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65668发布日期:2019-01-13 16:2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刷包装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纸质承印物的侧边上色工艺,主要有两种方式:

工艺一:手工喷墨上色。如图1所示,将需要侧边上色的纸质承印物叠放起来成为堆叠平整的纸质承印物(11),工人通过操作喷墨装置(12),从侧方将油墨(13)喷涂在纸质承印物上,使一条侧边带色,然后移动到另一侧边,重复操作,直至需要上色的侧边全部喷涂上颜色。

工艺二:手工涂色。如图2所示,将堆叠平整的纸质承印物(21)放在一起,人工使用普通色笔(22)手工在需要上色的侧边上涂色。

对于上述的两种侧边上色工艺存在以下的问题:

对于第一种工艺:1、着墨量难以控制,手工喷墨上色方式无法将油墨均匀喷涂在侧边各个部位,手工喷墨需要控制喷墨量与喷墨位置,实现难度大。

2、油墨量损失大,手工喷墨过程会形成油墨雾滴,雾滴会扩散到空气及纸质承印物表面,难以收集,造成浪费。

3、容易污染纸质承印物正面,手工喷墨过程中,墨滴很可能透过纸质承印物之间的模切线,着墨在已经印刷图案的纸质承印物正面,导致次品、废品的产生。

4、只能用于外侧边上色、受手工喷墨设备的限制,纸质承印物侧边喷墨上色往往局限于形状规则的纸质承印物外侧边,对于内侧边及形状不规则的侧边,喷墨难度较大。

第二种工艺:1、上色效率低,人工涂色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着墨量难以控制,手工涂色受人手用力不同的影响,着墨量难以保持一致。

3、容易污染纸质承印物正面,手工涂色容易出现“手滑”,造成纸质承印物正面污染,导致次品、废品的产生。

4、只能用于规则侧边上色,受人手灵活性及笔头大小的限制,手工涂色往往局限于范围较大,较规则的侧边,对于内侧边及形状不规则的侧边,上色难度较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实现纸质承印物的侧边上色均匀、无死角、墨量无浪费、无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包括上色结构以及放置纸质承印物的定位结构,所述上色结构的下端面涂有油墨,所述定位结构上设有供纸质承印物的废纸悬空放置的间隙;所述纸质承印物放置在定位结构,所述废纸悬空放置在间隙,所述纸质承印物的模切线对准上色结构下端面的油墨,所述上色结构下移压住所述纸质承印物,所述油墨印刷在所述纸质承印物的侧边,多余的所述油墨印刷在纸质承印物的废纸以及纸质承印物的背面上;所述上色结构的下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下端面涂有所述油墨;所述凸块的侧面下半部分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朝所述凸块的纵向轴线倾斜,形成倾斜面;所述凸块的下端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纸质承印物的模切线的宽度;所述上色结构包括树脂版,所述凸块设在所述树脂版的下端;所述树脂版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树脂版上下移动的动力源;所述印刷装置还包括将墨涂抹到上色结构的涂墨件,将墨传递到涂墨件上的传墨件,驱动涂墨件做周期运动的动力件,以及用于承载纸质承印物的工作台;传墨件紧邻涂墨件设置。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个定位模具,两个所述定位模具之间设有所述间隙。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模具的尺寸与除去废纸的所述纸质承印物的尺寸一致,所述定位模具的形状与除去废纸的所述纸质承印物的形状一致,所述凸块的侧边与所述纸质承印物的模切线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了上述的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将经过印刷及模切的纸质承印物水平放置在定位结构上,废纸悬空放置在间隙;

将上色结构涂上油墨;

朝下移动上色结构,在压力作用下,上色结构与纸质承印物接触,将油墨转移到纸质承印物上;

朝上移动上色结构,上色结构与纸质承印物分离,纸质承印物进行干燥;

