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411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转印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使得虹彩图案可精确且完整地转印至镜片上,进而可提升虹彩镜片的良率的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财富的增加,人们更加地注重外表仪容,包含衣着、发型、指甲等等,而有些人们为了在外观表现更为出众,还会佩戴有色的隐形眼镜来修饰或加强眼睛的颜色,因此,部份爱美人士会因应各种特殊场合来使用各种不同颜色及图样的虹彩镜片。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虹彩镜片上所形成的单色或多色图样透过转印装置来完成,其中的一种制作方式由转印装置的转印件将图样移印于工作平台上的载具的表面,再将待加工的镜片压至该载具的表面上,如此便可使得镜片的表面透过转印技术形成特定虹彩图样。

一般转印装置在执行转印加工作业时,转印件的中心与载具的中心偶有发生位准偏移的情形,此将影响:1、图样无法被精确且完整地移印至镜片表面,如图样严重位置偏移,还可能使镜片度数产生偏差;2、如要生成多色图样以多层堆叠色彩墨液于载具表面上时,亦将使得各层的墨液无法合成为预定的多色图样。然而,目前习知的转印装置就转印件与载具中心位准偏移的状况仍无法立即地检知并校正,仍是要待整批镜片移印完成才执行品管检验,如此一来,有发生上述问题的镜片仅能报废处理,无疑将增加转印加工的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提供一种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提供提出一种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其包含:一工作平台,其顶面上提供设置复数个载具;一摄像模组,设置于工作平台的上方,且摄像模组经控制可移动至各载具的对应位置;一转印件,设置于工作平台的上方,且转印件经控制可移动至各载具的对应位置,并可纵向移动以将经沾墨形成的图样印至各载具的表面;以及一控制器,设置于工作平台的一侧并提供摄像模组及转印件连结,其中,控制器控制摄像模组移动至载具上方并进行拍摄,控制器再依据拍摄数据计算摄像模组的中心轴与载具的中心位置间的一位差值,且控制器将依据位差值来控制转印件进行位移以将图样转印至载具的表面。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控制器判断位差值是否大于一标准公差值,若是,控制器则进行坐标位置偏差的补正计算,并依据补正计算数据来控制转印件移动以进行图样转印作业。

经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的转印件在进行每一次转印图样前,会先利用摄像模组来拍摄用以移印图样的载具,藉由影像分析可实时性地来判断位置是否偏移,如是,便将执行坐标位差的补正运算,让转印件每一次皆可以载具的中心为基准轴心进行图样移印,使得多层色彩可如预期般地堆叠合成为多色图样,并使得图样可无偏移地转印至镜片表面,进而可提升虹彩镜片的良率,降低转印加工的作业成本。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控制器包含:一第一驱动模组,提供摄像模组及转印件连结,第一驱动模组驱动摄像模组进行拍摄,并驱使转印件进行纵向位移;一旋转支臂,其相对二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枢轴及一第二枢轴,所述第一枢轴连结第一驱动模组;及一第二驱动模组,连结旋转支臂的第二枢轴,经由第二驱动模组的驱动控制,以致旋转支臂可藉由第二枢轴相对第二驱动模组进行枢转,而第一驱动模组可藉由第一枢轴相对旋转支臂进行枢转,进而可驱使摄像模组与转印件移动至载具的上方。藉由此结构设计,可让摄像模组与转印件进行多方向及大范围的移动,使摄像模组与转印件可精准地移动至预定工作位置。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更包含一除墨模组,设置于控制器的一侧,当位差值计算完成后,控制器控制转印件移动定位至除墨模组处,以由除墨模组清除转印件上经转印过所残留下的墨液。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更包含至少一给墨模组,位于控制器的一侧,当转印件完成除墨作业后,控制器控制转印件移动定位至给墨模组处进行墨液沾印以形成图样,再由控制器控制转印件移动以将图样转印至载具的表面。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更包含一封盖模组,位于工作平台的一侧,当转印件将图样转印至载具的表面后,封盖模组将载有一镜片的一承载件移动至载具的对应位置,并驱使承载件纵向移动以将镜片的表面压至载具的表面,以致载具表面上的图样可转印至镜片表面。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面设有复数个凹槽,各凹槽分别设有一定位治具,所述定位治具提供载具进行设置。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复数个凹槽于工作平台的顶面较佳可呈环状排列。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摄像模组较佳可采用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更包含一光圈,连结控制器并位于摄像模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使得虹彩图案可精确且完整地转印至镜片上,进而可提升虹彩镜片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工作平台及载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四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五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六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七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八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执行转印作业的流程图。

