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284发布日期:2018-12-08 08:5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一种,已知的是向记录纸等被记录介质喷出(喷射)油墨(液体)来进行图像和文字等的记录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在该方式的打印机中,通过从油墨储罐向喷墨头(液体喷射头)供给油墨,并从该喷墨头的喷嘴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进行图像和文字等的记录。喷墨头可装卸地搭载于滑架,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该滑架设于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2983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中,要求即使在进行了液体喷射头的更换的情况下,也对被记录介质进行稳定的记录动作。因此,希望提供对滑架的设置位置精度高的液体喷射头、以及具备其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是安装于滑架的液体喷射头,该滑架设有被第一内表面划定的第一定位孔,该液体喷射头具备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一中间部件。第一中间部件具有第一扩张部分,该第一扩张部分能够相对于第一定位孔插入,并且通过向与自身的插入方向交叉的径向扩张而能够与第一内表面抵接。该第一扩张部分包括供第一定位部件插入的第一插入孔,通过第一定位部件相对于第一插入孔插入而向径向扩张。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是具备上述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头和安装有该液体喷射头的滑架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能够使对滑架的设置位置精度高,从而进行稳定的记录动作。其结果,能够确保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概略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头以及循环机构的概略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头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将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头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其他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头芯片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头芯片的仰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头芯片的截面图;

图8是将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头安装于滑架之前的状态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9是将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头安装于滑架的状态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10a是将图4所示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10b是将图10a所示的定位机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11是将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头安装于滑架之前的状态的其他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12是将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头安装于滑架的状态的其他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13a是将图4所示的其他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13b是将图13a所示的其他定位机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头的俯视图;

图15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安装于滑架之前的状态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16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安装于滑架的状态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17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18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定位机构的一个构成要素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19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20a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20b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其他的截面图;

图21a是表示本公开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定位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21b是表示本公开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定位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其他的俯视图;

图22a是表示包含本公开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定位机构的液体喷射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22b是表示包含本公开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定位机构的液体喷射头的其他的分解立体图;

图23a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23b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其他的剖视图;

图24a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24b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25a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6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25b是将本公开的变形例6所涉及的定位机构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按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使用一个中间部件和两个定位部件来进行底板和滑架的对准的例子)

2.变形例

变形例1(使用一个在两侧具有扩张部分的中间部件和两个定位部件来进行底板和滑架的对准的例子)

变形例2(使用一个中间部件和一个定位部件来进行底板和滑架的对准的例子)

变形例3(具备进行中间部件的微调整的机构的例子)

变形例4(使用能够从两个方向相对于滑架进行安装的中间部件来进行底板和滑架的对准的例子)

变形例5(使用相对于一个中间部件分割为两个的定位部件来进行底板和滑架的对准的例子)

变形例6(将中间部件和底板一体化的例子)

3.其他变形例。

<1.实施方式>

[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

图1是将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打印机1的概略结构例示意性地利用立体图表示的图。该打印机1是利用油墨对作为被记录介质的记录纸p进行图像和文字等的记录(打印)的喷墨打印机。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一对输送机构2a、2b、油墨储罐3、喷墨头4、循环机构5、扫描机构6。这些各部件容纳于具有规定形状的筐体10内。此外,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为能够识别的大小,适当变更了各部件的比例尺。

在此,打印机1与本公开中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一个具体例对应,喷墨头4(后述的喷墨头4y、4m、4c、4b)与本公开中的“液体喷射头”的一个具体例对应。

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2a、2b分别是将记录纸p沿着输送方向d(x轴方向)进行输送的机构。这些输送机构2a、2b各自具有网格辊21、压辊22以及驱动机构(未图示)。网格辊21以及压辊22各自沿着y轴方向(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驱动机构是使网络辊21围绕轴旋转(在z-x面内旋转)的机构,例如通过马达等构成。

(油墨储罐3)

油墨储罐3是将油墨容纳于内部的储罐。在本例中如图1所示,作为该油墨储罐3,设有单独地容纳黄色(y)、洋红色(m)、青色(c)、黑色(b)这四个颜色的油墨的四种储罐。即,设有容纳黄色的油墨的油墨储罐3y、容纳洋红色的油墨的油墨储罐3m、容纳青色的油墨的油墨储罐3c、以及容纳黑色的油墨的油墨储罐3b。这些油墨储罐3y、3m、3c、3b在筐体10内沿着x轴方向排列地配置。

此外,油墨储罐3y、3m、3c、3b各自除了容纳的油墨的颜色以外结构相同,因此以下统称为油墨储罐3来进行说明。

(喷墨头4)

喷墨头4是从后述的多个喷嘴h1、h2对记录纸p喷射(喷出)液滴状的油墨来进行图像和文字等的记录的头。在本例中如图1所示,作为该喷墨头4,也设有单独喷射分别容纳于上述的油墨储罐3y、3m、3c、3b的四个颜色的油墨的四种头。即,设有喷射黄色的油墨的喷墨头4y、喷射洋红色的油墨的喷墨头4m、喷射青色的油墨的喷射头4c、以及喷射黑色的油墨的喷射头4b。这些喷墨头4y、4m、4c、4b在筐体10内沿着y轴方向排列地配置。

此外,喷墨头4y、4m、4c、4b各自除了利用的油墨的颜色以外结构相同,因此以下统称为喷墨头4来进行说明。另外,关于该喷墨头4的详细结构在后文说明(参照图5~图7)。

(循环机构5)

循环机构5是用于在油墨储罐3内和喷墨头4内之间使油墨循环的机构。循环机构5构成为包含循环流路50,该循环流路50用于从油墨储罐3内向喷墨头4内供给油墨。此外,关于该循环机构5的详细结构在后文说明(参照图2)。

(扫描机构6)

扫描机构6是沿着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使喷墨头4扫描的机构。如图1所示,该扫描机构6具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导轨61a、61b、可移动地支承于这些导轨61a、61b的滑架62、使该滑架62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63。另外,驱动机构63具有配置于导轨61a、61b之间的一对带轮631a、631b、缠绕于这些带轮631a、631b之间的无接头带632、使带轮631a旋转驱动的驱动马达633。

带轮631a、631b分别沿着y轴方向配置于与各导轨61a、61b的两端附近对应的区域。滑架62连结于无接头带632。该滑架62具有载置前述的四种喷墨头4y、4m、4c、4b的平板状的基台62a、从该基台62a垂直(z轴方向)地立起的壁部62b。在基台62a上,喷墨头4y、4m、4c、4b沿着y轴方向排列地载置。

此外,构成通过这样的扫描机构6和前述的输送机构2a、2b而使喷墨头4和记录纸p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

(循环机构5)

图2是表示循环机构5的概略结构例的示意图。循环机构是在油墨储罐3和喷墨头4之间使油墨循环的机构,具备由油墨供给管51以及油墨排出管52构成的循环流路50、设于油墨供给管51的加压泵54、设于油墨排出管52的吸引泵55。油墨供给管51以及油墨排出管52例如通过可追随支承喷墨头4的扫描机构6的动作的程度地具有可挠性的弹性软管构成。

