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用橡皮布及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00999发布日期:2020-05-01 21:3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印刷用橡皮布及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刷用橡皮布及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能够更换包括将墨移取的部分的构造而反复使用的印刷用橡皮布及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橡皮布印刷将印刷用橡皮布的印刷面向印刷原版推压,将以与印刷图案对应的图案载置于印刷原版的墨向印刷用橡皮布转印。接着,通过将转印了墨的印刷用橡皮布的印刷面向被印刷面推压而将被转印的墨向被印刷面转印,将印刷图案向被印刷面印刷。

例如,在以往技术中,印刷用橡皮布是具有弹性(挠性)的混合有硅油的硅橡胶等弹性体,被形成为大致半球状或大致半圆柱状。并且,通过推抵于平面状的印刷原版、曲面状的被印刷面,将墨向被印刷面转印。因此,特别是印刷用橡皮布的前端(最下点或最下线)及其周围会发生向印刷原版的推压、向印刷面的推压、推压于被印刷面时的由突起部分造成的损伤,或者在其他工序中会发生劣化、损伤。因该印刷用橡皮布的被限定的范围的劣化、损伤,而不能进行印刷用橡皮布的使用。

此外,为了使印刷用橡皮布适应于被印刷面,印刷用橡皮布需要形成得柔软(等同于弹性系数较小且容易弹性变形)。如果这样,则在印刷用橡皮布的印刷面被推压在印刷原版而变形时,混合于印刷用橡皮布的硅油在表面渗出。此时,涂敷于印刷原版的墨难以被从印刷原版转印(移取)到印刷用橡皮布,印刷到被印刷面的印刷图案发生飞白或变得不鲜明。

此外,通过反复进行印刷,墨及硅油过剩地堆积在印刷原版,印刷原版脏污。因将印刷用橡皮布向脏污的印刷原版推压,脏污被转印到印刷橡皮布。因用脏污的印刷用橡皮布进行印刷,印刷到被印刷面的印刷图案变脏。

此外,如果用印刷用橡皮布进行印刷,则从印刷用橡皮布的弹性体渗出的硅油成分附着到被印刷面。如果要向硅油成分附着的被印刷面之上进行涂覆,则涂覆被该硅油成分排斥。由此,被印刷面没有形成希望的涂层。

另一方面,在减少构成印刷用橡皮布的硅橡胶的硅油的含有量而使硅橡胶变硬时,难以将曲面在较大的范围中印刷。因此,印刷被限定在小范围,有缺乏设计性的情况。此外,如果想要将较大的范围印刷,则产生反复多次进行小范围的印刷的需要,印刷成本上升。

所以,在以往技术中,使用在由柔软的硅橡胶形成的弹性体的表面粘贴有弹性且可更换的片而构成印刷面的印刷用橡皮布。这样的结构的印刷用橡皮布在印刷面劣化、损伤等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片部分更换,并且能够抑制从柔软的硅橡胶的硅油的渗出。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中,将构成橡皮布的印刷面的片的要向弹性体粘接的区域的周围固定,以弹性体的粘接面与被固定的片的粘接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弹性体。接着,向片的粘接面及弹性体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方涂敷粘接剂,对片的粘接面和弹性体的粘接面进行推压,一边将片以沿着弹性体的表面的方式伸展,一边经由粘接剂使片密接于弹性体。这样,将片粘贴到弹性体的表面,构成印刷用橡皮布。由此,在粘接于印刷用橡皮布的片劣化、损伤的情况下,能够将片从弹性体剥离而通过相同的工序粘贴新的片。由此,印刷用橡皮布能够反复使用弹性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04087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印刷用橡皮布中,由于经由粘接剂将片粘贴在弹性体的表面,所以片、粘接剂和弹性体被牢固地固定。由此,在将片更换时使片从弹性体表面剥离时,在粘接剂及弹性体的表面紧贴于剥离的片的状态下进行剥离,有弹性体的表面缺损的课题。此外,有不能将片从弹性体表面剥离的情况,有不得不使印刷用橡皮布整体废弃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提供一种在印刷用橡皮布的修复时使粘贴在弹性体的片的剥离变得容易、借助片的更换而能够长期间持续使用的印刷用橡皮布及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有关本发明的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弹性体和粘接于该弹性体的片、将该片推抵于被印刷面而进行印刷的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具有:片固定工序,将前述片的要向前述弹性体粘接的区域的周围固定;弹性体设置工序,以前述弹性体的粘接面与被固定的前述片的粘接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前述弹性体;蜡涂敷工序,在前述弹性体的表面设置蜡层;粘接剂涂敷工序,向前述片及在前述表面设置了前述蜡层的前述弹性体中的至少一方涂敷粘接剂;以及推压工序,对前述片和前述弹性体进行推压,一边将前述片以沿着前述表面的方式伸展,一边经由前述粘接剂使前述片密接于设置了前述蜡层的前述弹性体。

