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自动喷码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8295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在线自动喷码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在线自动喷码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食品的罐藏就是将经过一定处理的食品装入镀锡薄板罐、玻璃罐或其它包装容器中,经密封杀菌,使罐内食品与外界隔绝而不再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又使罐内绝大部分微生物(即能在罐内环境生长的腐败菌和致病菌)死灭并使酶失活,从而消除了引起食品变败的主要原因,获得在室温下长期贮藏的保藏方法。这种密封在容器中并经杀菌而在室温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食品称为罐藏食品,即罐头食品,也简称为罐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藏期,千百年来人类想出过许许多多的办法,如烟熏、日晒、盐腌等。而罐藏技术,是最年轻的。罐藏技术的发明者是法国人Nichols Apppert。1795年,法国政府出于战争的需要重金悬赏供军用食品保藏的方法。Nichols Apppert于1804年研究获得成功。他的保藏方法是将肉和黄豆装入坛子中,再轻轻塞上软木塞(保证气体能自由进入坛子)置于热水浴中加热,至坛内食品沸腾30-60min,取出趁热将软塞塞紧,并涂蜡密封。Nichols Apppert于1809年向当时的拿破仑轮政府提出的自己的发明并获得一万二千法郎的奖金。1810年,Nichols Apppert撰写并出版了《动物和植物的永久保存法》一书,书中提出了罐藏的基本方法—排气、密封和杀菌。接着1810年英国的杜兰德(Peter Durand)发明了镀锡薄板金属罐,使罐头食品得以投入手工生产。1812年,Nichols Apppert正式开设了一家罐头厂,命名为“阿培尔之家”,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罐头厂。1864年,Louis Paster最早阐明了食品变败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从而解释了罐藏的机理。1873年,Louis Paster提出了加热杀菌理论。此后,罐头食品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步入现代食品工业加工中。

目前,现在很多工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都在流水生产线上配置了自动化机械设备,使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且所需人数也可相对减少。另外,为了便于已总装完成的后产品在后续程序中的储存和运输,都需要用纸箱将其包装好,但是现在的工厂一般都是通过纯人工完成对产品打包封箱,效率非常低,尤其在进行大批量产品打包封箱时更为明显,封箱设备用于将产品打包,使产品便于存放和运输。现有的封箱设备是采用流水线将箱体输送到贴带装置下方直接贴带,这样的贴带方式易使箱体贴带时处于斜置的状态,导致贴带不平整,并且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会导致封箱不牢靠。既延长了交期,又增加了人工成本,且包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加上都是采用纯人工对纸箱内的产品数量进行核对。

同时,现有技术在对封箱后的产品进行喷码处理时,皆采用人工喷码的发方式进行涂喷,如此将造成生成率底下,出错率高且喷涂不规范等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线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在线自动喷码检测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喷码采用人工喷码时易出现的生成率底下,出错率高且喷涂不规范等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线的加工效率的不足之处,对封箱机进行改造,在其上设置可以实现自动化喷码的喷码设备,并结合传感器设备,实现实时检测,以此达到在线自动喷码的目的,从而有效的提高生产线生产效率,并可避免出现喷码不规范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在线自动喷码检测设备,包括封箱机主体及设置在封箱机主体上的喷码设备,所述喷码设备包括支架、喷码电机及喷码主机体,所述喷码主机体设置在支架的竖杆上,所述喷码电机设置在喷码主机体上,在所述喷码主机体的出口处设置有喷头,且喷头与支架的竖杆呈夹角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横杆上还设置有传感器装载件,且传感器装载件向支架的竖杆处倾斜。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封箱机主体上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工作台及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用于支撑工作台的支脚,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封箱设备,所述支架设置在工作台上,且支架设置在工作台的运行出口段,在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滚筒组件。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封箱设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受力架、通过平衡梁设置在受力架上的贴带装置、第三压轮及电机,所述贴带装置和电机以受力架为分隔件分置在平衡梁两侧;在所述平衡梁下方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夹箱装置,在所述受力架上设置有调节环,所述第三压轮与电机同侧且位于平衡梁的端部。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贴带装置包括第二压轮、金属片及报警设备,且第二压轮设置在平衡梁的下方,第二压轮和第三压轮分置在平衡梁的两端;在所述夹箱装置内设第一压轮,且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同侧且平行。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压轮距工作台的高度大于第三压轮距工作台的高度。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滚筒组件包括至少2个呈平行排列的滚筒,且空间位置上第一压轮设置在两个滚筒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喷码采用人工喷码时易出现的生成率底下,出错率高且喷涂不规范等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线的加工效率的不足之处,对封箱机进行改造,在其上设置可以实现自动化喷码的喷码设备,并结合传感器设备,实现实时检测,以此达到在线自动喷码的目的,从而有效的提高生产线生产效率,并可避免出现喷码不规范的不足之处。

(2)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喷码工作效率及准确率,从而提高整个生产线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工作台内的滚轮设置图。

其中,1-支脚,2-工作台,3-第一压轮,4-第二压轮,5-贴带装置,6-金属片,7-报警灯,8-电机,9-第三压轮,10-夹箱装置,11-滚筒,12-机体,13-调节环,14-支架,15-喷码电机,16-喷码主机体,17-喷头,18-传感器装载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在线自动喷码检测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喷码采用人工喷码时易出现的生成率底下,出错率高且喷涂不规范等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线的加工效率的不足之处,对封箱机进行改造,在其上设置可以实现自动化喷码的喷码设备,并结合传感器设备,实现实时检测,以此达到在线自动喷码的目的,从而有效的提高生产线生产效率,并可避免出现喷码不规范的不足之处,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包括封箱机主体及设置在封箱机主体上的喷码设备,所述喷码设备包括支架14、喷码电机15及喷码主机体16,所述喷码主机体16设置在支架14的竖杆上,所述喷码电机15设置在喷码主机体16上,在所述喷码主机体16的出口处设置有喷头17,且喷头17与支架14的竖杆呈夹角设置,在所述支架14的横杆上还设置有传感器装载件18,且传感器装载件18向支架14的竖杆处倾斜。

在设置时,喷头17的出口低于传感器装载件18的传感器设置位。

在使用时,当封好的箱体被输送至支架14下方后,传感器装载件18检测到其上有箱体通过时,将给出信号使得喷码主机体16及喷码电机15工作,从而使得喷码主机体16通过喷头17按照预定的喷码规则进行喷码,从而实现在先自动喷码的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封箱机主体上设置有机体12,所述机体12包括工作台2及设置在工作台2下方用于支撑工作台2的支脚1,在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封箱设备,所述支架14设置在工作台2上,且支架14设置在工作台2的运行出口段,在所述工作台2内设置有滚筒组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封箱设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受力架、通过平衡梁设置在受力架上的贴带装置5、第三压轮9及电机8,所述贴带装置5和电机8以受力架为分隔件分置在平衡梁两侧;在所述平衡梁下方的工作台2上设置有夹箱装置10,在所述受力架上设置有调节环13,所述第三压轮9与电机8同侧且位于平衡梁的端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贴带装置5包括第二压轮4、金属片6及报警设备7,且第二压轮4设置在平衡梁的下方,第二压轮4和第三压轮9分置在平衡梁的两端;在所述夹箱装置10内设第一压轮3,且第一压轮3和第二压轮4同侧且平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压轮4距工作台2的高度大于第三压轮9距工作台2的高度。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滚筒组件包括至少2个呈平行排列的滚筒11,且空间位置上第一压轮3设置在两个滚筒11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