加压泵54是对油墨供给管51内加压,经由油墨供给管51对喷墨头4送出油墨的加压泵。通过加压泵54的功能,加压泵54和喷墨头4之间的油墨供给管51内相对于喷墨头4为正压。

吸引泵55是对油墨排出管52内减压,经由油墨排出管52从喷墨头4吸引油墨的吸引泵。通过吸引泵55的功能,吸引泵55和喷墨头4之间的油墨排出管52内相对于喷墨头4为负压。油墨能够通过加压泵54及吸引泵55的驱动而经由循环流路50在喷墨头4与油墨储罐3之间循环。

[喷墨头4的详细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1以及图3~图10b,对喷墨头4的详细结构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从斜上方观察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喷墨头4时的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从斜下方仰视安装于基台62a的喷墨头4时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是对头芯片403(后文出现)的详细结构例利用分解立体图表示的图。图6是对图5所示的拆卸了喷嘴板41(后文出现)的状态下的头芯片403的结构例示意性地利用仰视图(x-y仰视图)表示的图。图7是对沿着图6所示的vii-vii线的头芯片403的截面结构例(z-x截面结构例)示意性地表示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4是从后述的多个通道(通道c1、c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部喷出油墨的、所谓侧射型的喷墨头。另外,该喷墨头4是通过使用前述的循环机构5(循环流路50)来使油墨9在喷墨头4和油墨储罐3之间循环而利用的、循环式的喷墨头。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喷墨头4具有底板401、本体402、头芯片403。底板401是经由定位机构7a、7b而安装于基台62a的板状部件。本体402以及头芯片403以在它们之间夹住底板401的方式安装于基板401。此外,关于定位机构7a、7b在后文详述。

本体402内置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是进行打印机1中的各种动作的控制的控制部。该控制部例如是控制打印机1的图像和文字等记录动作(喷墨头4的油墨的喷射动作)的控制部。这样的控制部例如由具有由演算处理部和各种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

如图5所示,头芯片403主要具备喷嘴板(喷射孔板)41、促动器板42以及盖板43。这些喷嘴板41、促动器板42以及盖板43例如使用粘贴剂等相互贴合,以该顺序沿着z轴方向层叠。此外,以下沿着z轴方向将盖板43侧称为上方,并且将喷嘴板41侧称为下方来进行说明。

(喷嘴板41)

如图5所示,喷嘴板41例如由具有50μm左右的厚度的、聚酰亚胺等膜材料构成,粘贴于促动器板42的下表面。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该喷嘴板41中设有各自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两列喷嘴列(喷嘴列411、412)。这些喷嘴列411、412彼此沿着y轴方向隔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4为两列型的喷墨头。

喷嘴列411具有多个喷嘴h1,该多个喷嘴h1沿着x轴方向隔着规定的间隔沿直线排列地形成。这些喷嘴h1分别将喷嘴板41沿着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贯通,例如如图7所示,与后述的促动器板42中的喷出通道c1e内连通。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各喷嘴h1形成为在喷出通道c1e上沿着y轴方向位于中央部。另外,喷嘴h1的沿着x轴方向形成的节距与喷出通道c1e的沿着x轴方向形成的节距相同(相同节距)。在后文详细说明,从喷出通道c1e内被供给的油墨从这样的喷嘴列411内的喷嘴h1被喷出(喷射)。

喷嘴列412也同样地具有多个喷嘴h2,该多个喷嘴h2沿着x轴方向隔着规定的间隔沿直线排列地形成。这些喷嘴h2也分别将喷嘴板41沿着其厚度方向贯通,与后述的促动器板42中的喷出通道c2e内连通。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各喷嘴h2形成为在喷出通道c2e上沿着y轴方向位于中央部。另外,喷嘴h2的沿着x轴方向形成的节距与喷出通道c2e的沿着x轴方向形成的节距相同。在后文详细说明,从喷出通道c2e内被供给的油墨也从这样的喷嘴列412内的喷嘴h2被喷出。此外,这些喷嘴h1、h2各自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缩径的锥状的贯通孔。

(促动器板42)

促动器板42是例如由pzt(钛酸锆酸铅)等压电材料构成的板。在该促动器板42中,极化方向沿着厚度方向(z轴方向)被设定为一个方向。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该促动器板42中设有各自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两列通道列(通道列421、422)。这些通道列421、422彼此沿着y轴方向隔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

如图6所示,在这样的促动器板42中,在沿着x轴方向的中央部(通道列421、422的形成区域)设有油墨的喷出区域(喷射区域)a1。另一方面,在促动器板42中,在沿着x轴方向的两端部(通道列421、422的非形成区域)设有油墨的非喷出区域(非喷射区域)a2。该非喷出区域a2相对于喷出区域a1位于沿x轴方向的外侧。此外,促动器板42的沿着y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构成尾部420。

如图5以及图6所示,上述通道列421具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多个通道c1。这些通道c1沿着x轴方向隔着规定的间隔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而配置。各通道c1被由压电体(促动器板42)构成的驱动壁wd各自界定而成,在剖视下为凹状的槽部(参照图5)。

通道列422也同样地具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多个通道c2。这些通道c2沿着x轴方向隔着规定的间隔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而配置。各通道c2也被上述的驱动壁wd各自界定而成,在剖视下为凹状的槽部。

在此,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通道c1中,存在用于使油墨喷出的喷出通道c1e和使油墨不喷出的虚拟通道c1d。在通道列421中,这些喷出通道c1e和虚拟通道c1d沿着x轴方向交替地配置。各喷出通道c1e与喷嘴板41的喷嘴h1连通,另一方面,各虚拟通道c1d与喷嘴h1不连通,被喷嘴板41的上表面从下方覆盖。

同样地,在通道c2中,存在用于使油墨喷出的喷出通道c2e和使油墨不喷出的虚拟通道c2d。在通道列422中,这些喷出通道c2e和虚拟通道c2d沿着x轴方向交替地配置。各喷出通道c2e与喷嘴板41的喷嘴h2连通,另一方面,各虚拟通道c2d与喷嘴h2不连通,被喷嘴板41的上表面从下方覆盖。

另外,如图6所示,通道c1中的喷出通道c1e以及虚拟通道c1d以相对于通道c2中的喷出通道c2e以及虚拟通道c2d交错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4中,通道c1中的喷出通道c1e和通道c2中的喷出通道c2e配置为锯齿状。此外,如图5所示,在促动器板42中,在与虚拟通道c1d、c2d对应的部分形成有与虚拟通道c1d、c2d的沿着y轴方向的外侧端部连通的浅槽部dd。

在此,如图5以及图7所示,在上述驱动壁wd的对置的内侧面各自设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驱动电极ed。在该驱动电极ed中,存在设于面向喷出通道c1e、c2e的内侧面的公共电极edc、设于面向虚拟通道c1d、c2d的内侧面的有源电极eda。此外,如图7所示,这样的驱动电极ed(公共电极edc以及有源电极eda)在驱动壁wd的内侧面上只形成到深度方向(z轴方向)的中间位置为止。