有关本发明的印刷用橡皮布具备:弹性体;蜡层,将该弹性体的表面覆盖;粘接剂,将该蜡层覆盖;以及片,将该粘接剂覆盖;在前述片的表面具备转印墨的印刷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粘贴成为印刷用橡皮布的印刷面的片时,通过在弹性体表面设置蜡层,与以往同样地粘贴片,并且在印刷用橡皮布的修复时片的剥离变得容易。由此,将较薄的片粘贴在印刷用橡皮布的表面,通过使得片能够更换,抑制制造成本较高的弹性体的损伤,所以弹性体能够反复使用。由于通过仅便宜的片的更换作业而能够实现印刷用橡皮布的长期间的使用,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印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印刷用橡皮布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印刷用橡皮布的剖视图。

图3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片粘贴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片粘贴装置的a-a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弹性体载置有粘接剂的状态的截面的图。

图6是从图5的状态粘接剂流动的状态的图。

图7是从图4的状态将弹性体推压于片的状态的图。

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印刷用橡皮布的立体图。

图9是与图8的印刷用橡皮布的底面垂直的剖视图。

图10是与图8的印刷用橡皮布的底面垂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有关本发明的印刷用橡皮布及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由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此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一部分的说明。此外,各图是示意性地描绘的,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特别是,关于片、粘接剂及蜡层夸张了厚度)。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弹性体或弹性并不限定于施加于它的载荷和通过该载荷发生的变形量处于直线性的关系的结构。包括施加的载荷和通过该载荷发生的变形量为非直线性的关系且在施加的载荷被去除的情况下立即或在规定的时间延迟之后回到原来的形状的结构。

<印刷用橡皮布10>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印刷用橡皮布10的一例的侧视图。图1所示的印刷用橡皮布10例如是大致半球形状。当使大致半球形状的平面部为下侧而将其作为底面12时,从底面12的中心到顶点11的距离成为比拥有相同大小的底面12的通常的半球长。即,印刷用橡皮布成为炮弹那样的形状。另外,橡皮布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半球、使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而形成的曲面、将椭圆体切断的一部分等的形状、将炮弹形状或半圆形状在一直线上连续地延伸的形状等,可以根据被印刷体的规格等而适当变更形状。在实施方式1中,印刷用橡皮布10的表面中的以顶点11为中心的规定的范围,为从印刷原版将墨移取并向被印刷体转印的印刷面13。

图2是图1的印刷用橡皮布10的剖视图。表示了经过印刷用橡皮布10的顶点、垂直于底面12的截面。如图2所示,印刷用橡皮布10由弹性体1和沿着弹性体1的曲面粘贴的片2构成。并且,在弹性体1与片2之间,设置有与弹性体1的表面接触的蜡层3和配置在蜡层3之上的粘接剂4。

<弹性体1>

弹性体1例如将硅橡胶成形而构成。弹性体1为了赋予弹性(挠性)、使变形变得容易而混合有硅油。在实施方式1中,弹性体1与印刷用橡皮布10同样成为炮弹形状,但可以根据被印刷体的规格等而适当变更形状。另外,弹性体1只要当印刷用橡皮布10被推压在印刷原版(未图示)时能够变形、将涂敷于印刷原版的与印刷图案对应的墨移取到片2就可以。此外,弹性体1只要当印刷用橡皮布10被推压在被印刷面(未图示)时能够将所移取的墨移交给被印刷面,并不限定其材料(物质)。

例如,弹性体1也可以由两种硬度不同的材质形成。在此情况下,例如构成印刷面侧的部分的材质被设定为askerc(阿斯卡c)硬度50~70点的范围。并且,构成在印刷时施加向被印刷面推压的力的一侧的部分的材质其askerc硬度被设定为100点。如果在图1中进行说明,则弹性体1的下侧的部分其askerc硬度被设定为10点,弹性体1的上侧(顶点11侧)的部分被设定为askerc硬度5~7点的范围。为了印刷用橡皮布10变形而向被印刷面追随,希望将弹性体1的硬度设定得较低,所以对于被向被印刷面推压的面侧的部分将硬度设定得较低。但是,弹性体1的各部的硬度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硬度。

