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原位清洗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2876发布日期:2018-12-22 08:5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原位清洗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码喷墨印花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原位清洗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印花技术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新式印花技术,它直接在织物上喷印,摒弃了传统印花需要的制版等复杂的工艺环节,目前已被广泛应用。而喷印墨水也涵括了酸性染料墨水,活性染料墨水,水性涂料墨水等。

喷墨印花机在工作过程中,因墨水杂质等因素,经常需要压墨来清理喷头内的墨路,压墨后喷头底面会残留部分墨水,影响打印。现有的喷墨印花机通常是用洁净纸擦拭或采用刮条移动来刮除喷头底板表面的墨水。如果采用人工用洁净纸擦拭,增加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而采用刮条刮的话,清洁的效果不佳,当喷墨墨水为涂料墨水时更难以一次清洁好喷头底面,操作人员会消耗较多待机时间。

同时,当喷墨印花机在工作完成后的长时间停机时,喷头环境需保持湿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原位清洗加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原位清洗加湿装置,其清洗加湿时位于打印小车的喷头底板下方,包括底架,在底架上安装有导轨,清洗槽、加湿槽和风刀均安装在导轨上,清洗槽上设置有喷淋管和刮刀,加湿槽上设置有加湿组件和抽湿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刮刀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喷淋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湿组件的加湿口低于所述抽湿组件的抽湿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抽湿组件的抽湿口呈长缝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刮刀具有弹性根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所述刮刀一体成型并安装在支架上,支架架设在清洗槽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管设置有喷淋孔,并且通过套环固定在清洗槽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有电缸驱动所述的清洗槽、加湿槽和风刀沿导轨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可靠性强,在打印小车停机在原位的时候,通过对喷头底板进行自动清洗和保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操作时间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导轨;3、清洗槽;4、加湿槽;5、风刀;6、喷淋管;7、刮刀;8、加湿组件;9、抽湿组件;10、抽湿口;11、电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原位清洗加湿装置,其清洗加湿时位于打印小车的喷头底板下方,包括底架1,在底架1上安装有导轨2,清洗槽3、加湿槽4和风刀5均安装在导轨2上,清洗槽3上设置有喷淋管6和刮刀7,加湿槽4上设置有加湿组件8和抽湿组件9。加湿组件8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和水箱,超声波雾化器在水箱中将纯净水雾化并通过管道从加湿口喷出。抽湿组件9包括抽风机,抽风机通过风道与抽湿口10连通,进行湿气的抽取,湿气抽取后可以集中收集过滤后直接排放。

其中,所述刮刀7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喷淋管6。所述喷淋管6设置有喷淋孔,并且通过套环固定在清洗槽3上。前后两侧的喷淋管6,可以全面对喷头的前后进行喷淋,避免清洗死角。

其中,所述加湿组件8的加湿口低于所述抽湿组件9的抽湿口10。使得湿气在流动过程中呈抬升状态,更加充分地对喷头进行湿润。

其中,所述抽湿组件9的抽湿口10呈长缝形状,能够大范围地进行抽湿,让从加湿口喷出的湿气定向流动,精准实现对喷头的加湿。

其中,所述刮刀7具有弹性根部,使得刮刀7具有摆动范围,避免对喷头底板造成损坏。若干所述刮刀7一体成型并安装在支架上,支架架设在清洗槽3上。一体成型的多个刮刀7,便于拆装和清洗。

其中,设置有电缸11驱动所述的清洗槽3、加湿槽4和风刀5沿导轨2移动。电缸11具有在任何位置均可以实现自锁的功能,可靠性比常用的气缸更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正常待机时,打印喷头底板停在加湿槽4上方进行保湿。如果打印喷头底板变脏影响到正常生产时,电缸11推动清洗加湿槽4,清洗槽3内刮刀7匀速进入打印喷头底板,同时喷淋管6喷出清洁液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喷淋管6喷液关闭,风刀5开,强力底噪声的高压风将多余的水滴吹干,以免影响后续打印。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原位清洗加湿装置,其清洗加湿时位于打印小车的喷头底板下方,包括底架,在底架上安装有导轨,清洗槽、加湿槽和风刀均安装在导轨上,清洗槽上设置有喷淋管和刮刀,加湿槽上设置有加湿组件和抽湿组件。本发明整体结构可靠性强,在打印小车停机在原位的时候,通过对喷头底板进行自动清洗和保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操作时间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尹汇杰;黄华栋;段良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统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0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