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130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印刷后的后处理部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串行式的喷墨打印机中,在很多情况下,会通过盖而对搭载喷墨头并进行扫描移动的滑架的移动区域进行覆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这样的盖、被形成于盖上的窗、以及对记录(印刷)部分进行照明的发光元件的记录装置(印刷装置)。根据本记录装置,能够对记录动作中的印字部分进行目视,从而易于对实施印字的样态进行目视确认。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具备被覆盖的加热单元且通过对记录介质(印刷介质)和油墨进行加热而将油墨定影于记录介质上的喷墨打印机。

在具备加热单元等印刷后的后处理部的印刷装置中,有时会根据后处理的内容、后处理部的结构,而使印刷介质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易于产生卡纸,或者使色彩等印刷状态发生变化。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记录装置,能够对印刷后的印刷状态进行目视确认,但在设置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被覆盖的加热单元等后处理部的情况下,会存在如下课题,即,由于印刷介质被后处理部遮挡,因此存在无法对后处理中的印刷介质的样态进行目视确认或者难以进行目视确认的情况。其结果为,例如,存在如下的课题,即,在利用不适当的规格进行了后处理的情况或由于卡纸等而给印刷介质造成损伤的情况等下,其应对会延迟,从而造成更多高价的印刷介质的浪费,并且降低了印刷效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059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7826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文所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能够作为以下的应用例或方式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其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输送部,其沿着输送面对印刷后的所述印刷介质进行输送;以及后处理部,其对所述输送面上的所述印刷介质实施后处理,所述后处理部具有对所述输送面上的所述印刷介质进行覆盖的盖,在所述盖上设置有能够对所述输送面上的所述印刷介质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

根据本应用例的印刷装置,由于在后处理部中,在对输送面上的印刷介质进行覆盖的盖上设置有能够对输送面上的印刷介质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因此,能够对后处理中的印刷介质的样态(印刷状态的变化的样态、印刷介质的输送状态)进行确认。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部具有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热处理的发热部,所述盖被设置成对所述发热部进行覆盖。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后处理部具有对印刷介质进行加热处理的发热部,因此,能够实施对印刷后的印刷介质的干燥、对印刷面的油墨的定影。

另外,由于在以对发热部进行覆盖的方式而设置的盖上设置有能够对输送面上的印刷介质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因此,能够对加热处理中的印刷介质的样态(印刷状态的变化的样态、印刷介质的输送状态)进行确认。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部具有对所述印刷介质照射电磁波的照射部,所述盖被设置成对所述照射部进行覆盖。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后处理部具有对印刷介质照射电磁波的照射部,因此,例如,在电磁波为红外线的情况下,能够实施对印刷后的印刷介质的干燥、对印刷面的油墨的定影,在电磁波为紫外线的的情况下,能够在对油墨而使用了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的情况下实施油墨的固化、对印刷面的油墨定影。

另外,由于在以对照射部进行覆盖的方式设置的盖上设置有能够对输送面上的印刷介质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因此,能够对电磁波照射处理中的印刷介质的样态(印刷状态的变化的样态、印刷介质的输送状态)进行确认。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处理部上,设置有能够对所述目视确认窗进行覆盖的挡板。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在后处理部上设置有能够对目视确认窗进行覆盖挡板,所述目视确认窗被设置于对输送面上的印刷介质进行覆盖的盖上,因此,在无需对输送面上的印刷介质进行确认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挡板来对目视确认窗进行覆盖。其结果为,例如在存在由于未对目视确认窗进行覆盖的状态而造成的对后处理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影响。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确认窗被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在后处理部中,在对输送面上的印刷介质进行覆盖的盖上设置有多个目视确认窗,因此,能够选择更加易于对印刷介质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例如,在印刷介质的尺寸不同的情况等下,能够对应于印刷介质的尺寸而从更加适当的位置对后处理中的印刷介质的状态进行确认。

应用例6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确认窗由透明板材构成。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被设置于后处理部所具有的盖上的目视确认窗由透明板材构成,因此,能够通过透明板材来隔断盖内外的环境气体。例如,在目视确认窗开口时存在由于目视确认窗而造成的对后处理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影响。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材被设置成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构成被设置于后处理部所具有的盖上的目视确认窗的透明板材以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设置,因此,例如在通过对印刷后的印刷介质的后处理而使透明板材结露模糊的情况等下,凝结的水滴会变得易于流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透明板材上结露的水滴而难以对印刷介质的状态进行确认的情况。