<片2>

片2由规定的厚度(例如0.5mm)的片状的硅橡胶构成。在实施方式1中,例如采用硬度比构成弹性体1的硅橡胶高、硅油的含有量较少的硅橡胶。但是,片2的材质并不限定于此。片2只要当印刷用橡皮布10被推压在印刷原版(未图示)时能够将涂敷于印刷原版的与印刷图案对应的墨移取就可以。此外,片2只要当印刷用橡皮布10被推压在被印刷面(未图示)时能够将所移取的墨移交给被印刷面就可以。进而,片2只要具有充分的伸缩性以使得在后述的将片2向弹性体1粘贴的工序中其沿着弹性体1的表面被粘贴就可以。

<蜡层3>

在弹性体1的表面配置有蜡层3。蜡层3是在室温下柔软的固体,由粘性比较高但能够涂敷到弹性体1的表面的蜡构成。蜡例如也可以含有巴西棕榈蜡,具有疏水性。蜡层3有当在其上被涂敷了粘接剂4时一部分或全部混合至粘接剂4的情况。即,有在粘接剂4形成的层的一部分形成粘接剂4与蜡层3的混合层的情况。

<粘接剂4>

粘接剂4被配置在蜡层3之上。粘接剂4具有当被载置到表面涂敷有蜡层3的弹性体1的表面上时随着重力而沿着蜡层3的表面向下方流动之程度的粘性。粘接剂4如果放置则硬化,将接触的材料粘接,但拥有随着弹性体1及片2的变形而变形之程度的弹性。

<弹性体1及片2的功能>

在实施方式1中,印刷用橡皮布10被从顶点11向印刷原版推压而变形,以顶点11为中心的规定的区域被推压到印刷原版上。将该规定的区域称作印刷面13。处于印刷原版上的例如墨被转印到印刷用橡皮布10的印刷面13。然后,如果将印刷面13向被印刷体推压,则转印到印刷面13的墨被向被印刷体转印。弹性体1由于由较多含有硅油的硅橡胶构成,所以容易地变形。另一方面,粘贴在弹性体1的表面的片2例如由硬度比弹性体1高的硅橡胶构成,但由于是较薄的片状,所以追随于弹性体1的变形。但是,关于片2的材质并不仅限定于硬度比弹性体1高的硅橡胶,只要追随于弹性体1的变形,硬度及材质可以适当选择。

配置在弹性体1与片2之间的蜡层3及粘接剂4随着弹性体1及片2的变形而变形。蜡层3及粘接剂4比片2薄,即使硬度较高,也追随于弹性体1的变形。

如上述那样,印刷用橡皮布10容易变形地构成,所以容易向曲面状的被印刷面追随,适应性良好。此外,片2由硬度比弹性体1高的硅橡胶形成。片2与弹性体1相比硅油的混合量较少。因此,当印刷用橡皮布10变形时,混合于弹性体1的硅油被将其包围的片2大致封闭。此外,由于混合于片2的硅油的量较少,所以硅油难以在由片2构成的印刷面13渗出。此外,片2由于由与弹性体1相比硬度较高且较薄的材料形成,所以对于损伤等的耐久性较高。因此,在表面设置有片2的弹性体1作为印刷用橡皮布10耐久性较高,能承受长期间的使用。

另外,印刷用橡皮布10由1层的片2构成印刷面13,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片2之上再设置1层或2层以上其他的片2。在此情况下,在多个片2之间设置蜡层3及粘接剂4。或者,也可以在多个片2之间仅设置粘接剂4。此时,印刷用橡皮布呈三重构造或四重以上的多重构造。此外,在图2中,片2构成为将印刷用橡皮布10的表面整体覆盖,但也可以构成为将一部分覆盖。

<印刷用橡皮布10的制造方法>

图3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片粘贴装置20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3的片粘贴装置20的a-a截面的示意图。以下,基于附图对印刷用橡皮布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片2固定工序>

