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气泡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752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墨盒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去气泡墨盒。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是近些年出现的全新的数字印刷技术,为了保证打印质量,都会对喷墨头进行清洗,但是在清洗喷墨头或者打印过程中,会有少量空气被自动抽取到容墨空腔中去,时间久了会造成墨盒内的墨水气泡量太多,而影响打印质量,而直接更换墨盒又比较昂贵,因此,如何去除墨盒主体中墨水的气泡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去气泡墨盒,可以将墨盒主体内的带气泡过多的墨水导出,并去除气泡后再重新输送回墨盒主体。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去气泡墨盒,包括:

墨盒主体,其顶部设有通气孔,所述墨盒主体底部设有喷墨头,所述墨盒主体内部设有容墨腔,所述容墨腔内填充有海绵;

去泡机构,其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其包括与所述容墨腔底部连通的第一筒体、穿设在所述墨盒主体底部的第二筒体、贯通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一连通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连通管内的第一弹性塞,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塞呈类圆柱形,且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塞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弹性塞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内侧壁形成一类圆筒形的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设置为:当所述第一缺口被一第一撑开件撑开时,所述第一缝隙闭合,当所述第一缺口未被所述第一撑开件撑开时,所述第一缝隙打开;

导墨组件,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螺接的导墨管、设置在所述导墨管上的第一微型泵和阀门、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导墨管上的过滤网;

搅拌组件,其包括底部与所述导墨管另一端连通的供墨壳体、竖直设置在所述供墨壳体内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固定在所述转轴下端的多个搅拌叶、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搅拌叶上的多个柔性绳,其中,所述供墨壳体内容纳有墨水,所述搅拌叶呈直板形,且水平设置,所述搅拌叶浸没在所述供墨壳体内的墨水中,所述柔性绳上间隔穿设有多个圆球,所述圆球内部填充有海绵,所述圆球外表面为硅胶,且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柱形凹槽和柱形凸起;

回墨机构,其包括:

回墨壳体,其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供墨壳体侧壁连通的回墨管,且连通处位于所述搅拌叶上端,所述回墨管上设置有过滤网;

第二连接组件,其包括与所述容墨腔顶部连通的第三筒体、穿设在所述墨盒主体顶部的第四筒体、贯通所述第三筒体和所述第四筒体的第二连通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内的第二弹性塞,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塞呈类圆柱形,且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塞沿轴线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弹性塞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内侧壁形成一类圆筒形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设置为:当所述第二缺口被一第二撑开件撑开时,所述第二缝隙闭合,当所述第二缺口未被所述第二撑开件撑开时,所述第二缝隙打开;

输送管,其一端连通在所述回墨壳体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筒体连通,所述输送管上设有第二微型泵和阀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筒体的直径与所述容墨腔顶部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弹性塞和所述第二弹性塞的长度为8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撑开件和所述第二撑开件均呈类螺钉状。

优选的是,所述供墨壳体顶部设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上设有墨盖。

优选的是,所述圆球的直径为5mm。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可以将墨盒主体内的带气泡过多的墨水导出,并去除气泡后再重新输送回墨盒主体;

第二、将第一撑开件插入第一缺口中,弹性塞被挤压而向侧面膨胀,紧贴在第一连通管的内侧壁上,从而堵塞住第一缝隙,可以实现所述第一缝隙闭合,当所述第一缺口未被所述第一撑开件撑开时,即将第一撑开件抽离第一缺口,弹性塞恢复原状向中心收缩,背离第一连通管的内侧壁,从而形成一贯通的缝,即所述第一缝隙打开,如此可以实现第一连接组件的贯通或闭合;

第三、从墨盒主体内导出的带气泡的墨水,进入到供墨壳体中,在搅拌叶缓慢搅拌作用下,从而促进气泡依附到柔性绳上,当多个气泡富集在一起时,容易相互融合形成大气泡,大气泡由于浮力的作用易向上浮,当上浮到墨水表面后可破灭,从而取到消除气泡的作用,最终将墨水中的气泡去除;

第四、去除气泡后的墨水,可以从过滤网进入到回墨壳体内,过滤网可以进一步防止气泡进入到回墨壳体中,过滤网设置在搅拌叶上方,可以防止刚从供墨壳体底部进入的还未去除气泡的墨水进入回墨壳体中。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去气泡墨盒,包括:

墨盒主体1,其顶部设有通气孔11,所述墨盒主体1底部设有喷墨头12,所述墨盒主体1内部设有容墨腔13,所述容墨腔13内填充有海绵;