应用例8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擦拭器,所述擦拭器对所述透明板材的与所述输送面对置的面进行擦拭。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具备对构成目视确认窗的透明板材的与输送面对置的面进行擦拭的擦拭器,因此,例如,在由于对印刷后的印刷介质的后处理而使透明板材结露模糊的情况等下,能够擦拭所凝结的水滴。其结果为,能够抑制由于在透明板材上结露的水滴而难以对印刷介质的状态进行确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框图。

图3为用于对干燥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设置目视确认窗的位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设置目视确认窗的位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6为用于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干燥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方式。并且,在以下的各个图中,为了便于理解说明,有时会利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尺寸进行记载。另外,在附注于附图中的坐标中,将z轴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z方向设为上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y方向设为前方向,将x轴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x方向设为左方向,将x-y平面设为水平面。

实施方式1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的侧视图。另外,图2为印刷装置1的框图。

印刷装置1为,能够向作为“印刷介质”的以被卷成卷筒状的状态而供给的卷筒纸p喷出油墨从而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

印刷装置1具备对卷筒纸p进行印刷的印刷部10、对卷筒纸p进行输送的输送部20、供给部30、收卷部40、输送路径50、对被印刷后的卷筒纸p实施作为“后处理”的干燥处理的干燥部60、控制部70等。

卷筒纸p从供给部30被供给,并伴随着印刷,通过输送路径50经由印刷部10而被收纳于收卷部40上。

作为卷筒纸p,例如,可以使用全化学木浆纸、高光泽印刷纸、美术纸、铜版纸、合成纸、另外由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构成的薄膜等。

印刷部10由印刷头11、滑架12、引导轴13等构成。印刷头11为具备喷出油墨滴的多个喷嘴的喷墨头。引导轴13在与卷筒纸p所移动的输送方向a交叉(理想为正交)的扫描方向(图1中的x轴方向)上延伸。滑架12搭载了印刷头11,并通过由控制部70驱动控制的滑架电机14(参照图2)而沿着引导轴13进行往复移动(扫描移动)。

控制部70通过对在使滑架12于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从印刷头11喷出油墨滴的动作、和利用输送部20使卷筒纸p于输送方向a上移动的输送动作进行组合,从而在卷筒纸p上形成(印刷)所期望的图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部10成为由在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串行头所形成的结构,但也可以为,使喷出油墨的喷嘴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上跨及卷筒纸p可能被安放的范围而排列的行式头的结构。而且,也可以为具有除了如上文所述那样的所谓喷墨式的印刷头以外的印刷部的印刷装置。

输送部20为在输送路径50上使卷筒纸p于输送方向a上移动的输送机构,且由相伴有夹压辊的多个驱动辊21等构成。通过以在驱动辊21与夹压辊之间夹持有卷筒纸p的状态而对驱动辊21进行驱动,从而输送卷筒纸p。

驱动辊21通过由控制部70驱动控制的输送电机22(参照图2)而进行驱动。

并且,输送部20并非限定为由这些辊形成的结构的部件,例如,也可以由输送带等构成。

供给部30为对在实施印刷之前的卷筒纸p进行收纳的收纳部,在输送路径50上位于印刷部10的上游侧,并具备放卷轴31等。

放卷轴31通过由控制部70驱动控制的放卷电机32(参照图2)而进行旋转,从而将所安放的卷筒纸p向被配置于供给部30的下游侧的印刷部10放卷。

收卷部40为,对印刷完毕的卷筒纸p进行收卷,并在被卷成卷筒状的状态下进行收纳的收纳部,在输送路径50上位于印刷部10的下游侧,并具备收卷轴41等。

收卷轴41通过由控制部70驱动控制的收卷电机42(参照图2)而进行旋转,从而对经过印刷部10而输送来的卷筒纸p进行收卷。

输送路径50为,将卷筒纸p从供给部30经由印刷部10而输送至收卷部40的输送路径,并由包括在印刷部10的印刷区域中对卷筒纸p进行支承的压印板51的介质支承部52等构成。

干燥部60为,对实施了印刷的卷筒纸p进行作为“后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干燥的“后处理部”,在输送路径50上位于印刷部10的下游侧且位于收卷部40的上游侧。具体而言,在印刷用的油墨使用了水类或者热固性油墨的情况下,干燥部60在输送过程中对被赋予了油墨滴的卷筒纸p进行加热,并实施油墨的热干燥或者热固化。介质支承部52具有在所构成的输送路径50内的印刷部10的下游侧且收卷部40的上游侧的区域中对卷筒纸p进行支承的输送面53,输送部20沿着输送面53而对被印刷的卷筒纸p进行输送。干燥部60对该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干燥。