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的操作方法可以采用以下的模切上色一体化设备,包括输送组件,与输送组件紧邻设置的模切组件,紧邻模切组件设置的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紧邻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设置的废料清理组件,以及紧邻废料清理组件设置的收集组件;纸质承印物被输送组件输送到模切组件上进行模切,然后再转移到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处,经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上色后转移到废料清理组件,待墨干后,将模切后产生的废料清理掉,最后转移到收集组件处整理收集。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朝下移动上色结构,在压力作用下,上色结构与纸质承印物接触,将油墨转移到纸质承印物上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上色结构的凸块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凸块与纸质承印物的背面接触,被挤压产生形变,废纸由于没有定位模具支撑而被下压,凸块上的油墨与纸质承印物的侧边接触,油墨从纸质承印物的间隙转移到纸质承印物的侧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通过采用上色结构以及放置纸质承印物的定位结构,上色结构上的与模切线一致的凸块上涂有油墨进行印刷,着墨位置准确可控,油墨用量较少,纸质承印物放置在定位结构,废纸悬空放置在间隙,纸质承印物的模切线对准上色结构下端面的油墨,上色结构下移压住所述纸质承印物,采用压印的方式着墨,油墨与纸质承印物直接接触,不产生油墨雾滴,不会污染空气,油墨损失量较少,上色均匀,多余的油墨会印刷在模切线两侧的纸质承印物的背面及废纸部分,能有效阻隔油墨污染纸质承印物的正面,提高产品良率,对纸质承印物侧边形状没有限制,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手工喷墨上色的工艺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手工涂色的工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的上色原理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的上色原理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纸质承印物的加工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纸质承印物的加工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模切上色一体化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涂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3~9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可以运用在对纸质承印物的上色过程中,实现纸质承印物的侧边上色均匀、无死角、墨量无浪费、无污染的效果。

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43,包括上色结构30以及放置纸质承印物33的定位结构,上色结构30的下端面涂有油墨32,定位结构上设有供纸质承印物33的废纸35悬空放置的间隙;纸质承印物33放置在定位结构,废纸35悬空放置在间隙,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对准上色结构30下端面的油墨32,上色结构30下移压住所述纸质承印物33,所述油墨32印刷在所述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多余的所述油墨32印刷在纸质承印物33的废纸35以及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上。

上述的间隙是为了放置废纸35,经过印刷及模切之后的纸质承印物33会带有废纸35,在侧边上色的过程中,废纸35没有支撑,会下陷,多余的油墨32会随着废纸35下陷,不会沾在纸质承印物33的正面,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及未清除的废纸35能有效阻挡多余油墨32转移到纸质承印物33的正面。

更进一步的,上色结构30的下端设有凸块31,凸块31的下端面涂有油墨32。

利用凸块31,可以只需要在局部的下端面涂油墨32,减少油墨32的浪费,另外,对涂油墨32时,可以知道需要涂多少,即一般只需要涂满整个凸块31的下端面即可,减少油墨32的浪费。

另外,凸块31的侧面下半部分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朝凸块31的纵向轴线倾斜,形成倾斜面。

在凸块31下移压住经过印刷及模切的纸质承印物33,倾斜面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对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处的挤压,同时,对侧边进行上色时,先将油墨32预先依附在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凸块31继续下移,凸块31的侧面的上部分呈90°角,将油墨32压在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上,可以使得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上色均匀,油墨32与纸质承印物33直接接触,替代手工喷墨方式,不产生油墨32雾滴,不会污染空气,油墨32损失量较少。

更进一步的,凸块31的下端面的宽度大于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的宽度,这样,才能确保凸块31上的油墨32可以完全涂满整个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保证纸质承印物33侧边上色的均匀以及完整。

另外,上色结构30包括树脂版,凸块31设在树脂版的下端,树脂版较为柔性,不会对纸质承印物33产生损坏。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上述树脂版可以采用其他印刷中的柔性材料版替代,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树脂版。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凸块31的材质为树脂,或者其他弹性材料。

