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2563发布日期:2019-08-03 12: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标签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半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应用有微电脑的产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此类产品一般都包括显示屏、操作按钮以及标签,为了配合产品的使用,标签上通常设有窗口区域和常规区域,窗口区域对显示屏有保护的作用,但又不影响使用人员观看显示屏上的内容;常规区域上印有对操作按钮进行说明的标识。

现有的标签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印刷的方式在常规区域进行常规印刷,并且,为了防止在印刷过程中对窗口区域造成污染,需要在常规印刷之前,先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在窗口区域上印刷上一层保护膜,待保护膜烘干后,再进行常规印刷,待常规印刷成后,再将保护膜揭下。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在窗口区域上的保护膜,无法被顺利揭下。因为丝网印刷过程中,保护膜中间的区域因为可剥胶油墨充足,并且印刷受力均衡稳定,所以成型的保护膜是容易被揭下的一整块;而保护膜的边缘因为可剥胶油墨容易干裂,从而导致保护膜的边缘容易出现游离状的可剥胶,所以边缘的保护膜品质差,容易残留在标签上,清理极其不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标签生产方法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利用该生产工艺生产标签,能够有效防止保护膜残留在标签上。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第一丝网印具对标签上的窗口区域进行保护膜的印刷,对印刷好的保护膜进行烘干成膜;

步骤二:对标签上的常规区域进行常规印刷;

步骤三:采用第二丝网印具对标签上的窗口区域进行保护膜的出血印刷,对出血印刷好的保护膜进行烘干成膜;

步骤四:揭下标签上的保护膜。

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对保护膜进行烘干时的烘干温度为40℃至70℃,并且烘干时间为5分钟至10分钟。

所述步骤一中和步骤三中,所述第一丝网印具和第二丝网印具所编织的丝网目数为100目至300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标签上的窗口区域进行保护膜的出血印刷,使得保护膜边缘的区域均覆盖在印刷好的常规区域上,而保护膜的可剥胶与常规区域的油墨之间无附着力;并且,窗口区域上的保护膜是属于印刷受力均衡稳定、容易被揭下的一整块,所以,在将保护膜从标签上揭下过程,印刷好的常规区域上的保护膜因为与印刷好的常规区域之间无附着力,所以容易被揭下;而窗口区域上的保护膜印刷受力均衡稳定,所以容易被整块揭下;所以通过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标签,在揭下保护膜的过程中,不会存在保护膜残留,清理不便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丝网印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丝网印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次的保护膜的印刷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次的保护膜的印刷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保护膜被揭下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的较佳实施例,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第一丝网印具2对标签1上的窗口区域12进行保护膜4的印刷,对印刷好的保护膜4进行烘干成膜;

步骤二:对标签1上的常规区域11进行常规印刷;

步骤三:采用第二丝网印具3对标签1上的窗口区域12进行保护膜4的出血印刷,对出血印刷好的保护膜4进行烘干成膜;

步骤四:揭下标签1上的保护膜4。

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对保护膜4进行烘干时的烘干温度为40℃至70℃,并且烘干时间为5分钟至10分钟。

上述步骤一中和步骤三中,第一丝网印具2和第二丝网印具3所编织的丝网目数为100目至300目。

标签1为了配合产品的使用,通常设有常规区域11和窗口区域12,现有的标签1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印刷的方式在常规区域11进行常规印刷,并且,为了防止在印刷过程中对窗口区域12造成污染,需要在常规印刷之前,先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在窗口区域12上印刷上一层保护膜4,待保护膜4烘干后,再进行常规印刷,待常规印刷成后,再将保护膜4揭下。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在窗口区域12上的保护膜4,无法被顺利揭下。因为丝网印刷过程中,保护膜4中间的区域因为可剥胶油墨充足,并且印刷受力均衡稳定,所以成型的保护膜4是容易被揭下的一整块;而保护膜4的边缘因为可剥胶油墨容易干裂,从而导致保护膜4的边缘容易出现游离状的可剥胶,所以边缘的保护膜4品质差,容易残留在标签1上,清理极其不便。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标签1上的窗口区域12进行保护膜4的出血印刷,使得保护膜4边缘的区域均覆盖在印刷好的常规区域上,而保护膜4的可剥胶与常规区域11的油墨之间无附着力;并且,窗口区域12上的保护膜4是属于印刷受力均衡稳定、容易被揭下的一整块,所以,在将保护膜4从标签1上揭下过程,印刷好的常规区域11上的保护膜4因为与印刷好的常规区域11之间无附着力,所以容易被揭下;而窗口区域12上的保护膜4印刷受力均衡稳定,所以容易被整块揭下;所以通过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标签1,在揭下保护膜4的过程中,不会存在保护膜4残留,清理不便的缺陷。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其通过对标签上的窗口区域进行保护膜的出血印刷,使得保护膜边缘的区域均覆盖在印刷好的常规区域上,而保护膜的可剥胶与常规区域的油墨之间无附着力;并且,窗口区域上的保护膜是属于印刷受力均衡稳定、容易被揭下的一整块,所以,在将保护膜从标签上揭下过程,印刷好的常规区域上的保护膜因为与印刷好的常规区域之间无附着力,所以容易被揭下;而窗口区域上的保护膜印刷受力均衡稳定,所以容易被整块揭下;所以通过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标签,在揭下保护膜的过程中,不会存在保护膜残留,清理不便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孟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捷卡(厦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3
技术公布日:2019.08.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