关于干燥部60的结构,将在后文叙述。

如图2所示,控制部70具备输入输出部71、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72、存储器73、检测部74、头驱动部75、电机驱动部76、加热器控制部77、系统总线78等,并实施印刷装置1整体的集中控制。

输入输出部71在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pc)与印刷装置1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cpu72为用于进行印刷装置1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经由系统总线78而与输入输出部71、存储器73、检测部74、头驱动部75、电机驱动部76、加热器控制部77连接。

存储器73为对cpu72工作的程序进行存储并对所需的信息进行存储的区域,并由ram(ram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等存储元件构成。

cpu72根据存储于存储器73中的程序、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印刷任务(印刷指示),而对头驱动部75、电机驱动部76、加热器控制部77进行控制。

检测部74由印刷部10、输送部20、供给部30、收卷部40、输送路径50、干燥部60等被设置于印刷装置1内部的预定位置上的多个检测设备组(例如,线性编码器、旋转式编码器、光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构成,对印刷装置1内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监控),并将其检测结果向控制部70输出。具体而言,对沿着引导轴13进行扫描移动的滑架12的位置、输送路径50上的卷筒纸p的宽度方向的安放位置及输送状况(有无卡纸等)、卷筒纸p的有无及剩余量、印刷部10上的油墨的有无及剩余量、干燥部60的温度等进场监控。

图3为用于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干燥部6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干燥部60由红外线加热器61、壳体62、管道63、抽吸风扇64、液化室65、目视确认窗100等构成,在将印刷装置1设置于水平面上时,以与沿着成为倾斜面的输送面53输送的卷筒纸p对置的方式而设置。干燥部60(红外线加热器61)由控制部70(加热器控制部77(参照图2))进行控制。

红外线加热器61为用于对卷筒纸p进行加热而进行干燥处理的“发热部”,并由红外线照射部61a、反射板61b等构成。反射板61b被配置为,除了来自红外线照射部61a的直接光之外,还将由反射板61b反射的反射光照射到在输送面53上被输送的卷筒纸p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加热器61为“发热部”,并具有照射作为电磁波的红外线的“照射部”。

壳体62为在其内部对红外线加热器61进行支承的基体,并以覆盖红外线加热器61的方式而设置。即,壳体62也作为在对卷筒纸p进行干燥的干燥区域上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覆盖的“盖”而发挥功能。

在壳体62的内部设置有管道63,在管道63内设置有抽吸风扇64、液化室65。

抽吸风扇64被配置为,将在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热干燥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蒸发气体(水性油墨的情况下,为水蒸气)与其环境气体一起进行抽吸,并向管道63内的液化室65引导。抽吸风扇64在管道63中被设置于输送面53上的较高的位置(卷筒纸p的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

液化室65具有使被导入的蒸发气体(水性油墨的情况下,为水蒸气)液化的功能(水性油墨的情况下,对水分进行回收的除湿功能),并朝向管道63的排出口66(与安装有抽吸风扇6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送出气体(实施了蒸发气体的液化的气体)。从液化室65送出的气体从排出口66朝向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而被吹送。通过从排出口66吹送的风,也促进了卷筒纸p的干燥。

省略关于液化室65的详细情况(液化功能(除湿功能)的详细情况)的说明。

目视确认窗100为,以能够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方式而设置于壳体62上的开口窗,在其开口部上嵌入了透明板材,透明板材避免了朝向卷筒纸p吹送的气体(从液化室65送出的气体)漏出。优选为,构成目视确认窗100的透明板材使用透光性高的耐热玻璃,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透明树脂板等。

另外,构成目视确认窗100的透明板材以对应于壳体62的倾斜而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并且,构成目视确认窗100的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无需设置为与壳体62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但优选为,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例如,为了易于对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也可以被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设置于壳体62上的目视确认窗100的位置被设置于,能够对干燥处理完毕之前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上。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被设置于如下的位置,即,从壳体62的外侧朝向管道63的排出口66而俯视观察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的位置。并且,设置于壳体62上的目视确认窗100的位置并未被限定于该位置。只要至少为能够对干燥处理完毕之前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即可,更优选为,被设置成能够观察到从干燥处理的中途起至干燥处理完毕为止的区域的位置以及大小,最优选为,被设置成能够观察到从干燥处理开始至完毕为止的整个区域的位置以及大小。