在相同的喷出通道c1e(或喷出通道c2e)内对置的一对公共电极edc彼此在公共端子(未图示)中相互电连接。另外,相同的虚拟通道c1d(或虚拟通道c2d)内对置的一对有源电极eda彼此相互电分离。另一方面,经由喷出通道c1e(或喷出通道c2e)而对置的一对有源电极eda彼此在有源端子(未图示)中相互电连接。

在此,如图5所示,在前述的尾部420中,装配有将驱动电极ed和控制部(喷墨头4中的后述的控制部40)之间电连接的柔性印刷基板44。形成于该柔性印刷基板的配线图案(未图示)相对于上述的公共端子以及有源端子电连接。由此,从后述的控制部40经由柔性印刷基板44对各驱动电极ed施加驱动电压。

(盖板43)

如图5所示,盖板43以将促动器板42中的各通道c1、c2(各通道列421、422)封堵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该盖板43与促动器板42的上表面粘贴,成为板状结构。

如图5所示,在盖板43中分别形成有一对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1a、432a、一对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1b、432b。具体地,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1a以及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1b分别形成于与促动器板42中的通道列421(多个通道c1)对应的区域。另外,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2a以及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2b分别形成于与促动器板42中的通道列422(多个通道c2)对应的区域。

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1a形成于各通道c1的沿着y轴方向的内侧的端部附近,成为凹状的槽部。在该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1a中,在与各喷出通道c1e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将盖板43沿着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贯通的供给狭缝sa。同样地,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2a形成于各通道c2的沿着y轴方向的内侧的端部附近,成为凹状的槽部。在该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2a中,在与各喷出通道c2e对应的区域,也形成有上述供给狭缝sa。

此外,这些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1a、432a分别是构成喷墨头4的前述入口部tin的部分。

如图3所示,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1b形成于各通道c1的沿着y轴方向的外侧的端部附近,成为凹状的槽部。在该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1b中,在与各喷出通道c1e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将盖板43沿着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排出狭缝sb。同样地,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2b形成于各通道c2的沿着y轴方向的外侧的端部附近,成为凹状的槽部。在该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2b中,在与各喷出通道c2e对应的区域,也形成有上述排出狭缝sb。

此外,这些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1b、432b分别是构成喷墨头4的前述出口部tout的部分。

如此,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1a以及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1b各自经由供给狭缝sa以及排出狭缝sb与各喷出通道c1e连通,另一方面,与各虚拟通道c1d不连通。即,各虚拟通道c1d被这些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1a以及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1b的底部封堵。

同样地,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2a以及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2b各自经由供给狭缝sa以及排出狭缝sb与各喷出通道c2e连通,另一方面,与各虚拟通道c2d不连通。即,各虚拟通道c2d被这些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2a以及出口侧共通油墨室432b的底部封堵。

(定位机构7a)

接下来,参照图8~图10b,对定位机构7a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8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之前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a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截面图。另一方面,图9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a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截面图。另外,图10a是表示定位机构7a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0b是表示定位机构7a中的中间部件73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图8、图9以及图10a所示,定位机构7a具有定位部件71、72以及中间部件73。如图10b所示,中间部件73具有平板状的基部730、竖立设置于该基部730的两表面的凸部731以及凸部732。中间部件73优选由例如比底板401和滑架62易于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在凸部731以及凸部732中,优选设有多个沿其突出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狭缝s73。在中间部件73中,设有贯穿凸部731、基部730以及凸部732的孔h73。中间部件73的孔h73例如具有圆筒状的内表面h73s。进一步地,在中间部件73的基部730中设有多个(在图8、图9、图10a以及图10b的例子中为三个)螺孔k730。在此,定位部件71、72是分别与本公开的“第一定位部件”以及“第二定位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中间部件73是与本公开的“第一中间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另外,凸部731是与本公开的“第一扩张部分”对应的一个具体例,中间部件73的孔h73是与本公开的“第一插入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进一步地,在底板401中的、在z轴方向上与中间部件73的螺孔k730对应的位置,设有将底板401在z轴方向上贯穿的孔h401。即,基部730的一部分与底板401的一部分以中间部件73的基部730的螺孔k730和底板401的孔h401在z轴方向上连通的方式重合。底板401和中间部件73的基部730通过螺丝74贯穿孔h401并与螺孔k730螺纹接合而紧固。

在滑架62的基台62a中,设有供凸部731插入的孔h62a,在底板401中的、在z轴方向上与孔h62a对应的位置设有孔h401a。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具有内表面h62as。在此,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是与本公开的“第一定位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其内表面h62as是与本公开的“第一内表面”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以通过定位部件71插入孔h73而向与自身的插入方向(+z方向)交叉的径向y731(参照图9)扩张的方式变形(例如弹性变形)。插入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凸部731通过这样的变形而能够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表面h62as抵接。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定位部件71具有包含形成于外周面的螺纹n711并向z轴方向延伸的轴部711、沿着z轴方向越远离轴部711径向y731(参照图9)的尺寸越扩张的锥部712。由此,凸部731的径向y731的尺寸随着定位部件71相对于中间部件73向-z方向移动而扩张。

定位部件72设为能够与定位部件71螺纹接合。具体地,定位部件72是具有在自身的内表面形成有螺纹n72的圆环状的外观的螺母状部件,定位部件71的轴部711通过螺纹n72与螺纹n711螺纹接合而贯穿插入。通过定位部件71相对于定位部件72例如向右旋转从而使定位部件71和定位部件72在z轴方向上能够互相接近,但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2为与定位部件72抵接。因此,当定位部件71以相对于定位部件72接近的方式移动时,定位部件71的轴部711从凸部731侧深深地进入中间部件73的孔h73。此时,定位部件71的锥部712的锥面712s将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的前端部中的内表面h73s向径向y731按压而扩大。以向径向y731扩张的方式变形的凸部731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表面h62as能够抵接。因此,图8可以说表示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向径向y731扩大前的阶段的、凸部731的收缩时的状况。另外,图9可以说表示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向径向y731扩大后的阶段的、凸部731的扩张时的状况。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希望满足下述条件式(1)。

φb1<φa≤φb2……(1)

其中,φa为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径,φb1为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的收缩时的外径,φb2为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的扩张时的外径。

(定位机构7b)

