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3871发布日期:2018-11-07 07:3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

背景技术

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收纸等机构组成,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在印刷的过程中常需要对承印纸张的正反两面都进行印刷,因此,传统的印刷技术是将承印纸张翻面,传统的双面印刷机中设置有换面辊,通过电机正反转驱动换面辊转动,从而将承印纸张缠绕在换面辊上,实现承印纸张的翻面,该印刷机结构复杂,翻面操作过程繁琐,且承印纸张在多次翻转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另外一种传统印刷机采用两套印刷装置对承印纸张的两面进行印刷,虽然这种印刷技术不需要对承印纸张进行翻面,但是这种双面印刷机需要设置两个供墨墨斗分别对两套印刷装置进行供给油墨,印刷机结构复杂且容易造成油墨的浪费,同时,对两个墨斗上墨时也增大了人力的投入。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本发明采用一个供墨墨斗同时对两套印刷装置进行供给油墨,并且不需要对承印纸张进行翻面,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易损坏承印纸张、节约油墨、节约人力、印刷质量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以解决现有的双面印刷技术中需要对承印纸张进行多次翻面,操作繁琐,印刷机结构复杂,并且,在对承印纸张进行多次翻面的过程中容易损坏承印纸张,印刷机需要设置两个墨斗或墨槽对两套印刷装置进行供墨,人力投入多,并且容易造成油墨的浪费,印刷质量低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易损坏承印纸张、节约油墨、节约人力、印刷质量高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包括供纸装置、供墨装置、印刷装置和收纸装置,供墨装置和印刷装置均位于供纸装置和收纸装置之间,印刷装置位于供墨装置上部,供纸装置包括供纸滚筒、供纸支座和供纸台,供纸支架固定安装于供纸台上,供纸滚筒通过供纸转轴安装在供纸支座上,收纸装置包括收纸滚筒、收纸支座和收纸台,收纸支架固定安装与收纸台上,收纸滚筒通过收纸转轴安装在收纸支座上,供墨装置包括墨斗、墨辊、第一传墨辊、第一着墨辊、第二传墨辊和第二着墨辊,墨辊悬设在墨斗的中间,第一传墨辊和第二传墨辊、第一着墨辊和第二着墨辊均对称设置在墨辊的两侧,第一传墨辊和第二传墨辊均与墨辊压力贴合第一着墨辊与第一传墨辊压力贴合,第二着墨辊与第二传墨辊压力贴合,印刷装置包括第一印版滚筒、第一压印滚筒、第二印版滚筒和第二压印滚筒,第一印版滚筒和第二印版滚筒、第一压印滚筒和第二压印滚筒均位于墨辊的两侧,第一印版滚筒第一着墨辊压力贴合,第一压印滚筒平行位于第一印版滚筒的侧部,第二印版滚筒与第二着墨辊压力贴合,第二压印滚筒平行位于第二印版滚筒的侧部,第一印版滚筒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导纸辊,第一导纸辊的侧部还设有第二导纸辊,第二导纸辊的下部还设有第三导纸辊第二印版滚筒的下部还设有第四导纸辊。

进一步的,为了将印版滚筒上多余的油墨刮掉,防止油墨过多而使承印纸张印刷效果差,第一印版滚筒和第二印版滚筒的侧部均设有刮墨装置,其中,为了可以调节刮墨刀与印版滚筒之间的距离,调节刮墨量,刮墨装置包括刮墨刀、连接块和刀座,刮墨刀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刀座的底端开设有滑槽,连接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中,刀座的两端开设有腰形孔,腰形孔内设有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刮墨刀的硬度以及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刮墨刀的频率,刮墨刀采用不锈钢或pvc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为了及时对承印纸张上的油墨进行干燥处理,防止承印纸张在收纸时粘粘在一起,使承印纸张上印好的图案糊掉,收纸装置的上部还设有干燥装置,以保证承印纸张的印刷效果,干燥装置包括热风机、出风管和干燥风罩,热风机的侧部设有出风口,出风管的一端与出风口固定连接,出风管的另一端与干燥风罩固定连接,干燥风罩位于承印纸张的上部。