图4、图5为表示设置目视确认窗100的位置的示例的立体图。作为设置目视确认窗100的位置的示例,示出了目视确认窗100a~100g。

图4所示的目视确认窗100a为,在管道63的排出口66被设置成在卷筒纸p的整个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与该卷筒纸p对置的情况下,以与之相对应的方式而在壳体62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设置的情况的示例。

图5所示的目视确认窗100b~100d并非如目视确认窗100a那样在壳体62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设置,而是设置于-x侧的端部(目视确认窗100b)、+x侧的端部(目视确认窗100c)、x轴上的中央部(目视确认窗100d)的情况的示例。

另外,图5所示的目视确认窗100e~100g并非如目视确认窗100a~100d那样设置于卷筒纸p的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而是设置于输送方向a的中央区域的情况的示例。这是在设置于壳体62内部的管道63、红外线加热器61以不遮挡从目视确认窗100e~100g观察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时的视野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有效的示例。

目视确认窗100并未被限定为一个,例如,也可以设置于目视确认窗100a~100g中的多个位置上。例如,在印刷装置1所处理的卷筒纸p的尺寸(横向的长度)具有多种的情况下,优选为,以能够与各个尺寸的卷筒纸p被安放的位置相对应地进行目视确认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

另外,目视确认窗100的形状无需为如图4、图5所示的矩形,例如,也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

另外,在液化室65中的蒸发气体未被充分液化(除湿)从而蒸发气体(水蒸气)结露于目视确认窗100的透明板材上而使目视确认性降低的情况等下,优选为,在目视确认窗100上设置用于擦拭结露的擦拭器。擦拭器被设置为通过与设置于壳体62的外部的杆联动而手动地对与透明板材的输送面53对置的面(即结露面)进行擦拭即可。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由于在干燥部60中在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覆盖的盖(壳体62)上设置有能够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100,因此,能够对干燥处理中的卷筒纸p的样态(印刷状态的变化的样态、卷筒纸p的输送状态)进行确认。因此,例如,在以不适当的规格实施了干燥处理的情况、或通过卡纸等而给卷筒纸p造成损伤的情况等下,能够在更早的阶段进行其应对,其结果为,抑制了高价的印刷介质被大量地浪费或者印刷效率降低的情况。

另外,由于干燥部60具有对卷筒纸p进行加热处理的红外线加热器61,因此,能够实施对被印刷的卷筒纸p的干燥或对印刷面的油墨的定影。

另外,由于在以对红外线加热器61进行覆盖的方式设置的盖(壳体62)上设置有能够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100,因此,能够对加热处理中的卷筒纸p的样态(印刷状态的变化的样态、卷筒纸p的输送状态)进行确认。

另外,在干燥部60中,在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覆盖的盖(壳体62)上设置有多个目视确认窗100的情况下,能够选择更加易于对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100。例如,在卷筒纸p的尺寸不同的情况等下,能够对应于卷筒纸p的尺寸,而从更加适当的位置对后处理中的卷筒纸p的状态进行确认。

另外,由于设置于干燥部60所具有的盖上的目视确认窗100由透明板材构成,因此,能够通过透明板材隔断盖(壳体62)内外的环境气体。例如,在目视确认窗100开口时存在由目视确认窗100对干燥处理产生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影响。

另外,由于构成被设置于干燥部60所具有的盖上的目视确认窗100的透明板材以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例如,在由于通过针对所印刷的卷筒纸p的干燥处理而产生的水蒸气而使透明板材结露模糊的情况等下,凝结的水滴会变得易于流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透明板材上结露的水滴而难以对卷筒纸p的状态进行确认的情况。

另外,在具备对构成目视确认窗100的透明板材的与输送面53相对置的面进行擦拭的擦拭器的情况下,例如,在通过针对所印刷的卷筒纸p的干燥处理而使透明板材结露模糊的情况等下,能够擦拭所凝结的水滴。其结果为,抑制了由于在透明板材上结露的水滴而难以对卷筒纸p的状态进行确认的情况。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为对卷筒状的印刷介质(卷筒纸p)进行印刷的结构,但并未被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为对单张状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结构。在是对单张状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结构的情况下,作为印刷介质的供给部,例如,使用供纸(馈送)托盘或供纸(馈送)盒等。另外,作为印刷介质的回收部,例如,使用排纸(排出)托盘或排纸(排出)盒等。