接下来,参照图11~图14,对定位机构7b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1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之前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b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截面图。另一方面,图12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b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截面图。图13a是表示定位机构7b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3b是表示定位机构7b中的中间部件82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图14是表示从头芯片403侧观察喷墨头4的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11、图12以及图13a所示,定位机构7b具有定位部件81以及中间部件82。如图13b所示,中间部件82具有扩张部分821和倾斜部分822。在扩张部分821中,优选设有多个沿z轴方向延伸的狭缝s82。在中间部件82中,设有将其内部沿z轴方向贯穿的孔h82。中间部件82尤其优选由例如比底板401和滑架62易于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在此,定位部件81是与本公开的“第三定位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中间部件82是与本公开的“第二中间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另外,中间部件82的扩张部分821是与本公开的“第三扩张部分”对应的一个具体例,中间部件82的孔h82是与本公开的“第三插入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在滑架62的基台62a中,供中间部件82的扩张部分821插入的孔h62b设于与孔h62a不同的位置,在底板401中的、在z轴方向上与孔h62b对应的位置设有孔h401b。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b具有内表面h62bs,底板401的孔h401b具有内表面h401bs。如图14所示,在底板401中,孔h401a设于一端,并且h401b设于另一端。在此,如图14所示,底板401中的孔h401b优选为具有沿着x轴方向的长轴和沿着y轴方向的短轴的长孔。在该情况下,在底板401中,优选在作为长孔的孔h401b的长轴的延长线上设有孔h401a。此外,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b是与本公开的“第一辅助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内表面h62bs是与本公开的“第三内表面”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另外,底板401的孔h401b是与本公开的“第二辅助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中间部件82的扩张部分821以通过定位部件81插入孔h82而被定位部件81按压、从而向与自身的插入方向(+z方向)交叉的径向y821(参照图12)扩张的方式变形(例如弹性变形)。插入孔h62b的扩张部分821通过该变形能够与内表面h62bs抵接。进一步地,中间部件82的倾斜部分822是越沿着z轴方向远离扩张部分821径向y821的尺寸(xy面内的尺寸)越扩大的部分,并具有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822s。倾斜面822s在位于中间部件82的前端的扩张部分821深深地插入孔h62b的状态下与边缘401e抵接。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定位部件81包含形成于外周面的螺纹n81并具有向z轴方向延伸的部分。定位部件81的螺纹n81与中间部件82的螺纹n82螺纹接合。由此,扩张部分821的径向y821的尺寸随着定位部件81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中间部件82向+z方向移动而扩张。

[基于定位机构7a、7b的喷墨头4的定位方法]

在此,对基于上述的定位机构7a、7b的、喷墨头4对于滑架62的定位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如图8所示,将中间部件73固定于底板401。具体地,在将设于中间部件73的基部730的螺孔k730与设于底板401的螺孔k401重合以后,通过与螺孔k401以及螺孔k730两方螺纹接合的螺丝74来将中间部件73与底板401紧固。

接下来,以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插入设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孔h62a的方式,将喷墨头4载置于基台62a。此时,使设于底板401的另一端的孔h401b与设于基台62a的孔h62b大体一致。

在该状态下,使用定位部件71、72来进行喷墨头4对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对准。具体地,如图9所示,将定位部件71的轴部711贯穿插入中间部件73的孔h73,使定位部件71的轴部711的螺纹n711与定位部件72的螺纹n72螺纹接合。进一步地,通过将z轴作为旋转轴而使定位部件72旋转并拧紧,从而使定位部件71相对于中间部件73向-z方向行进。其结果,被锥部712的锥面712s按压的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向径向y731扩大,变为与设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孔h62a的内表面h62as抵接。由此,基台62a的孔h62a的中心位置和中间部件73的孔h73的中心位置对准。

接下来,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将中间部件82的扩张部分821插入底板401的孔h401b以及滑架62的基台62a的孔h62b。此时,通过使倾斜部分822的倾斜面822s与边缘401e抵接,来进行中间部件82相对于底板401的大致的对准。在此,如图14所示,底板401的孔h401b是具有沿着x轴方向的长轴和沿着y轴方向的短轴的长孔。因此,即使底板401的孔h401b与设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孔h62b在x轴方向上稍微偏离,也能够使中间部件82的扩张部分821与底板401的孔h401b以及滑架62的基台62a的孔h62b连通。此外,关于y轴方向上的底板401的孔h401b和滑架62的基台62a的孔h62b的偏离,通过在xy面中以中间部件73的中心位置为旋转中心而使底板401旋转,能够使孔h401b和孔h62b重合。

在将中间部件82的扩张部分821插入底板401的孔h401b以及孔h62b以后,将定位部件81插入中间部件82的孔h82。具体地,使中间部件82的螺纹n82与定位部件81的螺纹n81螺纹接合,通过以z轴为旋转轴使定位部件81旋转并拧紧,来使定位部件81相对于中间部件82向+z方向行进。其结果,通过设于中间部件82的孔h82的内表面的前端部的锥面h82s和定位部件81的前端部抵接,被按压的中间部件82的扩张部分821向径向y821扩大,从而使中间部件82的扩张部分821与滑架62的基台62a的孔h62b的内表面h62bs抵接。由此,进行滑架62的基台62a的孔h62b和中间部件82的对准。

基于定位机构7a、7b的、喷墨头4相对于滑架62的定位完成以后,通过另行设置的螺钉等将基台62a和底板401紧固。由此,能够将滑架62和喷墨头4牢固地固定。

[动作]

(a.打印机1的基本动作)

在该打印机1中,像以下这样来进行对于记录纸p的图像和文字等的记录动作(打印动作)。此外,作为初始状态,假设图1中所示的四种油墨储罐3(3y、3m、3c、3b)中分别被充分地封入对应的颜色(四色)的油墨。另外,油墨储罐3内的油墨为经由循环机构5填充于喷墨头4内的状态。

在这样的初始状态下,当使打印机1工作时,通过使输送机构2a、2b中的网格辊21各自旋转,记录纸p沿着输送方向d(x轴方向)被输送到网格辊21和压辊22之间。另外,与这样的输送动作同时,驱动机构63中的驱动马达633通过使带轮631a、631b各自旋转,来使无接头带632动作。由此,滑架62一边被导轨61a、61b引导,一边沿着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往复移动。而且在此时,通过由各喷墨头4(4y、4m、4c、4b),将四色的油墨适当地喷出到记录纸p,来进行对于该记录纸p的图像和文字等的记录动作。

(b.喷墨头4的详细动作)

接着,参照图1、图2、图5~图7,对喷墨头4的详细动作(油墨的喷射动作)进行说明。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4(侧射型、循环式的喷墨头)中,像以下这样来进行使用切断(分享)模式的油墨的喷射动作。

首先,当上述的滑架62(参照图1)开始往复移动时,控制部经由柔性印刷基板44对喷墨头4内的驱动电极ed(公共电极edc以及有源电极eda)施加驱动电压。具体地,控制部40对配置于将喷出通道c1e、c2e界定而成的一对驱动壁wd的各驱动电极ed施加驱动电压。由此,这些一对驱动壁wd分别以向与该喷出通道c1e、c2e邻接的虚拟通道c1d、c2d侧突出的方式变形(参照图7)。

在此,如前所述,在促动器板42中极化方向被设定为一个方向,并且驱动电极ed只形成到驱动壁wd的内侧面上的深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止。因此,通过利用控制部40施加驱动电压,驱动壁wd以驱动壁wd的深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中心弯曲变形为v字状。而且,通过这样的驱动壁wd的弯曲变形,喷出通道c1e、c2e以恰似膨胀的方式变形。

如此,通过由一对驱动壁wd中的压电厚度滑移效应引起的弯曲变形,喷出通道c1e、c2e的容积增大。而且,通过喷出通道c1e、c2e的容积增大,储存于入口侧共通油墨室431a、432a内的油墨9向喷出通道c1e、c2e内被导向(参照图5)。

