装置204,将墨施加至记录介质208的墨施加单元,和从下方支承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支承构件(未示出)可以设置在与使液体吸收构件205a与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图像接触以除去液体组分的液体组分除去单元相对的位置处。

此外,所示设备具有恢复液施加装置210,其在液体吸收构件205a重复地与图像接触的同时,将粘度低于墨、反应液的粘度的恢复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205a中包括的多孔体。作为恢复液的施加方法,可以适当地使用常规已知的各种技术。实例包括使用喷墨方式、模涂布、刮刀涂布、凹版辊的方法,或者将胶印辊与这些组合的方法。

图4示出用作恢复液施加构件210a、210b的室和胶印辊的组合的恢复液施加装置210。

尽管没有示出,如图2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2中所示,优选的是将前述湿润液施加装置分开地设置。此外,如图3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4中所示,优选的是湿润液施加装置也用作恢复液施加装置。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

在本实施方案的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中,记录介质输送装置207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中公知的输送装置。如图2中所示,实例包括具有记录介质供给辊207a、记录介质卷绕辊207b和记录介质输送辊207c、207d、207e、207f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

<控制系统>

本实施方案中的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具有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类似于图1所示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示出图4所示的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中整个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5所示。

图7是图4所示的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中打印机控制单元的框图。除了没有设置转印体驱动控制单元407和转印体驱动电机408之外,图7的框图与图6中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中的打印机控制单元的框图相同。

即,501表示控制整个打印机的cpu,502表示用于存储cpu的控制程序的rom,503表示用于执行程序的ram。504表示包括网络控制器、串行if控制器、用于头数据生成的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的asic。505表示用于驱动液体吸收构件输送电机506的液体吸收构件输送控制单元,其介由串行if由asic504命令控制。509表示进行喷墨装置305的最终排出数据生成和驱动电压生成等的头控制单元。此外,510表示控制液体施加单元中的施加量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510介由串行if由asic404命令控制。控制单元510可以以与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1至3相同的方式控制图4所示的恢复液施加装置,以及根据需要额外设置的湿润液施加装置。因此,控制单元510可以用作恢复液施加控制单元或湿润液施加控制单元。

此外,作为用于将恢复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的时间控制的信息,除了前述信息(a)至(d)之外,可以使用以下信息:

(e)关于由纸信息获取装置(记录介质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的纸(记录介质)的种类的信息。

关于纸的种类的信息可以通过如表面粗糙度、基重(重量)和预先存储的库数据之间的比较,或介由用户界面输入的信息来获得。

[实施例]

以下,将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除非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否则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要注意的是,在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除非另有具体说明,否则“份”表示质量基准。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图1中所示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1。

将本实施例中的转印体101通过粘接剂固定至支承构件102。

在该实施例中,厚度为0.5mm的pet片用硅橡胶(ke12,由shin-etsuchemicalco.,ltd.制造)涂布,以获得橡胶厚度为0.3mm的片,并且将该片用作转印体的弹性层。此外,将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以1:1的摩尔比混合,并且生产通过热回流获得的缩合产物和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sp150,由adeka制造)的混合物。进行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使得弹性层表面上的水接触角为10度以下。将混合物施加至弹性层上,并且通过uv照射(高压汞灯,累积曝光量5000mj/cm2)、热固化(150℃、2小时)进行成膜。在弹性体上生产具有厚度0.5μm的表面层的转印体101。

在该构造中,为了简化描述省略图示。在转印体101和支承构件102之间使用双面胶带以保持转印体101。

此外,在该构造中,通过加热装置(未示出)将转印体101的表面维持在60℃。

由反应液施加装置103施加的反应液具有以下组成,并且施加量为1g/m2

·柠檬酸:30.0份

·氢氧化钾:3.5份

·甘油:5.0份

·表面活性剂(产品名megafacf444,由diccorporation制造):1.0份

·离子交换水:余量

反应液的粘度为3.5mpa·s。

如下制备墨。

<颜料分散体的制备>

将10份炭黑(产品名monarch1100,由cabotcorporation制造)、15份树脂溶液(苯乙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共聚物,酸值150,重均分子量(mw)8000,具有20.0质量%的树脂含量的溶液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和75份纯水混合,在间歇式立式砂磨机(由imexco.,ltd.制造)中制备,装入200份直径为0.3mm的氧化锆珠,并且在用水冷却的同时进行5小时的分散处理。将分散液离心以除去粗大颗粒,然后获得具有10.0质量%的颜料含量的黑色颜料分散体。