对于片2将要向弹性体1粘接的区域的周围固定。将该工序称作片固定工序。片2被形成为规定的大小(厚度、纵长度及横长度),既可以将规定的大小的片2成形,也可以从较大的面积的原片切断为规定的矩形(纵长度及横长度)。

片2被固定的架台21在其上部具有将片2的要向弹性体1粘接的区域(以下称作粘接区域2a)的周围固定的框22。片2相对于框22既可以将弹性体1和粘接区域2a的周围整周固定,也可以固定到多个部位的固定部。例如,既可以用销固定,也可以在框22设置将片2在厚度方向上夹着固定的构造而将片2夹着固定。如后述那样,片2从架台21的下方朝上推压弹性体1。此时,片2的粘接区域2a的周围的被固定于框22的部位被固定,以在其位置处不动。片2被伸展,框22的固定着片2的部分因片2的弹性力而受到拉伸载荷,但使得片2不脱离。

此外,框22在图3中用正方形将粘接区域2a包围,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状。可以根据片2的固定方法及弹性体1的形状等而适当变更。

<弹性体1设置工序>

在实施方式1中,弹性体1被成形为炮弹形状。将其底面12载置到升降机30的上表面。将该工序称作弹性体设置工序。弹性体1被设置到架台21的将片2固定的下部。弹性体1的将片2粘接的粘接面1a对置于片2的粘接面2b而设置。此外,弹性体1的炮弹形状的顶点设置为来到片2的粘接区域2a的大致中央。

升降机30被载置在箱形的架台21的底面23,使得即使在后述的推压工序中片2被向上方推起,从底面23到框22的距离也不变。

<蜡层涂敷工序>

图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弹性体1载置了粘接剂4的状态的截面的图。图6是从图5的状态粘接剂4流动的状态的图。图5的截面是与片2的粘接面2b垂直且经过弹性体1的顶点1b的面。蜡层3被较薄地涂敷于弹性体1的表面。构成蜡层3的蜡具有在大致半球形状的弹性体1的表面不流动之程度的粘性。蜡层3在由作业者将蜡载置于弹性体1的表面后被扩展而涂敷,以遍及弹性体1的表面全域大致成为均匀。此外,当设置蜡层3时,也可以多次反复进行涂敷作业。进而,也可以仅对包括弹性体1的顶点1b的弹性体1的表面的一部分多次反复进行涂敷作业。通过多次反复进行涂敷作业,蜡层3变厚,所以能够仅在包括弹性体1的顶点1b的表面的一部分的区域使蜡层3变厚。将以上的工序称作蜡层涂敷工序。弹性体1的顶点1b由于是在后述的推压工序中与片2最初接触的部位,所以通过片2的弹性而从片2施加最大的力。通过仅在包括弹性体1的顶点1b的表面的一部分使蜡层3变厚,能够抑制在后述的推压工序中仅顶点1b的蜡层3极端地变薄的情况。在推压工序中,从片2向弹性体1的顶点1b的周边的区域施加的力较大,但通过使蜡层3比周边变厚,能够抑制蜡层3因施加的力而极度变薄的情况。另外,弹性体1的顶点1b相当于本发明的“顶部”。蜡的涂敷既可以使用海绵等以手工作业涂敷,也可以通过喷雾器来喷吹而涂敷。关于涂敷方法、在涂敷中使用的工具,并不仅限定于上述。

<粘接剂涂敷工序>

粘接剂4被载置在弹性体1的顶点1b附近。载置的粘接剂4借助重力,沿着弹性体1的表面向下方即图5中的箭头的方向流动。由此,如图6所示,粘接剂4在弹性体1的粘接面1a较薄地扩展。通过借助重力将粘接剂4扩展,能够在弹性体1的表面没有不匀地扩展,有在粘接剂4中混入气泡等的危害较少的优点。将该工序称作粘接剂涂敷工序。

这样,通过涂敷粘接剂4,能够抑制气泡混入到印刷用橡皮布10的片2与弹性体1之间的情况下的从印刷原版的墨转印不良及向被印刷体的墨转印不良。在以在粘接剂4中混入了气泡的原状将片2粘接于弹性体1的情况下,气泡容易进入到片2与弹性体1之间,当将印刷用橡皮布10推压在印刷原版时,有墨难以被转印到有气泡的部分的片2的情况。此外,发生当将印刷用橡皮布10推压在被印刷体时有墨难以被转印到被印刷体的情况的课题。

