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粘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713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粘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刷机中供墨结构是较为重要的结构,在印刷过程中,如果供墨时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油墨的正常供应,由于油墨中含有易挥发性添加剂,随着印刷时间的推移,部分添加剂会挥发掉,从而容易导致油墨黏度升高,由于油墨黏度升高会影响油墨的流动性,从而会影响印刷质量,传统技术中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检测油墨黏度以及手工添加稀释溶剂,其不但增大了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较低,故而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印刷粘度控制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粘度控制装置,包括供墨盒、储墨缸、溶剂暂存缸,所述储墨缸和溶剂暂存缸均与所述供墨盒相连通,在所述供墨盒的盒壁上固定有下液位传感器和上液位传感器,在所述供墨盒内设有油墨粘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溶剂暂存缸内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导液管与供墨盒相连接且所述导液管伸入所述供墨盒的内并处于下液位传感器的下方,在所述导液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粘度检测传感器通过驱动器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相连接,在所述导液管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旋转叶,所述旋转叶的宽度小于导液管半径, 在所述储墨缸与所述供墨盒之间有导流管,在所述导流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下液位传感器和上液位传感器均通过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

在所述供墨盒的外侧还设有溢出暂存盒,所述溢出暂存盒的侧面底端通过引流管连接在供墨盒内且处于上液位传感器的上方。

在所述供墨盒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下液位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旋转叶为光滑塑胶叶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粘度检测传感器,并通过驱动器与流时调节阀相连接,并且在导液管的端部设有旋转轴和旋转叶,在溶剂经过导液管进入供墨盒时,会冲压在旋转叶上,从而使旋转叶带动旋转轴旋转,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溶剂及供墨盒内墨液进行搅拌,一定程度上可利于溶剂与油墨混合均匀,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印刷粘度控制装置,包括供墨盒1、储墨缸2、溶剂暂存缸3,所述储墨缸2和溶剂暂存缸3均与所述供墨盒1相连通,在所述供墨盒1的盒壁上固定有下液位传感器4和上液位传感器5,在所述供墨盒1内设有油墨粘度检测传感器6,所述溶剂暂存缸3内设有增压泵7,所述增压泵7通过导液管8与供墨盒1相连接且所述导液管8伸入所述供墨盒1的内并处于下液位传感器4的下方,在所述导液管8上设有流量调节阀9,所述粘度检测传感器6通过驱动器10与所述流量调节阀9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器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只需要使用即可,在所述导液管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旋转轴11,在所述旋转轴11上设有旋转叶12,所述旋转叶的宽度小于导液管半径, 在所述储墨缸2与所述供墨盒1之间有导流管13,在所述导流管上设有控制阀14,所述下液位传感器和上液位传感器均通过控制器15与所述控制阀1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为阀体常用的控制结构,只需要连接使用即可,并不是对其进行改进或创新。其设置有粘度检测传感器,并通过驱动器与流时调节阀相连接,并且在导液管的端部设有旋转轴和旋转叶,在溶剂经过导液管进入供墨盒时,会冲压在旋转叶上,从而使旋转叶带动旋转轴旋转,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溶剂及供墨盒内墨液进行搅拌,一定程度上可利于溶剂与油墨混合均匀。

在所述供墨盒的外侧还设有溢出暂存盒16,所述溢出暂存盒的侧面底端通过引流管17连接在供墨盒内且处于上液位传感器的上方。可以在供墨盒处于上液位传感器处进行溶剂混合。

在所述供墨盒上设有指示灯18,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下液位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旋转叶为光滑塑胶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实用性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