<树脂颗粒分散体的制备>

将20份甲基丙烯酸乙酯、3份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份正十六烷混合,并且搅拌0.5小时。将混合物滴入75份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酸值:130mgkoh/g,重均分子量(mw):7,000)的8%溶液中,并且将该溶液搅拌0.5小时。接着,将该溶液通过超声波照射装置用超声波照射3小时。随后,在氮气氛下在80℃下进行聚合反应4小时。在室温下冷却后,将溶液过滤,并且制备树脂含量为25.0质量%的树脂颗粒分散体。

<墨的制备>

将所得的树脂颗粒分散体和颜料分散体与以下组分混合。要注意的是离子交换水的余量是使得构成墨的所有组分的总量为100.0质量%的量。

·颜料分散体(着色材料的含量为10.0质量%):40.0质量%

·树脂颗粒分散体:20.0质量%

·甘油:7.0质量%

·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mn):1,000):3.0质量%

·表面活性剂:acetyrenole100(由kawakenfinechemicalsco.,ltd制造):0.5质量%

·离子交换水:余量

在将混合物充分搅拌,并且分散后,通过孔径为3.0μm的微过滤器(由fujifilmcorporation制造)进行加压过滤,从而制备黑色墨。

墨的粘度为2.1mpa·s。

墨施加装置104使用利用电-热转换元件按需方式排出墨的一种喷墨头。将墨施加量设定为20g/m2

通过在对构件张紧的同时输送液体吸收构件的输送辊105c、105d、105e,将液体吸收构件105a调整为具有与传送体101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此外,记录介质108由记录介质供给辊107a和记录介质卷绕辊107b输送,以实现与转印体101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在该实施例中,将输送速度设定为0.2m/s,并且将auroracoated纸(由nipponpaperindustriesco.,ltd.制造,基重为104g/m2)用作记录介质108。

此外,将压力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105b,使得转印体101和液体吸收构件105a之间的辊隙压力的平均压力达到39.23n/cm2(4kg/cm2)。此外,在液体吸收装置中,使用辊直径为200mm的按压构件105b。

通过将由平均孔径为0.2μm的多孔亲水性ptfe与无纺布构成的支承材料堆叠而获得的构件用作液体吸收构件105a。吸收构件i的gurley值为8秒。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由胶印辊构成的恢复液施加装置110将恢复液施加至液体吸收构件105a。在实施例1中,作为恢复液,使用具有以下组成的恢复液a。

·甘油:21.0质量%

·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mn):1,000):1.0质量%

·表面活性剂:acetyrenole100(由kawakenfinechemicalsco.,ltd制造):0.5质量%

·离子交换水:余量

尽管恢复液a具有与墨基本相同的水分浓度,和基本相同的蒸气压,但是恢复液a的粘度低于墨的粘度,并且为1.6mpa·s。此外,反应液施加、墨施加和液体吸收处理步骤以10秒的周期重复1000次,并且每次在周期中施加恢复液。

此外,在喷墨设备中,温度为40℃,以及湿度为40%。

(实施例2)

对于实施例1,仅改变恢复液的组成。

作为恢复液,使用具有比墨和反应液更高的水分浓度,以及以下组成的恢复液b。

·离子交换水:100份

恢复液b的粘度为1mpa·s。

(实施例3)

对于实施例1,仅改变恢复液的组成。

作为恢复液,使用具有比墨和反应液更低的蒸气压,以及以下组成的恢复液c。

·非水溶剂:乙二醇单乙醚:80.0份

·表面活性剂:acetyrenole100(产品名)0.5份

·离子交换水:19.5份

恢复液的粘度为1.7mpa·s。

(实施例4)

对于实施例1,仅改变恢复液的施加时间。

以每3次反应液施加、墨施加和液体吸收处理步骤的周期1次的速度施加恢复液。

(实施例5)

对于实施例1,改变反应液施加、墨施加和液体吸收处理步骤之间的周期。尽管反应液施加、墨施加和液体吸收处理步骤如实施例1以10秒的周期重复1000次,但是用于恢复液施加和图像形成两者的装置以每100次1次的速度停止20分钟。

此外,每次在周期中施加恢复液。

(实施例6)

对于实施例5,改变恢复液的施加顺序。

除了通常的恢复液施加步骤之外,其中在液体吸收构件105a与转印体101间隔开的情况下,按压单元105a通过和施加恢复液的维护操作以每10次恢复液施加步骤1次的速度进行。

(实施例7)

将喷墨设备中的温度、湿度设定为与实施例1不同的条件。

在喷墨设备中,温度为60℃,以及湿度为30%。

此外,以每3次反应液施加、墨施加和液体吸收处理步骤的周期1次的速度施加恢复液。

(实施例8)