接下来,像这样向喷出通道c1e、c2e内被导向的油墨变为压力波而传播到喷出通道c1e、c2e的内部。而且,在该压力波到达喷嘴板41的喷嘴h1、h2的时间点,施加于驱动电极ed的驱动电压变为0(零)v。由此,驱动壁wd从上述的弯曲变形的状态复原,从而导致暂时增大的喷出通道c1e、c2e的容积再次变回到原来(参照图7)。

像这样,当喷出通道c1e、c2e的容积变回到原来时,喷出通道c1e、c2e内部的压力增加,喷出通道c1e、c2e内的油墨被加压。其结果,液滴状的油墨通过喷嘴h1、h2向外部(朝向记录纸p)被喷出(参照图7)。像这样来进行喷墨头4中的油墨的喷射动作(喷出动作),其结果,进行对于记录纸p的图像和文字等的记录动作。

特别是,如前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喷嘴h1、h2各自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缩径的锥状(参照图7),因此能够以高速将油墨笔直(直线性良好)地喷出。由此,能够进行高图像质量的记录。

[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4以及打印机1的作用以及效果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定位部件71向中间部件73的孔h73的插入,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向径向y731扩张,扩张的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表面h62as抵接。在滑架62的基台62a中,孔h62a的内表面h62as例如具有比孔h62a的边缘62e(参照图8)高的加工精度。孔h62a的边缘62e例如容易发生在孔h62a的制作(开孔加工)时的“毛刺”和“塌陷”,是比孔h62a的内表面h62as的尺寸精度差的部位。另一方面,孔h62a的内表面h62as能够利用钻床等以高尺寸精度进行加工。因此,通过以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表面h62as为基准来定位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能够比较容易地提高中间部件73相对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位置精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能够不进行烦杂的位置调整地降低喷墨头4的更换前后的打印品质的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731的径向y731的尺寸随着定位部件71相对于凸部731向插入方向(+z方向)移动而扩张。具体地,定位部件71具有形成有螺纹n711的轴部711和径向y731的尺寸随着沿插入方向(+z方向)远离轴部711而扩张的锥部712。由此,凸部731的径向y731的尺寸根据定位部件71在z轴方向上相对于凸部731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其结果,通过进行定位部件71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的微调整,能够进行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的中心位置和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中心位置的微调整,从而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对准。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能够更加降低喷墨头4的更换前后的打印品质的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满足条件式(1)。由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径φa比凸部731中的收缩时的外径φb1大,因此定位部件71未插入孔h73的状态的凸部731能够插入孔h62a。另一方面,由于凸部731中的扩张时的外径φb2大于等于孔h62a的内径φa,因此定位部件71插入孔h73的状态的凸部731能够与孔h62a的内表面62as抵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事先规定中间部件73和喷墨头4的基准位置(例如喷嘴h1、h2中的成为基准的喷嘴的位置)的相对位置,将中间部件73固定于规定的位置。该情况下,由中间部件73引起的误差成分被排除,从而更加提高喷墨头4相对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定位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备定位部件81和中间部件82,滑架62还具有设于与孔h62a不同位置的孔h62b,扩张部分821能够相对于孔h62b插入,并且通过向径向y821扩张而能够与内表面h62bs抵接。通过这样的结构,高精度地进行孔h62a和中间部件73的对准,并且高精度地进行孔h62a和中间部件82的对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能够更加降低喷墨头4的更换前后的打印品质的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底板401,该底板401设有设于与孔h62a对应的位置的孔h401a、和设于与孔h62b对应的位置的孔h401b,孔h401b为长孔,孔h401a设在该长孔的长轴的延长线上。由此,能够进行中间部件82的xy面内的位置的微调整。因此,即使在产生了加工上的尺寸误差的情况下,即在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和孔h62b的间隔与中间部件73和中间部件82的间隔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简便且精度良好地进行滑架62和中间部件73以及中间部件82的对准。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4,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相对于滑架62以高位置精度安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位机构7b中也可以采用与定位机构7a相同的结构。

<2.变形例>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变形例1~5)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变形例1)

首先,参照图15以及图16,对作为能够取代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定位机构7a而适用于喷墨头4的变形例1的定位机构7c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5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之前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c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截面图。另一方面,图16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c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截面图。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变形例1的定位机构7c除了具有定位部件71以及中间部件73,还取代定位部件72而具有定位部件75。定位部件71以及中间部件73为与图8~图10b所示的定位部件71以及中间部件73在实质上相同的定位部件71以及中间部件73。但是,在中间部件73的基部730中也可以不设有螺孔k730。

另外,在变形例1的定位机构7c中,在底板401中不设有螺孔k401a的基础上,在底板401中的与孔h62a对应的位置取代孔h401a而形成有孔h401c。孔h401c是被内表面h401cs划定的空间,设于与孔h62a对应的位置。

定位部件75在其外周面具有包含锥面751s的倾斜部751。另外,定位部件75设为能够与定位部件71螺纹接合。定位部件75是具有在形成有孔h75的自身的内表面形成有螺纹n75的圆环状的外观的螺母状部件,定位部件71的轴部711通过螺纹n75与螺纹n711螺纹接合而贯穿插入。

通过定位部件75相对于定位部件71例如向右旋转从而使定位部件71和定位部件75在z轴方向上能够互相接近。此时,定位部件71的锥面712s使凸部731的前端部中的内表面h73s向径向y731扩大,并且定位部件75的锥面751s使凸部732的前端部中的内表面h73s向径向y732扩大(参照图16)。以向径向y731扩张的方式变形的凸部731与内表面62as能够抵接。另一方面,以向径向y732扩张的方式变形的凸部732与内表面h401cs能够抵接。因此,可以说图15表示凸部731、732向径向y731、y732扩大之前的阶段的、凸部731、732的收缩时的状况,图16表示凸部731、732向径向y731、y732扩大之后的阶段的、凸部731、732的扩张时的状况。

在此,内表面h401cs、孔h401c、底板401、定位部件75、凸部732以及孔h75分别是与本公开的“第二内表面”、“第二定位孔”、“底板”、“第二定位部件”、“第二扩张部分”以及“第二插入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变形例1的定位机构7c希望除了满足条件式(1),还满足下述的条件式(2)。

φd1<φc≤φd2……(2)

其中,φc为孔h401c的内径,φd1为凸部732的收缩时的外径,φd2为凸部732的扩张时的外径。

如此,变形例1的定位机构7c还具备设为与定位部件71能够螺纹接合的定位部件75,在底板401中,包含内表面h401cs的孔h401c设于在z轴方向上与孔h62a对应的位置。在此,定位部件75包含与孔h73连通的孔h75。进一步地,中间部件73还具有凸部732,该凸部732能够向-z方向插入孔h401c,并且通过向径向y732扩张而能够与内表面h401cs抵接。该凸部732贯穿供定位部件71的轴部711贯穿中间部件73的孔h73,并且插入孔h75,通过轴部711的螺纹n711和定位部件75的螺纹n75螺纹接合而被凸部732施力从而向径向y732扩张。变形例1的定位机构7c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简便且精度良好地进行中间部件73相对于滑架62的对准和中间部件73相对于底板401的对准。其结果,能够简便且精度良好地进行喷墨头4相对于滑架62的对准。