图号说明:

10 工作平台

11 凹槽

12 定位治具

20 摄像模组

30 转印件

40 控制器

41 第一驱动模组

42 旋转支臂

421 第一枢轴

422 第二枢轴

43 第二驱动模组

50 光圈

60 除墨模组

70 给墨模组

80 封盖模组

90 载具

100 承载件

200 镜片

A 中心轴

B 中心位置

D 位差

S1~S7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第一示意图及第二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包含有一工作平台10、一摄像模组20、一转印件30、一控制器40、一光圈50、一除墨模组60、至少一给墨模组70、一封盖模组80及复数个载具90。工作平台10的一顶面上可用以提供设置所述复数个载具90;摄像模组20设置于工作平台10的上方,其经由控制可移动至各载具90的对应位置,以对载具90执行拍摄作业,在一较佳实施态样中,摄像模组20可采用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但不以此为限;转印件30设置于工作平台10的上方,且转印件30经由控制可移动至各载具90的对应位置,并可纵向移动以将经沾墨形成的图样印至各载具90的表面;控制器40设置于工作平台10的一侧,其主要包含有第一驱动模组41、旋转支臂42及第二驱动模组43,所述控制器40连结摄像模组20及转印件30,透过控制器40的控制,摄像模组20及转印件30可位移至预定位置;光圈50连结控制器40并位于摄像模组20的下方,利用所述光圈50可控制摄像模组20的镜头入光量;除墨模组60设置于控制器40的一侧,其可用以清除转印件30上经转印过所残留下的墨液;给墨模组70位于控制器40的一侧,其可用以提供转印件30沾印墨液以形成预定的图样;封盖模组80位于工作平台10的一侧,其可用以将镜片压合于载具90之中,使得载具90表面上形成的图样可转印至镜片表面。

再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第三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40进一步包含有第一驱动模组41、旋转支臂42及第二驱动模组43,在旋转支臂42相对二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枢轴421及一第二枢轴422,所述第一枢轴421及第二枢轴422分别连结第一驱动模组41及第二驱动模组43。其中,第一驱动模组41提供摄像模组20及转印件30连结,且第一驱动模组41经由控制可用以驱动摄像模组20进行拍摄,并驱使转印件30进行纵向位移;而第二驱动模组43则可用以驱动控制旋转支臂42藉由第二枢轴422相对第二驱动模组43进行枢转,并且第二驱动模组43可驱使第一驱动模组41藉由第一枢轴421相对旋转支臂42进行枢转,藉此结构设计,使得第一驱动模组41可进行多方向与大范围的移动,让摄像模组20与转印件30可被精准地移动至各载具90的上方执行拍摄或转印作业。进一步地,控制器40更包含有一控制处理单元(图未示),设置在第一驱动模组41或第二驱动模组43的内部或外部,利用该控制处理单元可下达指令给第一驱动模组41及第二驱动模组43以执行对应的驱动功能,并且该控制处理单元可接收各项资料数据并进行逻辑运算。