树脂版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树脂版上下移动的动力源,实现侧边自动上色,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动力源为电机。

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动力源可以为气缸。

定位结构包括两个定位模具34,两个定位模具34之间设有间隙,这样,可以对两个纸质承印物33进行侧边上色加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43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横向移动结构,上述的动力源连接在所述横向移动结构上,这样,当对其中一个纸质承印物33加工完毕后,可以通过横向移动结构带动上色结构30横向移动至另一纸质承印物33的上色位置,同时将上色完毕的纸质承印物33取下,再放上待上色的纸质承印物33,实现连续上色,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上述的横向移动结构包括丝杠以及滑块,所述丝杠的侧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源连接在所述滑块上,这样,需要移动时,则电机启动,丝杠转动,滑块在丝杠的带动下移动,从而带动上色结构30的移动。

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横向移动结构可以包括滑轨以及滑块,所述滑轨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滑块设在所述滑轨上,上述的动力源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横向移动结构为气缸,所述气缸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的外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电机通过连接座连接在连接块上。

更进一步的,定位模具34的尺寸与除去废纸35的纸质承印物33的尺寸一致,定位模具34的形状与除去废纸35的所述纸质承印物33的形状一致。定位模具34与清废的纸质承印物33尺寸和外观完全一致,这样,可以保证废纸35部分完全悬空放置,上色的时候,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位置的侧边可以完全上色,避免出现有些地方没有上色导致上色不均匀。

另外,所述凸块31的侧面与所述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一致。这样,使用侧边与模切线相匹配的凸块31进行印刷,着墨位置准确可控,油墨32用量较少。

如图6所示,是第一种纸质承印物33的加工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该纸质承印物33只针对外侧边进行上色,经过印刷及模切的纸质承印物33,模切后产生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经过上色和清废后,得到成品的印刷纸质承印物33。

如图7所示,是第二种纸质承印物33的加工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该纸质承印物33针对内侧边、隐藏侧边都可以上色,采用压印转移油墨32的方式印刷,对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形状没有限制,即使是内侧边、隐藏侧边也能印刷上色,更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潜力,侧边上色前,印刷品呈现出来的黑色部分出现白色侧边,导致印刷品的外观不协调,侧边上色后,印刷品的黑色部分呈现同一颜色,提高印刷品的协调性。

另外,油墨32印刷的方向在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加上模切线的位置未经清废的废纸35,多余的油墨32会印刷在模切线的位置两侧的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及废纸35,能有效阻隔油墨32污染纸质承印物33正面,提高产品良率。

上述的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43,通过采用上色结构30以及放置纸质承印物33的定位结构,上色结构30上的与模切线一致的凸块31上涂有油墨32进行印刷,着墨位置准确可控,油墨32用量较少,纸质承印物33放置在定位结构,废纸35悬空放置在间隙,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对准上色结构30下端面的油墨32,上色结构30下移压住所述纸质承印物33,采用压印的方式着墨,油墨32与纸质承印物33直接接触,不产生油墨32雾滴,不会污染空气,油墨32损失量较少,上色均匀,多余的油墨32会印刷在模切线两侧的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及废纸35部分,能有效阻隔油墨32污染纸质承印物33的正面,提高产品良率,对纸质承印物33侧边形状没有限制,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43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

将经过印刷及模切的纸质承印物33水平放置在定位结构上,废纸35悬空放置在间隙;

将上色结构30涂上油墨32;

朝下移动上色结构30,在压力作用下,上色结构30与纸质承印物33接触,将油墨32转移到纸质承印物33上;

朝上移动上色结构30,上色结构30与纸质承印物33分离,纸质承印物33进行干燥。

具体的,上述的朝下移动上色结构30,在压力作用下,上色结构30与纸质承印物33接触,将油墨32转移到纸质承印物33上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上色结构30的凸块31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凸块31与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接触,被挤压产生形变,废纸35由于没有定位模具34支撑而被下压,凸块31上的油墨32与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接触,油墨32从纸质承印物33的间隙转移到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

