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带打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605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带打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打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色带打码机。



背景技术:

对于电工套管生产企业,电工套管生产出来以后,就要对电工套管产品加印商标或字符,用于标识其型号或生产厂家。目前,电工套管的打码作业通常是借助色带打码机完成的。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363736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管材用色带打码机,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管材托架,在管材托架上方的机架上设有与管材配合的打码字模轮,在打码字模轮前方的机架上设有与管材相触的主动摩擦轮,主动摩擦轮与打码字模轮之间通过传动装置相连,在打码字模轮上方的机架上设有印带料卷架,在打码字模轮的后方机架上设有废带收集装置,所述废带收集装置包括卷带盘,卷带盘的中心轴与驱动电机相连,在机架上设有与印带配合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 与前述卷带盘的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相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废带收集装置和微动开关配合工作,印刷时,管材托架配合打码字模轮压紧管材,并通过微动开关间接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主动摩擦轮带动管材向着打码字模轮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打码字模轮上的字模通过印带对管材完成打码。

针对电工套管生产,电工套管受牵引装置的牵引穿过色带打码机;在此过程中,打码字模轮借助印带对电工套管完成打码。由于管材托架与打码字模轮的间距固定,而电工套管难以保证各处管径完全一致,在其长度方向上,其表面往往凹凸不平;在电工套管表面内凹处,其表面距离打码字模轮的距离相对较大,即意味着该处打码字模轮上的字模不能抵紧电工套管,从而导致电工套管表面可能出现打码不清晰或漏印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带打码机,利用浮动架配合弹性组件,避免电工套管出现打码不清晰或漏印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电工套管的打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色带打码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方转动设置有打码字模轮、料盘和收料辊,所述打码字模轮下方设有用于支撑电工套管的支撑轮,所述机架上方还设有浮动架及用于支撑浮动架的弹性组件,所述支撑轮转动连接于浮动架靠近打码字模轮的一侧,所述弹性组件向上抵紧浮动架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轮恰好位于打码字模轮的正下方,可用于支撑电工套管,并配合打码字模轮整体夹紧电工套管,使得打码字模轮上的字模能够通过色带抵紧电工套管;在牵引装置牵引电工套管直线运动过程中,打码字模轮及支撑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之同步转动,且打码字模轮上的字模通过色带对电工套管完成打码。通过将支撑轮转动设置于浮动架上,并利用弹性组件支撑浮动架,当电工套管表面凹凸不平时,弹性组件能够推动支撑轮与电工套管任意位置保持抵紧;若电工套管某处管径过大,电工套管会挤压浮动架,并使得浮动架下移;若电工套管某处内凹导致管径相对较小,弹性组件推动浮动架及支撑轮整体上移,并使得打码字模轮与电工套管继续保持抵紧。通过该方式,确保打码字模轮能够与电工套管时刻保持抵紧,从而有效避免电工套管上出现打码不清晰或漏印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电工套管的打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在浮动架的长度方向上至少间隔设有两根,所述限位柱竖直穿设浮动架,并与所述浮动架形成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竖直穿设浮动架,从而浮动架在竖直方向上只能上升或下降;同时,通过设置两根限位柱,有效避免浮动架出现转动;从而,在电工套管的管径改变时,支撑轮只会在竖直方向上上下平移,进而保证打码字模轮上的字模能够始终正对电工套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组件至少设有两组,且所述弹性组件与限位柱呈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组弹性组件,来自浮动架的压力将由两弹性组件均摊;在相同压力作用下,任一弹性组件所承受的压力均为仅设置单组弹性组件情况下的一半,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