但是,粘接剂4也可以并不一定如图5的状态那样在弹性体1的表面较薄地扩展,在粘接剂4的粘度较高(较硬)的情况下,即使是图5的状态的原状而没有扩展的状态,也能够进行片2的粘贴。这是因为,在后述的将弹性体1向片2推压的工序中,通过将向片2推压弹性体1的速度设定得较慢,能够使粘接剂4从顶点1b向下方逐渐扩展,能得到与借助重力使粘接剂4扩展相同的效果。

此外,粘接剂4优选的是在粘接剂涂敷工序之前将混入的气泡去除。将该工序称作脱泡工序。通过经过该工序,能够进一步抑制进入到片2与弹性体1之间的气泡。

<推压工序>

图7是从图4的状态将弹性体1推压于片2的状态的图。升降机30构成为能够上下伸缩,是能够使弹性体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机构。将该工序称作移动工序。涂敷了粘接剂4的弹性体1的粘接面1a被升降机30向片2的粘接面2b推压。被推压了弹性体1的片2由于有伸缩性,所以一边随着弹性体1向上移动而向上方伸展,一边沿着弹性体1的表面的形状密接。在片2沿着弹性体1的形状密接的同时,涂敷于粘接面1a的粘接剂4通过弹性体1被推起而被弹性体1和片2压扁,在弹性体1的表面上进一步薄地扩展。

首先,最初弹性体1的顶点1b与片2接触(点接触),接着,随着推压进展,片2变形,在接触位置向远离顶点1b的方向逐渐移动的同时,接触面积扩展。因此,抑制了空气被咬入到片2与弹性体1的接触面。借助该工序,经由粘接剂4充分地使片2密接于弹性体1的粘接面1a。将以上的工序称作推压工序。另外,移动工序包含在推压工序中。

此外,在移动工序中,使弹性体1向上移动的速度,是气泡不进入到片2与粘接剂4之间之程度的速度。该速度只要根据粘接剂4的量、粘接剂4的粘度、蜡层3的粘度、片2的材质的硬度、弹性体1的硬度等而适当设定就可以。

<片2保持工序>

如果片2经由粘接剂4充分地密接于弹性体1的粘接面1a,就进行处理以保持该密接状态。例如,将片粘贴装置20在该原样的状态下保持。另外,当将片2经由粘接剂4以密接状态保持在弹性体1的粘接面1a时,并不限于将片粘贴装置20以原样的状态保持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在通过将片2用推压销等固定而使得能够在片2密接于弹性体1的粘接面1a的状态下保持后,从片粘贴装置20将使片2密接的弹性体1拆下,放置直到粘接剂4凝固。此外,也可以代替将片2固定的推压销而使用例如粘着带等手段。将以上的工序称作片保持工序。

<片2的更换>

印刷用橡皮布10因反复进行印刷,印刷面13(从印刷原版转印墨、再推抵于被印刷面而转移墨的面)劣化而损伤。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印刷用橡皮布10的制造方法,能够对将劣化的片2剥下后的弹性体1重新粘贴新的片2。将从印刷用橡皮布10剥下片2的工序称作除去工序。由此,能够在更换片2的同时将弹性体1反复使用,能够便宜地持续进行良好的印刷。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在弹性体1的表面设置有蜡层3,所以粘接剂4和弹性体1没有被直接地粘接,所以片2容易剥下。在将片2剥下的作业中,将粘接剂4和片2一起从弹性体1的表面剥下。由于在弹性体1的表面与粘接剂4之间设置有蜡层3,所以粘接剂4和弹性体1的表面不被直接粘接,当将片2及粘接剂4剥下时不会使弹性体1的表面损伤。

如果代替片2而将具有与弹性体1的表面相同形状的内表面和规定的厚度的覆盖体用金属模成形,则产生按照弹性体1的形状来制造金属模的需要。因此,有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成本高涨的课题,并且有当将覆盖体向弹性体1粘接时空气被咬入到覆盖体的内表面与弹性体1之间而印刷品质下降的情况。但是,通过采用实施方式1的印刷用橡皮布10的构造及制造方法,有既能够降低印刷用橡皮布10的成本还能够确保品质的优点。