再请一并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工作平台及载具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10的顶面设有复数个凹槽11,在一较佳实施态样中,复数个凹槽11于工作平台10的顶面可以环状排列的方式进行设置,但不以此为限。各个凹槽11分别可用以提供设置一定位治具12,透过所述定位治具12可用以夹合固定载具90,使得载具90在执行转印作业中可呈现稳定的固定状态。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在执行每一次的转印作业时,会先利用控制器40来控制摄像模组20移动至待移印的载具90的上方,再由控制器40来控制摄像模组20对载具90执行拍摄作业。

再者,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及第三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在上述拍摄作业完成后,发现有位准偏差的情形,亦即摄像模组20的中心轴A与载具90的中心位置B间形成有一位差D,此时控制器40将会计算中心轴A与载具90间的一位差值,使得后续控制器40可依据所述位差值来控制转印件30进行位移以将图样转印至载具90的表面。其中,控制器40在计算出位差值后,控制器40进一步判断该位差值是否大于一标准公差值,若否,控制器40即可直接驱动转印件30移动至各对应工作位置,若是,控制器40则进行坐标位置偏差的补正计算,并依据补正计算的数据结果来控制转印件30进行移动。

续请一并参阅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四示意图。当控制器40控制摄像模组20拍摄完成并计算出误差值后,控制器40将会控制转印件30移动定位至除墨模组60处,以利用除墨模组60来清除转印件30上经转印过所残留下的墨液。

继上述,请一并参阅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五示意图。当转印件30利用除墨模组60完成除墨作业后,控制器40将会控制转印件30移动定位至给墨模组70处进行墨液沾印以形成图样。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可设有复数个给墨模组70,各给墨模组70分别可提供一种色彩给转印件30,使得转印件30可多层堆叠彩色至载具90上以形成多色的图样。

再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六示意图及第七示意图。当转印件30透过给墨模组70完成沾墨动作后,控制器40将会依据位差值控制转印件30移动至待移印的载具90的上方,使得转印件30的中心轴会对应载具90的中心位置B。接着,控制器40控制转印件30向下移动,以透过转印件30将图样转印至载具90的表面。

接着,再请一并参阅图1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的实施例的第八示意图。当转印件30经由控制器40的控制以将图样转印至载具90的表面后,再由封盖模组80将一载有待加工的镜片200的承载件100移动至载具90的对应位置,并驱使承载件100纵向移动以将镜片200的表面压至载具90的表面,藉此,即可将载具90表面上的图样转印至镜片200的表面,而透过施行以上至少一次完整的转印程序,便可使镜片200加工完成为虹彩镜片。

请参阅图1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功能的转印装置执行转印作业的流程图。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执行转印作业可以此流程图简单表示;首先,将载具上料至工作平台上,并启动此转印装置后,CCD摄像模组将会移动以对下方的载具进行拍照,即步骤S1;接着,执行步骤S2,利用控制器的控制处理单元来比对摄像模组的中心轴与载具的中心位置,以检测二个中心距离误差是否在一公差内;当误差不在公差内,执行步骤S3,由控制器来对转印件的坐标进行坐标值补正;接着,执行步骤S4,将转印件移动至除墨模组的位置进行除墨;当除墨完成后,将转印件移动至给墨模组的位置进行沾墨,即步骤S5;接续,执行步骤S6,控制转印件移动至点墨位置以对载具进行点墨;最后,如要再次执行一次转印程序,则依续执行上述步骤,若否,则可盖上承载件于载具上,使位于承载件上的镜片的表面可透过载具来完成图样转印,而于图样转印完成后即可将承载件连同镜片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在执行每一次的图样转印作业,皆会利用CCD来拍摄用以移印图样的载具,藉由影像分析可实时性地计算CCD的中心与载具的中心间的位差值,再利用该位差值来计算位准偏差所需的补正量,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透过实时性自动对位与补偿校正的技术,可让转印件每一次皆可精准地以载具的中心为基准轴心进行图样移印,使得多层色彩可如预期般地堆叠合成为多色图样,并使得图样可无偏移地转印至镜片表面,让虹彩镜片在完成加工生产后的良率得以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