另外,例如,在从液化室65送出的气体(气体的温度、成分)不会给人体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或者,在从液化室65送出的气体即使从目视确认窗100漏出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无需通过透明板材来构成目视确认窗100,也可以仅为预先开口的窗。

另外,干燥部60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作为“发热部”而使用电热线,并通过送风风扇等而对沿着输送面53输送的卷筒纸p吹送暖风。

另外,优选为,在壳体62的内部,具备能够使可经由目视确认窗100目视确认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的区域容易被目视确认的照明(例如,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照明)等。

另外,在可经由目视确认窗100而直视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的视野较狭的情况等下,也可以构成为利用反射镜或反射棱镜等来扩展其视野。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印刷装置2进行说明。并且,在说明时,关于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印刷装置2为利用紫外线固化型的油墨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并且作为“后处理部”,代替进行热干燥的干燥部60,而具备照射紫外线并使油墨固化、定影的干燥部60u。除去这一点,印刷装置2与印刷装置1相同。

图6为用于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印刷装置2所具备的干燥部60u的主要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干燥部60u由紫外线照射器61u、壳体62u、目视确认窗100u等构成,在印刷装置2设置于水平面上时,该干燥部60u以与沿着成为倾斜面的输送面53输送的卷筒纸p对置的方式而设置。

紫外线照射器61u由紫外线照射部61au、反射板61bu等构成,并向印刷后的卷筒纸p照射紫外线。反射板61bu被配置为,除了来自紫外线照射部61au的直接光之外,还将由反射板61bu反射的反射光照射到在输送面53上被输送的卷筒纸p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干燥部60u具有照射作为电磁波的紫外线的“照射部”。

目视确认窗100u为,以能够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方式而设置于壳体62u上的开口窗,在其开口部上嵌入有透明板材。优选为,构成目视确认窗100u的透明板材使用可见光的透射性高且紫外线的透射率低的玻璃,但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具备同样的特性的透明树脂板等。

设置于壳体62u上的目视确认窗100u的位置被设置于,能够对在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实施的油墨的固化处理完毕之前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上。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被设置于并未由反射板61bu遮挡视野的、与反射板61bu相比靠卷筒纸p的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的位置上。并且,设置于壳体62u上的目视确认窗100u的位置并未被限定于该位置。只要是至少能够对紫外线固化处理完毕之前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即可,更加优选为,被设置成能够观察从紫外线固化处理的中途起至紫外线固化处理完毕为止的区域的位置以及大小,最优选为,被设置成能够观察从紫外线固化处理开始至完毕为止的整个区域的位置以及大小。

另外,在干燥部60u上,设置有能够对目视确认窗100u进行覆盖的挡板100us。挡板100us为,能够手动地沿着构成目视确认窗100u的透明板材的面进行滑动而对目视确认窗100u的整个面进行覆盖的金属板。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由于干燥部60u具有对卷筒纸p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照射部61au,因此,能够在对油墨而使用了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的情况下进行油墨的固化、对印刷面的油墨定影。

另外,由于在以对紫外线照射部61au进行覆盖的方式而设置的盖(壳体62u)上设置有能够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目视确认的目视确认窗100u,因此,能够对紫外线照射处理中的卷筒纸p的样态(印刷状态的变化的样态、卷筒纸p的输送状态)进行确认。

另外,由于在干燥部60u上设置有能够对目视确认窗100u进行覆盖的挡板100us,因此在无需对输送面53上的卷筒纸p进行确认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挡板100us而对目视确认窗100u进行覆盖。其结果为,能够抑制紫外线向外部漏出的情况。另外,例如,在存在由于未对目视确认窗100u进行覆盖的状态而导致的对后处理(紫外线固化处理)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影响。

符号说明

1、2……印刷装置;10……印刷部;11……印刷头;12……滑架;13……引导轴;14……滑架电机;20……输送部;21……驱动辊;22……输送电机;30……供给部;31……放卷轴;32……放卷电机;40……收卷部;41……收卷轴;42……收卷电机;50……输送路径;51……压印板;52……介质支承部;53……输送面;60、60u……干燥部;61……红外线加热器;61a……红外线照射部;61au……紫外线照射部;61b;61bu……反射板;61u……紫外线照射器;62、62u……壳体;63……管道;64……抽吸风扇;65……液化室;66……排出口;70……控制部;71……输入输出部;72……cpu;73……存储器;74……检测部;75……头驱动部;76……电机驱动部;77……加热器控制部;78……系统总线;100、100a~100g、100u……目视确认窗;100us……挡板;p……卷筒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