<弹性体1及片2的位置关系>

另外,在上述的印刷用橡皮布10的制造方法中,弹性体1与片2的位置关系并不仅限定于实施方式1的位置关系,例如也可以上下反转。此外,可以根据弹性体1的形状、片2的粘贴部位等而适当设定弹性体1与片2的位置关系。例如,在将弹性体1从上推压的情况下,片2例如被固定于架台21,粘接剂4被载置在片2上。将粘接剂4载置到包括片2与弹性体1的顶点1b接触的位置的区域,在那里对在表面设置有蜡层3的弹性体1从上方推压。弹性体1被安装于设置在架台21的上方的例如手动压力机等上下直线运动的装置,能够上下移动。通过弹性体1向下方移动而被推抵于片2,片2在周围被固定的原状下向下方伸展。在片2伸展的同时,粘接剂4也被压展,沿着弹性体1的形状扩展。由此,在粘接剂4在片2与弹性体1之间较薄地扩展的同时,片2伸展而沿着弹性体1的形状被密接,所以能得到与弹性体1被从片2的下方推压的情况同样的效果。

<升降机30>

此外,在图7中,升降机30构成为,能够借助连杆使载置弹性体1的台上下运动,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千斤顶、手动压力机等,只要是直线运动而上下地导引的结构就可以。将升降机30等上下驱动的动力也可以是电动或手动,只要能够以规定的速度移动,没有被特别限定。进而,在实施方式1中,借助升降机30使弹性体1向上运动,但也可以使固定着片2的框22向弹性体1的方向运动,将弹性体1的粘接面1a向片2的粘接面2b推压。或者,也可以连同装备着框22的架台21一起上下运动而使片2向弹性体1的方向运动。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升降机30等装置而借助手工作业将片2向弹性体1的表面粘贴。

<实施方式的效果>

有关实施方式1的印刷用橡皮布10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弹性体1和粘接于弹性体1的表面的片2、将片2的表面向被印刷面推抵而印刷的印刷用橡皮布10的制造方法。具有:片固定工序,将片2的要向弹性体1粘接的区域的周围固定;弹性体设置工序,以弹性体1的粘接面1a与被固定的片2的粘接面2b对置的方式设置弹性体1;蜡涂敷工序,向弹性体1的表面涂敷蜡层3;粘接剂涂敷工序,向片2的粘接面2b及弹性体1的粘接面1a中的至少一方涂敷粘接剂4;以及推压工序,对片2的粘接面2b和弹性体1的粘接面1a进行推压,一边使片2以沿着弹性体1的表面的方式伸展,一边经由粘接剂4使片2密接于弹性体1。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在抑制气泡向弹性体1与片2之间的进入的同时,将片2安装到设有蜡层3的弹性体1的表面。由于片2及粘接剂4经由蜡层3被安装于弹性体1,所以在因片2的损伤或劣化等而需要将片2更换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片2及粘接剂4从弹性体1的表面剥离。由此,能够不使弹性体1的表面损伤而仅将片2更换,能够进行弹性体1的长期间的使用。特别是,由于弹性体1由硬度较低的材质形成,所以在片2的剥离时表面有可能损伤,所以通过具备有关实施方式1的结构,能抑制弹性体1的损伤。

此外,蜡涂敷工序具备向弹性体1的表面的全域涂敷蜡的第1蜡涂敷工序、和仅向包括弹性体1的顶点1b的表面的一部分的区域涂敷蜡的第2蜡涂敷工序。由此,能够使弹性体1的表面中的包括顶点1b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蜡层3变厚。由此,在将上述的片2向弹性体1推压的推压工序中,也能够抑制弹性体1的顶点1b周边的蜡层3被推压片2的力推开而蜡层3极度变薄的情况。因而,当将印刷用橡皮布10的片2及粘接剂4从弹性体1剥离时,能够抑制仅在弹性体1的顶点1b的周边部、片2及粘接剂4难以剥下的情况。在上述的推压工序中,片2被框22固定,弹性体1的顶点1b周边受到较大的力。进而,在片2由askerc硬度比弹性体1高的材质构成的情况下,由于顶点1b受到更大的力,所以有顶点1b周边的区域的蜡层3也受到较大的力而被压缩被推开的情况。因此,也可以将第2蜡涂敷工序反复进行多次。

上述的粘接剂涂敷工序向具备蜡层3的弹性体1的上部载置粘接剂4,向蜡层3之上涂敷粘接剂4。因此,蜡层3容易保持在蜡涂敷工序时被涂敷于弹性体1的表面的状态。粘接剂4既可以通过使粘接剂4向重力作用的方向流动而扩展,也可以关于不借助重力流动的粘接剂4通过将弹性体1向片2推压而将粘接剂4压展在弹性体1的表面。例如,在进行将粘接剂4用刮刀等工具扩展的作业的情况下,有蜡层3也被工具同时扩展的情况,有蜡涂敷工序时的蜡层3的厚度分布变化的情况。但是,根据上述的粘接剂涂敷工序,能够尽量不变更蜡层3的厚度分布而涂敷粘接剂4。但是,粘接剂4的涂敷工序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方法。

实施方式2.