另外,变形例1的定位机构7c还具备设为与定位部件71能够螺纹接合的定位部件75,还具有包含供中间部件73贯穿自身的孔h73的凸部732,该凸部732通过定位部件71进入孔h73并且定位部件75相对于孔h73插入而向径向y732扩张。因此,定位机构7c是能够从+z方向以及-z方向双方将喷墨头4相对于滑架62的基台62a进行安装的定位机构。

此外,在变形例1中,取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7a而采用定位机构7c,但也可以取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7b而采用定位机构7c。

(变形例2)

接下来,参照图17以及图18,对作为能够取代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定位机构7a而适用于喷墨头4的变形例2的定位机构7d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7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d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截面图。另外,图18是表示构成定位机构7d的中间部件77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图17所示,该定位机构7d具有定位部件76和中间部件77。在底板401中设有孔h401d,该孔h401d是被倒角的倾斜面h401d1和沿z轴方向延伸的内表面h401ds划定的空间。底板401的孔h401d设于在z轴方向上与孔h62对应的位置。底板401的孔h401d中的、被内表面h401ds划定的部分的内径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的内径实质上相同。

如图18所示,中间部件77具有本体部分771、倾斜部分772和前端部分773。中间部件77优选由例如比底板401和滑架62易于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本体部分771是沿z轴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具有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的内径实质上相同或稍大的外径。倾斜部分772具有越远离本体部分771径向的尺寸越扩张的形状。前端部分773位于从本体部分771观察时与倾斜部分772相反的一侧。如图17所示,前端部分773包含倾斜的内表面,并构成为越朝向前端内径越慢慢地狭窄。进一步地,在倾斜部分772以及前端部分773中,优选分别设有多个沿z轴方向延伸的狭缝s772、s773(图18)。

如图17所示,本体部分771贯穿底板401的孔h401d并能够插入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另外,倾斜部分772与底板401的孔h401d的倾斜面h401d1抵接。倾斜面h401d1与倾斜部分772的倾斜角度对应而倾斜。另外,在中间部件77中,设有将其内部沿z轴方向贯穿并且被形成有螺纹n77的内表面划定的孔h77,定位部件76插入该孔h77。定位部件76是具有与中间部件77的螺纹n77螺纹接合的螺纹n76的螺丝部件,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轴部761、在z轴方向上越远离轴部761径向的尺寸越扩大的头部762。轴部761具有比本体部分771的孔h77的内径稍大的外径。头部762包含沿着倾斜部分772倾斜的倾斜面762s。

在此,定位部件76是与本公开的“第一定位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中间部件77是与本公开的“第一中间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另外,本体部分771是与本公开的“第一扩张部分”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倾斜部件772是与本公开的“第二扩张部分”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孔h77是与本公开的“第一插入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倾斜面h401d1是与本公开的“缘部”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孔h401d是与本公开的“第二定位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在变形例2的定位机构7d中,本体部分771贯穿孔h401d并插入孔h62,在倾斜部分772与孔h401g的倾斜面401d1抵接的状态下,定位部件76插入孔h77。通过定位部件76插入孔h77并拧紧,从而中间部件77被定位部件76按压,以向与插入方向(+z方向)交叉的径向扩张的方式变形(例如弹性变形)。由此,扩张的中间部件77的本体部分771以及倾斜部分772与底板401中的倾斜面h401d1以及内表面h401ds抵接,因此进行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和底板401的孔h401d的对准。

如此,在变形例1的定位机构7d中,利用中间部件73的本体部分771以及倾斜部分772,能够进行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和底板401的孔h401d的对齐。其结果,能够简便地进行滑架62的基台62a和喷墨头4的底板401的对准。

(变形例3)

接下来,参照图19~图21b,对作为能够取代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定位机构7a而适用于喷墨头4的变形例3的定位机构7e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9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e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20a以及图20b均为与图19对应的截面图。进一步地,图21a以及图21b是分别与图20a以及图20b对应的俯视图。

如图19、图20a以及图20b所示,定位机构7e具有旋转体91以及旋转体92、在y轴方向上被这些所夹住的定位部件93以及中间部件94。另外,在底板401中,包含内表面h401es的孔h401e设于与孔h62a对应的位置。在此,旋转体91以及旋转体92分别是与本公开的“第一旋转体”以及“第二旋转体”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另外,定位部件93以及中间部件94分别是与本公开的“第一定位部件”以及“第一中间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进一步地,内表面h401es以及孔h401e分别是与本公开的“第二内表面”以及“第二定位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旋转体91以及旋转体92例如为螺丝,各自在以旋转轴j91以及旋转轴j92为中心旋转的同时,能够沿着z轴方向移动。旋转体91、92各自具有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的轴部911、921、和安装于该轴部911、921的上端的头部912、922。头部912、922的外径比轴部911、921的外径大。在此,头部912以及头部922分别是与本公开的“第一凸部”以及“第二凸部”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中间部件94具有设有狭缝的轴部941、和安装于该轴部941的上端的头部942。中间部件94设为能够以旋转轴j94为中心旋转,其头部942具有相对于旋转轴j94倾斜的外周面942s。中间部件94的轴部941贯穿底板401的孔h401e并插入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中间部件94的轴部941是与本公开的“第一扩张部分”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另外,在中间部件94中,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的孔h94,在该孔h94中插入有定位部件93。轴部941的径向的尺寸通过在孔h94中插入定位部件93而扩张。其结果,轴部941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表面h62as抵接。

进一步地,在中间部件94中,轴部941中的、与头部942的连接部分为扁平部943。如图21a以及图21b所示,该扁平部943在与z轴方向正交的水平截面(xy截面)上,具有比底板401的孔h401e的内径短的最小尺寸l2、和长度大于等于孔h401e的内径的最大尺寸l1。中间部件94通过以旋转轴j94为中心旋转,可得到例如如图21a所示的扁平部943的外缘与孔h401e的内表面h401es抵接的状态、如图21b所示的扁平部943的外缘离开孔h401e的内表面h401es的状态。

另一方面,旋转体91、旋转体92以及中间部件94以旋转体91、92的头部912、922的外缘各自与中间部件94的头部942的外周面942s抵接的方式配置。旋转体91、92的轴部911、921与设于底板401的螺孔螺纹接合。在此,在孔h401e的中心位置(基准位置)和孔h62a的中心位置(基准位置)稍微偏离的情况下,在该定位机构7e中,能够使用旋转体91以及旋转体92来进行中间部件94的y轴方向的对准。具体地,首先如图21b所示,使中间部件94旋转,成为扁平部943的外缘离开孔h401e的内表面401es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例如使旋转体91向右旋转从而使头部912向+z方向移动,并且使旋转体92向左旋转从而使头部922向-z方向移动时,包含与头部912、922抵接的外周面942s的头部942向+y方向被施力,从而使中间部件94向+y方向移动。相反地,当使旋转体91向左旋转从而使头部912向-z方向移动,并且使旋转体92向右旋转从而使头部922向+z方向移动时,中间部件94向-y方向移动。