去泡机构2,其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20,其包括与所述容墨腔13底部连通的第一筒体201、穿设在所述墨盒主体1底部的第二筒体202、贯通所述第一筒体201和所述第二筒体202的第一连通管203、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连通管203内的第一弹性塞204,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塞204呈类圆柱形,且与所述第一连通管203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塞204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第一缺口205,所述第一弹性塞204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连通管203内侧壁形成一类圆筒形的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设置为:当所述第一缺口205被一第一撑开件撑开时,即将第一撑开件插入第一缺口205中,弹性塞被挤压而向侧面膨胀,紧贴在第一连通管203的内侧壁上,从而堵塞住第一缝隙,实现所述第一缝隙闭合,当所述第一缺口205未被所述第一撑开件撑开时,即将第一撑开件抽离第一缺口205,弹性塞恢复原状向中心收缩,背离第一连通管203的内侧壁,从而形成一贯通的缝,即所述第一缝隙打开,如此可以实现第一连接组件20的贯通或闭合;

导墨组件21,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202螺接的导墨管、设置在所述导墨管上的第一微型泵和阀门、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导墨管上的过滤网,第一连接件贯通时,打开阀门,启动第一微型泵,可以将墨盒主体1内的气泡量过多的墨水导出,即清除墨盒主体1内的带气泡的墨水;

搅拌组件22,其包括底部与所述导墨管另一端连通的供墨壳体221、竖直设置在所述供墨壳体221内的转轴222、驱动所述转轴222转动的电机、固定在所述转轴222下端的多个搅拌叶223、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搅拌叶223上的多个柔性绳224,其中,所述供墨壳体221内容纳有墨水,所述搅拌叶223呈直板形,且水平设置,所述搅拌叶223浸没在所述供墨壳体221内的墨水中,所述柔性绳224上间隔穿设有多个圆球225,所述圆球225内部填充有海绵,所述圆球225外表面为硅胶,可以使圆球225悬浮在墨水中,使圆球225可以停留在墨水的任意位置处,且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柱形凹槽和柱形凸起,从墨盒主体1内导出的带气泡的墨水,进入到供墨壳体221中,在搅拌叶223缓慢搅拌作用下,从而促进气泡依附到柔性绳224上,当多个气泡富集在一起时,容易相互融合形成大气泡,大气泡由于浮力的作用易向上浮,当上浮到墨水表面后可破灭,从而取到消除气泡的作用,最终将墨水中的气泡去除;

回墨机构3,其包括:

回墨壳体31,其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供墨壳体221侧壁连通的回墨管32,且连通处位于所述搅拌叶223上端,所述回墨管32上设置有过滤网,去除气泡后的墨水,可以从过滤网进入到回墨壳体31内,过滤网可以进一步防止气泡进入到回墨壳体31中,过滤网设置在搅拌叶223上方,可以防止刚从供墨壳体221底部进入的还未去除气泡的墨水进入回墨壳体31中;

第二连接组件33,其包括与所述容墨腔13顶部连通的第三筒体、穿设在所述墨盒主体1顶部的第四筒体、贯通所述第三筒体和所述第四筒体的第二连通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内的第二弹性塞,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塞呈类圆柱形,且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塞沿轴线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弹性塞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内侧壁形成一类圆筒形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设置为:当所述第二缺口被一第二撑开件撑开时,所述第二缝隙闭合,当所述第二缺口未被所述第二撑开件撑开时,所述第二缝隙打开,第二连接组件33的贯通和闭合原理同第一连接组件20,在此不再赘述,作用是控制回墨壳体31内的墨水的进入时机;

输送管34,其一端连通在所述回墨壳体31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筒体连通,所述输送管34上设有第二微型泵和阀门,将回墨壳体31中的已去除气泡的墨水再从新输送回墨盒主体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墨组件21将墨盒主体1内的气泡量太多的墨水导入到供墨壳体221中,经搅拌组件22去除气泡后,流入回墨壳体31中,再经输送管34输送回墨盒主体1内,从而实现无需要更换墨盒,而去除了其内部的气泡,使墨盒可以继续正常使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筒体的直径与所述容墨腔13顶部的宽度一致,可以均匀的将墨水输送到容墨腔13内的海绵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塞204和所述第二弹性塞的长度为8mm,可以防止输送管34和导墨管在更换墨盒时进入太多气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撑开件和所述第二撑开件均呈类螺钉状,方便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插入的拔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供墨壳体221顶部设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上设有墨盖,在墨水不够时,方便向供墨壳体221内加墨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球225的直径为5mm,既不会卡在过滤网的筛孔中,也可以在供墨壳体221内活动自如,吸附更多的气泡。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