对于实施例7,检测设备中的温度和湿度,并且基于关于检测的信息来控制是否施加恢复液。

每次在反应液施加、墨施加和液体吸收处理的周期中进行恢复液的施加。

(实施例9)

对于实施例1,使用图4中所示的直接绘制型喷墨记录设备,并且使用okprince高品质纸(产品名,由ojipaperco.,ltd.制造,127.9g/m2)。

以每3次反应液施加、墨施加和液体吸收处理的周期1次的速度施加恢复液。

(实施例10)

对于实施例9,检测记录介质的种类,并且基于关于检测的信息来控制是否施加恢复液。

每次在反应液施加、墨施加和液体吸收处理的周期中进行恢复液的施加。

(实施例11)

对于实施例1,使用具有用于液体吸收构件的湿润液施加装置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2。此外,通过将由平均孔径为0.2μm的多孔ptfe与无纺布构成的支承材料堆叠而获得的构件用作液体吸收构件105a。吸收构件的gurley值为8秒。

此外,作为湿润液,以10g/m2涂布具有以下组成的湿润液。在施加湿润液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液体吸收构件,并且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湿润液与液体吸收构件的接触角为85°。

·甘油:10.0质量%

·表面活性剂(产品名megafacf444,由diccorporation制造):2.0质量%

·离子交换水:剩余质量%

湿润液的粘度为1.4mpa·s。

(实施例12)

对于实施例11,使用具有湿润液和恢复液施加装置的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3。

具有以下组成的液体用作湿润液和恢复液d。施加的周期与实施例1相同。湿润液和恢复液具有比墨和反应液更高的水分浓度和更低的粘度。此外,湿润液和恢复液与液体吸收构件的接触角为85°。

·甘油:10.0质量%

·表面活性剂(产品名megafacf444,由diccorporation制造):2.0质量%

·离子交换水:剩余质量%

恢复液d的粘度为1.4mpa·s。

(比较例1)

对于实施例1,在不施加恢复液的情况下重复液体吸收。

(比较例2)

对于实施例1,仅改变恢复液的组成。

作为恢复液,使用具有比墨和反应液更高的粘度,以及以下组成的恢复液e。

·甘油:50.0质量%

·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mn):1,000):1.0质量%

·表面活性剂:acetyrenole100(由kawakenfinechemicalsco.,ltd制造):0.5质量%

·离子交换水:余量

恢复液e的粘度为6.5mpa·s。

[评价]

评价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污损图像有无发生,以及恢复液的使用量。

评价结果示于表1-1和1-2中。

在本发明中,对于下述评价项,评价基准aa至b表示优选的水平,以及c表示不可接受的水平。

<污损图像>

污损图像是指液体吸收后图像端部的着色材料的移动量,并且移动量越小表示越高的图像品质,因此是优选的。评价基准如下。

aa:当在上述条件下重复10000次周期时,基本上没有观察到污损图像。

a:尽管当在上述条件下重复10000次周期时,稍微观察到污损图像,但是污损图像处于可忽略的水平。

b:尽管当在上述条件下重复5000次周期时,稍微观察到污损图像,但是污损图像处于可忽略的水平。

c:观察到明显的污损图像。

<恢复液的使用量>

恢复液使用量显示恢复液的使用量,并且评价基准如下。

a:恢复液的使用量为最低限度。

b:使得不发生成本问题的恢复液的使用量。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当将具有多孔体的液体吸收构件重复地用于使用墨增粘用反应液以促进着色材料定影而形成的图像的液体吸收处理时,将粘度低于墨和反应液的粘度的恢复液施加至再次使用之前的多孔体。根据本发明,由于多孔体的重复使用而导致的多孔体内部液体粘度的增加通过将恢复液施加至再次使用之前的多孔体而降低,并且可以防止污损图像的发生并且形成高品质图像。

本申请要求2016年1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000747、2016年1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016659、2016年5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107949、以及2016年5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107960的权益,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印型喷墨记录设备

10湿润液施加装置

10a,10b湿润液施加构件

11湿润液和恢复液施加装置

11a,11b湿润液和恢复液施加构件

101转印体

102支承构件

102a支承构件的旋转轴

103反应液施加装置

103a反应液容器

103b,103c反应液施加构件

104墨施加装置

105液体吸收装置

105a液体吸收构件

105b按压构件

105c,105d,105e张紧辊

106支承构件

107记录介质输送装置

107a记录介质供给辊

107b记录介质卷绕辊

108记录介质

109转印体清洁构件

110恢复液施加装置

110a,110b恢复液施加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