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刮墨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4056发布日期:2018-06-02 04:3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刮墨刀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刮墨刀片。



背景技术:

在印刷机中,网纹辊表面多余的油墨,都是通过被施加了外力的刮墨刀来刮除的。网纹辊表面的油墨是否刮除干净,直接影响到印刷的质量,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刮墨刀上施加的压力大小,以及刮墨刀刀刃边缘等因素。但是,在印刷工作中,传统刮墨刀难以刮除网纹辊网格内残留的油墨,且刮除的油墨不能很好的回收,印刷质量提高困难,给厂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刮墨刀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稳定可靠,便于更换,刮墨快速干净并且可对油墨进行回收,保证了印刷质量。

一种印刷机刮墨刀片,包括刮墨片层和连接板层,所述刮墨片层一端中部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板层一端布置在连接凹槽内,所述连接板层靠一端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板层靠连接孔的一端设置为尖角端,在所述刮墨片层中沿轴向设置有圆形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连接有油墨接头,另一端为封闭端;在刮墨片层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凹槽,在所述弧形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吸墨孔,所述吸墨孔与通道相连通;在刮墨片层的一侧板面上设有若干气压平衡孔,所述气压平衡孔与通道相连通,所述气压平衡孔的直径总和小于通道的直径。

所述刮墨片层为橡胶层。

所述和连接板层为钢板层。

所述连接孔与印刷机主体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刮墨刀片的刮墨端设置刮墨橡胶层,在刮墨刀片的连接端设置一排连接孔,且将刮墨刀片的连接端设置成尖角端,连接稳定可靠,便于更换,在通道内施加负压并结合刮墨刀层端部的弧形设计,使得刮墨片层可以与网纹辊紧密贴合,网纹辊网格中的残存油墨在负压作用下经吸墨孔吸入通道进行回收,刮墨片层板面的气压平衡孔可以很好的平衡通道中的气压,防止刮墨片层发生变形,刮墨快速干净且利于回收油墨,保证了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刮墨刀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刮墨刀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印刷机刮墨刀片,包括刮墨片层1和连接板层2,所述刮墨片层1一端中部设有连接凹槽4,所述连接板层2一端布置在连接凹槽4内,所述连接板层2靠一端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个连接孔3,所述连接孔3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板层2靠连接孔3的一端设置为尖角端5,在所述刮墨片层1中沿轴向设置有圆形通道6,所述通道6的一端连接有油墨接头7,另一端为封闭端;在刮墨片层1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凹槽8,在所述弧形凹槽8内设置有若干吸墨孔9,所述吸墨孔9与通道6相连通;在刮墨片层1的一侧板面上设有若干气压平衡孔10,所述气压平衡孔10与通道6相连通,所述气压平衡孔10的直径总和小于通道6的直径。

所述刮墨片层1为橡胶层。

所述和连接板层2为钢板层。

所述连接孔3与印刷机主体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刮墨刀片的刮墨端设置刮墨橡胶层,在刮墨刀片的连接端设置一排连接孔,且将刮墨刀片的连接端设置成尖角端,连接稳定可靠,便于更换,在通道内施加负压并结合刮墨刀层端部的弧形设计,使得刮墨片层可以与网纹辊紧密贴合,网纹辊网格中的残存油墨在负压作用下经吸墨孔吸入通道进行回收,刮墨片层板面的气压平衡孔可以很好的平衡通道中的气压,防止刮墨片层发生变形,刮墨快速干净且利于回收油墨,保证了印刷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