经过印刷和模切的纸质承印物33,连同废纸35,以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朝上,纸质承印物33的正面朝下的方式,水平放置在定位模具34上,凸起块涂上油墨32,凸起正对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宽度比纸质承印物33模切线宽度大,在外加压力作用下,凸起与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接触,被挤压产生形变,废纸35由于没有定位模具34支撑而被下压,凸起的油墨32与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接触,油墨32迅速从纸质承印物33的模切线转移到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纸质承印物33的背面及未清除的废纸35能有效阻挡多余油墨32转移到纸质承印物33的正面,印刷完成后,凸起与纸质承印物33分离,纸质承印物33的侧边被印刷上油墨32,多余的油墨32印刷在纸质承印物33背面及废纸35部分,印刷好的纸质承印物33正面不会被油墨32污染。

上述的纸质承印物33为包装盒的面纸,每次上色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一张面纸进行上色,也可以针对多张面纸进行上色,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图8与图9所示,在这两幅图中,上述的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43的操作方法可以采用以下的模切上色一体化设备,包括输送组件41,与输送组件41紧邻设置的模切组件42,紧邻模切组件42设置的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紧邻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设置的废料清理组件44,以及紧邻废料清理组件44设置的收集组件45。纸质承印物33被输送组件41输送到模切组件42上进行模切,然后再转移到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处,经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上色后转移到废料清理组件44,待墨干后,将模切后产生的废料清理掉,最后转移到收集组件45处整理收集,上述的经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上色的方法就是上述的一种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43的操作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侧边自动上色的印刷装置还包括将墨涂抹到上色结构3的涂墨件51,将墨传递到涂墨件51上的传墨件52,驱动涂墨件51做周期运动的动力件,以及用于承载纸质承印物33的工作台;传墨件52紧邻涂墨件51设置,先将墨传递到涂墨件51上,然后涂墨件51在动力件的驱动下,先将墨涂抹到上色结构3的上色面上,随即与上色结构3分离,接着上色结构3的上色面与纸质承印物33的待上色面接触,实现对纸质承印物33的上色。

进一步的,传墨件52包括能自转的送墨辊521,能左右移动的传墨辊522,以及能自转的接墨辊523;涂墨件51为上墨辊;送墨辊521与墨斗40接触,让自身沾满墨;传墨辊522移动到最左端时,与送墨辊521接触,并被送墨辊521带动自转,移动到最右端时,与接墨辊523接触,并被接墨辊523带动自转;上墨辊做周期运动的过程中,分别与接墨辊523和上色结构3接触,与接墨辊523接触时,被接墨辊523带动自转,与上色结构3的上色面接触时,在上色结构3的上色面上滚动,对上色结构3实现上墨;上墨辊做周期圆弧移动,接墨辊523和上色结构3位于上墨辊的运动轨迹内。

上述的上色面主要设置在凸块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传墨件52还包括固定支架524,设置在固定支架524上的活动轴525,以及带动活动轴525左右移动的动力电机;传墨辊522设置在活动轴525的活动端,动力电机带动活动轴525左右移动时,亦带动传墨辊522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上述的模切上色一体化设备还包括设置在上色结构3上方的升降件(图中未示出),上色结构3通过安装板50设置在升降件上;上墨辊与上色结构3的凸块的下端面(即上色面)接触时,升降件处于回缩状态,上墨辊与上色结构3分离后,升降件下降,带动上色结构3下降,并使上色结构3压在待上色物上,实现上色。

进一步的,传墨辊522摇摆到与送墨辊521接触的位置时,上墨辊移动到与接墨辊523接触的位置,且传墨辊522左右来回移动一次的时间与上墨辊移动一圈的时间相等。

另外,图9中的53代表涂墨件51某时刻的移动位置,54代表传墨辊522某时刻的移动位置。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