弹性组件整体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压缩弹簧,各所述压缩弹簧一一对应套设于各限位柱上,所述弹性组件通过压缩弹簧的上端抵紧浮动架的下表面,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抵接有用于改变压缩弹簧压缩量的控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压缩弹簧一一对应套设于两限位柱上,其下端受控制件的限制,而其上端抵紧浮动架的下表面,从而对浮动架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当电工套管的管径变大时,电工套管受电工套管的挤压会进一步压缩压缩弹簧,而压缩弹簧则能保证浮动架上的支撑轮仍能抵紧电工套管;而当电工套管的管径变小时,压缩弹簧会推动浮动架整体上移,从而使得浮动架上的支撑轮继续将电工套管抵紧在打码字模轮上。另外,由于弹性组件设有两组,则两压缩弹簧能够均分来自浮动架的压力;在浮动架压力相同的情况下,两压缩弹簧的形变量仅为仅设置单组弹性组件时的一半,也即意味着浮动架上升或下降的位移量也仅为单组弹性组件情况下的一半,从而有效减小了电工套管的位移量,提高了打码作业过程中电工套管运动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件为控制环,所述控制环与限位柱呈螺纹连接,其上表面与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环的上表面与压缩弹簧的下端抵接,同时控制环与限位柱螺纹连接;从而,当工作人员转动控制环时,压缩弹簧的下端能够随控制环上下移动,从而直接改变压缩弹簧的压缩程度,方便工作人员调节压缩弹簧的压缩量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电工套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环的上表面内凹成型有内凹槽,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嵌设于所述内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环的上表面开设内凹槽,并将压缩弹簧的下端嵌设于内凹槽中,内凹槽对压缩弹簧的下端起到了限位的作用,能够尽量保证压缩弹簧与限位柱同心;从而,当浮动架上下移动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压缩弹簧与限位柱之间发生摩擦。一方面,该设置能够避免压缩弹簧磨损;另一方面,该设置能够避免压缩弹簧与限位柱之间的摩擦力影响浮动架的位移量并导致浮动架上的支撑轮不能有效抵紧电工套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方设有机箱,所述料盘、打码字模轮及收料辊均转动设置于机箱的一侧,各所述限位柱均竖直向上穿设机箱,且所述机架上方还设有用于控制机箱升降的升降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料盘、打码字模轮及收料辊整体设置于机箱上,并通过升降控制组件来改变机箱整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方便工作人员对打码字模轮与支撑轮的间距实现粗调,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管径区别较大的不同型号的电工套管的打码作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固定盘及升降控制杆,所述固定盘水平固定于各限位柱的上端,所述升降控制杆竖直穿设固定盘,并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连接,且所述升降控制杆与机箱呈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控制杆与固定盘转动连接,而升降控制杆的下端与机箱螺纹连接,从而当工作人员转动升降控制杆时,升降控制杆会驱动机箱整体在竖直方向上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对打码字模轮与支撑轮间距的粗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控制杆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升降控制杆的上端设置手轮,方便工作人员转动升降控制杆,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表面背离打码字模轮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固定盘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架上加设支撑柱,使得固定盘在两限位柱及支撑柱的共同作用下被彻底固定,避免固定盘因升降控制杆被转动而出现晃动,有效提高了固定盘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支撑轮转动设置于浮动架上,两限位柱竖直穿设浮动架,并通过两弹性组件支撑浮动架,故当电工套管管径发生变化时,支撑轮能够随浮动架上下调整,并将电工套管时刻抵紧在打码字模轮上,从而有效避免电工套管上出现打码不清晰或漏印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电工套管的打码质量;

