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敏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8961发布日期:2019-07-06 11:1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敏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敏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在日常生活及办公中应用于较为广泛的办公设备,一般具有打印、复印等功能,其操作简单且打印效果好。一般打印机的体积较大,价格也比较高,打印或复印的纸张通常为A4纸大小,当需要打印一些页面比较小的凭条或条形码时,普通的打印机不能打印。因此普通的打印机满足不了其他规格的打印需求。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装置,其具有打印速度快、噪音低、打印清晰、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打印纸张较小的一些用清单、凭条或条形码等。但是这种热敏打印装置在使用单边黑标打印纸时,当纸走偏时,易造成纸张偏离,使得打印机的打印头不能准确识别,造成打印错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检测黑标打印定位且能有效地提高标签打印准确度的热敏打印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热敏打印装置,

主要由光耦电路、集成电路组成,所述光耦电路包括光耦合器,所述集成电路包括集成器,

所述光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集成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电路将黑标检测信号输入所述集成电路,由所述集成电路进行标签检测,通过所述集成器的输出信号端向热敏打印机输出打印信号。

优选地,所述集成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集成器的高电平输入端及电路电源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或悬空。

优选地,所述电容的容量为100nF。

优选地,所述光耦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共同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合器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及所述集成器的信号输入端共同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80R,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0KΩ。

优选地,所述光耦合器的峰值发光波长为940n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敏打印装置中,是通过光耦电路中的光耦合器检测印有黑标标签纸,控制标签打印的定位,将检测到的定位信号传输到集成电路,经集成器处理,输出驱动打印标签信号到打印头加热并接触热敏打印纸打印出准确度高的标签。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敏打印装置的部分电路图;

图2是光耦合器的技术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敏打印装置的部分电路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热敏打印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构造一种热敏打印装置,主要由光耦电路、集成电路组成,光耦电路包括光耦合器U100,集成电路包括集成器IC1。光耦合器U100具有4个管脚,1脚为电压输入端,2脚为公共端,3脚为信号输出端,4脚为接地端。如图1所示,在光耦电路中所示的Print-PSO与光耦合器U100中的3脚所指的是同一个端口,即信号输出端。具体地,在光耦电路中,Print-PSO从第二电阻R2与光耦合器U100的3脚之间引出。光耦合器U100在电路中主要具有黑标检测和信号传输的作用。

进一步地,若在光耦合器U100的1脚和2脚之间施加一个正向电压时,则光敏二极管处于正偏,光耦合器U100导通,此时对应检测到放置在打印装置内的标签打印纸的黑标线,实现对打印纸的起始打印位置定位,然后将检测到的信号由信号输出端输入到集成电路。

如图1所示,PAPER-PRN-PWR为打印机的电源输入端。集成器IC1具有5个端口,NC端悬空,A为信号输入端,GND为接地端,Y为驱动信号输出端,VCC为高电平信号输入端。在集成电路中所示的Print-PSO与集成器IC1的A端所指的是同一个端口,即信号输入端;Print-PSO-OUT端与集成器IC1的Y端所指的是同一个端口,即驱动信号输出端。具体地,集成器IC1主要用于接收黑标信号以及标签的检测及控制输出打印驱动信号。

要使集成电路处于导通状态,需在集成器IC1的高电平信号输入端接入驱动电压,3脚正常接地,集成器IC1的信号输入端可以接收到由光耦合器U100输出的打印位置定位信号,进一步地,集成器IC1对标签纸的标签检测,然后通过集成器IC1输出信号端向打印机输出打印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耦电路的光耦合器U100检测标签纸的黑标标志线,确定标签纸在打印时的起始位置,然后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入集成电路,经集成器IC1处理,进一步对标签纸进行检测,确定打印信息的具体位置,有效地提高标签打印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集成电路的稳定性,可在集成器IC1的高电平信号输入端增加一个电容C1。电容C1的作用在于射频滤波。电容C1的容量可选为100nF的。电容C1的一端与集成器IC1的高电平输入端及电路电源连接,而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或悬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集成电路上增加一个电容,能够消除低频信号对集成器IC1的干扰,有利于提高集成器IC1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光耦电路的检测性能,可在光耦合器U100的电压输入端增加一个上拉电阻R1,在信号输出端增加一个限流电阻R2。上拉电阻R1能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R1同时起限流作用。电阻R1的阻值可取180R限流电阻R2的阻值可取10KΩ。具体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光耦合器U100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为光耦合器U100提供一个正偏电压。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光耦合器U100的信号输出端及集成器IC1的信号输入端共同连接,向集成器IC1输出打印的起始定位信号。

如图2所示,光耦合器U100的输入端的正向电流为10mA,其正向导通电压为1.3V。反向电压在5V以内时,其反向电流为10uA。当光敏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上升到20mA时,其峰值发光波长为940nm。当光耦合器U100输出端的反向击穿电压为10V,其暗电流为0.2uA。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