有关实施方式2的印刷用橡皮布210相对于有关实施方式1的印刷用橡皮布10变更了弹性体1的形状。因而,印刷用橡皮布210的形状与印刷用橡皮布10的形状不同,片2的粘贴区域也不同。在实施方式2中,以从实施方式1的变更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印刷用橡皮布210的立体图。图9及图10是与图8的印刷用橡皮布210的底面12垂直的剖视图。图8所示的印刷用橡皮布210由在中央部具有凹部209的弹性体201构成。将凹部209的周围包围的棱线211是当被推压在印刷原版及成为印刷对象的被印刷体时最初接触的部位。印刷用橡皮布210被推压在放置有墨的印刷原版,将墨向印刷用橡皮布210的表面的印刷面213移取。通过原样将印刷面213向被印刷体推压,将墨向被印刷体转印而进行印刷。

印刷用橡皮布210如果从在印刷装置上配置有印刷原版及被印刷体的方向即图9或图10的下方观察,则呈大致矩形。印刷用橡皮布210在中央部具有凹部209。凹部209被形成在印刷用橡皮布210的前端侧的突出部218包围而形成。突出部218从底面12侧向下方突出。即,如果将图9及图10所示的突出部218的截面形状沿着起点与终点相连的封闭的线连续地配置,则被突出部218包围的部分成为凹部209。突出部218的截面中的成为顶点1b的棱线211有圆度而形成。棱线211的曲率匹配于被印刷体具备的曲面等的形状而适当变更。另外,棱线211并不仅限于具有规定的曲率的有圆度的形状,也可以是将平面彼此用棱线211接合的形状、或将平面与曲面用棱线211接合的形状。

从下方观察是大致矩形的印刷用橡皮布210的角部16有圆度而形成。角部16的圆度也匹配于被印刷体具备的形状而适当变更。

图9及图10的剖视图表示印刷用橡皮布210的截面形状的例子。印刷用橡皮布210a、210b相对于印刷用橡皮布10变更了弹性体201的形状。弹性体201的形状匹配于印刷用橡皮布210的形状而形成,通过弹性体201被蜡层3、粘接剂4及片2覆盖而形成印刷用橡皮布210。另外,印刷用橡皮布210也可以通过粘贴2片以上的片2而构成。

图9及图10所示的印刷用橡皮布210a、210b与实施方式1不同,突出部218将中央的凹部209包围,所以片2沿着该突出部218被粘贴。由此,蜡层3被涂敷到要粘贴片2的突出部218的表面。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印刷用橡皮布210a、210b可以仅将包括作为弹性体201的顶部的棱线201b的表面的一部分涂敷多次蜡,使蜡层3变厚。另外,弹性体201的棱线201b相当于本发明的“顶部”。

即使是有关实施方式2的印刷用橡皮布210那样的形状,片2及粘接剂4也经由蜡层3被安装于弹性体1。因此,在因片2的损伤或劣化等而需要将片2更换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片2及粘接剂4从弹性体201的表面剥离。由此,能够不使弹性体201的表面损伤而仅将片2更换,能够实现弹性体1的长期间的使用。此外,在将片2粘贴的工序中,有将片2用推压销等固定到凹部209、将片2粘接到印刷用橡皮布210a的情况。此时,固定在凹部209的部分的片2也可以不切割而留在凹部209。

附图标记说明

1弹性体;1a粘接面;1b顶点;2片;2a粘接区域;2b粘接面;3蜡层;4粘接剂;10印刷用橡皮布;11顶点;12底面;13印刷面;16角部;20片粘贴装置;21架台;22框;23底面;30升降机;201弹性体;201b棱线;209凹部;210印刷用橡皮布;210a印刷用橡皮布;210b印刷用橡皮布;211棱线;213印刷面;218突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