2、由于支撑轮转动设置于浮动架上,而浮动架整体受弹性组件支撑,故当电工套管的管径出现微小变化时,支撑轮与打码字模轮的间距能够自动调整;同时,借助螺纹连接于机箱上的升降控制杆,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打码字模轮与支撑轮的间距实现粗调,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管径区别较大的不同型号的电工套管的打码作业,实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色带打码机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控制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打码机构和升降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支撑机构;21、浮动架;22、支撑轮;23、弹性组件;231、压缩弹簧;232、控制环;2321、内凹槽;3、打码机构;31、打码字模轮;32、料盘;33、收料辊;4、限位柱;5、转轴;6、机箱;7、升降控制组件;71、固定盘;72、升降控制杆;73、手轮;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色带打码机,可用于电工套管的打码作业,它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方并用于支撑电工套管的支撑机构2以及设置于电工套管上方并用于完成打码的打码机构3。

实际生产过程中,该色带打码机整体设置于电工套管产线当中,属于电工套管加工的一个生产环节,而打码作业的下一生产环节设有用于牵引电工套管的牵引装置;在牵引装置牵引作用下,支撑机构2支撑着电工套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完成直线进给;在此过程中,打码机构3对电工套管上各处依次完成打码作业。

参见附图2,支撑机构2包括浮动架21、支撑轮22及用于支撑浮动架21的弹性组件23。

浮动架21设置于机架1上方,机架1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根限位柱4,其下端均与机架1通过焊接固定;两限位柱4均竖直向上穿设浮动架21,并与浮动架21形成滑移连接,使得浮动架21能够沿限位柱4升降。

支撑轮22主要用于支撑电工套管,其中心处穿设有转轴5;支撑轮22与转轴5转动连接,其背离浮动架21的端部通过螺母对支撑轮22实现轴向限位,使得支撑轮22能够在转轴5上灵活转动;转轴5背离支撑轮2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浮动架21转动连接。

弹性组件23设置于机架1上表面与浮动架21下表面之间,主要用于支撑浮动架21;弹性组件23包括压缩弹簧231和用于改变调节压缩弹簧231压缩量的控制件。

弹性组件23设置有两组,两压缩弹簧231分别套设于两限位柱4上,且其上端均抵紧浮动架21的下表面。

控制件为控制环232,控制环232设置于压缩弹簧231的下端,其上表面与压缩弹簧231的下端抵紧,且控制环232与限位柱4呈螺纹连接;从而,当工作人员转动控制环232,压缩弹簧231的下端会随着控制环232升降,进而实现对压缩弹簧231压缩程度的调节。

结合附图3,为避免压缩弹簧231与限位柱4之间的摩擦,控制环232的上表面内凹成型有内凹槽2321,压缩弹簧231的下端嵌设于内凹槽2321中,从而有效保证了压缩弹簧231与限位柱4的同心度。

参见附图2和附图4,打码机构3设置于浮动架21的上方,它包括带有字模的打码字模轮31、用于提供色带的料盘32及用于收集废带的收料辊33。

浮动架21的上方设有机箱6,上述两限位柱4同时竖直穿设机箱6,并使得机箱6能够整体沿限位柱4升降。

打码字模轮31设置于机箱6靠近支撑轮22的一侧,并通过轴承与机箱6形成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打码字模轮31能够在机箱6上灵活转动。

料盘32设置于机箱6上设有打码字模轮31的同一侧,并位于机箱6上背离电工套管进给方向的一侧;料盘32直接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机箱6上,且料盘32上卷绕有一定备用的色带。

类似的,收卷辊设置于机箱6上设有打码字模轮31的同一侧,并位于机箱6该侧面靠近牵引装置的一侧,收卷辊整体垂直插设于机箱6中,并与机箱6通过滑动轴承形成转动连接。

参见附图4,机箱6上方还设有用于控制机箱6整体升降的升降控制组件7,升降控制组件7包括固定盘71、升降控制杆72及手轮73。

固定盘71通过螺母固定在两限位柱4的上端,而升降控制杆72竖直穿设固定盘71,并与固定盘71通过滑动轴承形成转动连接;升降控制杆72的下侧竖直穿设于机箱6中,并与机箱6呈螺纹连接;升降控制杆72的上端设有手轮73,手轮73套设于升降控制杆72的端部,并通过键和螺母与升降控制杆72实现同轴固定连接。

当工作人员转动手轮73时,升降控制杆72会驱动机箱6整体上升或下降。

参见附图4,机箱6背离打码字模轮31的一侧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呈竖直设置,其下端与机架1通过焊接固定,而其上端竖直穿设固定盘71,并与固定盘71通过螺母固定。

支撑柱8能够配合两限位柱4对固定盘71实现三点支撑,从而提高固定盘71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过程中,同一型号的电工套管的管径可能存在过大和过小两种情况。

当电工套管的管径过大时,电工套管会向下挤压浮动架21,从而使得浮动架21下移,并进一步压缩压缩弹簧231;而压缩弹簧231则会通过浮动架21上的支撑轮22将电工套管继续抵紧在打码字模轮31上,实现打码字模轮31与支撑轮22间距的自动增大。

当电工套管的管径过小时,压缩弹簧231会向上推动浮动架21,使得浮动架21及支撑轮22整体上移,从而使得支撑轮22能够将电工套管继续抵紧在打码字模轮31上,实现打码字模轮31与支撑轮22间距的自动变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