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分纤箱标识的无边框丝印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410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印刷分纤箱标识的无边框丝印框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印刷分纤箱标识的无边框丝印框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分光分纤箱外表面部分需要印刷数字和字母以标识端口的具体位置。如图3所示,但是现有技术的印刷丝印框架侧板偏厚,在放入需要印刷的底板301时容易导致底板301部分印刷不到位甚至缺失(特别是边缘与侧板相邻位置),所以有必要改进框架使得侧板更薄。对于个别位置印刷时还需要对部分位置进行遮挡再进行印刷,现有技术中往往采取简单遮挡,容易出现漏浆情况或丝印不清晰情况,所以有必要研发一种可以与需加工品匹配的辅助板进行印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印刷分纤箱标识的无边框丝印框架,解决丝印不到位、出现印刷漏浆情况和丝印不清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印刷分纤箱标识的无边框丝印框架,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丝网的窄边,所述第三侧板底部为无窄边结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上边缘设置有承载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厚度分别为1-1.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厚度分别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辅助板的定位槽;可以辅助印刷一些加工产品需要部分遮挡的丝印需求,实现精确印刷。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包括至少两条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母扣,所述辅助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匹配的公扣。可以很好的卡住辅助板,使其不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底部窄边设置有便于彻底清洗丝网的通孔,通孔上设置有孔盖。

优选地,所述框架体为不锈钢材料。

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一侧板通过焊接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二侧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四侧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印刷分纤箱标识的无边框丝印框架,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丝网的窄边,所述第三侧板底部为无窄边结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上边缘设置有承载边。该无边框丝印框架的第三侧板无窄边,并且第一和第三侧板足够薄,使得整个需要印刷的分光分纤箱部位印刷完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分纤箱标识的无边框丝印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辅助板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需要印刷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用于印刷分纤箱标识的无边框丝印框架,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1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和第四侧板4,所述第二侧板2连接所述第三侧板3,所述第三侧板3连接所述第四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和第四侧板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丝网的窄边5,所述第三侧板3底部为无窄边结构,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3的上边缘设置有承载边6;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的上边缘同样可以设置承载边。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3厚度分别为1-1.5mm。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3的厚度分别为1mm。

所述第二侧板2与第四侧板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辅助板8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至少两条卡槽7;所述卡槽7内设置有母扣71,所述辅助板8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71匹配的公扣82,辅助板8上卡条81上的公扣82可以直接卡接在卡槽7内的母扣上,进行固定定位。

所述第二侧板底2部窄边设置有便于彻底清洗丝网的通孔,通孔上设置有孔盖。

所述框架体为不锈钢材料。

所述所述第一侧板1通过焊接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和第四侧板4,所述第二侧板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三侧板3,所述第三侧板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四侧板4。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