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408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印工装治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通讯类天线柔性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丝印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天线发展的趋势是体积小,产品薄,耐弯折可三维安装等,该类产品使用范围广,手机通讯、电脑、PAD、航天等均适用,市场需求日益剧增,目前天线小型化,超薄化是主要发展技术方向,所以在柔性电路板上的绝缘油墨丝印存在很大的技术难点,现有制作方案是直接在丝印机上印刷,因丝印台吸风口固定,无法避开产品有效区域,印刷后产品有机台吸风印,现有技术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使产品表面有黑油吸风印痕,从而导致产品良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丝印工装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印工装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天线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使产品表面有黑油吸风印痕,导致产品良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丝印工装治具,包括电木板,所述电木板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垫片,所述进风垫片的左侧设置有工装治具,所述电木板的表面设置有产品框,所述电木板的表面其他位置均匀设置有吸风孔,所述工装治具的表面设置有与吸风孔相适配的风孔。

优选的,所述电木板的厚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吸风孔的直径为1.0mm,两组所述吸风孔之间的间距为5mm。

优选的,所述电木板、进风垫片和工装治具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木板、吸风孔和进风垫片的设置,采用交错吸风的原理,可以改变吸风位置,改善产品的吸风印痕,且操作简单便捷,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良率及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木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装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木板、2进风垫片、3工装治具、4产品框、5吸风孔、6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丝印工装治具,包括电木板1,所述电木板1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垫片2,所述进风垫片2的左侧设置有工装治具3,所述电木板1的表面设置有产品框4,所述电木板1的表面其他位置均匀设置有吸风孔5,所述工装治具3的表面设置有与吸风孔5相适配的风孔6。

其中,所述电木板1的厚度为1.5mm,能够很好的通过吸风,所述吸风孔5的直径为1.0mm,两组所述吸风孔5之间的间距为5mm,增加吸风力度,所述电木板1、进风垫片2和工装治具3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能够更好的对电木板1、进风垫片2和工装治具3进行校对,方便吸风孔5和风孔6吸风。

工作原理:电木板1为主要丝印用平面台,主要功能为吸风孔5避让丝印产品的有效位置,改善吸风印痕品质不良,进风垫片2主要功能是提供丝印机台台面和电木板1之间的缝隙,便于电木板1上的吸风孔5能通过吸风并把产品固定住,工作时,将工装治具3安装于丝印机台上,将产品安装在产品框4的位置,启动丝印机台,通过丝印机台自带的吸风功能,通过风孔6和吸风孔5对产品框4表面的产品进行吸附固定,固定后,丝印机台可对产品进行印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