如此,根据变形例3的定位机构7e,通过适当选择旋转体91以及旋转体92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量(旋转角),能够调整中间部件94的位置。此外,在变形例3的定位机构7e中使用两个旋转体91、92,但在调整方向仅为+y方向或-y方向中的任意一方即可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用旋转体91、92中的任意一方。但是,通过使用两个旋转体91、92,能够在+y方向以及-y方向这两个方向上调整中间部件94的位置。另外,在变形例3的定位机构7e中,中间部件94包含与旋转体91、92的头部912、922抵接的倾斜的外周面942s,并且包含扁平部943。因此,中间部件94通过使其姿态变化,即通过将扁平部943的外缘从与内表面401es接触的姿态向离开内表面401es的状态切换,能够使用旋转体91、92来进行中间部件94的位置的微调整。

(变形例4)

接下来,参照图22a、图22b、图23a以及图23b,对作为能够适用于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墨头4的变形例4的定位机构7f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2a是在从滑架62的基台62a的上方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情况下的喷墨头4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另一方面,图22b是在从滑架62的基台62a的下方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情况下的喷墨头4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3a与图22a对应,是在从滑架62的基台62a的上方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下的定位机构7f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截面图。另一方面,图23b与图22b对应,是在从滑架62的基台62a的下方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下的定位机构7f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变形例4的定位机构7f取代中间部件73而具有中间部件78这一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7a不同。因此,在以下的记载中,对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7a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其说明。此外,在变形例4中,定位机构7f设于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以及孔h62b各自对应的位置,但实质上均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与孔h62a对应的定位机构7f进行描述。如图23a、图23b所示,中间部件78具有作为基体部分的平板状的基部780、从该基部780沿着z轴方向朝向互为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凸部781以及凸部782。中间部件78优选由例如比底板401和滑架62易于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在中间部件78中,设有作为贯穿凸部781、基部780以及凸部782的第一插入孔的孔h78。进一步地,在中间部件78的基部780中,设有多个螺孔k780。在此,中间部件78、凸部781以及凸部782分别是与本公开的“第一中间部件”、“第一扩张部分”以及“第二扩张部分”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另外,中间部件73的孔h78是与本公开的“第一插入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进一步地,在底板401中的、在z轴方向上与中间部件78的螺孔k780对应的位置,设有将底板401在z轴方向上贯穿的孔h401。即,基部780的一部分与底板401的一部分以中间部件78的基部780的螺孔k780和底板401的孔h401在z轴方向上连通的方式重合。底板401和中间部件78的基部780通过螺丝74贯穿孔h401并与螺孔k780螺纹接合而紧固。

中间部件78的凸部781以通过定位部件71插入孔h78而向与自身的插入方向(-z方向)交叉的径向y738(参照图23a)扩张的方式变形(例如弹性变形)。如图23a所示,向-z方向插入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凸部781通过这样的变形而能够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表面h62as抵接。

关于中间部件78的凸部782也同样地,以通过定位部件71插入孔h78而向与自身的插入方向(+z方向)交叉的径向y78(参照图23b)扩张的方式变形(例如弹性变形)。如图23b所示,向+z方向插入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凸部782通过这样的变形而能够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的内表面h62as抵接。

另外,变形例4的定位机构7f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7a同样地,包含与孔h78连通的孔h72,并进一步具有设为与定位部件71能够螺纹接合的定位部件72。凸部782通过定位部件71贯穿孔h78并且插入孔h72而与定位部件72螺纹接合,从而向径向y78扩张。

如此,在变形例4的定位机构7f中,朝向互为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凸部781以及凸部782这两方能够相对于滑架62的孔h62a选择性地插入,通过向径向y78扩张,从而能够与内表面h62as抵接。因此,能够从+z方向以及-z方向将喷墨头4相对于滑架62安装。

(变形例5)

接下来,参照图24a以及图24b,对作为能够适用于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墨头4的变形例5的定位机构7g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4a以及图24b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g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立体图以及截面图。此外,图24b表示沿图24a所示的xxiv-xxiv线的箭头方向的截面。

变形例5的定位机构7g取代定位部件76而具有定位部件79这一点与上述变形例3的定位机构7d不同。因此,在以下的记载中,对与上述变形例3的定位机构7d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在变形例5的定位机构7g中,在底板401设有孔h401g,该孔h401g是被沿z轴方向延伸的内表面划定的空间。底板401的孔h401g设于在z轴方向上与孔h62对应的位置。底板401的孔h401g的内径比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的内径大。另外,形成孔h401g的内表面中的、与滑架62的基台62a相反的一侧的端缘h401ge构成为能够与中间部件77的倾斜部分772的斜面s772抵接。

定位部件79具有下部定位部件791和上部定位部件792,下部定位部件791和上部定位部件792依次插入孔h77。下部定位部件791是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纹n791的螺丝部件,该螺纹n791通过与设于孔h77的螺纹n77螺纹接合从而能够沿着z轴移动。下部定位部件791具有比本体部分771的孔h77的内径稍大的外径。上部定位部件792是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纹n792的螺丝部件,其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轴部792a、在z轴方向上越远离轴部792a径向的尺寸越扩大的头部792b。轴部792a具有比本体部分771的孔h77的内径稍大的外径。头部792b包含沿着倾斜部分772倾斜的倾斜面792bs。上部定位部件792通过螺纹n792与设于孔h77的螺纹n77螺纹接合从而能够沿着z轴移动。

在此,定位部件79是与本公开的“第一定位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孔h401g是与本公开的“第二定位孔”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在变形例5的定位机构7g中,本体部分771贯穿孔h401g并插入孔h62,在中间部件77的倾斜部分772的斜面s772与底板401的孔h401g的端缘h401ge抵接的状态下,下部定位部件791和上部定位部件792依次插入孔h77。首先,通过将下部定位部件791插入孔h77并拧紧,从而下部定位部件791向+z方向行进,并与中间部件77中的设有狭缝s773的前端部分773的内表面抵接。由此,中间部件77中的前端部分773以及本体部分771被下部定位部件791按压,以向与插入方向(+z方向)交叉的径向扩张的方式变形(例如弹性变形)。其结果,扩张的中间部件77的本体部分771的外周面以及前端部分773的外周面变为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的内表面h62s抵接。此后,通过将上部定位部件792插入孔h77并拧紧,从而上部定位部件792向+z方向行进,上部定位部件792中的头部792b的倾斜面792bs与中间部件77的倾斜部分772抵接。其结果,中间部件77中的倾斜部分772的斜面s772变为与底板401的孔h401g的端缘h401ge抵接。由此,进行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和底板401的孔h401g的对准。

如此,在变形例5的定位机构7g中,利用中间部件77和定位部件79,也能够进行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和底板401的孔h401g的对齐。其结果,能够简便地进行滑架62的基台62a和喷墨头4的底板401的对准。