进一步的,为了节约油墨,对油墨进行重复利用,让多余的油墨流入墨斗中,第一传墨辊、第二传墨辊、第一着墨辊、第二着墨辊、第一印版滚筒、第二印版滚筒和刮墨装置均位于墨斗的正上方,传墨辊、着墨辊和印版滚筒在转动的过程中,多余的油墨可以重新流入到墨斗中,同时,刮墨装置刮下的多余的油墨也会重新落入墨斗中,从而节约了油墨,实现油墨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为了使油墨均匀的传到印版滚筒,防止油墨墨层过厚,传墨辊和印版滚筒之间还设有着墨辊,第一着墨辊和第二着墨辊的个数均为一个或两个,传墨辊在将油墨传到印版滚筒时,先要经过着墨辊,着墨辊可以将油墨转匀,防止了油墨墨层过厚和不均匀。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一个供墨墨斗同时对两套印刷装置供墨,且不需要对承印纸张进行翻面操作,节省了对墨斗上墨时的人力投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节约油墨等优点;2)本发明不需要对承印纸张进行翻面操作,具有不易损坏承印纸张的优点;3)本发明通过刮墨装置和干燥装置以及不需要对纸张进行翻面操作,可以提高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双面印刷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供墨装置和印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刮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刮墨装置的刀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双面印刷机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供墨装置和印刷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如图1所示,包括供纸装置1、供墨装置2、印刷装置3和收纸装置4,供墨装置2和印刷装置3均位于供纸装置1和收纸装置4之间,印刷装置3位于供墨装置2的上部;如图2所示,供纸装置1包括供纸滚筒5、供纸支座6和供纸台7,供纸支座6固定安装于供纸台7上,供纸滚筒5通过供纸转轴8安装于供纸支座6上,收纸装置4包括收纸滚筒9、收纸支座10和收纸台11,收纸支座10固定安装于收纸台11上,收纸滚筒9通过收纸转轴39安装在收纸支座10上;如图3所示,供墨装置2包括墨斗12、墨辊13、第一传墨辊14、第一着墨辊15、第二传墨辊16和第二着墨辊17,墨辊13悬设在墨斗12的中间,第一传墨辊14和第二传墨辊16、第一着墨辊15和第二着墨辊17均对称设置在墨辊13的两侧,第一传墨辊14和第二传墨辊16均与墨辊13压力贴合,第一着墨辊15与第一传墨辊14压力贴合,第二着墨辊17与第二传墨辊16压力贴合,印刷装置3包括第一印版滚筒18、第一压印滚筒19、第二印版滚筒20和第二压印滚筒21,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二印版滚筒20、第一压印滚筒19和第二压印滚筒21均位于墨辊13的两侧,第一印版滚筒18与第一着墨辊15压力贴合,第一压印滚筒19位于第一印版滚筒18的侧部,第二印版滚筒20与第二着墨辊17压力贴合,第二压印滚筒21位于第二印版滚筒20的侧部;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印版滚筒18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导纸辊22,第一导纸辊22的侧部还设有第二导纸辊23,第二导纸辊23的下部还设有第三导纸辊24,第二印版滚筒20的下部还设有第四导纸辊25,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二印版滚筒20的侧部均设有刮墨装置26;如图4所示,刮墨装置26包括刮墨刀27、连接块28和刀座29,刮墨刀2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8;如图5所示,刀座29的底端开设有滑槽30;如图4所示,连接块28滑动安装于滑槽30中,刀座29的两端开设有腰形孔31,腰形孔31内设有锁紧螺栓32,刮墨刀27采用不锈钢或pvc材料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收纸装置4的上部还设有干燥装置33;如图6所示,干燥装置33包括热风机34、出风管35和干燥风罩36,热风机34的侧部设有出风口37,出风管36的一端与出风口37固定连接,出风管35的另一端与干燥风罩36固定连接,干燥风罩36位于承印纸张38的上部;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传墨辊14、第二传墨辊16、第一着墨辊15、第二着墨辊17、第一印版滚筒18、第二印版滚筒20和刮墨装置26均位于墨斗12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着墨辊15和第二着墨辊17的个数均为一个。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承印纸张38由供纸滚筒5供给,承印纸张38首先经过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一压印滚筒19之间,进行一面的印刷,然后依次经过第一导纸辊22、第二导纸辊23、第三导纸辊24和第四导纸辊25,再经过第二印版滚筒20和第二压印滚筒21进行另一面的印刷,最后传输到收纸滚筒9,在进行印刷的同时,刮墨装置26可以刮除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二印版滚筒20上多余的油墨,干燥装置33可以对承印物进行干燥处理,从而提高印刷的品质和效果。

