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印刷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5617发布日期:2018-12-11 21:5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印刷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印刷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先将印刷的文字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印刷机油墨涂在印版上,再直接或间接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在印刷完成后,通常需要用到烘干设备加速油墨的干燥,而传统的烘干设备在烘干过程中由于热量集中容易对纸张造成损伤,影响印刷品的质量,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印刷烘干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性能印刷烘干设备,包括工作台、第一平台、第一烘干装置以及第二烘干装置,所述工作台支撑在四个支撑柱上,所述第一平台设置在四个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一平台设置在工作台下方;

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第一风机、风热装置、第一烘干机,所述风热装置包括风热箱体、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设置在风热箱体内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两端安装在风热箱体上,所述加热棒设有2-4个,所述第一烘干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风管,第一壳体上安装有若干等距设置的第一烘干喷气头,所述第一烘干喷气头与第一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管道与风热装置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风热装置的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风管相连;

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第二风机、风冷装置、第二烘干机,所述风冷装置包括风冷箱体、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以及设置在风冷箱体内的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盘旋设置在风冷箱体内,所述冷媒管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设置在冷媒箱体外,所述第二烘干机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风管,第二壳体上安装有若干等距设置的第二烘干喷气头,所述第二烘干喷气头与第二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通过第三管道与风冷装置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所述风冷装置的第二出风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风管相连;

所述第一风机、风热装置、第二风机、风冷装置设置在第一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分别通过第一烘干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处理,先热烘干,后冷烘干,烘干速度快,烘干效率高,避免了纸张损伤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影响,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烘干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风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第一平台,3-支撑柱,4-第一风机,5-风热装置,6-第一烘干机,7-风热箱体,8-第一进风口,9-第一出风口,10-加热棒,11-第一壳体,12-第一风管,13-第一烘干喷气头,15-第一管道,16-第二管道,17-第二风机,18-风冷装置,19-第二烘干机,20-风冷箱体,21-第二进风口,22-第二出风口,23-冷媒管,24-第二壳体,25-第二风管,26-第二烘干喷气头,27-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高性能印刷烘干设备,包括工作台、第一平台、第一烘干装置以及第二烘干装置,所述工作台支撑在四个支撑柱上,所述第一平台设置在四个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一平台设置在工作台下方;

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第一风机、风热装置、第一烘干机,所述风热装置包括风热箱体、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设置在风热箱体内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两端安装在风热箱体上,所述加热棒设有2-4个,所述第一烘干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风管,第一壳体上安装有若干等距设置的第一烘干喷气头,所述第一烘干喷气头与第一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管道与风热装置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风热装置的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风管相连;

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第二风机、风冷装置、第二烘干机,所述风冷装置包括风冷箱体、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以及设置在风冷箱体内的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盘旋设置在风冷箱体内,所述冷媒管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设置在冷媒箱体外,所述第二烘干机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风管,第二壳体上安装有若干等距设置的第二烘干喷气头,所述第二烘干喷气头与第二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通过第三管道与风冷装置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所述风冷装置的第二出风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风管相连;

所述第一风机、风热装置、第二风机、风冷装置设置在第一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分别通过第一烘干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处理,先热烘干,后冷烘干,烘干速度快,烘干效率高,避免了纸张损伤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影响,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