<3.其他变形例>

以上,举了几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等,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具体地举出打印机、喷墨头以及头芯片中的各部件的结构例(形状、配置、个数等)进行了说明,但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等进行说明的部件不被限定,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或配置、个数等。例如中间部件不限定于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等进行说明的中间部件,也可以是例如橡胶圈等、由环状的弹性部件构成的中间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以及凸部732设有多个沿其突出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狭缝s73,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中间部件73的凸部731以及凸部732不具有狭缝s73的中间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与孔h62a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机构7a且在与孔h62b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机构7b的情况进行了示例,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即,在与孔h62a以及孔h62b对应的位置,也可以各自使用利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5进行说明的定位机构7a~7g中的任一个。另外,采用的定位机构7a~7g的组合可为任意。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能够使喷墨头4对滑架62的设置位置精度提高,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记录动作。其结果,能够确保高的可靠性。此外,定位机构7a~7d、7f、7g中的定位部件71、81、75、76、79可成为与本公开的“第三定位部件”对应的一个具体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中间部件73等与底板401独立的情况进行了示例,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像作为图25a以及图25b所示的变形例6的定位机构7h这样,通过利用一对中间部件止动螺丝84a、84b将中间部件83相对于底板401紧固,从而将中间部件83和底板401一体化。中间部件83事先安装在底板401中的安装位置p83。安装位置p83是喷墨头4的基准位置、例如位于在x-y面内距离从多个喷嘴h1、h2中选择的一个喷嘴的位置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图25a以及图25b是将喷墨头4(底板401)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状态的定位机构7g及其附近放大表示的立体图以及截面图。但是,在图25a以及图25b中,省略了滑架62(基台62a)的图示。此外,图25b表示沿图25a所示的xxv-xxv线的箭头方向的截面。中间部件83具有基部830、从该基部830向下方(-z方向)突出的凸部831、贯穿基部830以及凸部831的孔h83。定位机构7h还具备插入孔h83的定位部件85。中间部件83的凸部831以通过定位部件85插入孔h83而向与自身的插入方向(-z方向)交叉的径向扩张的方式变形(例如弹性变形)。插入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或孔h62b的凸部831通过像这样的变形而能够与滑架62的基台62a中的孔h62a或孔h62b的内表面抵接。如此,在变形例6中,由于将中间部件83事先安装在底板401中的安装位置p83,因此在将喷墨头4安装于滑架62的基台62a的阶段,能够避免中间部件83和底板401的位置偏离。此外,在变形例6中,通过利用一对中间部件止动螺丝84a、84b将中间部件83相对于底板401紧固,从而将中间部件83和底板401一体化,但也可以将中间部件83和底板401焊接。或者,也可以使中间部件83和底板401为一体成形的部件。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作为本公开中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一个具体例,举了打印机1(喷墨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在本例中没有限定,在喷墨打印机以外的其他装置中也能够适用本公开。换言之,也可以将本公开的“液体喷射头”(喷墨头4)适用于喷墨打印机以外的其他装置。具体地,也可以将本公开的“液体喷射头”适用于例如传真机或按需打印机等装置。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效果仅是示例,并没有限定,另外也可以有其他效果。

另外,本公开也可以采取以下这样的结构。

<1>

一种液体喷射头,其安装于滑架,所述滑架设有被第一内表面划定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液体喷射头具备:

第一定位部件;以及

第一中间部件,其具有第一扩张部分,所述第一扩张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入,并且通过向与自身的插入方向交叉的径向扩张而能够与所述第一内表面抵接;

所述第一扩张部分包括供所述第一定位部件插入的第一插入孔,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件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孔而向所述径向扩张。

<2>

根据上述<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第一扩张部分的所述径向上的尺寸随着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扩张部分向所述插入方向移动而扩张。

<3>

根据上述<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具有形成有螺纹的轴部、以及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越远离所述轴部所述径向的尺寸越扩张的锥部。

<4>

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射头满足下述的条件式(1),

φb1<φa≤φb2……(1)

其中,

φa:第一定位孔的内径,

φb1:第一扩张部分的收缩时的外径,

φb2:第一扩张部分的扩张时的外径。

<5>

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被第二内表面划定的第二定位孔设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位置的底板,

所述第一扩张部分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孔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

<6>

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具有位于距离所述液体喷射头的基准位置规定的距离的安装位置的底板,

所述第一中间部件事先安装在所述底板中的所述安装位置。

<7>

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

被第二内表面划定的第二定位孔设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位置的底板;

第二定位部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入孔连通的第二插入孔,并设为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能够螺纹接合;

所述第一中间部件还具有第二扩张部分,所述第二扩张部分能够向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入,并且通过向所述径向扩张从而能够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抵接,

所述第二扩张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贯穿所述第一插入孔并且插入所述第二插入孔而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螺纹接合,从而向所述径向扩张。

<8>

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具有被缘部划定的第二定位孔的底板,

所述第一中间部件还具有越远离所述第一扩张部分所述径向的尺寸越扩张的第一倾斜部分,

所述第一扩张部分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孔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一倾斜部分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所述缘部抵接。

<9>

根据上述<8>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倾斜部分对应地倾斜的倾斜面。

<10>

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部件还具有:基体部分;第二扩张部分,其从所述基体部分向与所述第一扩张部分相反方向突出,并且被所述第一插入孔贯穿;

所述第二扩张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入,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件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孔而向所述径向扩张,从而能够与所述第一内表面抵接。

<11>

根据上述<10>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第二定位部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入孔连通的第二插入孔,设为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能够螺纹接合,

所述第二扩张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贯穿所述第一插入孔并且插入所述第二插入孔而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螺纹接合,从而向所述径向扩张。

<12>

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

第三定位部件;以及

第二中间部件,其包括供所述第三定位部件插入的第三插入孔,并具有第三扩张部分,所述第三扩张部分通过所述第三定位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三插入孔插入而向所述径向扩张,

所述滑架还具有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设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不同的位置,并且包含第三内表面,

所述第三扩张部分能够插入所述第一辅助孔,并且通过向所述径向扩张而能够与所述第三内表面抵接。

<13>

根据上述<1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底板,所述底板设有设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位置的第二定位孔和设在与所述第一辅助孔对应的位置的第二辅助孔,

所述第二辅助孔为具有长轴和短轴的长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设在所述长轴的延长线上。

<14>

根据上述<5>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具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在以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同时,向所述插入方向或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中间部件或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还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倾斜并且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

<15>

根据上述<14>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还具备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具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在以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二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同时,向所述插入方向或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与所述倾斜面抵接,

所述第二旋转体从所述第一中间部件或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观察时位于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相反的一侧。

<16>

根据上述<14>或<15>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部件具有扁平部,所述扁平部在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水平截面上具有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内径短的最小尺寸和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内径的最大尺寸。

<17>

一种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其具备上述<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和安装有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滑架。

符号说明

1打印机、10筺体、2a,2b输送机构、21网格辊、22压辊、3(3y,3m,3c,3b)油墨储罐、4(4y,4m,4c,4b)喷墨头、401底板、h401孔、402本体、403头芯片、41喷嘴板、411,412喷嘴列、42促动器板、43盖板、5循环机构、50循环流路、51油墨供给管、52油墨排出管、54加压泵、55吸引泵、6扫描机构、62滑架、62a基台、h62(h62a,h62b)孔、h621(h621a,h621b)内表面、7(7a~7e)定位机构、71,72,79,93定位部件、711轴部、n711螺纹、712锥部、h72孔、n72螺纹、73,77,94中间部件、h73,h77,h78孔、730,780基部、k730,k780螺孔、731,732,781,782凸部、p记录纸、d输送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