本发明通过一个墨斗12和墨斗12上的墨辊13传墨同时对墨辊13两侧的印刷装置3进行供墨,并且不需要对承印纸张38进行多次翻面操作,同时,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二印版滚筒20的侧部均设有刮墨装置26,收纸装置4的上部还设有干燥装置33,使得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易损坏承印纸张38、节约油墨、节约人力、印刷质量高等优点。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包括供纸装置1、供墨装置2、印刷装置3和收纸装置4,供墨装置2和印刷装置3均位于供纸装置1和收纸装置4之间,印刷装置3位于供墨装置2的上部,供纸装置1包括供纸滚筒5、供纸支座6和供纸台7,供纸支座6固定安装于供纸台7上,供纸滚筒5通过供纸转轴8安装于供纸支座6上,收纸装置4包括收纸滚筒9、收纸支座10和收纸台11,收纸支座10固定安装于收纸台11上,收纸滚筒9通过收纸转轴39安装在收纸支座10上,供墨装置2包括墨斗12、墨辊13、第一传墨辊14、第一着墨辊15、第二传墨辊16和第二着墨辊17,墨辊13悬设在墨斗12的中间,第一传墨辊14和第二传墨辊16、第一着墨辊15和第二着墨辊17均对称设置在墨辊13的两侧,第一传墨辊14和第二传墨辊16均与墨辊13压力贴合,第一着墨辊15与第一传墨辊14压力贴合,第二着墨辊17与第二传墨辊16压力贴合,印刷装置3包括第一印版滚筒18、第一压印滚筒19、第二印版滚筒20和第二压印滚筒21,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二印版滚筒20、第一压印滚筒19和第二压印滚筒21均位于墨辊13的两侧,第一印版滚筒18与第一着墨辊15压力贴合,第一压印滚筒19位于第一印版滚筒18的侧部,第二印版滚筒20与第二着墨辊17压力贴合,第二压印滚筒21位于第二印版滚筒20的侧部,第一印版滚筒18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导纸辊22,第一导纸辊22的侧部还设有第二导纸辊23,第二导纸辊23的下部还设有第三导纸辊24,第二印版滚筒20的下部还设有第四导纸辊25,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二印版滚筒20的侧部均设有刮墨装置26,刮墨装置26包括刮墨刀27、连接块28和刀座29,刮墨刀2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8,刀座29的底端开设有滑槽30,连接块28滑动安装于滑槽30中,刀座29的两端开设有腰形孔31,腰形孔31内设有锁紧螺栓32,刮墨刀27采用不锈钢或pvc材料制成,收纸装置4的上部还设有干燥装置33,干燥装置33包括热风机34、出风管35和干燥风罩36,热风机34的侧部设有出风口37,出风管36的一端与出风口37固定连接,出风管35的另一端与干燥风罩36固定连接,干燥风罩36位于承印纸张38的上部,第一传墨辊14、第二传墨辊16、第一着墨辊15、第二着墨辊17、第一印版滚筒18、第二印版滚筒20和刮墨装置26均位于墨斗12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着墨辊15和第二着墨辊17的个数均为两个。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承印纸张38由供纸滚筒5供给,承印纸张38首先经过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一压印滚筒19之间,进行一面的印刷,然后依次经过第一导纸辊22、第二导纸辊23、第三导纸辊24和第四导纸辊25,再经过第二印版滚筒20和第二压印滚筒21进行另一面的印刷,最后传输到收纸滚筒9,在进行印刷的同时,刮墨装置26可以刮除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二印版滚筒20上多余的油墨,干燥装置33可以对承印物进行干燥处理,从而提高印刷的品质和效果。

本发明通过一个墨斗12和墨斗12上的墨辊13传墨同时对墨辊13两侧的印刷装置3进行供墨,并且不需要对承印纸张38进行多次翻面操作,同时,第一印版滚筒18和第二印版滚筒20的侧部均设有刮墨装置26,收纸装置4的上部还设有干燥装置33,使得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易损坏承印纸张38、节约油墨、节约人力、印刷质量高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